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素萍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智慧教育逐漸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文章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為切入點,分析了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意義,并通過對現有教學模式的分析,探索了智慧教育視角下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和方法,旨在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相結合,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智慧教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基金項目】廣州市電化教育館2023年教育信息化研究課題: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與實踐研究(2022GZJX27).
引 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數字化行動已成為國家戰略,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教育現代化的強力引擎.為此,教育部相繼開展多項相關活動,希望通過數字化杠桿,為教師賦能,促進教學升級,撬動教育整體變革,推動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目前,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領域帶來了新的變革.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智慧教育作為教育信息化的新階段,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及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徑.與此同時,智慧教育理念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認同、關注和研究.祝智庭認為,智慧教育的本質是構建一個融合科技的生態學習環境,在其中,教師掌握著智慧的、高成效的教學方式,以讓學生獲得適合自身發展和學習習慣的個性化學習和教學服務.劉正華指出,智慧教育是為實現人的智慧和技術智能融合共生的教育形態.如何用智慧教育引領小學數學教學的數字化轉型,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智慧教育視角下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驅力
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是數字化轉型背景下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是一種基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的新型教學形式.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是利用新一代數字技術構建高效數學課堂,以提高數學課堂的數字技術應用、智慧教學應用和創新實踐應用.研究如何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及實踐是落實“雙減”政策的具體舉措,將為未來課堂的教與學提供有價值的優質課例和教研案例,逐步完善傳統課堂教學方式,實現傳統課堂教學的迭代升級,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現代化探究資源和工具,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驅力.
(二)為解決數學問題提供有力工具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包括觀察、猜想、推理、驗證、交流等,不同的活動呈現需要借助不同的形式,而數字技術為這些教學活動提供了便利,可幫助教師構建一個數字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智慧課堂,極大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助力教師教學目標的達成.教育部出臺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指出:“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設計生動的教學活動,促進數學教學方式方法的變革.”由此可見,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解決數學問題的強有力工具,已得到教育部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三)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提高課堂效率
相較于傳統課堂,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要遵循科學性、智慧性和平等性原則.教師借助數字化技術在課堂上開展更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如對數學課程進行數字化重構,將微課融入課堂教學,數字化呈現圖形與幾何相關內容,將數字化融入數學作業等,可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融入教學經驗,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智慧教育視角下,智慧課堂的構建并不是單純地借助技術來改變教學模式,而是在智能技術和設備的參與下注重對人的智慧能力的開發,在教學過程中強調以學生為主,使標準化教學和差異化教學同行,通過智慧教育,使學生成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智慧教育不等同于教育信息化,不是“智慧”與“教育”的簡單相加,“智慧”需要在教學場景中運用,“教育”要借助其他技術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能量.智慧教育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一種基于相關技術構建和實施高效數學課堂的新型教學方式,其能夠加強數學信息應用、智能教學應用等.因此,深入研究小學數學和智慧教育的聯動關系,構建科學合理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體系,將數據智慧、數學文化、教學智慧等融入其中,提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創新發展的對策和實施路徑,對于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數字化轉型、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二、智慧教育視角下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策略和方法
(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學習賦能
在智慧教育視角下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結合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學習賦能,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1.結合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拓寬學生視野.智慧教育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強調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如多媒體、網絡資源等,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一要制作生動的教學課件,即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需求制作富有創意和吸引力的教學課件,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數學知識;二要利用動畫演示的方式展示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定理定律,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三要利用網絡資源拓展教學內容,如結合“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粵教翔云數字教材應用平臺”“廣州共享課堂”和“希沃白板”設計數學教學案例,利用網絡資源豐富的特點,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材料和案例分析,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
2.結合信息技術,創設生活化、情境化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自驅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問題探究,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要加強項目式教學,將實際問題融入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同時注重設計開放性問題,激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進行深入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結合信息技術,利用網絡資源,開展項目式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教師要注重實施項目式教學,組織學生開展課題研究或項目制作等實踐性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同時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特點設計具有挑戰性和合作性的學習任務,通過組建合作學習小組、設計合作學習任務等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完成任務,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技巧,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二)關注個體差異,實施因材施教
智慧教育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強調因材施教,故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需求、原有的知識水平以及要學習的教學內容設計具有個性化和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針對不同學生制訂個性化的教學計劃和作業設計,提供差異化的教學支持,幫助學生發揮自身優勢,克服學習困難,使每名學生都有所發展和進步.
1.注重分層教學.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差異進行分層教學,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適宜的教學內容和方法.
2.進行個別輔導.教師應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進行個別輔導,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
3.開展個性化評價.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個性特點進行個性化評價,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堅持多元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智慧教育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強調過程性評價和綜合性評價.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實施評價改革,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發展變化,提供及時、有效的反饋信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教師可以采用自評、互評、小組評價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
2.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長變化.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長變化,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
3.實施綜合性評價.教師應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與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多方面的發展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評價.
三、智慧教育視角下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具體實踐
傳統的數學教學常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易缺乏學習興趣.因此,我們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構建了“IMATH”課堂教學模式,其中,“I”表示information,代表信息技術,MATH表示mathematics,代表數學.這意味著教師應將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緊密結合,同時寓意學生能夠“愛數學”.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關注情境、思維、信息技術融合、學生體驗等要素,要求教師將知識由抽象變為具體,強調知識與真實生活的聯系,聚焦高階思維培養,支持合作學習、深度學習和泛在學習.
在傳統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雖然對知識點有較為清晰的理解和掌握,但沒有教學資源的輔助,教師沒有辦法將知識內容進行立體化展示,不得不讓學生自己通過想象對數學內容進行整合.而現在,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等網絡資源進行數學學科的整合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求圓的面積”時,教師可先分割,再“化曲為直”,然后結合平臺資源,利用PPT演示和動畫展示的方式,使學生輕松體會這種轉化思想的精髓,但如果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則會嚴重影響其學習效果,也嚴重影響了其學習熱情.
智慧教育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師不僅要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還要針對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真正實現高效課堂,實現教學目標.例如,在講授“小數的初步認識”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集中精力,教師可以借助微課進行教學,讓課堂符合現代化教學要求,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利用微課制作簡單視頻:孫悟空的金箍棒不停地伸縮,長度在不停地變換,經過測量,金箍棒在某一刻的長度不是整數,該怎么記錄金箍棒的長度呢?這樣的情境會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很好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然后,教師讓學生自學課本內容,這時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認真學習教材,并對教材知識進行梳理,這樣就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與此同時,教師可利用智慧課堂的延展性優勢,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實現傳統課堂向參與式課堂的轉變.
智慧教育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中,信息技術和師生交互形成了一個隨時隨處可以溝通的空間.傳統的數學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溝通大多是面對面溝通,這種溝通方式的好處是可以讓教師直接了解學生的狀態、思維方式,可以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但是,由于一些學生當時情緒不穩或者害怕等原因,也會產生不好的溝通效果.在智慧教育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微信、QQ群、在線教育綜合平臺等與學生進行溝通,這樣學生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可以暢所欲言,毫無負擔地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樣的溝通交流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大大提升了溝通交流的效率.
結 語
智慧教育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研究表明,教師應關注學生的需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關注學生個體成長,實施因材施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教師應提高數字素養,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發數字化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手段,并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實施評價改革.教師還要積極主動地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參與智慧教育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構建特有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祝智庭.智慧教育引領未來學校教育創變[J].基礎教育,2021,18(2):5-20.
[2]劉正華.智慧教育重構學校生態的實踐路徑[J].湖南社會科學,2021(3):155-162.
[3]徐青.數字化重建數學課程:基于BYOD的小學數學學習實踐研究[J].江蘇教育,2016(21):14-15.
[4]仁青吉.智慧教育下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合運用[J].教育,2022(1):148-150.
[5]余守林.利用數字化技術改善數學教學[J].江蘇教育,2019(41):73-74.
[6]程桂華.智慧教育環境下小學高年段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踐研究[J].教育界,2018(1):122-123.
[7]黃穎.融“數字化”元素于數學作業之中:“智慧教育”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與評價“數字化”的實施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2019(31):52-53.
[8]徐碧波,裴沁雪,陳卓,等.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推進基礎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現實意義與優化方向[J].中國電化教育,2023(2):74-80.
[9]祝智庭,胡姣.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實踐邏輯與發展機遇[J].電化教育研究,2022,43(1):5-15.
[10]邊紅梅.智慧校園環境下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8):132-133.
[11]李振寶,管玉珍.智慧教育形態下微課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應用[J].家長,2020(2):59-60.
[12]楊艷,官瑩瑩.智慧教育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變革研究[J].福建輕紡,2022,12: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