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芹
摘 要:基于我國各項教育政策不斷落實的背景下,從多年的高考試卷改革中不難發現,語文的考核方式出現了變化,更加注重學生的語文核心素質考查,所以老師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給學生主動創設良好的語文學習情境,讓其可以更好地利用語文基礎知識,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基于此,本篇文章從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語文情境設計的思路進行剖析,期望能對有關研究提出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情境教學法;策略研究
基于當前我國對高中學生教育高度重視的背景之下,高中學生的家長和教師要加大對其全面發展的關注,尤其是要積極培養高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語文核心素養是高中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基石,具備優秀的語文核心素養能夠為高中學生日后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便利條件,因此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就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文學習情境,重點培養高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這也是提升我國高中學生教育實效性的必經之路。
一、核心素養的概念
隨著近些年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原有的高中語文教學理念,已經無法滿足當今高中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實際要求,對此,教育部門也要求高中語文教師要對原有的教學理念進行優化整改,重點培養高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語文核心素養指的就是引導高中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的角度入手,對相關的社會問題進行解答,這個過程也可以理解為是高中學生形成語文環境觀念與語文發展觀念的過程。只有有效地培養高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才能引導其進行語文知識的深度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提高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語文情境創設的重要性
(一)能夠擺脫以往教學方式的束縛
近些年,從我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看出,大部分高中語文教師由于受到以往教學理念的長期影響,都會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教學理念的轉換,這也就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中語文課堂失去原有的趣味特點。久而久之還會使學生喪失對于語文知識的探索欲望,十分不利于高中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而教學情境法的出現能夠有效地彌補這一問題,在教學情境的背景之下,高中語文教師會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在學習過程中重點激發其想象力,這樣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原有“填鴨式”高中語文課堂的束縛,為高中學生語文知識的深度學習奠定堅實基礎[1]。
(二)能夠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
教學情境的設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凸顯高中語文課堂的趣味性,高中語文教師會在課前,利用多媒體技術為課堂教學提供便利條件,在互聯網平臺中找尋與教材知識內容相關的圖片,以及視頻資源讓學生觀看,同時引導學生通過高中語文教師給予的課程材料對教材知識進行深度預習,還可以為學生設置對應的課前作業。然后在進行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把事先準備好的短片在課堂電子黑板上進行播放,進而豐富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內容,這能夠有效地激發高中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
(三)能夠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情境教學法與傳統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它將語文教材變為一種故事性學習,這對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更容易被理解,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微課技術中電子動畫、動態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進入“故事”狀態,運用微課中的新鮮元素引導學生進行教材探索學習,體會教材中語文事件的中心思想含義,倡導自主學習、快樂學習、高效學習,以此來培育高中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技巧,進而使情境教學法作用發揮最大化[2]。
興趣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的重要力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適當利用教學情境設計內容豐富多彩的特性,來引導學生積極加入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將自己總結出的知識脈絡對學生進行口述講解,學生則根據教師的講解對比課本中的材料,查看教師是否出現失誤。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被教師清晰的邏輯思路,以及流利的表達過程激發自己認真學習的興趣。隨后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深度的知識挖掘,促進學生對語文課本內容的深度理解,指導學生根據不同角度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脈絡圖,教師在一旁輔助學生完成。隨后對學生構建的知識脈絡進行點評表揚,以此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3]。
三、目前我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高中語文教育進程中,應注重調動學生對語文課堂的學習積極性。但事實上,目前不少教師忽視了學習興趣對提高高中學生語文成績的重要作用,而只是單純地、機械性地給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導致學生在課堂教學流程中的地位更加被動,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逐漸缺乏了對高中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更沒有興趣去接受教師所進行的“語文素質培育”,這種情況無論是就提高高中學生語文成績而言,還是就通過高中語文學習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方面而言都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
(二)教師沒有認識到情境教學法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以往教育觀念根深蒂固的影響,大部分語文教師都覺得學生只要能夠正常地接受語文知識教育就可以了,沒有必要花費過多的時間去進行教學情境創設,沒有認識到情境教學法的融入,對高中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即使教育部門與學校領導都下達了明確的要求,部分教師也過于敷衍,并且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教學理念的過渡,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高中語文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高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而實際上原有的教學方式也無法滿足現階段我國高中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實際需求,這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養成十分不利,同時也是現階段我國高中語文教師最值得重視的問題[4]。
四、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語文情境創設的策略研究
(一)構建教材文章閱讀情境
由于教育部門對高中語文閱讀教材的高度重視,以至于目前高中語文階段部編版本的閱讀資料都是經過教育工作者精挑細選的,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文章大致概述,還要引導學生去挖掘教材課文中蘊含的深層思想,因此,教師就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加入閱讀情境的構建,幫助學生深層次地剖析文章,例如:在閱讀《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部編版選修上冊第一單元)》一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先進技術,在電子黑板上播放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以及開國大典的圖片及視頻,讓學生根據視頻內容進入教材文章閱讀情境,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本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此方式使學生在充分理解教材課文內容的同時,還能有效提高高中階段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高中學生的愛國情懷,進而實現閱讀情境創設作用最大化[5]。
(二)構建教材文章學習情境
為了保證高中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語言構建能力,鍛煉溝通能力與語文學科思維,高中語文教師就要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分析,并結合班級內部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通過這種方式來保證學生能夠有效地接受課堂教學內容,循序漸進地對教材知識進行深度探索。而實際上,高中階段的語文實踐教學活動種類有很多,比如:文章表演法、拓展辯證法、教材總結游戲法等[6]。
拿文章表演法來舉例,例如:在學習《燭之武退秦師(部編版語文必修下冊第一單元)》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將班級內部的學生分為四組,第一組學生負責第一段秦晉圍鄭的表演;第二組學生負責第二段臨危受命的表演;第三組學生負責第三段智退秦師的表演;第四組負責第四段晉師撤離的表演。尤其是燭之武說服秦伯的關鍵句,一定要將燭之武的神情進行展現。隨后再帶領班級全體學生對本文進行朗讀,在朗讀過程中要注意抒發情感,這樣能夠有效幫助高中學生對本文進行記憶,同時在學生對文章進行表演以及朗讀的過程中,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高中學生的語言構建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三)構建辯論情境
當今社會人類的溝通交流離不開語文學習,同樣語文知識的傳播發展也離不開生活,語文學習和生活是融為一體的,對此,教師在開展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結合生活來增強高中階段語文教學課堂的趣味性,可以通過辯論活動的方式來鍛煉高中學生的語言構建能力[7]。
例如:在學習《采用合理的論證方法(部編版選修上冊第四單元)》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一個辯論活動,首先要引領學生對“議論要求”進行大致的了解,隨后可以借題發揮開展一個辯論大賽,例如“寧為雞首,不為鳳尾”還是“寧為鳳尾,不為雞首”。這個題目與高中學生具有較為緊密的關系,由于高中學生即將面臨高考填報志愿,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學生會選擇去最好的學校當差生,有的學生會選擇去中等的學校當頂尖生,對此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兩組,讓學生闡述自身對于此辯題的看法,在學生進行辯論的過程中,教師要設置對應的辯論要求,要求辯論內容科學合理,隨后高中語文教師只需要在一旁聆聽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時我們能夠發現,在辯論情境之下高中學生會對辯題自主思考,還會在心中組織語言,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讓學生把所學語文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構建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在實踐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以及人生價值[8]。
(四)構建口語訓練情境
想要有效地培育高中學生的語言構建能力,高中語文教師就要重點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情境。良好的語言情境能夠有效地激發高中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并在情境的引導下豐富學生的心理活動,進而為其語言表達提供堅實基礎。因此,在高中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就要積極為學生創設條件,帶領學生進行對應的口語表達訓練,可以采用多樣化的訓練方式。
例如:高中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每天都會播報的天氣預報、焦點訪談等節目,要求學生化身為“播音員”,每天都邀請不同的學生在班級內部進行天氣以及新聞的播報,并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觀看專業播音員的視頻,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明確怎樣停頓、怎樣結尾,進而鍛煉高中學生的語言能力。
或者,高中語文教師也可以利用即興訓練的方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教材內容進行精準分析,并對學生提出關于教材知識的思考問題,讓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例如:在學習《鴻門宴(部編版語文必修下冊第一單元)》一課的內容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你覺得項羽是一個怎樣的人?這時學生的見解就會出現差異,有的學生覺得項羽是一個光明磊落、坦率粗豪、有勇少謀的人;而有的學生就會覺得項羽是一個自大輕敵、優柔寡斷、寡謀輕信的人;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但是在學生表達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鍛煉學生敢于表達的品質,同時也能夠有效地達到培養高中學生語文分析能力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思維。除此以外,語文教師還可以針對學習知識點,讓班級學生完成關于鴻門宴內容的復述,在此階段中要包括鴻門宴的全過程,這樣就可以更高效地針對高中學生開展口語能力培訓,從而為高中學生話語組織技能的養成打下了堅實基礎[9]。
結束語
在新型教育理念實施背景下,為了培養高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情境教學法已經成為高中語文教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其對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提高高中語文教育質量等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要緊跟教育前進的腳步,走在教育時代前列,改變原有教育方式及理念,加強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落實,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不斷完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方法,以此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使其得到全面的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生升.高中語文任務群教學中情境構建的實施策略[J].語文教學之友,2022,41(01):7-9.
[2]郭琴英.基于深度學習下閱讀教學的策略[J].文學教育(下),2022(03):95-97.
[3]楊富華,魏永林.高中語文課堂的“小情境”和“大情境”——以史鐵生《我與地壇》為例[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1(10):26-29.
[4]趙杰.如何創設高中語文課堂問題情境[J].中學語文,2013(09):73-74.
[5]黃兆凱.情境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文學教育(上),2022(03):114-116.
[6]吳銀貞.高中語文情境任務創設的實踐研究[J].現代教學,2021(Z3):54-55.
[7]鄭華.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文言文教學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2(07):90-92.
[8]何忠山.高中語文情境任務創設的實踐分析[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2(01):79-82.
[9]薛新洪.高中語文如何緊扣教學目標設計情境任務[J].語文世界(中學生之窗),2022(0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