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共建共享是解決職業教育實訓中高投入、高損耗、高風險及難實現、難觀摩、難再現“三高三難”內容和項目的關鍵措施。在解決好思想觀念問題基礎上,主要是解決好共建和共享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共建共享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推進教育數字化”。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共建共享是職業教育數字化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育數字化的組成部分。虛擬仿真包括虛擬現實和仿真兩個方面,虛擬現實是指利用計算機、網絡、傳感等現代技術進行的高級人機交互技術,仿真是指利用建模進行實訓,模擬真實的實訓步驟和流程,從而達到實訓目的。
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是指針對職業教育實訓中高投入、高損耗、高風險及難實現、難觀摩、難再現的“三高三難”的內容和項目,利用虛擬仿真技術而開發的實訓課程,是提高學生關鍵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數字化教學資源保障。充分認識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共建共享的重要意義、明晰其基本路徑,是從根本上解決職業教育實訓中的痛點和難點問題的基礎工程。
一、加快推進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共建共享意義重大
(一) 共建共享是提升“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水平的需要
實訓教學是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1]。2020年、2021年,教育部先后印發了《關于開展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的通知》《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指南》,各地相繼啟動了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 明確提出了共建共享的理念。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建設是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的主要內涵,課程建設質量決定基地建設水平。
(二) 共建共享是解決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重復建設的需要
當前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建設還處于各自為戰的初級階段,由于統籌不夠,對于量大面廣的骨干專業的骨干課程的“三高三難”實訓內容和項目,嚴重存在著重復建設和重復投入的現象,造成了嚴重的人力資源和經費投入浪費。學校之間是這樣,甚至學校內不同學院之間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經過多年的信息化建設,各職業院校都投入不少經費,相繼建設了一批數量可觀的優質虛擬仿真實訓資源,分布在各個學院甚至老師手中,不但學校之間不能實現共享,甚至學校內部不同學院之間也存在孤島現象,實現共建共享是當務之急。
(三)共建共享是提高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質量的需要
虛擬仿真實訓課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關鍵實踐動手能力[2]。解決好職業教育實訓中“三高三難”的內容和項目,是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痛點和堵點,也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點。共建共享可以優選虛擬仿真實訓課程開發人力資源,可以優選優質虛擬仿真實訓教學資源,可以集中使用經費資源,從而有效提高虛擬仿真實訓課程開發的質量。
(四)共建共享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需要
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關系最密切、作用最直接,職業教育最好的實訓資源在產業、企業。通過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與產業、企業共建共享,能夠讓產業、企業深度參與到關鍵課程的開發,能夠有效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推進崗課賽證育人模式實施。將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建設融入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全過程,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也是國家戰略要求和區域產業發展的需要。
二、加快推進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共建的路徑
(一) 共建理念
就是職業教育的相關方都要共同建立“共建共享”的理念。理念具有先導引領作用,推進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共建共享,首先是政行企校、尤其是職業院校要樹立并強化共建共享的理念。以共享帶動共建,以共建促進共享。
(二) 共建組織和標準
要充分發揮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各自優勢,共同建立“政府主導、行業主動、企業主角、學校主責”的多元化的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共建(共管)組織機構。圍繞人才培養目標構建的虛擬仿真實訓課程體系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中之重[3]。從現有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課程標準中區分出實訓中的“三高三難”內容和項目,研究開發專門的虛擬仿真實訓課程目錄,制定面向全部專業的虛擬仿真實訓課程的基本標準,并根據不同專業、不同課程特點,研究制定開發專項虛擬仿真實訓課程標準。
(三)共建平臺
建設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共享平臺,可以幫助學校打通優質資源共享的壁壘,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解決虛擬仿真課程資源共享的教學問題。一是利用現有網絡平臺、國家和省市及學校的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為平臺,在現有成熟平臺上增設專門平臺。整合優化現有學校實訓資源,升級改造校內實訓基地,建設開放共享的虛擬仿真實訓課程,打造“沒有圍墻的大學”,在實現專業、院系、校際共建基礎上進而實現共享。二是搭建專門平臺。動員各方力量共同建立專門的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共享網絡平臺和共享基地。如,賦能高水平專業群、優質校、職教集團、職教學會、高職教育研究會、中原職教研究院、國家和省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承辦校,建立專門化、高水平的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網絡平臺和基地。
(四)共籌經費
開發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是一項高投入、持續投入的工作,同時,教學資源具有公益屬性,難以取得經濟收益,需要建立經費共籌機制。建議建立“政府出一點、基地學校出一點、社會服務收一點”的辦法共籌經費?!罢鲆稽c”是指從政府財政支持經費中設立專門的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開發及更新經費;“基地學校出一點”是指國家和省里的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所在學校在經費上要給與支持;“社會服務收一點”是指對于投入特別大的“三高三難”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允許對使用者收取一定的使用費。
三、加快推進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共享的路徑
(一) 共享虛擬仿真實訓課程標準
首先,共享虛擬仿真實訓課程指導書,對共享學校給予全面、系統、規范的指導,以利于各學校的授課教師從宏觀上、從總體上把握好對課程的實施要求。其次,要有共享虛擬仿真實訓課程標準。一般的課程標準規定了課程性質、目 的、內容及實施,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標準是重要的教學指導性文件。共享課程標準是共享虛擬仿真實訓課程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再次,也可通過共同舉辦虛擬仿真實訓競賽、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共同評價、考核,促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共享。
(二) 共享虛擬仿真實訓在線課程
近年來,國家、省區市和職業院校都建立了具有相當規模的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這些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都是共享的,但研究發現在這些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中,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占比過小。如,在智慧樹網課程共享平臺上隨機抽取100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虛擬仿真類課程不到1%。且平臺上上線的虛擬仿真課程絕大部分為本科教育虛擬仿真教學課程,職業類虛擬仿真資源少之又少。因此,在今后的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中,要明確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必須占到一定比例,且要更加重視虛擬仿真實訓在線課程建設,專門設立虛擬仿真實訓在線課程項目,加快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共享步伐。同時,還要重視虛擬仿真實訓課程體系共享,每個專業要形成一套能夠共享的虛擬仿真實訓課程體系。
(三)共享專業教學資源庫
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是實現專業教學資源共享的重要渠道,課程建設是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持續發揮資源庫優質資源作用,開發在線課程[4]。但是在國家和省級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中,需要加強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建設,通過這一重要渠道實現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共享。目前在普通專業課程建設方面,已經出現將專業課程的制作升級到教學領域最為新興的知識圖譜方向,基于知識圖譜進行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將課程的知識體系進行串聯,形成專業知識圖譜,并且通過本專業對應的職業能力要求,將完整的知識與技能脈絡更清晰地展示出來,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對知識點與技能點掌握情況,并持續地對培養方案進行調整和優化,全方位提升教學效果和質量。但目前還沒有政策明確指出職業院校虛擬仿真實訓課程的實際制作指南,虛擬仿真實訓課程未來的發展趨勢也可以朝著普通專業課程的知識圖譜向技能圖譜轉換。
(四)共享虛擬仿真實訓基地
2020年以來,我國相繼建設了一批國家和省級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在基地建設中明確提出“堅持一校一策,共建共享”的要求,鼓勵跨校及校企共建,鼓勵區域優質虛擬仿真資源開放共享。但在現實中由于缺乏可操作的開放共享政策,絕大多數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都成了自建自享。在今后的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中,要強化共享意識,用共享引領共建。同時,對于已有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共享政策,引導、鼓勵、推動建立共享機制,真正全面實現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共享。還要做到優質學?!半p高校”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學院之間、學校之間、學校與社會之間的資源共享。
(五)共享“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
2022年3月,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正式上線。平臺規劃了“專業與課程服務中心”等4個中心和若干個專題模塊,但并沒有規劃獨立的虛擬仿真實訓課程中心或專題模塊。作為我國最具影響力的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建議不斷優化平臺功能,增設虛擬仿真實訓課程中心或專題模塊,助力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共享。
參考文獻:
[1]張竹青,段宜杉.多元協同共建虛擬仿真實訓基地路徑探索[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2(05):85-87.
[2]張紅濤,陳露露,譚聯,等.虛擬仿真類實驗教學資源省際高校共建共享的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1,38(05):26-28.
[3]孫暢.經濟類虛擬仿真實驗課程體系建設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37(01):157-160.
[4]呂桂軍,袁巧麗.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共建共享的實踐與反思[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1(02):59-63.
基金項目:2021年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課程共建共享實踐研究與政策建議”,項目編號:豫教〔2021〕57943。
作者簡介:郭國俠(1963-),男,河南西平人,教授,研究方向:職業教育理論、政策及教學管理。
(責任編輯曹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