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萬業
【摘要】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為了發揮信息技術的最大價值,教師應創新教學模式,通過微課視頻、電子白板、數學課件等途徑將原本抽象的專業知識以直觀的方式呈現,在降低學習難度的同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彰顯信息技術對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的積極作用.文章簡述了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對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析并提出相應教學策略,希望能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實踐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創新應用
數學學科具有抽象性和綜合性特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基本學情為依據制作微課視頻,以動態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踴躍參與課堂互動,對數學知識形成更加具體、形象的認知.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幾何畫板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中幫助學生快速厘清解題思路,熟練地運用所學內容解決具體問題,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實現數學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一、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激發學習興趣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學活動應注重啟發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積極思考,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能夠滿足上述需求.初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他們對網絡充滿好奇心,對此,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以漫畫、視頻、圖片等方式展現出來,以在多種感官的刺激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主動與教師及其他同學進行互動,以此加強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信息技術在數學中的應用,還可使原本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學生可以結合之前學過的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在真實情境的渲染下轉變對數學學科的學習態度,最大限度上發揮出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
(二)提升課堂效率
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多以教師為主體,通過語言描述的方式介紹新課知識,學生則處于被動地位只能聆聽,導致他們對于較為復雜的概念、性質或運算公式缺乏形象認知,對知識的理解不夠透徹,無法將其運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進而對教學質量與效率產生不良影響.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彌補這一不足,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方式傳遞新知,如電子白板、幾何畫板、翻轉課堂等,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切實保障數學知識的吸收效果.也就是說,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向學生直觀呈現圖形或公式的形成過程,使新課知識更加清晰、生動,便于學生的理解與學習,使數學課堂效率得以提升.
(三)面向全體學生
在傳統初中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通過學生的面部表情和課堂檢測成果判斷他們的學習情況,這種教學方式雖然比較直觀,但無法顧及全體學生,師生間交流與溝通的機會較少,極易影響最終的教學成果.信息技術的應用則能扭轉這一局面,教師可以在班級群中提前發布本節課的導學案,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預習,將導學案補充完整,并將不理解的知識點單獨標記出來上傳到學習平臺.教師負責收集學生的預習成果,總結出本課重難點所在,并在課堂上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針對性教學,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拉近師生間的關系,真正意義上做到因材施教.由此可見,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為師生互動提供了多種渠道,有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應用策略
(一)運用微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預習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可以幫助他們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對新課知識建立感性認知,充分保障其學習效率.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認真研讀教材,結合新課標與班級同學的實際情況制作微課視頻,發送到班級學習群中,利用簡短精練的視頻調動學生的探究熱情,使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認真查看具體內容,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形成全新理解,從根本上提升預習效率.將信息技術恰當地融入預習環節,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還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彰顯信息技術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作用.
(二)運用技術,輔助學生探究新知
1.借助課件,激發學習興趣
高效的課前導入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決定本節課的教學質量.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應重視導入環節的設計,可以在備課時根據教材內容制作精美課件,以趣味性圖片或視頻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由下課時放松的狀態在最短時間內切換成嚴謹、認真的學習狀態,全身心投入活動中,為后續的深入研究做好鋪墊.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融入Flash動畫特效可以使數學知識看起來更加靈動,給學生“眼前一亮”的感覺,使其不自覺地融入其中,將之前學過的知識遷移到全新情境中,充分體會數學學科的魅力.
以“平面直角坐標系”為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了解平面上確定點的常見方法.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展示課件內容,即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的問題情境,具體內容如下:(1)一位居民打電話給供電部門:“衛星路第8根電線桿的路燈壞了.”維修人員很快修好了路燈;(2)地質部門在某地埋下了一個標志樁,上面寫著“北緯44.2度,東經125.7度.”(3)某人買了一張8排6號的電影票,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分析以上情境,他們分別利用了哪些數據找到位置的?你能舉出生活中利用數據表示位置的例子嗎?在課件的幫助下,學生對本課所學內容充滿研究興趣,為了解決具體問題認真閱讀教材內容,并主動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想法,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2.電子白板,突破課程重點
初中階段是學生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關鍵階段,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有限,無法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這一轉變,尤其對于思維能力較弱的學生而言,不能準確地理解知識內涵,極易打擊其學習自信心.電子白板的出現改善了這一問題,它是由白板、投影儀、計算機和感應筆構成的整體,有利于書寫和操作,為教師提供了一個行之有效的教學渠道.對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程內容靈活運用電子白板突出重難點知識,在人機互動、師生互動中實現抽象知識的轉化,為學生打造一個真實、立體的學習空間,使他們在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中充分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

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出猜想: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為a,b,c,且滿足a2+b2=c2,那么這個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電子白板的運用使本課重點內容以形象的方式呈現,讓學生以實踐的方式深刻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而促進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3.幾何畫板,滲透數形結合
幾何畫板是信息技術的重要體現,具有動態演示、精準作圖等功能,是優化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的有效途徑之一.原始的數學課堂上,一些教師在介紹幾何知識時需要親自繪制圖形,不僅會耽誤正常的教學進度,還無法保證其精準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感官.幾何畫板的運用能有效避免上述問題,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準確呈現本課所需圖形,一邊介紹理論知識一邊引導學生在圖形中尋找答案,在潛移默化中完成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由此可見,幾何畫板的應用能夠將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數形結合中逐漸厘清學習思路,深刻理解數學知識,并能促進空間想象和抽象思維的提高,為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助力.
以“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為例,該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了解三角形的意義,認識三角形的邊、內角、頂點,能用符號語言表示三角形.首先,教師利用電子白板繪制以下幾個圖形:
然后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示(如圖2所示),區別三條線段是否由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并提出思考問題:“圖示中的圖形哪些是三角形?三角形的特點是什么?”經過自由討論,學生可得出結論:不在一條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三角形.幾何畫板的靈活運用使概念知識的講解過程更加形象,進而促使學生在數形結合中加深對它的理解,凸顯信息技術對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的意義.
(三)運用網絡,拓寬學生學習空間
課后復習環節對初中生而言具有鞏固的效果,可以使他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然后通過有針對性的改進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為了進一步強化課后復習成果,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他們的試卷和隨堂檢測成果上傳到網絡平臺,利用大數據自動整理每個人的答題成果,總結出錯誤率較高的知識點.教師可以把每個人的學習情況以文件的形式進行反饋,其中包含學生的課堂互動情況、練習完成準確率及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點等內容,為學生指明學習的具體方向,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進而實現其數學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以“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為例,教師將學生的隨堂檢測成績和作業數據上傳到網絡平臺,經過系統性分析知道班級多數同學對銷售問題存在一定困擾,此類題型的得分率偏低.基于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呈現對應的例題:某超市銷售一種飲料,平均每天可售100箱,每箱利潤12元,為了擴大銷售,增加利潤,超市準備適當降價,據測算,每箱每降價1元,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0箱.問:(1)若每箱降價3元,每天銷售飲料可獲利多少元?(2)能否使每天銷售該飲料獲利達到1500元?如果能,每箱應降價多少元?如果不能,請說明理由.教師利用網絡大數據統計出學生的薄弱項便于提高數學教學的針對性,有利于在不斷練習與實踐中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結 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現階段的初中教學課堂上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教輔工具,既為教師提供了全新的教學思路,又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本課重難點知識與學生的數學基礎、認知特點和接受能力等因素加以整合制作出有針對性的微課視頻和教學課件,并在課堂上以電子白板或幾何畫板的方式輔助學生探究新知,起到了激發學習興趣的作用,切實保障了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促進了數學核心素養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小青.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應用與思考[J].中學數學,2022(24):96-97.
[2]黃俊南.新課標下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合[J].學苑教育,2022(34):22-23,26.
[3]張學文.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學周刊,2022(32):42-44.
[4]宋迎春.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數學之友,2022,36(5):81-82,85.
[5]邱靜.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應用與思考[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22(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