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升初銜接時期,習作是語文復習的重中之重,然而教師卻普遍感覺缺乏扎實有效的復習方法。本文從把握整體復習計劃、分步指導復習、考前模擬練習、高頻講評修改、編撰作文合集五個方面來探究小升初習作復習的有效策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升初? 習作復習?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3-0151-03
小學六年級的習作復習往往是最令老師頭痛的。在畢業考和小升初考試中,習作更是語文學科的“重頭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少老師認為習作復習就是“炒冷飯”,只要把以前寫過的單元作文重新串講一遍,將習作的寫作要點、寫作方法、優秀例文再展示一下即可。這樣機械枯燥的復習方式索然無味,效果也大打折扣。如何清晰地編織一張習作復習的實效網呢?筆者認為,教師一定要精心研究設計復習方案,合理安排訓練,運用扎實有效的復習策略,才能使學生的習作水平得到提升。
一、把握整體,落實復習計劃
(一)重溫課標,明晰方向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第三學段提出了明確的習作目的:“習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蓖瑫r還指出第三學段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介入作用,強化學生主體介入式表達,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意識。比如“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豐富閱歷、增長見識,能夠使學生的習作言之有物,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蔼毺馗惺堋奔粗笇W生在接觸新鮮事物時,從獨特的角度出發,把握并感受該象征事物的獨特魅力,從而產生非同一般的創新思想與創造意識。在過程和方法方面,新課標進一步明確修改習作的具體要求:在知識和能力方面,要求“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而在條理性方面,強調學生應具備分段表述的寫作與構思能力,在掌握寫作要求的基礎上對中心觀點進行詳細闡述,而且對習作的速度也有強調。
(二)制定計劃,遵照執行
1.習作復習時間要有計劃性。復習時間有限,要根據總體目標和具體學情來安排復習內容。
2.習作復習內容要有所側重。縱觀近幾年的畢業考和小升初考卷,習作主題多為記敘文,應用文所占的比重很少。因而習作復習過程中,記敘文和應用文的分配肯定是前者重,后者輕。教師要立足整體,設計分類復習方案。
二、分步指導,鞏固訓練成果
(一)準確審題,剖析題意
審題正確與否是寫好習作的先決條件,只有準確把握題意,透徹理解題目要求,明確“寫什么”,寫起來才能保證不偏題,不致于“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審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審清時間范圍。一是作文規定選取題材時的時間范圍,例如《周末中令我難忘的一件事》,其中“周末”就限制了作文中的“事”應當發生在周末,而非其他時間。二是啟示學生寫作時應體現出的時間跨度,例如《午飯前后》,就意味著寫作的時間應大概在午飯之前到午飯之后這一時間段內發生,不僅要體現“飯前”還要顧及到“飯后”,讓讀者感受到明顯的時間跨度。三是抽象性地限制寫作的具體時間和背景,例如《童年趣事》要求學生應置身于“童年”這一特定性的背景中展開寫作。又如《難忘的一瞬間》,學生應將寫作背景局限在“某一瞬間”之內發生的事情。
2.審清地點范圍。除卻時間限制,在空間地點因素上的限制也會影響到學生寫作質量。作文題目往往存在部分與“空間”“地點”有關的限制詞,要求學生在規定限制之內進行作文構思與寫作。例如《家鄉大集》一題就要求學生回歸農村生活,以“大集”為特定地點展開寫作。又如《放學路上》鮮明地體現了以“放學路”為空間限制的寫作要求。
3.審查對象范圍。作文中的主人公通常會體現在題目之中,例如《我親愛的媽媽》《難忘的一個人》《我的同桌》等題目是寫其他人的情況,作者不應占據主人公的位置,而是作為“配角”出現在文章中。又如:《我的組長》《我的同班同學》《我的小伙伴》三個題目雖然都可以指向同學,但其寫作對象的范圍卻不同,呈現出由小到大的順序。具體而言,《我的組長》對象是有特定指向的,指的是現在或從前的小組組長,而《我的小伙伴》則立足于較為寬闊的范圍,指作者從小到大的朋友,既可以是同學,也可以是鄰居朋友。
4.審清數量范圍。學生在審題時還要格外注意題目中存在的數量限制,并按照規定的對象數量進行寫作。例如《一件難以忘卻的事》《那件事》《寒假中的一件事》等都要求學生只能將寫作范圍局限在“一件事”之中,而不能寫兩三件事或更多的事。
(二)精準構思,搭建框架
在審題的基礎上,學生還要學會確立文章的中心,選擇典型的題材。
1.選可用之“材”,力求典型獨特
大部分學生在寫作時選取的素材都會受到視野、見識的限制,形成千篇一律的無差別式范本,但是卻難以吸引教師的目光,也無法深化作文的意蘊。所以,我們要選擇那些典型的、獨特的材料。
例如在以《回憶》為題的作文中,很多學生都習慣性地把自己代入作文主角,描寫自己的童年回憶或其他難以忘記的事情。但有的同學卻選取《紅樓夢》《西游記》中的某一角色作為作文的主人公,從“林黛玉”“唐僧”“孫悟空”的角度出發描寫他們的回憶。這不僅給老師耳目一新的感覺,還體現了學生豐富的文化素養,為作文注入了更加鮮活的生命力。
又如在期中考試中的作文要求以“明天”為話題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許多學生都認為“明天”就是指簡單意義上的第二天,紛紛對明天即將發生或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行描寫。但部分同學賦予了“明天”新的內涵,認為“明天”可以指中國的未來,因此從更高的角度表達了自己對祖國未來發展的美好憧憬與期望,同時抒發了自己濃厚的愛國情懷和堅定的報國之志。相比于其他同學的文章,這類作文顯然更具有思想教育價值,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顯著效果,更具有新意和教育意義。
2.列寫作提綱,訓練謀篇布局
要想提高寫作水平,就要勤動筆,要積累一定的訓練量才能產生質變。然而習作的寫和改會占用師生大量的時間,且考場上也要求學生具有快速謀篇的能力。但是考場上,很多學生往往對想寫的材料不做全面安排,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這樣很容易造成文章條理不清,層次混亂,詳略不當等。要想讓學生在作文時節約時間,少走彎路,指導學生擬寫作文提綱不失為一招“妙手”。列提綱時,只把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各段大意簡單寫出來,做到內容簡明、結構清晰。
附提綱范例: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一)內容與中心
描寫自己偷拿同桌日記本并對教師撒謊的一件事,說明學生曾經并不誠實,同時還偷窺了同學的隱私,寫出了自己后悔的心情。
(二)結構安排
用倒敘的方法寫,全文共分四大段:
第一段:寫我回想起小時候每次看見同桌記日記都會非常好奇,終于有一天在同桌上廁所的時候偷偷拿了她的日記本。(倒敘,回憶事件的起因)
第二段:寫同桌放學回家發現自己的日記本不見了,非常著急。在第二天上學時便告訴了老師。當老師詢問我有沒有看見同桌的日記本時,我撒了謊。(事情的經過,詳細寫自己的心理變化)
重點段落,分成兩小段寫:
1.寫我回家后偷偷看了同桌的日記本,但心里有些愧疚。
2.寫老師詢問我時,我很想說出實情,但又害怕同桌與老師的責怪,因此撒了謊。
第三段:最后我偷偷將日記本丟在了走廊里,同桌發現后非常高興,沒有繼續追究。(事情結果,略寫)
(三)錘煉語言,表達情感
孔子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作家鐵凝也曾經說過:“語言是我們感受這個世界的心靈觸手。”語言不僅是習作的工具,更是習作表現的一部分。文章如果缺少了生動鮮活的語言,再豐富的內容,再深刻的立意,也會顯得默然失色。經過錘煉的語言才是有生命力的語言。教師可以從三個方面指導學生錘煉語言,讓語言煥發色彩,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1.在句式變換上下功夫。在表達強烈的情感時,可以將陳述句用反問、設問或感嘆句的形式表達。例:面對任何災難,中華民族不會望而卻步。(陳述句) 面對任何災難,中華民族會望而卻步嗎?(反問句)
2.在準確地運用詞匯上下功夫。在文章中可以用一些有新鮮感的詞語、成語,使文章更有可讀性,語言表達更有層次性。盡量使用具體的詞,而不是泛泛而談的詞。比如形容一個人很高興,可以使用“他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她的眉毛都舒展了很多”。這些詞比單純地用“高興”一詞更生動、鮮活。
3.在恰當地運用修辭上下功夫。修辭手法能使文章語言生動活潑,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如學生在習作中寫到:“一天中午放學,剛下體育課的同學們額頭上綴滿了珍珠般的汗珠,烈日居高臨下地俯視著大地,天地間如同蒸籠般又悶又熱……”作者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將夏日里天氣炎熱的感覺表達得淋漓盡致。
三、考前模擬,適應考試模式
俗話說:考前磨槍,不亮也光。我市小升初考試中的習作考查形式與平時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必須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與訓練。如2020年小升初考題:
除了在校時間,現在不少小學生隨身攜帶手機,有人說“一機在手,百事爽心”,還有人說“一機在手,百事無心”。請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注意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言之有理即可,字數200左右。
平時習作的字數要求是450字,分值為30分,時間大約可以控制在40~50分鐘內。小升初習作的字數要求是200字,分值為40分,時間大約控制在30分鐘內。由此可見小升初習作的特點是字數少、分值高、用時短。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構思和寫作,因此考前的訓練就尤為重要了。
這類短文寫作需注意的是:表述清楚,觀點正確、清晰,能用生動的例子說服他人,給人以啟迪。針對2020年小升初習作,通過審題,筆者發現實際上這道題是讓考生談談小學生隨身攜帶手機的利與弊?!鞍偈滤摹碧崾緦W生可以從“攜帶手機方便與家長聯系”“可以自主查找學習資料”等方面來談隨身攜帶手機的好處;“百事無心”的“無心”二字,則提示了學生可以從“小學生攜帶手機的主要弊端是因為自制力差,導致沉迷手機游戲,影響身心健康”這個角度來表達觀點。根據自己選擇的觀點,結合生活實際中的一兩個例子來談。注意語言表達要做到清晰、準確。
考前模擬訓練的實施方法也至關重要,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裸考”,即沒有任何指導的情況下,在三十分鐘內完成習作。然后針對學生的作答情況批改、講評,指導學生審題、選擇材料、加工、講評后馬上再一次進行作文,兩次作文進行對比分析。這種先診斷后指導的針對性訓練,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適應考試形式,也能鍛煉學生快速構思行文的能力。
四、高頻講評,激發修改興趣
寫完文章,教師批改完畢后還要及時對學生習作進行講評。講評是習作批改的繼續和發展,是系統的習作訓練中的最后一環,學生能通過教師的講評,習得判斷自己習作優劣的技能,對日后習作水平的提升有極大幫助。因此,習作講評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高頻次講評習作,更能使學生在每次訓練后得到正向反饋。
只有當學生意識到“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他們才能學會主動修改,樂于修改,從而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五、編撰文集,匯總學習資源
寫作是一種精神勞動,學生付出了努力,也得到了收獲,如果將學生習作收集起來編撰成班級作文集,無疑是對學生的努力的最大肯定。學生將自己的精神產品加以整理修改,補充完善,并與同伴或長輩分享,并借此總結寫作經驗,體會寫作的甘苦,提升寫作的品位和自覺性。在編撰的過程中,有的學生甚至無師自通地學會了給作文集寫序言、設計目錄、描繪插圖等,體會到了寫作的成就感。
小升初習作復習,通過立足課標,整體把握復習計劃;分步指導,重視審題、構思、語言運用的訓練;模擬考試,強化訓練;高頻次講評,激發學生主動提升的興趣;最后把作品編撰成文集,實現學習資源的匯總與交流。如此開展習作復習,已不再是機械重復舊知識,而是系統梳理復習策略,編織習作復習的實效網絡,扎實推進習作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紀楸桁.做好初小習作教學銜接,提高作文教學質量[J].語文天地,2020(3).
[2]顏春萍.習作評改:從兒童角度出發[J].課程教育研究,2013(11):83.
[3]朱艷玲.基于初中習作現狀的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2).
作者簡介:
王瑩(1986年1月—),女,漢族,福建廈門人,廈門市集美第二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