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廣西與柬埔寨合作開展高職教育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論述柬埔寨社會經濟復蘇和RCEP生效帶來的機遇,以及職教國際合作領域競爭激烈和廣西高職院校國際化建設面臨新課題等挑戰,探討如何提高廣西與柬埔寨合作開展高職教育工作成效的策略:加強政府統籌部署,完善桂柬職教國際合作發展體系;加強“走出去”內涵建設,建立特色海外辦學基地;加強桂柬青年人文交流,豐富廣西特色“中文+職業技能”內涵。
【關鍵詞】廣西 柬埔寨 高職教育 SWOT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06-0021-04
近年來,廣西地區高職院校積極響應國家“教育對外開放服務國家公共外交”號召,不斷拓展與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教育開放合作,探索構建廣西特色職業教育國際合作新模式。在國內高職院校紛紛涌向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幾近飽和的情況下,老撾、柬埔寨、緬甸等發展相對較慢的東盟國家逐漸成為中國職業教育海外辦學的新熱點國家。本文以柬埔寨為研究對象,運用經典分析模型——SWOT分析法,分析廣西與柬埔寨開展高職教育的優勢和劣勢、機遇和挑戰,并在此基礎上對提高廣西與柬埔寨合作開展高職教育工作成效展開思考。
一、廣西與柬埔寨合作開展高職教育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
(一)有利條件
1.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和柬埔寨重視國際職教合作
中央賦予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一灣相挽十一國”的地理區位使得廣西地區的高職院校在開展職業教育國際合作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2021年10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廣西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要求“十四五”時期廣西教育開放合作要特色鮮明,要以面向東盟為重點,不斷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同步加快“引進來”與“走出去”的步伐??梢?,深度融入教育對外開放新發展格局、打造中國—東盟職業教育交流合作新高地,是國家在“十四五”期間“委托”給廣西和廣西高職院校的重大課題,這也為全面深化中國—東盟教育文化交流夯實了理論基礎。柬埔寨將職業教育視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提高全民勞動力綜合素質的重要驅動力。2017年,柬埔寨勞動與職業培訓部頒布實施《2017—2025國家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規劃》,提出強化國際合作特別是與中國的合作是未來柬埔寨職業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工作重點之一。在中柬政府的積極推動下,兩國在專業師資培訓、短期技術培訓等職業教育領域的互動取得長足進步。隨著中柬職教區域合作組織(如“中國—柬埔寨職業教育合作聯盟”等)的成立,兩國職教資源的統籌整合和職教合作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2.良好的民眾基礎和深厚的文化淵源
德國康拉德·阿登納基金會聯合Kantar國際顧問公司于2020年在柬埔寨開展了一項民意調查,圍繞“誰是柬埔寨最佳貿易伙伴”“誰是柬埔寨最佳外交政策伙伴”“誰是柬埔寨最佳基礎建設、經濟和公共服務關系伙伴”等問題,向1 015位18—45歲的柬埔寨民眾發放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總體得分最高。受訪者認為中國是柬埔寨最佳貿易伙伴的占46%,認為中國是柬埔寨最佳外交伙伴的占38%,認為中國是柬埔寨最佳基礎建設、經濟和公共服務關系伙伴的占44%。東盟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與中國有著兩千多年悠久而密切的文化交流歷史。由于同屬“銅鼓文化圈”,相比其他內陸和東部沿海省份,廣西和東盟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截至2022年,廣西已與柬埔寨締結了7對國際友好城市。良好的民眾基礎、同源的語言和文化等,使得廣西高職院校與柬埔寨在開展職業教育國際合作中具備獨特優勢。
(二)不利因素
1.柬埔寨職業教育基礎薄弱
匱乏的本地職教資源、薄弱的職教辦學條件嚴重影響了柬埔寨的職業教育發展。一是職業教育社會認可度和參與率較低。在柬埔寨,人們普遍認為職業教育是“二等教育”。柬埔寨具備職業技術資格的人口數量僅占全國總人口的8%(初級和中級為7%,高級為1%)。即便獲得職業技術資格,也同樣面臨發展受限、工資較低的窘境。二是政府相關經費不足。過去9年間,柬埔寨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維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1.9%左右,其中用于職業教育發展的預算遠遠不能滿足職業教育運作所需的高成本要求。極度短缺的資金直接導致職業教育基礎設施陳舊且嚴重不足、職業教育及技術使用準備程度低、無法適應職業教育不斷發展的要求等問題。柬埔寨職業教育整體還需要大量“外援”。
2.職教層次師生中文水平較低
柬埔寨的國際中文教育始于2009年第一所孔子學院——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成立。此后,柬埔寨中文教育分為兩類:一是由中國援柬教育力量與柬當地教育力量聯合開展的國際中文教育;二是以華校為主、小型私立培訓機構為輔的本土中文教育。目前,國內還沒有明確記錄柬埔寨職業教育群體中文水平情況,但是通過其他相關數據分析可知一二。根據柬埔寨皇家科學院2019年的統計,當年柬埔寨國內在主要中文教育機構接受正規中文學習的學生接近7萬人次。但是,柬埔寨的中文教育基本分布在高校、軍政部門和華校,幾乎沒有公立中小學正式開設中文課程。中文教育沒有被納入柬埔寨國民教育體系中??梢酝茢啵砥艺毥虒哟螌W生整體中文水平不高。通過調研還發現,即使是部級職業技術培訓機構,中柬雙語師資儲備也幾乎為零。
二、廣西與柬埔寨合作開展高職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一)機遇
1.柬埔寨社會經濟逐步復蘇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2020年柬埔寨的經濟增長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為緩解疫情帶來的消極影響,給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2021年1月,柬埔寨正式啟動《2021—2023年經濟外交戰略》,旨在通過發揮外交作用,吸引外國直接投資、促進國際貿易、刺激旅游業和增進文化交流。一系列舉措效果顯著。根據駐柬埔寨王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的數據顯示,柬埔寨2021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為286.43億美元,增速達2.4%。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預計為305.44億美元,同比增長4.8%,人均GDP將達到1 842美元。社會經濟穩步向前增強了外企來柬投資、外國高校來柬開展職業教育國際合作的信心,也為職業教育國際合作取得高成效提供了保障。
2.RCEP背景下桂柬職教互動日漸頻繁
由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東盟十國共同簽署的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簡稱RCEP)已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在RCEP框架下,廣西與柬埔寨商業部及相關企業簽署了4份貿易合作備忘錄,共有4條海運航線穿梭連接桂柬兩地。雖然RCEP區域間教育文化交流的相關政策還未正式出臺,但是密切的經濟往來必然對教育特別是對職業教育交流合作會起到強有力的推進作用。廣西高職院校正在積極探索和謀劃與柬埔寨開展更多樣的職業教育國際合作。以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和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這兩所廣西“雙高”學校為例,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與華電集團簽訂海外人才定向培養協議書,為柬埔寨額勒賽下游水電站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并已向柬埔寨農業部、工業及手工業部輸出專業設計規范5套以及培訓標準15個。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的首個海外辦學基地“中國—東盟建筑人才培訓基地”已在柬埔寨國家技術培訓學院(簡稱NTTI)落成。2022年上半年,該校以工作坊的形式,面向NTTI師生開展了包括BIM技術基礎、建設工程管理實踐、園林設計工程3個主題共14場培訓,參培人員達1 400人次。
(二)挑戰
1.職教國際合作領域競爭激烈
中柬兩國間、桂柬兩地間較高的政治互信度、密切的經貿往來和人民間深厚的情誼都為廣西高職院校拓展柬埔寨市場創造了良好的海外環境,大大減輕了國際層面的競爭壓力。但是,廣西高職院校和柬埔寨開展職教合作辦學依然面臨來自區內外的激烈競爭。天津及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位列海外辦學“走出去”第一陣營。以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為例,該校于2018年在柬埔寨國立理工學院落成魯班工坊,至今已在實訓場地建設、專業技術培訓等方面取得亮眼成績,并獲得柬政府官方認可,向其他瀾湄國家輻射,成功擴大了天津職業教育的國際影響力。相比之下,廣西高職院校面對整體起步晚、渠道比較零散、資源不夠多樣等困難,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時大多采取較為謹慎的態度和保守的策略。此外,廣西各高職院校之間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競爭關系。如何既凝聚形成“廣西力”,合力打造廣西特色職業教育國際品牌,又能百家爭鳴,避免內部同質競爭現象出現,是需要思考和突破的一大難題。
2.高職院校國際化建設面臨新課題
2019—2021年是“雙高”建設的上半階段。在這段時期,廣西高職院校的國際化建設工作重點在“與國際接軌”。學校紛紛實施“國際專業認證”工程,旨在主動接軌國際先進職業教育體系,在“世界一流”職業教育標準框架下實施內涵建設,以提質促增效?!半p高”建設的下半局已經開啟,預測未來廣西地區職業教育國際化將聚焦兩點:一是站在廣西以及邊境民族地區的角度深入探討和再次詮釋何為“中國特色”;二是重新探討“國際可交流”的內涵向度和價值旨歸。新發展階段向廣西高職院校提出四個能力考驗:一是對國際化建設階段性成果的解構能力;二是突顯和強化自身特點和優勢的分析能力;三是使中國標準與老撾、柬埔寨、緬甸等東盟國家適配,助推國際減貧的重塑能力;四是在后疫情時代應用新技術賦能跨境職業技術教育教學“質”與“量”的再造能力。
三、廣西與柬埔寨合作開展高職教育的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十四五”時期要提高廣西職業教育面向柬埔寨輸出工作成效,必須立足廣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利用好RCEP發展機遇,并從以下三方面加強工作。
(一)加強政府統籌部署,完善桂柬職教國際合作發展體系
政府和區域組織可從完善桂柬職教國際合作相關發展體系發力,加速推進廣西職業教育面向柬埔寨等東盟國家“走出去”的步伐。第一,進一步做好頂層設計。政府應加強與中國—東盟中心、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等區域組織的聯系溝通,對各方優勢資源和平臺渠道進行統籌,加快出臺促進RCEP區域和桂柬兩地間職業教育交流合作的指導性文件。第二,組織開展更具體更深入的國別研究。首先,擴大研究隊伍。針對柬埔寨的主要產業,特別是建筑業、輕工業、農業和旅游業等核心產業,分別在區內專業性較強的高職院校設立研究機構,發揮學校特色,提高研究質量。其次,細化研究內容。要以問題為導向,分專業領域、按合作模式開展更系統和更有針對性的國際職業教育合作研究;加強對柬埔寨職業教育發展歷程和現狀、職業技能培訓需求、辦學底蘊和國際合作能力等的研究。最后,擴大學術交流。一方面和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開展學術交流,及時了解先進理論、研究方法和前沿議題;另一方面與柬埔寨國內學者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學術交流,深入了解當地真實需求。第三,比對柬埔寨國別研究成果,統籌分析廣西各高職院校的學科優勢、辦學特點和發展短板,力爭“一校一策”或“一類一策”,提高“走出去”的精確度和實效性。此外,還要做好整體部署,不斷完善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一方面促使各高職院校在相互競爭中不斷前進,推動廣西職業教育向好向快發展;另一方面引導各校提高政治站位,形成既要顧“小家”,也要念“大家”的良性競爭局面。
(二)加強內涵建設,建立特色海外辦學基地
促使廣西優質的職業教育又快又穩地“走出去”,需要高職院校加強內涵建設。一是學校作為職業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實施主體,應繼續在“雙高計劃”下對標對表推進內涵式建設,并以國際專業認證為契機,接軌國際標準,獲得“國際可交流”的入場券。二是針對柬埔寨社會經濟相對落后這一情況,廣西要將國內職業教育賦能脫貧攻堅經驗成果轉化為職業教育“走出去”的動能,在輸出優質職教資源的基礎上,同步輸出中國特色職教模式和職教幫扶理念,深度落實服務國家公共外交、助推南南合作減貧的任務要求。三是以企業為前鋒,探索新配合、新打法,深化政校企跨境聯動。這樣既可以有效解決柬埔寨本地職教資源匱乏、職教辦學條件薄弱等問題,又能在國際化的維度提升高職院校服務發展水平,開創廣西特色職業教育服務“一帶一路”新局面。
除了充分依托地理區位優勢,廣西高職院校還要結合自身特色和優勢在柬埔寨建設海外辦學基地。通過對照目前被普遍采用的國際教育合作模式,梳理與學校自身情況最為適配的建設方式。在此基礎上,可從以下三個方向繼續探索在柬埔寨建設海外實訓基地的方法。一是根據柬埔寨的國情和本土職業教育現狀,梳理海外辦學基地的建設邏輯,從服務方向、服務格局、服務內容等方面分析海外辦學基地的內涵向度和價值旨歸;二是與柬埔寨高校建立合作關系,依托合作院?,F有辦學基礎,共建海外辦學基地,一方面降低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借助高校平臺資源,對接當地企業和行業,提高職教成果轉化動能;三是探索將移動互聯、人工智能、虛擬現實、云計算技術等最新科研成果應用到智慧教室和實訓場地建設中,創建海外辦學“云基地”,以減輕各種不利影響。通過不斷優化創新,形成系統的、可復制的特色高職院校海外辦學路徑和模式。
(三)加強桂柬青年人文交流,豐富廣西特色“中文+職業技能”內涵。
“中文+職業技能”是國家在“十四五”期間推動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的重點創新模式。這種模式立足國際中文教育和職業教育基本屬性,并將二者有機結合,幫助學習者既掌握職業技術技能,又具備較高的中文水平。因此,廣西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中文+職業技能”教育的優勢,以“中文+”為抓手,進一步推動桂柬兩地青年教師和學生群體的人文交流,夯實廣西職業教育面向柬埔寨走深走實的基礎。一是充分發揮青年間人文交流的基礎性和持續性作用,搭建更多層次的桂柬高校人文交流落實載體,營造文化交融濃厚氛圍。比如,推動桂柬高校青年教師和學生組建校際自發性人文交流社團或組織、以志愿服務打造桂柬青年人文交流活動品牌化機制。通過舉辦常態化交流活動、搭建常態化交流平臺等,構建桂柬青年人文交流常態化機制。二是拓寬“中文+”維度,豐富“中文+”內涵。“中文+”不只是字面意義上的漢語言學習,還涵蓋了中國的國情教育和文化教育,是形成廣西特色的突破口和施力點。在開展常規工作的同時,對課程體系開發、師資隊伍建設、中文標準構建等,廣西高職院校要充分發揮民族地區優勢,緊貼所在行業特點,把廣西12個世居民族的歷史地理、風俗文化、地方語言,以及當代廣西作為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所取得的發展成就等融入“中文+”教育教學中,形成民族地區“中文+職業技能”助推區域經濟發展的特色案例。
通過系統分析廣西與柬埔寨合作開展高職教育所處的優勢和不利因素、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可以發現,在面向東盟特別是其中相對落后的國家開展職業教育合作時,需要政府和學校共同發力,通過進行切實有效的規劃部署,搶抓RCEP帶來的發展新機遇,強化廣西及廣西高職院校在職業教育國際合作領域中的核心競爭力,讓“走出去”的步伐更大、更快、更有效。
參考文獻
[1]Ministry of Labor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The Royal Government of Cambodia. National Technic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olicy 2017-2025[R].The Royal Government of Cambodia,2017.
[2]梁薇.柬埔寨:2021年回顧與2022年展望[J].東南亞縱橫,2022(1).
[3]胡怡.柬埔寨產業結構及專業技術人才需求分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8(7).
[4]周月,羅安迪.中柬教育合作的現狀與挑戰[J].南亞東南亞研究,2020(4).
[5]張菊霞.動力、阻力與路徑:一體化背景下東盟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36).
[6]趙雨,吳應輝.柬埔寨中文教育發展報告(2019)[J].國際漢語教學研究,2022(1).
[7]2021年柬埔寨宏觀經濟形勢及2022年預測[EB/OL].[2022-04-12].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zwjg/zwxw/zwxwyz/202204/20220403304266.shtml.
[8]一起向未來:加快落實RCEP和中柬自貿協定 廣西與柬埔寨簽署貿易合作諒解備忘錄[EB/OL].[2022-02-25].http://cn.chinaebr.com/myfw/show.php?itemid=15728.
注:本文系2022年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海外辦學基地的廣西高職院校國際化策略研究與實踐——以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GXGZJG2022B045)、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2022年度校級科研項目(2022YB00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謝澤蕓(1989— ),廣西梧州人,國際關系和國際傳播雙碩士學位,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國際交流中心干事,講師,研究方向為國際教育與管理、國際化建設、英語教育。
(責編 蔣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