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鳳鶴
摘 ? 要:班級是幼兒在園內生活的主要場所,班級管理品質將直接影響幼兒學習、生活習慣的培養,關系到幼兒的身心健康。在教育過程中,教師需提高對幼兒園班級管理的重視程度,可從營造溫馨氛圍、轉換管理角色、重視常規管理、利用家長資源等角度入手,實施科學性、針對性、系統性的幼兒園班級管理策略,以優化幼兒園班級管理體系,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園班級管理;實施策略;身心健康
中圖分類號:G61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03-0053-02
科學合理的班級管理模式能夠營造和諧的園內學習和生活氛圍,是幼兒班級各項教學工作順利展開的前提。因此,教師要把班級管理放在園內工作的核心地位,立足幼兒獨特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特點,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切實提高幼兒園班級管理成效。同時,班級管理涉及的內容較為寬泛,教師需從多個管理維度入手,科學協調園內人力、物力等資源要素,打造民主、和諧的班級管理體系,助力幼兒良好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培養。
一、營造溫馨氛圍,構建和諧關系
高質量的幼兒班級管理策略應當始終堅持以幼兒為核心,為幼兒營造溫馨、舒適的園內生活環境和學習氛圍,在幼兒和幼兒間、教師與幼兒間構建和諧關系。其中溝通是拉近教師與幼兒之間距離的最有效策略。教師要有更多的愛心和耐心,主動深入到幼兒群體當中,了解幼兒的園內生活狀態、身體成長情況、心理狀態變化,進而在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中,更好地引導幼兒身心發展,使幼兒班級管理更具溫度。
首先,教師要與幼兒展開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了解幼兒的真實想法,針對性做教育引導,建立新型師幼關系,增加幼兒的信任感,以喚醒幼兒的自覺性。其次,教師以榜樣進行帶動,其助力作用會更為突出,因此,教師應深入幼兒群體展開觀察,選擇適合的對象,對其優良表現進行重點推薦,在班級中樹立學習榜樣,利用多種載體進行表彰宣傳。最后,教師應推出一些活潑、親切、有趣的活動,與幼兒一起互動,調動幼兒的參與熱情。
二、轉換管理角色,實現寓教于樂
幼兒的自控能力還很欠缺,需要教師在班級管理中發揮主導作用,給幼兒更多的心理和行為指導,但這種主導作用并不意味著教師“全權負責”,而是需要教師增設更多幼兒可以直接參與的班級管理活動,引導幼兒轉換管理角色,進入到各種班級管理項目當中,從而讓幼兒在觀察、體驗、實踐中形成更多的主動思考,切身感受到班級管理的重要意義,調動其主體參與意識,實現寓教于樂的教育效果。
幼兒園內的學習、生活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寬泛,教師引入設置豐富的管理角色,可為幼兒融入班級管理創造機會。如,除較為常規的班長、副班長、小組長外,教師還應設置“排隊小交警”的管理角色,負責每日進餐時維持班級成員隊伍秩序;設置“環保小衛士”管理角色,負責監督班級成員是否有亂扔垃圾、浪費水電的行為……這些各具特色的管理角色深受幼兒喜愛,負責不同管理職責的幼兒都能盡心盡力完成管理任務,強化了幼兒的責任感。教師組織幼兒輪流擔任不同的管理角色,不僅能豐富幼兒的班級管理經驗,而且能激發和保護幼兒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
三、重視常規管理,提升感化水平
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促進幼兒個性成長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需要幼兒園常規管理的有力支撐。教師要密切關注幼兒園內生活的一言一行,抓住其中的教學契機,及時矯正幼兒的錯誤認知或錯誤行為,以更具持續性的教育提升感化教育水平。除了曉之以理的言語說教,教師還要創新選擇更多新穎的班級管理形式,增強常規管理的生動性,使其更容易被幼兒接受。
幼兒進入幼兒園后,教師需要利用一日常規進行規范教育,對幼兒行為表現進行全程監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讓幼兒快速建立是非觀念,自覺矯正自身行為。如入園、進入班級都需要履行程序。再如班級座位安排,坐姿要求,以及生活管理等,包括洗漱、物品擺放、午休等行為,都要達成管理要求和目標。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全程觀察幼兒,及時發現幼兒出現的行為問題,適時做出矯正和教育,讓幼兒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四、利用家長資源,形成教育合力
幼兒班級的良好發展需要家長的支持,教師要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尋求家長的教育配合,共同形成教育合力。當下很多家長都對幼兒教育極為重視,加之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對孩子不放心、對教師不夠信任是常見現象。因此,教師可以依托主題豐富的親子活動,為家長切實了解幼兒園內生活、感受幼兒班級文化搭建平臺,增強家長的信任感,并邀請家長參與到幼兒班級管理當中,不斷提高班級管理建設水平。
眾所周知,家園合作是最為常見的管理模式,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主動聯系幼兒家長,了解幼兒在家中表現,對幼兒個性特點做調研,并針對性設計教育策略,與家長協調行動,形成管理合力。如針對閱讀習慣的培養,教師可以與家長展開多重交流,為幼兒創設更多的閱讀機會,并提出一些閱讀要求;為幼兒提供適合的繪本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親子閱讀活動,創造教育機會;針對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教師與家長可以展開多重交流,共商教育大計。
加強幼兒班級管理建設既是幼兒園各類教學活動順利展開的基本保障,也是增強幼兒園內學習生活情感體驗,強化幼兒行為規范意識的關鍵路徑。營造溫馨氛圍、轉換管理角色、重視常規管理、利用家長資源等,都是幼兒班級管理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教師要深入幼兒群體,準確把握幼兒基本的情感訴求、心理訴求,更加科學合理地推進幼兒班級管理策略,為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馬曉麗.加強幼兒園班級管理之我見[J].青海教育,2021,(11).
[2]黃智明.基于“三位一體”的幼兒園班級管理模式的創新應用[J].好家長,2022,(03).
[3]劉翠珠.“管理法”在幼兒園班級管理中的妙用[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