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
【關鍵詞】職業教育;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13-0091-02
對于職業學校而言,計算機專業教學的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敏感度,使其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和網絡知識與技能,進而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筆者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就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的理念認識和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思考。
一、結合發展需要,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作為職業學校的計算機教師,不能只滿足于做個教書匠,而應在增強專業理論的同時,通過積極參加專業培訓、參與教學軟件的研發、參加信息化比賽等活動,提高自身職業素養。計算機技術的實踐操作是促進學生手腦并用的有效途徑,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因素。教師要在課堂教學與計算機實踐操作的基礎上,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切實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教學模式,以實現課堂的二次激活。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特點是學生以任務為目標,以問題為載體,通過學生探索研究,實踐操作,最終達成創造性地完成任務的目標。教師要探究學生學習計算機技術的思維特點,鉆研探索計算機技術教學的有效規律,將計算機教學的新技術與時代發展需求相結合,增加多媒體制作、小程序設計、視頻剪輯等時效性強的教學板塊,為學生今后走入社會,將信息技術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做好有效準備。
二、設置探索情境,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教師要在計算機知識與技術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圍繞問題進行小組探究,營造互動合作的學習氛圍,以便更好地解決學習問題。比如在教學《網頁制作》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將教材內容與網頁內容進行比對,讓學生瀏覽和觀察他們喜歡的網頁內容。利用學生的喜好,探尋問題的解決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更好理解,還能使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高操作能力。職業教育的計算機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操作性,同時也隱藏著趣味性。所以施教者無論是學習計算機軟件應用、計算機設計程序,還是優化上機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程序的合理安排,都要充分挖掘其中的趣味內容。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技術的濃厚興趣,拓展學生學習掌握計算機技術的思路,促進職業學校學生的思維發展。
三、明確教學任務,拓寬學生視野
結合職業學校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心理特點,教師需在進行計算機上機課程教學的前期,把操作進程、關鍵要領、重點難點等問題,通過任務表的形式讓學生對照預習。首先,清晰的學習目標一旦確定,可使學生在理解上機操作的框架程序的同時,喚醒實踐操作的欲望,以達到培養實踐操作興趣的目的。其次,讓學生厘清上機實踐操作的具體目標及達成每個目標的細則步驟,可使其帶著更多的思考進入課堂,從而使教師在有限的課題教學時間內,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最后,教師可以采用課后留白的方式,讓學生通過不同渠道,閱讀相關內容進行創新性設計,以拓寬學生的前瞻性視野。如此一來,學生在明確自己學習目標的同時,其想象空間得到最大程度的延展,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教育考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