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長春
摘要:在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在高中生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語言構建及運用素養、思維發展素養、審美素養、文化傳承素養。教師可以將語文單元的主題設置為核心教學內容,構建體系化的閱讀模式,以期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引導學生提升語文綜合學習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語文;單元主題;閱讀教學
核心素養教育發展目標是當前階段各個學科和不同階段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教育發展方向,同時是為學生之后的全面性學習奠定基礎的關鍵因素。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教師若想有效促進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應將單元主題閱讀教學模式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有機融合,使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審美鑒賞能力能進一步提升,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閱讀學習過程中,實現綜合素養發展的目標。
1? ?通過單元主題閱讀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語言構建及應用能力的培養,作為語文學科教學工作中的重點發展目標,同樣是核心素養培養的主要內容。學生在具備較強的語言應用能力的同時,可以為之后的邏輯思維能力、審美鑒賞能力等多方面核心素養發展目標的實現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單元主題閱讀為素材開展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方法,完善、設計教學方案,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水平。例如,在高一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的教學過程中,主要以文言文形式為主,單元主題是先秦、南北朝詩歌,如《離騷》,整個大單元主要講述了時代背景下的風云人物等內容,大單元的整體閱讀能讓學生全面領略古人的才華和品德,讓學生以欣賞的眼光學習語文課文,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意識。在引導學生進行單元主題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語言運用能力作為核心教育目標,為學生構建單元學習主題內容,使學生深入理解單元閱讀主題。學生在單元主題閱讀過程中掌握通假字、異讀字、一詞多義以及詞類活用等基本語言技巧,提高學生語言知識的應用水平,全面提升學生語文基礎學習能力。單元主題閱讀的開展,教師需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構建科學的教學方案,進一步鞏固學生的文言文基礎,提升語文知識積累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水平。因此,教師要開展教學實踐,重視單元主題閱讀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水平,為核心素養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 ?通過單元主題閱讀發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目標是核心素養發展目的中的重要環節。在多項教學科目中,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均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目標。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完善的教學鏈條設計,提升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以及具體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開展閱讀的教學時,教師通過針對性的主題閱讀方法,逐步引導學生提煉和整合閱讀內容,感受和理解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從而實現提高學生思維水平的根本目標。例如,在高一語文必修二第四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其主題為演講詞,教育目標在于全面培養學生的演講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在本單元教學過程中,要想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運用主題閱讀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單元整合閱讀,全面了解演講的語言結構,使學生進一步深化自身的探索和實踐,感知演講詞的邏輯關系,使學生在這種豐富的場景下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比如,在《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等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演講詞的題材內容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學生通過單元閱讀后了解演講詞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語文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將本課學習內容與此單元其他內容相結合進行分析,同時要重視引導學生深入探究這篇課文與其他演講詞之間的具體差異及特點,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強化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因此,教師應注意以單元主題閱讀內容為基礎,和學生一起有效地展開單元閱讀,幫助學生學習科學的閱讀技巧,進而掌握閱讀的有效方法,讓學生通過閱讀的引領,提升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的閱讀素養有所提升。
3? ?通過單元主題閱讀提升學生審美鑒賞能力
審美鑒賞能力的培養意義在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語文閱讀學習過程中,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體驗,在思考過程中深度感悟,充分體會審美的樂趣,提升學生的體驗能力和理解能力。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注意通過單元主題閱讀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讓學生在多元化的閱讀內容中,不僅能理解閱讀知識,而且可以掌握更多的閱讀方法,并通過體驗式閱讀教學形式的運用,幫助學生在單元閱讀內容輔助作用下進行感受和體驗。對此,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角色扮演或者角色互換的教學方案,使學生身臨其境般地感受閱讀內容。例如,高一語文必修二第一單元主要是以寫景狀物散文為主題,如《因綠記》《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都采用以景寓情的表達方式。在本單元主題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將審美鑒賞能力培養作為重點教學目標,使學生整合本單元主要學習內容并進行綜合性閱讀理解,深度感受課文中所表達的情境。在單元整體閱讀背景下,可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重點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的文字解析能力,從散文表述中體會到閱讀內容的美。教師還可結合單元整體閱讀內容,利用角色扮演的趣味性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閱讀引導,應將適當的教學內容,以分角色扮演的形式為學生構建相應的情境,全面提升學生互動交流能力,助力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深度感受其中的內涵,以及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因此,教師必須注重學生實際技能的提升,以提升素養為主要引導方向的課堂教學環節,需要教師結合單元主題閱讀內容,引導學生開展閱讀,以此全面提高學生審美鑒賞水平,提升學生語文綜合學習效果。
4? ?通過單元主題閱讀提升學生創新學習能力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高中階段重點教學發展目標之一。分析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發現大部分學生本身便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但在具體學習過程中卻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導致其創新思維水平逐漸下降,從而影響學生整體的學習效果。為了保障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不受影響,同時全面發展學生創新意識和自主思考能力,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主題閱讀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的操作細節,引導學生以創新思維的方式進行學習和探究,使學生掌握更加全面的語文閱讀知識和閱讀方法。例如,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一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以現代新詩為主題,如《沁園春·長沙》《再別康橋》《大堰河——我的保姆》等,均采用了以景抒情的寫作手法,充分展現了相關語境的作用,體現了現代詩歌的特點。語文教師可以借助關鍵語句使學生全面理解文章內容,挖掘文中所表達的核心思想。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原則,循序漸進地引導和激發,引領學生探究閱讀內容。不僅可以從教材角度進行分析和探究,而且可以通過互聯網等多種途徑搜集課外閱讀資料,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和閱讀水平。教師要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并且要敢于讓學生嘗試,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提升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注意通過單元閱讀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并注意從創新角度出發促進學生閱讀,并將創新意識作為重點發展方向,提高學生綜合閱讀水平,提升語文學習效果。
5? ?通過單元主題閱讀提高學生的信息提煉水平
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文化理解能力的培養。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對基礎學習內容進行全面的梳理,構建堅實的知識體系;而且要做好情感滲透,要求學生深入理解文化內涵,進而具備較好的人文素養,全面發展學生的感知和提煉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單元主題閱讀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思想點撥,提升學生文化理解能力,使其形成文化理念,提高學生綜合學習水平。除此以外,以單元主題閱讀提高信息提煉水平,也是在新時代背景下保障學生快速獲取高質量文學滋養的重要路徑。例如,在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教學過程中,主要以先秦、南北朝詩歌為主題,如《離騷》《孔雀東南飛》等。在對整個單元內容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閱讀內容,提升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深度探究本單元教學內容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結合文本的時代背景進行分析,使學生深度感受其中的人文元素,全面提升對文化的理解及學習效果。高中語文單元主題教學模式,不僅重視文化理解能力的發展和培養,而且重視提升學生文化傳承的能力,使學生全面感受文學內涵,進而能更加高效地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因此,在對學生開展以單元內容為主題的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以核心素養為根本教育目標,在教學方案設計過程中,加強文化理解能力的培養工作,使學生深刻體會文學內涵。
6? ?通過單元主題閱讀完善學生實踐探索能力
根據單元閱讀主題內容,鼓勵學生通過閱讀對課文內涵進行深度探索,以此提升單元主題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實踐技能的培養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目標,可以通過閱讀教學環節充分體現,使學生在不斷實踐和探索的過程中掌握更加全面具體的學習內容,讓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提升,并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以學習主人翁的姿態進行閱讀,并在不斷實踐探索中完成學習目標。而且實踐探索能力也是進一步強化語文學科素養的關鍵,學生唯有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教師所創設的單元主題閱讀任務,積極深入實踐探索,方能更好地理解不同文章背后的情感和價值,引起情感共鳴,也讓語文學習發揮其教育價值。例如,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的教學主要以古代山水游記散文為主題,如《蘭亭集序》《赤壁賦》《游褒禪山記》等,可通過單元主題閱讀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全面體會課文的情境,品味文章中精練的語言及核心思想。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實踐性的探究任務:同學們,我們學習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那你們知道王羲之的其他作品嗎?給學生預留一定的探究時間,并且教師預留探索問題,如“王羲之與眾多賢才匯集的地點、環境、天氣?”,引導學生探索并找到相關的答案。另外,教師可以開展閱讀后的引導環節,通過不同的活動主題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在學生閱讀結束后,教師可以引領學生深入探討和交流,談談對于故事的整體評價或者通過自己的奇思妙想,進行故事情節的深入想象。同時可以構建一系列豐富的延伸活動,進行讀后感的創作,或者故事的續編,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實踐活動。教師要積極地開展主題閱讀活動,提升學生的感悟和創造能力,促進學生整體閱讀能力的提升和遷移,進而充分地運用閱讀成果,實現讀寫結合的能力提升。
7? ?通過單元主題閱讀提升學生觀察能力
高中語文在語言表達上存在邏輯性和簡潔性。在教材中,幾乎看不到與文章主題無關的言論。其中,內容比較豐富的文章和閱讀材料,讓學生在單元主題閱讀中,能提升將觀察語言用于描述事物和形象的基本能力。從中感悟到,學習文章要具備的語言基礎和分析語句用法的準則。而且對于語文學習而言,觀察能力是一項重要的基礎能力,尤其對于新時代的高中生而言,培養良好的觀察能力,不僅有利于提高其語文閱讀水平,還能進一步形成留心觀察生活的習慣,為語文寫作能力提升做好鋪墊,實現讀寫結合的教學目標。另外,這樣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提升深度閱讀理解能力,提供了比較好的課堂機遇,教師可以逐一分析教材中每單元的文章結構和構思,幫助學生學會在閱讀中尋找可學習和運用的寫作與表達手法。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發展目標在高中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體現得比較全面和廣泛,需要教師從多個角度為學生構建綜合性的教學方案,讓學生能夠在單元閱讀的基礎上,掌握閱讀方法,也可以促使學生在綜合性學習方法的輔助作用下,掌握更加具體的學習方法,推動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的運用水平。
參考文獻:
[1]楊莉.統編版高中語文單元主題教學探究:以必修上冊第二單元為例[J].課堂內外(高中教研),2021(8):29-30.
[2]楊曉瑜.高中語文單元主題整合閱讀教學實踐[J].天津教育, 2021(32):128-129.
[3]劉建禮.系統思維視角下的高中語文主題單元教學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2(4):17-19.
[4]朱再枝,嚴景東.高中語文單元整體教學“四化”目標的實現[J].教學與管理,2022(10):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