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紅
【摘? 要】在初中生物學科教學過程中,培育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是非常關鍵的,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學科重點知識,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必要結合當前初中生物教學現狀展開深入分析,探究培育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方法。本文先闡述了自主性學習的內涵,接著明確了自主性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重要意義,最后從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引入生活場景元素、重視課堂互動教學、開展小組分工合作、設計學科實踐作業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提升措施。
【關鍵詞】初中生物;自主學習;學科素養
隨著初中生物新課標的全面推行,學科教學也從以前的知識傳授轉變為了素質導向,要求教師充分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工作。在初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中,自主性學習能力是一項非常關鍵的素養,直接決定了學生參與學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目前,我國很多初中生物教師都已經開始關注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并且開始在學科教學中進行針對性培育,但是最終取得的效果還是比較一般,導致學生的學科素養無法得到有效提升。下面也以此為切入點,談一談初中生物教學中培育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實踐策略。
一、自主性學習的內涵
建構主義認為,教學過程是學生學習認識的過程。學生要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自覺管理自己的學習,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自主性學習需要學生在學習學科知識之前,結合自身學習能力和學習動機,制定契合于自身實際情況的學習計劃,并在學習過程中做好自我監控、自我反饋與自我調整,完成獨立自主的學習過程。通過自主學習與思考,結合教師的引導以及同伴的互助,以探索的方式展開對教材的對話,從而在習得知識的同時,錘煉了個人的學科素養。
二、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性學習的重要意義
(一)增強學生自學能力
課堂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需要教師精心的組織與引導,更需要學生自主自覺全身心的融入與互動。但結合當前的學科教學來看,由于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過于僵硬,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部分學生已經對生物學科產生了顯著的心理抵觸。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也應該通過各類可行的方式重新激發學生的學科興趣,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學科知識,增強他們的自學能力,實現學科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高效合作與聯動。
(二)提升學科教學效果
初中生物教師著力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也可以較好地增強學科教學效果。在新課標全面推行以后,初中生物教師需要在學科教學中重點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突破傳統知識教育的枷鎖。當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增強以后,他們就可以在學科學習中積極探索重難點知識,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增強學科實踐能力與應用能力,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的統一聯動。這樣以后,學科教學的難度就會顯著下降,并且更容易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推動學科教學創新
初中生物學科教學的時候,教師通過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也可以較好地實現學科教學的創新拓展。當前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然比較依賴灌輸式教學法,導致課堂教學比較僵硬,同時教學模式也相對傳統,很難取得較好的成效。但是基于自主性學習的培育活動,教師可以積極引入情境教學法、小組分工合作法、課外實踐活動等多種模式,顯著拓寬了學科教學的內在元素,促使生物學科教學進入新格局。
三、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實踐策略
初中生物學科教學中培育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是非常關鍵的,但目前較多教師都沒有掌握其中要點,導致大部分學生的自學素養都不是很高。這里也結合初中生物學科教學的實踐經驗,談一談如何有效培育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
(一)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參與的催化劑,是最好的教師。如果學生對于學科充滿興趣,那么他們就會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較高的積極主動性,愿意參與到學科學習中。在初中生物學科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考慮靈活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原本比較枯燥的學科知識,轉化為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模態信息,提高學科教學的生動性與趣味性,優化課堂教學的整體環境氛圍。這樣以后,學生的學科興趣就可以不斷提升,給自主性學習能力培育打下較好的基礎。在初中生物七年級《人體內物質的運輸》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一些關于課本知識點的動畫演示視頻,幫助學生理解血液、血管、心臟等多種組織的作用。這里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卡通形象,通過趣味自述等方式講述自身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扮演這些組織,談一談自己在身體里的一日生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關注各個學生在課堂中的具體表現,明確基于信息化技術的教學模式有沒有真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后續教學中進行相應調整。
(二)引入生活場景元素,降低自主學習難度
學生在學習生物學科知識的時候,之所以在自主性學習能力方面表現不足,跟他們遭遇了較多學習困境也有較大關系,即不少學生都感覺生物學科比較困難,很難進行自主學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考慮引入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元素,引導學生通過這些熟悉知識掌握學科中的陌生知識。通過這種知識建構模式,能夠顯著提高學生對于學科教學內容的熟悉感,降低他們在學習學科知識過程中的難度,使得他們重拾學科學習的信心。這也要求教師可以多了解班上學生的生活環境,提取契合學生實際現狀的生活元素,使得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發揮預期效果。在初中生物七年級《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中,教師組織學生課前收集相關方面的視頻、圖片、書籍等資料,并在課堂上展示與分享。為了提高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熟悉感,教師可以收集家鄉近幾年在生態環境方面的變化,讓學生感受到家鄉在快速發展的情況下,生態環境受到的具體影響。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學科知識的熟悉感,有效降低學科學習的難度。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課本知識點,讓學生結合自身周圍生活環境,擬定生態環境保護計劃,將自身所掌握的學科知識應用到實踐場景中。
(三)重視課堂互動教學,發散學生學科思維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以問題的發現、探究及解決為主要線索,突出教師“啟導”與學生“探究”過程中的合作與互動,發散學生的學科思維,最終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過于突出,導致很多學生都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很少進行課堂互動。基于培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來看,教師通過強化課堂互動水平,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高他們的思維靈活性。在具體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考慮使用課堂提問法,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探索,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通過這個過程,就可以使得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錘煉。在初中生物八年級《細菌與真菌》教學中,教師就可以使用課堂提問法層層展示課堂教學的知識點。在剛開始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出真菌與細菌的概念,并帶領學生認識生活中的真菌與細菌。接著教師結合教材知識,帶領學生一起探究真菌與細菌的區別,以及兩者在自然界中的具體應用。最后,教師也可以給出生活中使用真菌與細菌案例的探索作業,讓學生在課下時間里自由學習。
(四)開展小組分工合作,促進學生深入學習
初中生物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也可以考慮引入小組分工合作模式,引導學生結合課堂教學知識進行組內討論,提高課堂教學的深度。相較于師生互動來說,學生在生生互動情境中更容易敞開心扉,共同交流學習的經驗。因此,在組內討論中,學生更容易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在保證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也能夠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與探索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引入任務驅動模式,設計一些層次化的組內討論任務,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一定的指引,進一步保證課堂教學的成效。在初中生物七年級《練習使用顯微鏡》中,教師就可以引入小組分工合作模式,引導學生通過組內合作完成顯微鏡的小實驗。在這之前,教師需要先面向學生講解顯微鏡的工作原理,以及正確使用顯微鏡的方式。接著由學生分組使用顯微鏡,并且組內成員之間可以檢查對方有沒有正確使用顯微鏡。在每一個成員都使用完顯微鏡以后,可以在組內相互交流經驗,進行學科學習的自主探索。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做好組間巡視工作,觀察每一組學生使用顯微鏡的具體情況,并且及時糾正一些不規范和錯誤操作,避免發生意外。
(五)設計學科實踐作業,提高學生學科素養
初中生物教師在學科教學過程中,也應該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學科實踐作業,錘煉學生的綜合學科素養。在當前的中學教育中,為了有效降低學生的作業壓力,已經全面推出“雙減”政策,要求教師秉承“提質減量”的相關原則,推動學科作業的創新。而學科實踐作業可以較好契合“雙減”政策的要求,同時也能夠優化學生完成學科作業的過程,切實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了未來教學中的重要創新拓展方向。因此,教師一定要積極探索學科實踐作業的有效設計方式,使得這類作業可以發揮較好的作用。在初中生物七年級《認識生物》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布置“調查周圍生物”的開放性學科實踐作業。《認識生物》是初中生物的第一課,學科作業設計應該以趣味性為主,并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學科的整體面貌。在具體設計學科作業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一個小型生物圈,比如小區花壇、公園內湖等,進行這些區域內生物類型的調查,并試著寫出不同生物之間的關系,以及這些生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通過這類作業,可以較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科實踐素養,并養成動手調查的好習慣,強化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結束語
綜合來看,初中生物教學中培育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取得較為突出的教學成果。作為一名初中生物教師,也應該充分重視自主性學習能力的作用,并在課下時間里積極跟其他教師進行教研互動,互相分享這方面的教學經驗。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有效策略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增強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促進學生自主有效參與學科探索活動。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在課堂環境中維持高強度的交流互動,碰撞思維的火花,發散他們的學科思維,達到錘煉學科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閻振鈺.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探究[J].科幻畫報,2021(6):199-200.
[2]于桂霞.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智力,2021(15):149-150.
[3]戴玲.基于自主學習模式優化初中生物教學的途徑分析[J].考試周刊,2021(35):109-110.
[4]李強.淺談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2021(12):95-96.
[5]林俊明.例談自主學習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課程資源,2021,17(4):14-15.
(本文系課題“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立項批準號:ZJKTY2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