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壽梁
【摘要】隨著當前我國各項教育政策不斷落實與推進,在如今的教育教學活動當中,教師不僅需要注重于培養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還需要大幅度地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使得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要基于現有的教育政策理念,從而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采用高效率的教學方法,才能促使學生在學習完相關的知識之后,能夠有提升自己綜合素養的空間,這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深入地挖掘“導”與“獨”的教學理念,設計出更加新型的教學模式,從而使得初中階段數學教學質量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策略;“導”與“獨”
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在如今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在課堂時間就完成知識的傳授,并且能夠促使學生對于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從而能夠應用在實際生活當中.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改變自己以往陳舊的教學理念,通過新型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發,從而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初中數學課程教學當中,改變現階段初中學生對于數學學習存在一定抗拒性的問題,最大程度地為學生學習減輕負擔.“導”與“獨”作為當前“雙減”政策下的全新教育理念,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挖掘該教學理念當中所具有的內涵,從而開展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充分引導初中階段數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相應的數學邏輯思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具備自主探究的能力.
1 “導”與“獨”教學理念對于“雙減”政策落實的作用
1.1 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雙減”政策是我國當前教育發展的新成果,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可以為學生留下充足的空余時間,使得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實現綜合素養的提升,真正地達到培養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目標.在當前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可以發現,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所設計的教學模式往往過于枯燥和乏味,無法充分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難以促使所有學生投入到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存在著一定的抗拒性,無法達到開展課堂活動之前所制定的目標.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設計良好的課堂引導環節,使得課堂引導環節作用得以大幅度發揮,為學生的數學知識的學習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對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興趣,避免抗拒性的產生,從而為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提供助力,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為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給予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1.2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想要充分地落實“雙減”政策,使得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當中,對于數學知識的抗拒性大幅度降低,緩解學生在進行數學知識學習時的學習壓力,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設計相應的教學環節,使得學生能夠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學習能力.學生在遇到問題的過程當中,能夠積極主動地進入探索與解決的過程當中,從而掌握相關知識的內涵,并且能夠明確其實際應用方法,對于知識的理解,也能更加得透徹與深入,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具有較大的作用和價值,契合當前“雙減”政策的教育理念,教師的教學質量也能夠得到質的提高.在當前的教育過程當中,由于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師所進行的教學模式往往為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難以充分地促使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得以形成,無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學習能力,這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礙,無法有效地落實現階段的“雙減”政策.因此,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掌握“獨”的教學理念,深入地探索相關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得初中階段數學課堂的教學實效性大幅度提升,就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從而更好地將“雙減”政策落實在初中數學課堂開展的過程中.
2 初中數學課堂“導”的教學策略
2.1 實行問題式引導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的數學課程較為枯燥,其知識內容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難度,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無法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引導環節,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得到有效的激發,無法充分地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當中,學生的學習效率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難以真正地落實當前的“雙減”政策.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想要充分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充滿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得以提升.教師就需要通過采用問題式的教學模式去進行數學課堂的教學引導環節,通過向學生提出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問題,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對于書本內容的翻閱,從而找到問題的答案,在培養學生主動探究能力的基礎上,使得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興趣逐漸濃厚.新穎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學習體驗,愿意主動地參與到初中階段數學知識的課堂學習當中.
例如 以“全等三角形”這一章節內容為例,教師在開展這一章節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基于學生現有的學習基礎之上,設計相應的問題,從而促使學生的主動性得以大幅度增強,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使得課堂引導環節的作用得以全面發揮.在這一章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問題:“全等三角形的證明方法分別為什么?”“證明方法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聯系和相同之處?”“其證明原理主要是什么?”通過問題引導教學,可以使得學生的注意力被問題牢牢吸引,從而主動參與到翻閱課本、查閱資料,從而在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中,使得學生的學習成效大幅度提升,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前引導的作用和價值,使得學生在正式開展知識學習之前,就能夠對于課本內容的知識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契合了當前“雙減”政策的理念,為減輕學生學習壓力提供了巨大的推力.
2.2 開展情景教學活動,豐富學生學習體驗
“導”的教學策略主要目標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得學生能夠具備相應的數學思維以及邏輯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使得學生對于數學課堂的學習興趣大幅度提高,大大降低了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壓力.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活動的過程當中,應該加設相應的情景教學活動環節,創設相應的生活情景,使得學生能夠充分地參與到情景活動的過程中,促使學生能夠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當中所遇到的問題,使得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大幅度提高.通過開展這樣的教學策略,可以使得學生能夠明確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并且在日后的實際生活當中如果遇到相關的問題,能夠及時地利用所學習的知識進行解決.由于初中階段所涉及的數學知識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抽象性,學習理解過程較為困難,因此為了能夠促使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刻,使得學生能夠透徹地掌握相關的知識,明確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教師就需要開展相應的生活情景教學環節,輔助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例如 以“一元二次方程”這一章節的內容為例,教師在開展這一章節內容的過程當中,由于其中涉及了未知數的設立,需要學生具備設立未知數的思維,才能夠充分地進行知識的掌握與問題的解決.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開展相應的生活情景教學環節,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生活情景教學環節當中,明確生活與數學知識的聯系.在本章節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完全可以設立以下的教學情景:“某超市進了一批牛奶,進貨單價為40元,售價為50元,一共能賣500箱,已知這種牛奶每漲價2元,其銷售量就減少20箱,為了賺得8000元的利潤,該牛奶售價應定為多少?要進多少箱?”在此情景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完成問題的過程當中,充分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使得學生能夠具備設未知數的數學思想,從而最大程度地發揮“導”的教學理念.
3 初中數學課堂“獨”的教學策略
3.1 做好課前設計,進行導學案教學
要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形成相應的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得以有效地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做好課前設計,根據下節課堂當中所需要學習的內容設計相應的導學案去進行課程教學,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生在開展課堂活動之前,已經對于章節內容的知識進行了初步的理解.在完成導學案的過程中,學生對于其中所涉及的重難點知識也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且明確了本章節內容學習的重點,使得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幅度下降.同時,通過導學案進行課前教學引導,也能夠促使學生對于章節知識內容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學生在完成導學案的過程當中,是對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過程,是教師對于“獨”的教學理念的深入研究所呈現出來的教學模式,結合了當前“雙減”政策的教育理念,使學生在之后的學習過程當中可以減輕壓力,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能更為牢固與深入.
3.2 創設教學情景環節,滲透“獨”的教學策略
相較于“導”而言,教師在進行“獨”的教學策略設計過程當中,更需要促使學生能夠在思考問題時,積極主動地調動自身的知識儲備,使得學生能夠充分地投入到獨立思考的過程當中去,從而進行問題的解決,使得學生能夠培養良好的獨立思考習慣.因此,教師在進行“獨”的教學策略設計的過程當中,需要設計相應的教學情景環節,選擇與實際性生活有關的案例,使得學生對于案例的解決興趣大幅度提升,促進學生能夠主動地投入到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充分地促使學生能夠明確自身所掌握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當中的聯系.
例如 以“統計與概率”這一章節內容為例,教師在這一章節知識學習的過程當中,由于這一章節知識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較為緊密,可以基于本章知識來設計相應的實際生活問題,從而創設出教學情境環節,使得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明確知識的應用方法和應用技巧.在本章節學習路上,教師可以設立“小強與小紅兩人下軍棋,小強獲勝的概率為46%,小紅獲勝的概率是30%,那么兩人下一盤棋小紅不輸的概率是多少?”通過利用相關的生活情境問題進行教學,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能夠充分地利用在本章內容當中所學習到的知識內容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獨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對于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當前我國“雙減”政策的不斷落實,教師想要充分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使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為學生留足充足的時間去進行綜合素養的培養與提高.教師就需要充分地學習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深入探索“導”與“獨”教學理念下所包含的相關教學策略,從而最大程度地促使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邏輯思維得以形成,幫助學生培養建立獨立自主思考理念,從而使得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時也契合了當前“雙減”政策的教學理念,真正促使“雙減”政策能夠有效地落實到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當中.
參考文獻:
[1]王冬求.初中數學“導學案”教學下學生的自主預習策略分析[J].文理導航(中旬),2022(07):43-45.
[2]于晨麗.對初中數學“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相關問題的探討[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20):32-33.
[3]劉淑華.淺談初中數學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8):1.
[4]朱建英.對初中數學“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相關問題的探討[J].名師在線,2020(1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