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樂 曹偉宏
摘 要:冬奧會契機下目前我國冰雪旅游運動已逐漸推向大眾,但如何讓三億人乃至更多的人參與到冰雪運動中去,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主要有:旅游資源本身特性的限制、冰雪旅游產品投資、開發的問題和人才匱乏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對此,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綜合應對策略,指出應進一步促進冰雪旅游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將冰雪旅游融入到全域旅游之中。
關鍵詞:冬奧會契機 冰雪旅游 存在問題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4-144-02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使得民眾對健康、休閑的冰雪運動旅游體驗的需求逐步增加,“百萬青少年上冰雪”“冰雪陽光體育”等多個冰雪項目逐步得到推廣。我國的冰雪旅游和冰雪運動日益普及。這意味著我國冰雪旅游進入大眾旅游新時代,從封閉的“旅游自循環”向開放的“旅游+”融合發展方式轉變,冰雪旅游迎來發展的“大時代”。在此背景下,冰雪旅游景區、政府等各個主體應積極開發新的旅游資源,同時解決目前冰雪旅游存在的一些問題,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促進冰雪旅游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將冰雪旅游融入全域旅游之中,進一步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
一、冰雪旅游問題分析
(一)冰雪旅游資源特性
冰雪旅游的開發對資源本身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必須同時具備寒冷的氣候條件和適宜的地形條件,故冰雪旅游資源具有較強的季節性和地域性。適合開展冰雪旅游地區須處于寒溫帶或中溫帶,氣溫過高,冰雪的質地會比較黏重,影響滑行速度;氣溫過低,冰雪質地硬,滑雪板等附著力差,容易打滑,發生安全事故,也對滑行不利。同時,對風速和日照也有較高要求。風速過大會影響人體的舒適度及運動體驗,日照時間過長可能會曬傷皮膚,日照時間過短則會因天氣寒冷而無法長時間進行戶外活動。此外也需要適宜的地形條件,如果山地的坡度和數量不適宜,則無法建設滑雪場。并且山地所處的緯度位置較低也可能不會出現自然降雪或者降雪期較短。冰雪旅游資源自身特性決定了冰雪旅游并非是可全域覆蓋的開發項目,目前,現階段我國冰雪旅游發展最好的地區是東北地區,此外,華北地區和西部地區的冰雪旅游也在飛速發展。與此同時,也暴露出了冰雪旅游發展的一些缺陷點。
(二)冰雪旅游產品投資和開發
冬奧會成功舉辦后,企業投資冰雪旅游的力度加大,但投資傾向于滑雪場和景區,而投資相關旅游商品開發和服務設施建設的投資卻很少;企業往往更注重硬件設施的投入,不愿在治理、服務這些軟件上下功夫;只注重同質化的量的投入,忽視在經營特色、服務質量,使得大部分滑雪場和景區設計雷同化、缺乏自身特色,從而降低了我國滑雪場和景區的吸引力,冰雪滑雪場和景區的交通、住宿、娛樂、購物等配套措施不可避免地發展嚴重滯后,這極大地制約了我國優質冰雪旅游產品的開發。
此外,在我國冰雪旅游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即對冰雪旅游產品和產業鏈的開發不足,具體表現為:冰雪旅游產品質量不高、種類不全、產品同質化嚴重、創新性不足、缺乏文化內涵、很少有具有各地特色的旅游精品等。好的冰雪旅游景區應不僅僅只能讓冰雪旅游愛好者體驗到一些冰雪旅游項目,更應能使他們感受到旅游產品和項目活動中蘊含的文化內涵,使其能夠從冰雪旅游活動或者通過購買冰雪旅游產品來滿足其精神和文化需要。然而,由于我國的冰雪旅游產品生產商和開發商對此并未給予一定程度的重視,更多地只是一味復制一些流行產品,忽略了本地的特有文化。最后,關聯產業的協同發展水平較低,沒有建立完善的冰雪旅游產業鏈,無法為冰雪旅游消費者提供周到、舒適的服務。最終致使我國冰雪旅游產品和產業鏈的開發并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三)冰雪旅游人才
首先,冰雪旅游是一個新興產業,需要從業人員具有較強的專業性。但是由于其周期性特征,導致冰雪旅游產業從業人員多只在冬季工作,所以大多都是從事旅游行業的人員順便從事冰雪旅游,這極不利于他們工作經驗的積累和培養出專業性強的從業人員,這就使得冰雪旅游產業人才專業性不強。其次,2022年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以及在“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驅動下,我國冰雪旅游產業的發展勢頭迅猛,冰雪產業人才匱乏的問題更加急劇突顯出來。每一個新冰雪旅游景區的出現,在開發、建設、運營、維護、管理和教育等一系列過程中都需要有專業人才參與。但是由于我國冰雪旅游產業起步較晚,缺乏時間的沉淀,所以冰雪人才較少、人員層次單一且專業素質參差不齊,人才市場缺口大,難以滿足我國冰雪旅游產業發展的需要。最后,冰雪旅游的發展除了需要這些基礎管理和教育人才外,也需要其他各個層次的人才,尤其是中高端復合型人才,但是在這一方面人員儲備更為匱乏,這極大地制約了我國冰雪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最后,我國冰雪旅游產業現有的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高校、社會組織和行政機構間尚未建立好冰雪旅游產業人才的輸送和轉化機制,而且人才資源輸送渠道也不貫通,不能滿足冰雪旅游市場發展的需要。
二、應對策略分析
(一)完善基礎設施,注重綜合開發
要將冰雪旅游推向民眾的首要條件是要建設好冰雪旅游景區的基礎旅游設施。加大對冰雪旅游建設的資金投入,升級配套設施設備,加強滑雪場周邊餐飲、娛樂、購物、住宿以及交通的建設。
各大冰雪企業應及時調整冰雪旅游產業的資源開發模式,改變以前“一年只開一季,一季能吃一年”的經營方式,要把冰雪項目、冰雪場地和經營方式進行多方面、系統化、深層次的綜合開發。在冬季,以滑雪場地為主,加強節慶賽事的舉辦,可以推出滑雪、雪上沖浪、雪上爬犁、馬拉雪橇等運動項目。在其他季節,可以打造以滑草場、游樂場為主的休閑娛樂場所,也可以打造觀光旅游和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度假區,打破冰雪旅游經營的季節性限制。推出“全年冰雪”主題的冰雪旅游產業經營模式,開創高利用率、高質量、高收益的新型發展態勢。
(二)進行多元開發,助力產業融合
對冰雪旅游資源進行多元化開發。除傳統滑雪運動外,可以增設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和自由式滑雪等競技性較強的滑雪項目,還可以增設一些冰上親子項目甚至堆雪人等娛樂性較強的項目,盡可能吸引有不同興趣愛好和特長的游客。同時進行科學合理地分區,提供不同的設備和服務。如:有安全性和保障性極高的兒童滑雪場地,也有供專業滑雪運動員和高級滑雪愛好者使用的滑雪場地、設施和設備等。這為各個年齡段和不同技術層次的滑雪游客提供了針對性的專業服務和極大便利。
政府相關部門應順應冰雪旅游產業的市場趨勢,推出合理的措施,促進產業融合。成立“冰雪+教育”滑雪滑冰的教育機構,開展冰雪知識競賽和文創比賽等;“冰雪+體育”建設融合滑雪滑冰、登山、徒步、露營等多種健身運動為一體的冰雪體育旅游度假圣地,并積極舉辦全國乃至國際性的冰雪體育旅游賽事;“冰雪+文化”創造出蘊含本土文化的冰雪旅游項目及產品,深入開發冰雪文化旅游產品,讓美食、建筑、服飾等文化資源和冰雪產品緊密結合,不斷推動冰雪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聯合發展。通過充分利用產業融合的資源,不斷加強我國冰雪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
(三)利用數字技術,提升服務智能
隨著互聯網移動數據與人們生活的緊密相連,冰雪旅游企業可以以數字旅游服務平臺建設項目為抓手,推動冰雪旅游服務的智能化。構建景區大數據平臺,同時運用云計算,挖掘消費者的隱性需求與個性化要求,使供給端與需求端實現有效對接。收集和分析景區內部各個分區的游客流量、酒店客流量、交通運輸量等方面的信息,為游客提供實時動態的冰雪旅游目的地信息咨詢、門票訂購和酒店預訂等一系列基礎信息服務。進一步提升網絡監控、無線覆蓋、信息推送等覆蓋率,切實提升冰雪旅游景區的實時管理水平。同時開設專門的投訴建議平臺,及時聽取游客的建議,定期討論游客的滿意度情況,提供符合大眾需求的冰雪旅游產品。
(四)構建培養機制,培養冰雪人才
各地政府要充分發揮政府政策的導向性、激勵性和約束性。首先,指明人才的培養方向,為冰雪旅游產業人才提供專門的咨詢服務平臺,并引導和鼓勵相關機構和社會團體對冰雪旅游產業提供賽事服務、投資融資優惠等支持,為冰雪旅游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臺。其次,通過為他們提供貨幣和稅收政策的優惠,解決人才培養的硬件設施等問題來為冰雪旅游產業人才培養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和優越的物質環境。最后,借助政策的約束性,為冰雪旅游產業人才培養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扼制人才培養中不良現象的產生。
各大企業一方面要對在職的員工定期舉辦崗位專業理論和實踐培訓,加強除自身業務范圍以外的冰雪相關專業知識學習,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為構建復合型精英人才做出準備。另一方面要加強校企合作,構建校企雙向交流和協作共同體,加強和其他關聯企業的橫向交流與合作,確保冰雪人才輸送環節的貫通性和穩定性,避免人才資源的橫向流失。
學校可以作為冰雪人才的培訓基地。對于小學來說,可以先從冰雪娛樂活動開始入手,逐步培養學生對冰雪運動項目的興趣,使其逐漸形成終身參與冰雪旅游產業的意識,為培養出新一代專業的冰雪旅游人才打好思想基礎。對于高校而言,他們應開設專門的課程,組建相關的活動和比賽,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三、結論
針對冰雪旅游目前發展中暴露出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綜合應對策略,以期促進冰雪旅游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將冰雪旅游融入到全域旅游之中。但是在這個融入的過程中也一定會出現新的問題,本文僅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討和研究。期望冰雪旅游早日滲入到民眾的生活當中,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基金項目:唐山師范學院博士基金項目(2022B04)]
參考文獻:
[1] 全海英;李晨;劉麗娜.冬奧會背景下遼寧省冰雪旅游產業的SWOT分析與發展策略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4(03):414-424.
[2] 許明軒.“十四五”時期我國冰雪旅游產業發展路徑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21,40(09):778-781+824.
[3] 董鎖成,李宇,厲靜文,夏冰.中國大冰雪旅游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生態旅游,2021(06):829-845.
[4] 胡玲.基于RMP模型的北大壺滑雪度假區冰雪旅游產品開發策略[C].黑龍江大學,2020.
[5] 張曼曼.以旅游業為契機推動黑龍江省經濟發展路徑探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21(11):56-58.
(作者單位:唐山師范學院 河北唐山 063000通訊作者:曹偉宏)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