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通過考察宿舍關系與學習效能的關系,探究核心自我評價在宿舍關系與學習效能之間的中介作用。使用《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診斷量表》測量大學生的宿舍關系,使用《大學生學業自我效能問卷》測量學習效能,使用《核心自我評價量表》測量核心自我評價,通過網絡對大學生進行測量。
關鍵詞:大學生;宿舍關系;學習效能;核心自我評價
一、學習效能
學習效能最初來自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論。學生個體對于自己能否具有完成學業任務的能力的評估就是學習效能,是自我效能的一種。[1]學習效能高的學生往往會表現出更愿意努力學習,面對挫折情境更樂觀,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面對各種挑戰,能夠提高自身的學習積極性。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成績會受到學習效能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學生學習效能提高的情況下,他的學習成績也會提高,同時學生學習效能的高低對于學生認為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是否愿意付出努力也是影響學生學業成績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可用學業成績的高低來表示學習效能的高低。
二、大學生宿舍關系
大學宿舍是大學生的一個主要活動場所,人際關系也是大學生需要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其中宿舍關系最為重要,主要是指在以宿舍為單位的群體中,大學生與宿舍內其他成員通過言語、情感、活動等多種途徑形成的一種心理聯系。[2]在大學里,宿舍除了是學生進行身心休息的地方,也是學生社交活動的一個重要場所,大學生生活滿意度的高低會受到宿舍人際關系是否和睦的影響。研究發現,生活在關系較好的宿舍中的大學生,對待生活和學習往往更樂觀,對于學習成績與成功也更加關注,也更加愿意幫助別人,有更強的幸福感;相反,生活在不和睦的宿舍中的大學生,自身情緒也會出現問題。這種消極情緒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工作狀態,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也是有害的。
三、核心自我評價
核心自我評價是指對個人能力和價值觀的最基本評價,并可能影響個體對自己、外部環境等的評價和估計。[3]核心自我評價高的個體簡單來說就是對自己評價更高的個體,對自己也更有信心,這種能力也可以應用到學習和生活中來,對學習可以有更高的掌控力,面對生活中的挫折也會抱有更積極的態度,可以有效調節自己的情緒,面對壓力、抑郁、焦慮時可以有效解決。本研究的對象是大學生,研究表明,大學生群體與高職院校的學生相比,核心自我評價表現出較低水平,可能是因為本科院校的學生面臨的學業、就業、考研壓力更大,所以對自身的評價就普遍呈現出較低水平。
四、大學生宿舍關系、核心自我評價、學習效能三者之間的關系
從認知評價角度來看,個體對外部環境構建的認知意圖決定了外部環境是怎樣對個體起作用的。核心自我評價是一個影響認知的重要因素。核心自我評價作為一種認知因素,其對自己能力和價值觀的最基本的評價可能會影響個人對自己、對外部環境等的評價和估計。
研究表明,宿舍關系可以預測學生的學業自我效能感,學生生活在和諧的宿舍里,能促進學生的核心自我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其對學習的投入。[4]先前的研究顯示,核心自我評價與學習效能之間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這表明提高個體的核心自我評價水平可以有效提升個體的學習效能;宿舍關系與核心自我評價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這表明,擁有和諧的宿舍關系的群體由于良好的宿舍氛圍而更加容易形成積極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進而對自我持肯定態度,使核心自我評價上升。[5]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學習效能、核心自我評價和大學生宿舍關系之間兩兩關系密切:宿舍關系可以影響核心自我評價和學習效能,而核心自我評價又會影響學習效能。宿舍關系作為大學生離開家庭所接觸到的一個重要環境,不僅對大學生的學業具有重要作用,對于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也有重要作用,核心自我評價有可能在宿舍關系與學習效能之間發揮著某種作用,所以本研究將探討一下大學生宿舍關系對大學生學習效能的影響作用,還要探究核心自我評價在宿舍關系和學習效能之間的中介作用。
五、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基于方便取樣原則,本研究通過問卷星以線上方式發放問卷,對問卷進行處理后,最終得到有效問卷256份。
(二)研究材料
1.《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診斷量表》
本研究使用學者鄭日昌等人編制的《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診斷量表》,共計28道題,5點量表。Cronbachα系數為0.918,表明該量表信度良好。
2.《大學生學業自我效能問卷》
本研究使用學者梁宇頌等人制定的《大學生學業自我效能問卷》,共計22道,分為兩個子量表各11題,5點量表。在本研究中,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量表的Cronbachα系數為0.820、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量表的Cronbachα系數為0.752。
3.《大學生核心自我評價量表》
本研究使用學者杜建政編制的《大學生核心自我評價量表》,共計10道題目,5點量表。[6]本研究用Cronbachα系數作為指標考察各因素之間的內部一致性,α=0.85,表明該量表信度良好。
4.施測過程
本研究采用匿名填寫方式,使用問卷星專業網絡問卷調查系統,在網絡上進行問卷發放。
5.數據處理
采用SPSS23.0和Hayes(2018)編制的PROCESS程序進行數據處理。
(三)結果與分析
1.各研究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對宿舍關系、核心自我評價、學習效能、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進行描述統計。具體而言,宿舍關系均值M=53.31;核心自我評價均值M=35.84;學習效能均值M=78.06;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得分均值M=40.72,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得分均值M=37.34。
2.各變量及各維度的人口學變量的差異性分析
對于各變量的性別差異,本研究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來測量。結果表明,宿舍關系(p<0.05)、學習效能的子維度: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p<0.05)在性別上存在顯著的差異;女生的宿舍關系和諧程度和學習行為自我效能的能力顯著高于男生;在性別方面,學習效能和核心自我評價差異不明顯。
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對年級在各個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進行檢驗,結果表明,學習效能和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知維度在不同年級間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宿舍關系、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和核心自我評價在不同年級間存在顯著差異,其中大三學生的宿舍關系最差;大一、大二學生的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顯著高于大三、大四的學生;大一學生的核心自我評價得分顯著高于大二、大三、大四的學生。
3.各研究變量的相關分析
為了探討大學生宿舍關系,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檢驗大學生宿舍關系、核心自我評價、學習效能各維度及總分之間的相關性。結果表明,大學生宿舍關系與學習效能得分呈顯著負相關(r值為-0.317,p<0.01),即宿舍關系得分越高(宿舍關系越差),學習效能越高;大學生宿舍關系與核心自我評價得分呈顯著負相關(r值為-0.199,p<0.01),即宿舍關系得分越高(宿舍關系越差),核心自我評價越差;學習效能與核心自我評價得分呈顯著正相關(r為0.575,p<0.01),即核心自我評價得分越高,學習效能越高。
4.核心自我評價在大學生宿舍關系與學習效能關系間的中介作用
依據Hayes(2013)、溫忠麟和葉寶娟(2014)的觀點,將除人口學變量外的所有預測變量進行標準化處理。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的模型4對核心自我評價在宿舍關系與學習效能之間的中介作用進行檢測。檢驗結果表明,大學生宿舍關系能預測核心自我評價(β=-0.32,p<0.01);核心自我評價能預測學習效能(β=0.57,p<0.01)(詳見表1)。
研究表明,核心自我評價在大學生宿舍關系對學習效能的影響過程中中介作用顯著,效應值為-0.18;宿舍關系對學習效能的總效應顯著,效應值為-0.20。大學生宿舍關系對學習效能的直接效應不顯著,說明核心自我評價在其中是起完全中介作用的。另外,在學習效能的兩個子維度上,間接效應也是顯著的。
(四)討論
根據相關分析結果可知,大學生宿舍關系得分與學習效能的得分呈顯著負相關關系,即宿舍關系越好,學習效能越高;大學生宿舍關系得分與核心自我評價得分呈顯著負相關關系,即宿舍關系越好,核心自我評價越高;學習效能得分與核心自我評價得分呈顯著正相關,即學習效能越高,核心自我評價越高。在結構方程模型中,在宿舍關系→核心自我評價→學習效能路徑中,核心自我評價在其中起到了一個完全中介的作用。從本研究來看,可以進一步得出結論,即核心自我評價在宿舍關系和學習效能的關系中起著完全中介的作用。
研究者認為,具有高核心自我評價的學生,大多認為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學習行為,可以掌握自己的學業成績,所以他們面對學習有更好的積極性和動力。他們為了得到更好的成績會有更強的動機,應對困難的方式也更加積極,歸因方式也是更多選擇可以把控的方式。他們的思維方式更加靈活,自我監控行為也更加優秀,這使得他們擁有更好的學習成績。總的來說,學生核心自我評價越高,學習效能也越高,體現在學習上就是有更好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成績,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更好。學生宿舍關系越好,學習的整體效率就越高,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學生其生活滿意度也越高,即宿舍內學生的關系越近或學生核心自我評價越高、與宿舍的關系越好,學生核心自我評價水平與學習效率的關系就越顯著。通過本研究,相信提高學生核心自我評價水平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能,最終會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甚至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六、總結
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本研究的被試是一個地區的大學生,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將本實驗的結果推廣到別的人群,只可對不同的地區和成長環境中的大學生進行再次測量;其次,本研究沒有探索變量間的因果關系,具體的因果關系需要通過設計實驗來驗證;最后,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方式,測量的結果會受到被試者主觀意識的影響,以后可以通過增加測謊題等方式來增加測驗結果的準確性。
本研究是從大學生宿舍關系和學習效能的角度進行的研究,未來可以從學習倦怠、學業成績、學業成就等多方面研究,考察宿舍關系與大學生的多方面關系。綜合以上觀點,本研究首次探討和證明了核心自我評價在宿舍關系與學習效率之間的中介作用,拓展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相關理論領域。同時,本研究結果也為探討影響大學生和諧宿舍關系的因素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賈緒計,蔡林,林琳,等.高中生感知教師支持與學習投入的關系:學業自我效能感和成就目標定向的鏈式中介作用[J].心理發展與教育,2020,36(6):700-707.
[2] 趙松立,楊雪花.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對幸福感的影響:性別的調節作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24(4):566-569.
[3] 黃桂仙,李輝,浦昆華.研究生宿舍人際關系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3):422-424.
[4] 張丹丹,李小溪,魏莎莎.大學生宿舍關系與學習態度和學習效能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10):1585-1588.
[5] 向燕輝,袁蓉,趙佳旭.兒童期虐待與成年后孤獨感的關系:反芻思維與核心自我評價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學,2021, 44(1):191-198.
[6] 杜建政,張翔,趙燕.核心自我評價的結構驗證及其量表修訂[J].心理研究,2012,5(3):54-60.
作者簡介: 許思遠,女,漢族,河南周口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應用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