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程思政是要進一步挖掘梳理各門課程的德育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體系建設,將馬克思主義思想植入高職院校各門課程,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實現高職院校的全方位育人。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教師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擔者和實施者,其個人素質和德育能力對于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響,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教師德育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能力;課程思政
一、課程思政的概念
所謂課程思政,簡單的說它并不是一門或一類特定的課程,而是一種教育教學理念。就是認為大學課程不僅要傳授專業技能知識,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理念,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課程思政是一種思維方式和教育方式,它通過教學活動有意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提煉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文化屬性和社會價值,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生動地運用到教學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理想信念層面的精神指引。因此,在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院校教師德育領導力的發展非常重要。教師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引導者,其德育領導力對學生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職業素養等方面有著深遠影響[1]。
二、課程思政的內容
課程思政的內容主要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方面展開,概括來說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要注重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和實踐路徑,增強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通過課堂教學、校園文化活動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三是社會法治教育。要普及法律知識,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幫助他們樹立遵紀守法的觀念。四是心理健康教育。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和支持服務,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提高心理素質。五是中華優秀文化教育。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文化的歷史和精髓,增強文化自信。
三、如何提升教師德育能力
(一) 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
通過定期組織教師參加思政培訓、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等活動,幫助教師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
一是要加強理論學習。教師需要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要思想,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和信心。二是要關注時事政治。教師需要關注國內外時事政治,了解黨和國家的最新政策、方針和路線,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認識國情、理解政策、分析社會現象。三是要提升教學能力。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和研究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教育質量,同時,教師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四是要增強育人意識。教師需要深刻理解教書育人的內涵和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同時,教師還需要注重自身師德師風的修養,做到為人師表、以身作則。五是要參加培訓和交流。教師需要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和交流活動,如參加學術會議、參加教育培訓班、到其他高校考察學習等,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教學能力。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教學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在理論學習、時事政治、教學能力、育人意識和培訓交流等方面不斷努力和提高。
(二) 建立健全課程思政建設機制,鼓勵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通過制定相關政策和激勵機制,引導教師主動參與課程思政建設,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知識傳授有機融合。同時教師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堅守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的規矩,不在課堂上傳播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內容或言論,使課堂成為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主陣地[2]。一是要培養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教師需要深刻理解課程思政的意義和要求,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二是要挖掘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教師需要認真研究課程內容,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人文精神、道德倫理、社會責任等,將它們融入到課程教學中。三是要注重學生的思想引導。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思想引導,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的問題,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健康陽光的心態。四是要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增強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感知和理解。五是要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教師之間可以開展交流合作,分享課程思政的教學經驗和成果,共同探討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課程思政的整體水平。
鼓勵教師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推進課程思政的重要措施之一,通過培養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挖掘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注重學生的思想引導、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和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促進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三) 建立完善校企合作機制,在產教融合發展過程中強化思想政治教育
通過與企業合作,共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社會責任感。同時,企業也可以通過參與學校德育工作,提高員工素質和社會形象。一是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學校和企業可以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以確保培養出的人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在制定方案時,可以邀請行業專家和企業家參與,以更好地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和需求。二是加強實踐教學。通過實踐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實際操作技能,提高其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學校可以與企業合作,建立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企業和行業的情況。三是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學校和企業可以共同推進產學研一體化,開展科研合作,共同開發新產品和技術,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學校的科研水平。四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學校可以邀請企業專家和行業專家到學校授課,同時鼓勵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和培訓,以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五是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學校可以與企業合作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如企業家講座、職業規劃講座等,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規劃意識。
(四) 發揮教師黨支部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教育德育意識能力
教師黨支部作為高職院校里黨的基層組織,承擔著教師的管理、教育和監督職責,其在提升教師的政治理論素養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在引領教師增強德育意識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將教師黨支部建設成為教師育德能力提升的平臺顯得尤為重要。一要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通過組織學習、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等方式,讓教師深入了解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增強教師的政治覺悟和德育意識。二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黨支部可以組織教師學習先進教師事跡,開展師德師風宣傳教育活動,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道德觀,增強教師的德育能力。三要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將黨的建設與教育教學工作相結合,通過開展黨員先鋒崗、優秀黨員示范課等活動,讓教師在實踐中增強德育意識,提高德育能力。四要加強黨員隊伍建設。通過選拔優秀教師加入黨組織、開展黨員培訓等方式,提高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德育能力,為教育質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五要關注教師心理健康。黨支部可以組織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心理輔導等活動,幫助教師緩解工作壓力、提高心理素質,為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支持[3]。
(五) 建立德育能力提升長效機制,促進教師德育能力持續發展
建立德育能力提升長效機制是促進教師德育能力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制定德育能力提升計劃、建立德育導師制度、建立德育考核機制、開展德育科研活動、建立德育激勵機制和定期開展德育培訓和學習活動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促進教師德育能力的持續發展,提高學校的德育水平和質量。一是制定德育能力提升計劃。學校可以制定教師德育能力提升計劃,明確德育能力提升的目標、內容、方法和時間表,為教師提供系統的德育能力培訓和學習機會。二是建立德育導師制度。學校可以建立德育導師制度,選拔具有豐富德育經驗的教師擔任導師,為其他教師提供德育指導和幫助,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學習。三是建立德育考核機制。學校可以建立德育考核機制,將德育能力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激勵教師注重自身德育能力的提升。四是開展德育科研活動。學校可以開展德育科研活動,組織教師針對德育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總結德育經驗、推廣德育成果,提高教師的德育科研能力和水平。五是建立德育激勵機制。學校可以建立德育激勵機制,對在德育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教師給予獎勵和表彰,激勵更多的教師積極參與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整體水平。六是定期開展德育培訓和學習活動。學校可以定期開展德育培訓和學習活動,如請專家講座、組織研討會、舉辦培訓班等,為教師提供持續的德育培訓和學習機會。
參考文獻:
[1]何天雄.“課程思政”視閾下高校教師育德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31(06):54-60.
[2]徐廣新,劉紫薇.提升高校教師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的途徑研究:以上海電力大學數理學院為例[J].學園,2020,13(28):97-98.
[3]徐滿成.加強教師黨支部建設提升高校教師育德意識[J].教育教學論壇,2020(07):22-23.
基金項目:2023年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調研課題“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院校教師德育領導力發展研究”,項目編號:SKL-2023-1000。
作者簡介:周莉(1983-),女,河南中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責任編輯 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