摘 要:隨著社會進步與發展,市場競爭加劇,為了滿足時代發展需求,汽車生產技術不斷進行革新,汽車企業的經營方式已經發生轉變,由傳統的經營方式向基于供應鏈成本控制的現代經營模式轉型升級。但目前我國很多企業的汽車經營與管理模式,都仍然在使用傳統的方式,這會導致汽車企業與先進國家汽車企業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缺乏戰略管理和供應鏈成本管理理念,從而降低汽車企業自身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由此可見,及時應用成本控制管理理念,專業化、清晰化的分析供應鏈成本,在能夠在市場競爭和國際競爭異常激烈的現代社會占據主要地位,避免被時代發展所淘汰,促進現代化汽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 汽車企業 成本管理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market competi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times, automobile produc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continuously innovated, and the operation mode of automobile enterprises has undergon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mode to the modern business model based on supply chain cost control. However, at present, the automobil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of many enterprises in China is still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s, which will lead to the growing gap between automobile enterprises and automobile enterprises in advanced countries, lack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supply chain cost management concepts, thereby reduc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automobile enterprises in the market.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timely application of cost control management concepts, professional and clear analysis of supply chain costs, can occupy a major position in the modern society wher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re extremely fierce, avoid being elimina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utomobile enterprises.
Key words: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utomotive 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
1 引言
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我國不斷深化改革,在政府幫扶政策的幫助之下,我國汽車企業得到迅猛發展。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能夠有效拉動全國經濟增長,充分帶動民生就業,解決就業困難等問題,在民生上為人們出行帶來便利,提升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近些年汽車產業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強,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嶄露頭角,汽車企業應該對采購成本管理控制方面產生足夠重視,對各個環節進行嚴格且細致的把控,采用精細化管理手段使其趨于科學,從而達到增強企業、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最終目的,推動汽車企業的進一步可持續發展,促進國民經濟不斷增長。
2 供應鏈及其管理理論
供應鏈的提出與有效發展經歷了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供應鏈自身是一個較為龐大的系統,對多方面都有所涵蓋,包括供應商、制造商、物流商等等。供應鏈主要是對汽車企業完成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的一個有效管理,將原材料采購環節作為起始,中間經過原材料加工、制作零部件、對汽車進行組裝、促進產品形成等等,最終通過銷售渠道將產品銷售給各大經銷商、分銷商等等,從而形成一條完整的生產管理控制鏈。同時,供應鏈管理是在不降低產品質量的前提之下,利用各種手段降低生產成本,為汽車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促進經濟發展,提升汽車企業在市場競爭力的管理方法。通過對整個供應鏈條中各個環節的有效管理,協調控制,確保供應鏈高效運行的同時,還能夠避免在購買、生產、經營整個環節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實現面向客戶的最優服務。
供應鏈管理包括了庫存管理、準時化生產方式兩個有效的管理方法。
首先,受到供應鏈管理的影響,庫存管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發生了一定變化。也就是說,從傳統的單個企業庫存水平和庫存持有成本最低,逐步向整個供應鏈庫存水平和庫存持有成本最低的模式轉型升級。相較于原本的庫存管理方式,升級過后的管理方式能夠有效強化各部門、各環節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建設,有效避免在信息交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信息偏差或是信息不準確等問題,為信息資源整合提供充分保障,從而促使信息利用效率最大化,避免了資源浪費。不過,在具體的實踐操作當中,還需要有一個核心企業作為領導導向,充分發揮自身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帶動其他汽車企業的高效發展,對上下游企業進行協調、溝通和聯系。緊緊跟隨時代發展步伐,獲取準確的市場導向,敏銳向市場發展方向靠攏,消除一切不符合發展實際的資源浪費[1]。
然后,準時化生產模式的提出是受到當時時代背景和汽車企業發展而產生的。準時化生產模式與庫存管理模式相對,也可以稱之為無庫存生產方式。其基本理念就是保證生產與銷售的同步性,隨產隨銷,不會留有庫存,從而達到持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進經濟增長的根本目的。這種方式也具有一定弊端,雖然能夠隨產隨銷,消除了資源浪費的可能。但如果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問題,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上產,又沒有庫存商品的存在,極有可能失信于客戶。
3 現階段汽車企業采購成本管理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3.1 采購分散,缺乏規模效益
對比近些年我國汽車企業與先進國家汽車企業的實際發展數據,可以得知我國汽車企業在供應鏈成本管理控制方面仍然存在著較多問題,主要是在上游、內部以及下游三個環節上面有所展現。其中我國汽車企業在供應鏈成本管理控制的上游成本控制方面上,會呈現采購環節較為薄弱、沒有形成有效的規模效益、對待合作沒有產生充分的重視、采購效率隨著發展反而呈現越來越低的態勢、采購流程和相關環節缺乏科學合理制度等等實際性問題。上述問題皆會導致汽車企業早發展進程中無法得到進一步創新,從而降低企業的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如果不及時進行解決,不僅不會對成本產生良好的控制,甚至會對汽車企業的良好發展造成嚴重阻礙。
近年來,我國汽車企業在生產上面的產品線日益豐富,為汽車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整車類型和汽車品牌隨著時間的發展越來越多,且受到不同企業的影響,各企業之間對汽車產品性能的注重點也有所不同。汽車企業規模不斷擴建,針對汽車零部件的生產量逐漸增長,尤其是針對汽車的核心組成部件,如缸蓋、輪轂、變速器、減震器等等供應商逐漸增多。汽車企業充分抓住時代發展的機遇,對于我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數量較多但是零部件質量參差不齊的現狀進行分析和掌握,依靠信息差和殺價等等方式來實現降低成本、增加企業營業利潤的目的。但實際上,汽車企業應用這種方法來降低成本,在無形之中也降低了自身生產出來汽車的質量,一旦汽車在投入使用的過程中出現任何質量問題,那么對于汽車企業來說將會是致命的打擊,不僅會面臨資金賠償,在社會上的口碑也會不斷下降,難以提升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生產規模較小或是中等的供應商在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上均較為落后,雖然價格便宜,但是質量相對來說較差,對于汽車企業的生產和銷售都會產生嚴重的阻礙[2]。
尤其是對于一些在汽車中不是很重要的零部件來說,供應商的數量更是龐大,雖然為汽車企業帶來了更多選擇,但是質量參差不齊也會對企業的管理帶來一定程度影響。由此可見,汽車企業要想在現代社會得到更好地發展,就需要對供應商采取針對應措施進行有效管理,對數量和質量皆需要采用集中管控的方法,也就是從分散采購向集中采購和精細化管理轉型升級。
3.2 缺乏對合作的重視,采購效率低下
汽車企業在供應商管理方面還存在著一定問題,一些供應商并沒有對合作產生足夠的重視,對汽車企業各項工作的配合程度不高。再加上一些供應商內部的領導人員經常會發生變動,難以在戰略上為汽車企業的發展提供充分有效的幫助,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采購效率低下的狀況發生。部分供應商對汽車企業配合程度較低也就是指對潛在合作項目的供應物料報價過高,導致汽車企業內部生產出來的產品競爭力較差。如果汽車企業能夠擁有一批戰略性供應商,與企業形成較為緊密的合作關系,在零部件和物料的報價上給予大力支持,將會有效幫助汽車企業提升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
與此同時,供應商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內部領導人員會經常性發生變動,這就導致原本雙方已經達成的協議,一旦領導人員變動,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執行過程中無法進行深入合作,并且供應商人事變動過于頻繁對該供應商的發展也會造成一定影響,其生產的零部件以及物料的質量也就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3.3 缺乏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流程
汽車企業的供應鏈成本管理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強化內部成本管理,將其作為企業開展各項成本管理與控制工作的基本保障。要想有效進行本控制,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就需要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成本控制流程,從戰略層面對成本管理與控制產生足夠的重視。但是,我國汽車企業的成本控制流程,無論是從管理層次還是管理流程方面看,都存在這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汽車企業的內部管理機制相對來說比較復雜,會涉及到多方面因素,部門之間需要進行溝通交流以及信息交互的環節較多,但是進行溝通交流的效率卻不高,甚至交互信息還存在信息差或者信息不準確等等問題,無形之中會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汽車企業在組織構架和管理流程方面存在著很多信息孤島現象,就會導致很多非增值環節無法消除,對汽車企業的成本管理和供應鏈采購成本控制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如果不及時解決,將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問題[3]。
3.4 采購成本信息管理平臺較為落后
在現代化社會,互聯網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當中,對于企業建設方面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互聯網,可以對汽車行業相關的各項信息進行查詢、整理和深入了解、包括各種零部件的報價、汽車企業國際行情等等。但是現階段我國汽車企業沒有對互聯網產生足夠重視,或者說應用程度嚴重不足,以及使用手段存在不足。汽車企業要想得到良好發展,必須建立起信息平臺作為支撐。
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汽車企業嚴重缺乏庫存成本管理信息系統,導致其庫存管理趨于落后。無論是零部件庫存管理還是產品成本庫存管理,都處于十分落后的狀態,甚至還有些企業仍然在應用傳統的人工管理的方式。這種方式在現代社會被淘汰儼然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其無法應用于大量數據的管理當中,長期以往會使庫存管理出現很多嚴重問題,對汽車企業的良好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汽車企業更應該采用供應商庫存管理也就是VMI等先進的庫存管理模式,對其進行有效強化,進一步節省成本開支,提升成本管理的質量。
4 基于供應鏈管理的汽車企業采購成本管理控制有效措施
4.1 實行集中高效采購
汽車企業要想增強采購成本管理控制,就需要堅持整體理念和系統性原則,將工作重心放在圍繞供應鏈上游、企業內部控制、供應鏈下游以及信息化建設四大核心環節上面。將自身打造成為核心企業,對供應鏈內的相關資源進行充分整合,從而形成全方位的成本管理控制機制,切實提升汽車企業的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在不損耗質量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汽車企業的經濟效益。
首先,汽車企業在進行零部件集中采購的時候,要從庫存推動式到訂單拉動式轉變,在供應鏈采購管理模式之下,針對物資采購工作,需要堅持戰略性發展理念,進一步完善采購和零部件采購機制,為降低成本提供有效措施。然后,可以通過建立JIT采購法,在較為合適的時間為客戶提供高質高效的服務,避免出現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同時提升服務態度,使客戶能夠擁有較好的購買體驗。最后,汽車企業要加大對零部件購買的成本控制力度,通過應用成本核算方法,制定理想狀態中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數據。根據汽車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費用歸集分配工作,為后期實現更好的成本控制,推動汽車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4.2 加強與供應商合作
供應商是汽車企業整個生產經營環節中最重要的一環,只有對供應商進行有效選擇,達到戰略合作合伙的關系。促進資源最優化利用,在不影響零部件質量的前提之下,最大限度上降低零部件采購成本,增強與供應商之間的聯系,加大合作力度,通過共享市場信息、物流以及高質量服務等重要資源,與供應商建立更加持久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4]。
汽車企業可以采用公開競標的方式,對市面上的供應商實際條件進行充分了解,從而在其中選擇更適合自身生產發展,更適合建立良好合作伙伴關系的供應商。
4.3 建立健全供應商管理庫存模式
所謂的供應商管理庫存,就是指以供應方和采購方獲取最低成本和最大經濟效益為根本目的,通過簽署戰略協議的方式,加強雙方之間的合作,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根據市場導向和具體變化逐步進行改進的策略。要想切實實現這一目的,供應發和采購方不能夠局限于內耗之中,而是應該增強雙方的信任程度,均拿出最大的誠意進行合作,將雙方之間的利益結合起來,堅信共贏的良好發展理念。企業可以將一切市場中的變化信息傳遞給供應商,供應商根據這些需求對商品進行改良、優化、創新,來滿足汽車企業的實際需求,完成雙贏的供應鏈條。
為了實現信息資源利用最大化,需要摒棄傳統的電話訂購等方式,建立計算機自動訂貨系統,應用掃碼技術等等提升運輸的準確性。在節省雙方時間,提升效率的同時,還能夠充分規避風險,減少發展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損失。明確雙方責任,一旦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出現問題能夠迅速找到癥結所在,進一步進行解決工作。雙方之間應該根據自身條件,為雙方提供更利于發展的支持和幫助,從而切實減輕自己倉庫帶來的資金壓力以及管理成本,從實際的角度出發,減少積壓庫存。
4.4 建立SCP和ECR系統強化成本控制
汽車企業進行供應鏈成本管理控制,需要緊緊圍繞供應鏈的相關計劃嚴格執行,不可以根據主觀意愿進行改變,否則將會打亂整體計劃。及時引進供應商信息管理系統,協調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最大限度上保證采購管理的及時性和高效性,通過信息整合及時對貨期的各種問題進行解決。汽車企業還需要大力引進快速響應系統,包括ECR、EDI、POS等相關技術手段,促進資源充分整合和利用,將各個環節產生的信息進行有效對接,完成配送信息的交流共享等等。真正促進信息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從而提升汽車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在國際市場的地位,進一步促進汽車企業走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效益的有效提升[5]。
5 結語
綜上所述,汽車企業強化供應鏈成本控制,需要堅持整體理念和系統原則,將自身打造成為管理和發展的核心。對供應鏈成本管理資源進行充分整合,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完善的采購成本管理機制,進一步提升汽車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2022全球汽車供應鏈核心企業競爭力白皮書:新時代新機遇下的核心競爭力構建[J].汽車與配件.
[2]劉海英,溫馨,劉美雪.基于價值鏈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研究[J].會計師.
[3]陳靖.專用汽車生產企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
[4]王莉.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供應鏈管理與供應鏈質量管理研究[J].現代商業.
[5]李新軍,陳美娜,達慶利.碳交易視角下政府管制的汽車制造企業閉環供應鏈優化決策[J].管理評論.
作者簡介
石景生:(1982—),男,廣西都安人,中級工程師,主要研究在車型開發過程中如何有效應用項目管理模式,合理配置資源、降低開發的風險、縮短開發周期,最終完成產品開發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