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達到“雙減”政策的要求,教師應在不影響正常教學進度的情況下,盡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合理調整教學方案,還要改變過去“題海戰術”式的作業設計,讓學生有自主思考以及參與實踐的時間。教師要創新、豐富作業設計,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引導式教學。
關鍵詞:“雙減”;初中數學;作業設計
作者簡介:莫中佐(1972—),男,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鋪門鎮鋪門中學。
“雙減”政策給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帶來了深刻影響。在數學教學中,比較顯著的變化體現在優化學生的課后作業上。數學教師要提升自身的作業設計能力,針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綜合考慮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從宏觀的視角來統籌學生的課后作業任務,并采取有效的手段,實現減輕學生課后學習負擔的目標。本文將重點圍繞“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作業的優化設計要求展開分析,立足數學教師的具體教學實踐措施,對優化策略進行探究。
一、初中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學習效率
學生順利完成數學作業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前提。教師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況來設計作業,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作業中,對已學的基礎知識進行鞏固,對所學內容不斷創新,從而提高其學習效率。學習效率提高了,作業質量自然而然也能得以提升[1]。
(二)調動學生自主性
對于部分教師來說,調動學生的自主性是個難題。在傳統的作業設計模式下,學生幾乎沒有選擇權,久而久之,學生習慣了被動式學習,把盡快完成作業當成了主要目標,并不注重完成作業的質量與成效。在“雙減”政策下,通過優化數學作業的設計,使作業貼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更佳的學習方式,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參與到數學學習中。
(三)減輕學生壓力
傳統的數學作業模式以機械刷題為主,往往讓學生倍感吃力。“雙減”政策下的學生作業,以培養學生興趣,拓展其創造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基礎,在減量的同時保證作業的質量。在初中數學作業設計中,教師應以創新方式有效地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自主完成作業[2]。
二、當前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缺陷
(一)作業設計任務過多
中考普遍受到初中學生家長及教師的重視,部分教師為了讓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會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以高強度的課后練習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點。但這種作業設計形式往往只注重作業的數量而忽略質量,過多的作業占用了學生大量的時間、精力,導致一些學生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去寫作業,不會深入地思考總結問題。同時,這也違背了“雙減”的教學要求,學生面對過多的作業,會逐漸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降低學習興趣,這會對他們今后的學習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二)作業設計重復無序
分析以往的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情況可知,部分教師布置的作業內容重復無序,尤其是在教學重點知識點時,會布置大量重復的作業給學生反復練習。理想的作業設計形式應該是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只有這樣才能讓作業發揮出更大的效果。但部分教師不愿意在作業設計上花費心思,隨意布置作業,不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心理狀態,想讓學生通過做大量重復的習題來提高能力,這樣,學生的學習壓力會逐漸增大,甚至產生厭學心理。
(三)作業設計質量差
教師的數學作業設計質量,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課后復習鞏固所學知識點的效果。部分教師不從實際出發,布置質量差、形式單一的作業,或者直接利用教科書上的作業內容,不考慮學生學習進度、學習能力等因素,導致學生表面上做了大量的作業題目,但實際上學習效果很難提高[3]。
三、初中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策略
(一)精選作業內容,使作業有效化
每日數學作業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對一天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業進行合理的安排,把控作業的難度、題目的數量,并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特點,將完成作業的時間限制在一個小時以內。教師所設計的作業要更靈活、更具層次,并與教學重點相結合,以發揮出作業的作用。教師設計的數學作業要經過嚴格檢查,避免出現錯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能力水平,對一些比較難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設計。作業的難度應從低到高逐步提升,以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題目的解決方法。教師通過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完成作業的質量,可以看出他們在這一環節中的知識掌握情況,并從中找出問題所在,以對癥下藥。
(二)豐富作業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數學作業的形式不能一成不變,教師要根據學習目的和需要,充實和完善數學作業,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在日常生活中,學生還可完成如實踐作業等其他形式的作業,但實踐作業的次數不宜過多,教師要嚴格控制。在完成實踐作業的同時,學生還應結合相關的學習內容,開展有效的學習。例如,在“二次函數的圖象與特性”的實踐作業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在課堂上,教師讓每一組學生從多張函數圖象中找出三張自己認為有代表性的圖象,然后指出它們的特點,并對它們的特點進行分析。接著,教師可讓一組學生在黑板上寫下自己想要的函數,讓另一組學生在限定時間內找出與所需要的函數相對應的圖象。有趣的活動氛圍能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讓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學習中,同時保證課堂的學習質量[4]。
(三)分層式的作業布置模式
“雙減”政策的實施對于教育教學總體工作的開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尤其是在作業布置方面,其要求教師采用更加有效的作業布置方式,減輕學生的課后作業負擔。而這樣的要求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因為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作業量,還要注重作業的完成質量。在以往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教師往往采用以量取勝的方式來布置作業,這樣的作業布置方式不僅會占用學生大量的課后時間,而且學生所做的習題類型也非常單一,難以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起到促進作用,因此教師需要及時地進行調整。為了加深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了解,教師可以積極地采用分層式的作業布置模式,將作業劃分為不同的層次,使班級當中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自己所能夠接受的范圍內學習數學知識,同時也能加深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印象。教師采用分層式的作業布置模式,能夠使學生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課后時間,對所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充分的復習和思考,在完成作業的過程當中發展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完成數學作業的習慣。
四、初中數學作業優化設計類型
(一)合作性作業
將全體學生分為數個小組,讓小組內的每個成員完成各自的任務,通過合作探究來完成作業,這種作業模式叫做合作性作業。這種作業模式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合作意識與探究能力。數學教師在設計數學作業時,要認識到合作性作業的優勢以及它對數學教學的作用,通過布置合作性作業降低學生學習壓力,增強學生團隊合作意識。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伴我們成長”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設計合作性作業,讓學生相互合作,回顧成長歷程中學過的數學知識。教師可將班級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讓各小組將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整合起來,要求每人負責一個學期的數學知識,分工合作,一起完成任務。這樣,小組成員會為了完成小組任務而努力,完成好自己負責的那一部分任務。每個小組的組長負責將小組成員提出的內容進行匯總,這樣,學生就能清楚自己在小學六年當中學到了哪些數學知識。小學數學知識量較大,僅靠學生單人難以完成,而將其分別交給不同學生整理,可以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同時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5]。這種方式可以促使學生復習所學的數學知識,并為初中階段數學知識的導入奠定基礎,讓學生增強自身合作意識與責任感。
(二)調查性作業
數學這門學科邏輯性強,對于部分初中生來說較為復雜難懂,為了更好地幫助初中生提高學習質量,教師可改變書面作業的形式,布置調查性作業。教師可圍繞課堂所學,聯系初中生日常生活,設計關于數學知識的實際問題。調查性作業的目的是讓學生進行觀察、調查、訪問及收集資料,并能在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后,表達自己的見解。這種作業模式比反復“刷題”更能激發初中生的興趣,使其擁有更積極的學習情緒。調查性作業既能讓學生有效運用所學,又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促使學生各項能力得到鍛煉。同時,在完成調查性作業的過程中,學生可將所學知識掌握得更扎實,進一步減輕學習的負擔,從而提高數學學習質量與效率。
例如,“數據的收集與統計”一課包含了“扇形統計圖”與“利用統計圖表傳遞信息”兩部分內容,要求學生完全掌握。在學習本課后,教師應圍繞學生當天所學知識,設計課后調查性作業,讓學生獨立完成。比如:請從實際生活出發,選擇某些現象或事實,通過觀察、調查與訪問來獲取數據,在整理后繪制成扇形統計圖,再進行仔細分析和合理判斷,最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見解。這樣富有趣味的課后作業比普通的書面作業更吸引人,可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在積極的情緒下主動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而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能有效鍛煉自己的各項能力,也能有效運用所學知識,從而將數學基礎打得更扎實。同時,這樣的作業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負擔,達到“雙減”政策的要求,進一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三)實踐性作業
為了讓學生明白數學就在身邊且與生活密不可分,教師可設計實踐性作業,讓數學作業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促使學生以數學的眼光去觀察世界。
例如,“簡單幾何體的三視圖及其畫法”一課是“圖形的初步認識”中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立體圖形表面展開圖,認識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系。在學習本課知識后,教師可設計實踐性作業,讓學生動手操作。比如:請觀察生活中的立體圖形,如鞋盒、漏斗等,分別以不同方式展開,看一看能得到多少種表面展開圖,并思考能否說出這些多面體的名稱。以上實踐性作業可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其更好地感受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系,充分了解同一個立體圖形按不同方式展開所得到的表面圖是不一樣的。這樣既可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同時也可幫助其加強記憶,提高學習效率,確?!半p減”背景下的數學作業優化設計能收到顯著效果。
結語
在“雙減”背景下,合理的初中數學作業設計對教師檢查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案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師應精心設計、合理優化數學作業,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在訓練技能的同時發展思維,在數學智慧的海洋里展現自我,個性成長。
[參考文獻]
黎云國.“雙減”政策背景下的初中數學作業設計[J].新課程研究,2021(34):119-120.
顧國瑜.如何優化數學作業的設計與批改[J].教學與管理,2003(26):76-77.
代敏.初中數學作業的優化設計[J].新課程導學,2018(11):68.
張瑋芳.“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策略研究:以二次函數為例[J].中學數學,2022(14):60-61.
李柳花.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