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婷
[摘 要]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變化,身處全球化經濟背景下的民營企業面臨更多壓力,能否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取決于民營企業在經濟發展中能否順應時代潮流,做到提質增效,而全面預算管理正是穩定資金鏈、推進企業現代化管理的工具。文章探討了民營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提質策略,分析了當下民營企業在預算管理中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建議,以期推動民營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實現快速發展。
[關鍵詞]民營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3)10-0079-03
全面預算管理是指利用預算對企業或單位內部進行各種資源分配、管控及考核的管理,以便合理組織及協調生產經營活動,完成企業經營目標,是一項需要全員參與、針對經營全過程及全方位的預算管理,對企業邁向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全面預算管理是內部管理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為企業發展提供了高效科學的管理控制方法。
作為現代化企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模式,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可以幫助企業管理層精準規劃未來戰略,將優質的管理成效轉化為經濟效益;用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把握市場變化,降低經營風險;通過良好的內部環境使全員參與預算過程,保障了企業經營目標的落地效果,通過提高管理水平,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此外,民營企業可以通過全面預算管理提高競爭力,細化目標,確保各部門及人員能夠精準執行目標計劃,保證其良好的落地效果,實現短期目標,使企業在競爭壓力巨大的市場環境中做到資金鏈穩定。
(一)缺乏對全面預算管理的正確認知
很多管理層與企業員工對于全面預算管理缺乏正確的認知,認為預算只是財務部門的事,其他部門并沒有實際參與全面預算管理,使企業缺乏預算管理的全面性及全員參與性,導致預算工作過于簡單,只是由財務部門整合收支情況,匯總財務相關報表數據,從數據對比層面進行簡單總結分析,沒有合理配置企業資源。
此外,由于企業管理層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不重視,導致員工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態度懈怠,降低了全員參與的積極性。管理層本身對全面預算管理的相關制度規劃不能做到科學決策,無法從頂層設計的角度為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提供有效幫助。
(二)全面預算管理機制不合理
在全面預算管理中,企業的組織結構不合理,內部職責不清,分工不明,甚至部分企業存在交叉管理、多頭管理等現象,導致內部在開展管理工作或業務時出現部門之間相互推卸責任的現象,不僅嚴重影響工作效率,而且使企業缺乏凝聚力。
在民營企業內部,全面預算管理機構不健全,沒有組建科學權威的管理團隊,而是單純依賴管理層的決策意見,沒有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及發展需求,導致預算管理缺乏科學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無法保障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全面預算管理是要求全員參與的綜合性預算管理,企業在制定相關制度時必須做到全面性,但很多企業并未綜合考慮,對各部門執行流程的重視程度不高,并未針對各層面的薄弱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制度規范。
(三)預算管理執行過程監督力度不足
部分企業長期忽視監督工作,即使制定了監督制度,也沒有將其應用于管理中,內部的管理執行及資源使用等處于無人監管狀態,極容易發生監守自盜、謀取私利等損害企業經濟利益的問題。此外,大部分民營企業沒有形成健全的機制,導致監督工作缺乏規章制度依據,使監督工作缺乏統一性和有序性。
由于企業在監督過程中存在對同一部門或業務流程重復監督的問題,監督對象不明確,監督流程不清晰,無法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導致預算與執行“兩張皮”,造成企業經營缺乏約束或盲目經營,使預算執行不到位,不能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工作[1]。
(四)信息化建設緩慢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企業邁向現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礎就是信息化建設的完善。信息化建設可以起到加速形成現代化管理模式的作用,是任何企業與單位在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建設工作。但在實際運營中,大部分民營企業沒有充分利用當下先進的技術,部分企業甚至從未結合企業現狀及發展需求更新升級信息管理系統,依舊采用傳統老舊的信息系統及處理方式,導致無法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同時,部分民營企業管理層會考慮成本問題,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沒有投入足夠的資金資源,導致部分企業出現信息化建設只有大框架的現象。以上情況都會使內部的數據無法得到整合篩選,嚴重影響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2]。
(五)缺乏評價獎懲機制
在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中,大部分企業的考核對象基本只針對業務銷售人員,對其他部門及人員沒有制定相關的評價獎懲制度,造成其他部門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有所欠缺。在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民營企業同樣缺乏綜合性、全面性的評價獎懲機制,缺乏對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工作方式及工作能力的考核,導致全面預算工作無法得到深入落實。
此外,部分企業雖然制定了獎懲制度,執行情況卻不理想。一方面是因為其評價獎懲制度不合理,在考核流程上無法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另一方面是由于獎懲內容對員工沒有吸引力,導致評價獎懲機制失效,考核流于形式。
(一)強化全面預算意識
全面預算管理的實質是通過合理配置資源,對企業進行協調管控以促進發展目標實現的管理模式,因此對于企業的未來發展戰略方向及目標具有促進作用。但目前部分企業即使開展了全面預算管理,也并未使其達到修正、協調、管控內部發展的作用,主要原因之一是管理層對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了解不到位、不深入、不透徹,沒有形成從上而下的預算意識,所以,加強對全面預算意識的認知可以使全面預算管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針對管理層,需要先對其進行專業性的、系統性的全面預算管理知識培訓,使其在頂層設計上做好優質的預算管理方針,確保企業預算管理工作方向的正確性。對于員工,可以舉辦知識宣講會,邀請相關專家定期舉辦培訓,圍繞培訓內容組織相關考試。通過結合管理層與內部各級人員預算主體,統一意見,引導全體人員產生共識,為全面預算管理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完善健全預算機制
為保障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必須建立健全的預算管理機制,民營企業要加強預算管理建設,完善預算管理機制,促進企業在資金鏈穩定的情況下健康發展。
針對企業內部實際情況進行整改,明確各部門職責,具體劃分各崗位職責,針對交叉管理及多頭管理亂象,嚴格劃分各業務板塊負責人,明確員工的工作內容,使其對目標具備清晰認知,在職權上達到相互制衡、相互作用的效果。同時,借助企業文化及團建活動,提高員工的認同感,形成凝聚力,為全面預算管理執行營造良好的環境。
加大全面預算管理的力度,通過組建具有實權實責的全面預算管理團隊,集合專業的預算管理人才與管理決策人,結合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及未來發展需求進行協商,確保預算管理相關制度方案科學有效,幫助企業把握未來發展戰略的正確方向。
在全面預算管理機制中,對預算管理涉及的前期調研、預算編制、方案落地、實際執行到最后的總結步驟等均要規范管理,用規范化的統一管理制度,保障全面預算管理的有序性,從全方位、全過程及全員參與上形成具有針對性的全面管理制度,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三)加大預算監督力度
在預算管理監督方面,民營企業要給予高度重視,只有做到真實有效的監督,才能使預算工作深入內部運營,確保經營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預算執行階段,必須采用高效的、及時的監督反饋機制監督預算執行過程,針對各部門及業務流程,可根據參考制度協助評價人員完成評價工作,借助信息平臺實時發布監督結果,公示涉及評價結果的各方面要素,確保監督公正、公開。
可以通過設立具有實際權責的監督部門或小組對企業內部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給予其實際處理權,以便使監督人員在發現違法違規情況時可以有處罰權,通過這種手段警示與威懾員工。
通過信息平臺將監督內容進行全平臺實時開放,使監督部門在監督他人的過程中也受其他人員的監督,確保企業內部的透明化管理,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也為后續的評價考核制度提供可靠數據。
(四)推進信息化建設
在技術發展迅速的今天,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為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多重選擇與支持。但就民營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而言,部分企業并未將當前的新技術融入管理工作,依舊使用過去老舊的信息處理方式,使得企業在與其他先進技術平臺進行鏈接交互時出現問題,故而加快信息化建設迫在眉睫。
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將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融入系統中,更新升級或直接替換當前的系統。針對信息化建設,企業必須加大投入,在成本控制的合理范圍內優化系統。由于民營企業在自主建設系統的過程中缺乏技術人才及經驗,因此可以與外部信息公司合作。例如,引入先進的ERP sap系統,對企業的相關數據使用大數據技術篩選建庫,使資源數據得到全面安全存儲,為管理層在決策時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可以使用企業微信等相關軟件等拓寬信息交互渠道,形成內部信息交流網,提高信息提取及傳遞效率。
此外,將全面預算系統與其他的業務系統有效結合,做到業財融合,完成信息化建設的健全優化工作,確保預算管理精準科學[3]。
(五)建立考核機制
考核機制在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閉環中處于關鍵位置,作為全面預算管理的最后一環,它對于民營企業提高員工工作效率、促進戰略發展目標的實現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企業只有給予員工科學、合理且富有吸引力的考核獎勵,才能為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提供充分的保障[4]。
企業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將其與監督工作結合,依托信息系統,為考核提供公平公正公開的環境,并在此基礎上對各崗位及人員進行規范化評價,針對不同表現給予合理的獎懲。
獎勵需要具有吸引力,懲戒則要具有嚴肅性,可以將獎懲與員工實際利益掛鉤,將企業利益與個人利益相關聯,在提供物質獎勵的同時對獲得優秀評價的員工進行表彰宣傳,對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的人員及其他受懲戒人員公開處罰及批評,使評價考核制度具備權威性、嚴肅性,以此使內部員工認識到認真有效執行預算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及企業的管理水平[5]。
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對于民營企業而言是一項涉及未來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是現代企業運營發展的重要工具,企業必須結合發展實際,利用預算推動內部資源利用的高效化,依托先進的信息系統提供各種有效的數據信息服務,用完善的預算管理機制促進企業的戰略發展,利用強有力的監督機制,采取權威的考核獎懲措施,全方位保障企業未來的正向發展,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1]王帆.民營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質量與市場,2022(13):100-102.
[2]馬成剛.全面預算管理在民營企業中的應用策略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10):148-150.
[3]姜瓊華.新時期民營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優化策略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08):130-131.
[4]唐駿杰.強化民營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策略探討[J].中國外資,2021(02):92-93.
[5]劉燕美.民營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審計與理財,2022(0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