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輝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當下,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理念也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改善了一些傳統教學模式中的遺留問題,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以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為例,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概念、意義以及開展的具體策略展開探討,以期能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農村教學;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一種成員間通過相互合作達成共同目標的教學方式。該種教學方式的優勢在于能夠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并能夠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與合作能力。物理課程本身具有較強的探究屬性,在農村初中物理課堂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則能夠避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提升物理教學的精準性與有效性,進而推動農村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
一、初中物理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
小組合作學習,最重要的是要突出“小組”以及“合作性”,要在課堂中倡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鼓勵交流與合作,進而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蘋果之間的交換可能并不會對最終的結果產生影響,但思想的交換卻能夠拓展人的思維,進而帶來更多新的體驗與感悟。這也正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本質體現。在具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格外重視以下問題。
(一)明確目標,精準設置問題
教師在引導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注重為學生提供明確的學習思路,要清楚地設置課堂所要探究的問題以及可以采取的手段與方法,要確保所提出問題具有學術價值以及可探討性,并處于學生的能力范圍之內。
(二)具體分工,鼓勵合作交流
學生群體或者師生群體在合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分工具體,要明確不同學生的類型、思維能力以及所擅長的領域,并通過溝通交流與合作達成共贏的目的。所謂孤陋寡聞,是指一個人如果不注重與他人交流,整日故步自封,則會導致自身思想的落后,從而難以有效提升自己。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大膽地溝通與交流,以提升整體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
(三)學生主體,教師負責引導
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應該作為探究的主體,因為只有親身融入、親身探究,學生才能夠有更多真實的感悟,才能夠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并提升自己的實踐技能與知識儲備。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退居幕后,成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引導者。要能夠掌控全局,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準確、恰當的干預,使每一個學習小組都能夠學有所獲。
(四)歸納整理,總結所學知識
在合作學習完成以后,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歸納與整理。學而不思則罔,如若不能耐心、細致地回顧先前所學的知識,則一知半解的內容便會成為后續學習過程中的疑惑,會阻礙學生前進,整體學習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二、農村初中物理教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一)合作學習是改善農村初中物理教學弊端的重要途徑
大多數農村初中物理課堂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思路。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學生能夠更好地鍛煉與鞏固自己的基礎內容,并且可以跟著教師的節奏進行學習,可以通過反復練習來提升自己對知識的掌握能力。但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占的比重過高,也會使得學生難以沉下心來進行學習,整體課堂氛圍也將變得更加呆板、麻木。從師生相處的角度來看,傳統的教育模式會疏遠師生之間的關系,阻隔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難以了解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以及根據具體學情進行教學策略的優化,學生也難以和教師開口請教疑惑進而導致問題累積越來越多,從而影響整體的學習效果。此外,學生之間往往也缺少溝通的機會,這使得共同進步、共同磋商的局面難以形成。合作學習作為一種現代化的學習方式,更加強調互動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它既可以作為一種教學模式,也可以作為一種教學行為,是鼓勵學生解放自我,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借助于自主學習,能夠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進而豐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與感悟。
(二)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時代發展所需的創新型人才
當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愈加意識到創新型人才發展的重要性。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對于一個民族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已經無需贅言。物理學本身是以現實為基礎,以實驗探究為主的探索自然的學科,在培養創新型人才方面具有獨到的優勢。學生們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通過探究,發現問題,并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路,進而了解到物理世界背后的奧妙。譬如在“速度的探究”實驗中,學生們通過反復實驗與大膽嘗試,逐漸發現了物體具有速度以及速度的變化規律等原理,通過猜想與交流掌握了更多可能性,最終得出結論。該階段就是培養學生實驗創新能力,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當前社會合作已經成為現代人必須要掌握的技能,與他人合作更是創新型人才所必須要學會的技能。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分組合作與探究,則能夠提升與他人協作的能力,進而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譬如在“電流的熱效應”的實驗探究中,一名學生負責調節電阻值,一名學生負責觀察不同煤油瓶中煤油溫度上升的情況,進而探討電流大小對放熱的影響。這樣的合作經歷可以使得學生養成合作探究的習慣,并提升學生的合作技能,幫助學生在往后更加復雜的合作實驗中積累經驗。
三、農村初中物理教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提前接受相關培訓
合作學習組織中涉及教學方案的規劃、學習小組的劃分以及實施過程中的合理指導和最終的評價體系。每一步驟都具有其背后的深刻含義。教師只有具備充足的知識儲備,并且遵循相應的原則才能夠確保最終的教學效果,這也是教師需要接受業務培訓的原因。首先,教師應注重從思想觀念上做出改變,只有從思想上意識到培訓的重要性,深切體悟到合作學習的優勢,及時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方法,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小組合作學習在農村教學中的應用與展開。其次,合作學習模式看似簡單,實則其中也是一項綜合性的過程。其中的小組確立、組內分工、合作技能以及合作內容和評價指標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設計元素。此外,物理學科的小組合作學習中還額外增加了實驗儀器的準備以及安全教育等內容,在實際組織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還需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及農村的實際生活場景進行教學設計與教學融合等。培訓機構人員在實施培訓的過程中,應該把上述元素都融入具體的培訓內容之中,進而增強培訓的針對性與操作性。
(二)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引導學生個性發展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通常有兩層面的目的。一方面是結果目標,即為了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識點或者驗證某一理論的正確性;另一方面則是過程目標,是為了通過分工與合作鍛煉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等等。但是很多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過程目標,只注重結果目標,從而導致實際教學與教學目標偏差過大。譬如部分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結果目標,讓綜合能力突出的學生包攬絕大多數探究項目,其他學生則過于空閑,只能袖手旁觀;還有部分老師將合作學習的結果作為評價的唯一參考,忽視了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體現。如果結果與預期相差較遠,則會質疑學生活動參與的積極性……上述這些都是在實際合作學習組織中常見的問題,所以教師在實際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要拓展評價指標,注重過程性評價,密切關注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體現,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特長,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并與學生達成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
(三)引入生活實際內容,巧妙設計教學情境
初中物理中的大多數知識點都來源于生活,是物理學家通過對生活的深刻觀察與感知所得出的結論。所以在實際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提升教學的生活化氣息,適度增添生活化情境,以在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更好地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譬如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運用生活化的事例來引導課堂學習走向,在電阻的串聯和并聯章節中,舉例說明每家每戶的電路都是并聯的,并保留懸念,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出背后的原因。這都是我們生活周邊所蘊含的物理現象,通過周邊生活現象導入教學內容,則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探索欲,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物理探究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思考,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四)正確處理教師角色,合理引導課堂走向
合作學習中既涉及生生合作,也涉及師生合作,但生生合作還是主要環節。教師要注重擺正自己的身份,充分發揮自己合作者、引導者的作用。首先,教師應確保合作學習內容涉及的精確化與合理化。初中物理大多以實驗為基礎進行內容拓展,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教材的內容都可以通過實驗來進行教學。在農村的教學背景下,最需要克服的就是實驗設備不足的問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驗室設施的實際狀況以及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自主準備實驗道具。而要想實現該類教學目標,則需要教師對于學生的住宿情況具有詳細的了解。知道哪些學生住在宿舍,哪些學生外宿或者哪些學生家里從事農業勞動等等,并據此進行綜合規劃,選擇是否自制實驗設施以及如何進行組內分工等。而關于學生合作學習任務的設置問題,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進行合理劃分。譬如一些學習任務本身已經有了較為完善的探究思路與探究實驗,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這些實驗內容的內涵,并且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引導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感受過程,并能夠自主總結歸納實驗現象背后的物理規律。而有的學習任務屬于研究型任務,該類任務通常具有較高的隨機性以及一定的自主性,沒有固定的答案,需要學生結合自己的看法進行探索。在實際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及時觀察不同小組的學習狀態,并適當給予指導,叮囑學生做好記錄工作,以便于后續的總結與反思。對于一些參與度較低的學生,教師則要適當地給予鼓勵,協調學生之間的分歧與矛盾,以打造一種和諧、友好的學習氛圍。
四、結束語
合作學習的本質是合作以及互動,是與單向學習區分開的一種學習模式。在農村初中物理實施合作學習是一項漫長的改革過程,教師需要結合培訓內容以及先進的教學理念,積極大膽地進行教學嘗試,注重總結與反思,以達成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莞.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A].對接京津——擴展思維 基礎教育論文集[C].2022:1762-1764.
[2]武克平.小組合作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2022(22):15-17.
[3]劉建梅.小組合作學習激活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氛圍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8(11):143.
[4]莫利勇.如何利用小組合作學習促進農村初中物理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