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潔
摘 要:當前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為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發展道路,高中英語教師通過教學轉化等方式,在英語課堂中滲透人文素養內容,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對學生的成長起到了推動作用。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應積極深入創新性和創造性的教學改革,幫助學生認識人文素養的重要性。本文將針對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實施有效的人文素養教育內容進行探討工作,從而實現學生多元化和針對化的人文素養培養,以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效率,滿足當今教育理念下對英語學科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高中英語;人文素養;教育
在高中學習階段,高中生正處于意識和思維成熟的關鍵時期,通過高中英語教學活動實施和開展人文素養的基本內容,對彰顯高中學生素質和素養而言,具有重要的價值和功能。高中英語教師通過深入開展人文素養的挖掘,可極大提升高中英語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升華高中英語課程的教育價值,為學生綜合發展英語學習水平和文學素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培養高中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性
在傳統應試教學理念的影響之中,高中英語教師通常會更加關注每一個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熟練程度,但對人文素養教育和培養的基本內容卻不夠重視。大部分高中英語教師雖然能夠通過數字教育理念關注每一個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但是會忽視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導致其素質教育在英語課堂中無法開展。所以,為了進一步實現對學生綜合素養水平的提升目標,高中英語教師需要努力關注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并且在教學內容和結構設計與優化之中,始終貫徹素質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對學生教育產生高度的認知和理解,這樣,高中英語教師才能夠對處于高中學習階段的學生進行正確的思維和能力引導[1]。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還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在英語課堂中實現對知識的深層次挖掘。
二、高中英語教育中所蘊含的人文素養
(一)英語課文中的人文素養
在高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所學到的英語課文本身便是具有很高學習價值與人文素養內涵的文章。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英語知識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對文章含義、文字內容做出講解工作外,還需要積極主動地把握并講解課文中所蘊含的思想與感情,以此來幫助學生感受英語課文中的美,使得學生得以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增長自身見識、豐富自身人文素養。
(二)英語教學方式中的人文素養
對高中學生而言,學習英語知識的方法是教師的英語教學,學習英語的場所是上課的教學課堂,因此,英語課堂教師教學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與人文素養的培養情況。通過在教學課堂中使用正確的方式,以文學化的語言和行為引導學生學習英語課文中的詞句,可有效對英語教學課程中學生的人文素養進行培養與提高工作。
(三)英語教師本身的人文素養
教師本身便是學生的榜樣,對學生自身而言,沒有什么比教師更具有代表性,更具有積極影響。作為高中英語教師,其在自身的教學過程中應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人文素養的色彩。如教師自身的言談舉止、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方法、教師教學的特色技巧等,對學生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指導工作的時候,需要對自身的言談舉止與行為方式做出嚴格的要求,以高度的責任心來教育學生學習英語課程,以此來幫助學生感受到為人師表的先進之處,從而有效幫助學生學習英語課程中的人文內涵、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習的人文素養與道德思想水平。
(四)英語課后復習的人文素養
想要對學生的文化水平及人文素養起到培養作用,除了需要對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講授以外,教師還需要在課后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與要求,對學生布置一定的課后作業,幫助學生自主進行知識復習。教學課堂本身的教學時間很短,學生如想有效學習英語教學課程,在英語課文與情境中掌握文章內容與思想感情,除了要在課堂上跟隨教師的步伐有序學習,還需要在課后及時對所學課程進行復習,并且通過完成課后習題,以及對所學內容及時做出鞏固與探索,自主發現英語文章中所蘊含的人文思想感情,從而對自身的人文素質起到有效的提高作用。
三、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方法
(一)創新英語教學,挖掘人文素養
在傳統高中英語教學課堂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教學PPT對學生講解英語知識,二是通過教材對學生進行知識鞏固與學習。然而,這兩種教學方式都過于單一、死板,教師無法在此過程中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到促進作用,而更多是靠單一的理論知識教授學生學習英語,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也很難做到積極有效地學習英語知識。通過這種過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并不能夠真正關注到每一個學生自我價值和個人情感的升華。所以為了能夠進一步增強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培養,首先,高中英語教師便需要對課本內容進行深度的挖掘,將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素養素材進行歸納和總結,從而涉及具體的教學活動和教學結構之中,幫助學生能夠在學習英語課程之時,對人文素養內容產生深刻的印象和記憶。在這種深度性和挖掘性的教學之下,創新了高中英語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也更好地引導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時,能夠樹立正確的學習思維和生活思想。
比如:在新人教版高二英語Friendship這一節課時,高中英語教師完全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通過講述自己身邊的朋友或者同學的故事,來挖掘其中存在的大量趣事,這樣能夠最大限度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整個課堂氣氛,從而有效改變原有枯燥乏味的氛圍,使之轉變為具有強烈的趣味性的課堂,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有效學習英語知識。與此同時,學生通過英語學習互相交流彼此之間的情感與理解,可以讓整個教學課堂的人文內涵更加具有感情,讓學生彼此之間可通過英語學習的方式對自身的人文素養起到提高的作用,與此同時,學生本身的學習熱情與興趣也得以增加,從而有利于其之后的學習生活。
(二)加強生活化,滲透人文素養
在高中英語教學活動開展與創設之中,英語教師完全可以將學生的學習思維與實際的生活內容相結合,這樣可以使得人文素養在生活之中得到極大化的彰顯,讓每一個學生在生活化英語課程學習之中能夠明白一些人生道理,如此對學生的生活習慣和自身的思想道德產生一定的好處,讓學生能夠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習思維與思想品德,也能幫助學生在整個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廣泛積極地思考,以英語學習為本,在此之中找到人文素養的內涵所在,從而強化對英語知識的生活運用能力[2]。
比如:在高中英語教師引導學生學習Heroes這一課程時,高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英雄角色延伸的方式,讓學生重新關注到英雄的大小,切實思考父母的付出,以將學生帶入到課本中角色自行思考的方式來關注于課文本身的內容,讓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帶入的方式來體驗英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如此一來,方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共情能力,讓學生以情感化的方式來學習高中英語課程,從而實現人文素養質的飛躍,保證學生可以在英語課堂中實現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習[3]。
(三)培養學生愛國主義
人文素養的培養體系之中包含愛國情懷,這也是人文素養的主要內容之一。所以高中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之中,為了更合理和更科學地滲透人文素養的培養思想,需要對高中學生進行愛國情懷的教育引導,使得愛國主義教育能夠與高中英語教育相結合,豐富英語教學內容,并且深度開展具有愛國情感的人文素養教育活動,為進一步推動學生人文素養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當然,愛國主義教育離不開英語教師合理化與科學化的教學設計,英語教師為了能夠在英語課程中滲透愛國主義,便可以通過引入適當的教學案例的方式,讓學生產生深刻的認知和直觀性的理解[4]。
例如:高中英語課程新人教版《The Olympic Games》中,教師需要通過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以及其自身的意義與價值。教師在進行此堂英語課程的過程中,可將課文本身所介紹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內容與我國本身所舉辦過的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相結合起來進行課文講解,以此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奧運會的意義與價值。比如:教師可在課文的講解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奧運會的舉辦意義進行思考,將其與我國的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意義相聯系,從而幫助學生在其自身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以發散性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學到更多的英語文化知識與人文內涵。同時教師通過將英語課文本身與我國愛國運動相結合的方式,可有效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并在此過程中養成良好的人文素養[5]。
(四)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高中英語教學思想
教育是國家的立國之本,也是決定一個國家是否能夠長久繁榮的重要根據,因此,整個國家的學校教育與學生培養工作都是國家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對高中英語教學而言,在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本身對英語的應用性偏向就較為明顯,而對課堂本身的人文素養的重視程度還有所不足。長此以往,我國的高中英語課程將面臨學生只顧學習英語語法知識,而忽視了英語課文思想感情的困境。想要改變此等困境,高中英語教師需要及時改變自身的英語教學思想,以更富有人文素養及思想感情的方式來教育學生學習英語入手。人文教育體現在學生接受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對高中生而言,其本身的身體素質與思想已逐漸成熟,且自身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也較大,因此,教師通過改變自身英語教學思想,在進行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穿插帶入人文素養的知識,可有效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英語本身與語文一樣,都是屬于民族所特有的語言文字,其本身便具有很強的“人文教育”的特點,教師通過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以人文教育培養人文素質,本身便是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文化知識。教師如想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有效改變自身的教學思想,首先便需要改變以往只注重于培養學生英語語法知識與技巧的教學觀念,而以促進學生學習英語課文思想感情、培養學生英語學習感情的方式來進行英語教學工作。同時,教師可在高中英語的課文之中融合人文因素,以此在不經意之間養成學生培養自身人文素養與思想感情。
(五)人文素養考核需要落實到位
作為驗證學生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學質量考核可對學生學習情況做出驗證工作,同時對學生已有問題做出記錄與分析,幫助學生對自身學習情況做出補足工作。對高中英語教學工作而言,不僅需要教師轉變自身教學思想,在進行課程講解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還需其指定一套完善的教育質量考核制度,以此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了解與驗證。在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考核中,教師往往只在乎學生對英語語法的記憶、英語詞匯的掌握及運用情況,然而,這樣片面的考核方法只能對學生的課本學習做出考核,而不能對其自身的人文素養及思想品德做出考核。因此,教師需要嚴格落實英語考核過程中的人文素養考核體系,貫徹落實英語考核制度,以考試的方式來驗證學生的人文素養學習成果,以此來幫助教師督促學生在高中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主動積極地學習英語人文素養知識,提高自身素質與思想品德。
(六)學校需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平臺
對學校而言,如想對學生進行普通的教育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則只需要擁有符合質量要求的教學平臺與教師師資水平。然而,只注重教學內容,而不注重培養學生自身人文素養與道德思想的教學方式是不符合我國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需求,也是不符合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習需求。因此,若想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培養人文素養,則學校首先便需要為其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教學平臺。學校在自身的建設與發展過程中,首先需要建立起符合與自身發展的人文素養教育氛圍與平臺,讓學生得以在學校生活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融入教學環境中。除此之外,學校教師可定時開展一定的人文活動,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個人展示空間,以提升學生自身的文化自信心。比如:在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多增加英語比賽,讓學生得以在彼此之間的討論與競爭中增強文化自信與自身的人文素養,并且通過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養成團結合作互相拼搏的精神,讓學生在自身榮譽感與成就感中獲取文化自信。
結束語
在現代化教育理念下,人文素養培養已經成為教育事業注重和關注的一個核心問題。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創新與改革之中,需要根據人文素養培養的基本目標,去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結構的優化,通過教學創新發展英語教學水平,教師也需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開展具有針對性和層次性的人文素養培養活動,從而保障學生能夠在學習英語基礎知識的前提之下,關注到人文素養的重要價值,徹底改變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思維和生活態度,實現對高中生人文素養水平提升的基本目標。
參考文獻
[1]申妍.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性探究[J].赤子,2019(7):232.
[2]吳文成.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6):95-95.
[3]李春雨.在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方法探究[J].新課程,2021(4):134.
[4]焦林.試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1):149.
[5]許研.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探究[J].校園英語,2021(32):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