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林智 耿純明
素質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只有全體學生得到了全面發展,才能使全民素質得到提高。只有從實際上消除大量后進生存在的事實,才能談得上面向全體學生。后進生轉化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么,怎樣才能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對后進生的心理要倍加關愛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學生需要老師的愛護,后進生更是如此。可是,由于種種原因,后進生往往有一種畏懼心理和對立情緒,對老師時時戒備,處處設防。教師要想消除他們心理上的障礙,就需要倍加關愛后進生的心理問題。
教師要尊重后進生的人格。當他們犯錯誤時,不在公開場合批評,要給足面子;當他們考試失敗了,不挖苦他們,要耐心幫助他們找出失敗的原因。有一年我擔任三年級班主任,因為是剛接手的新班級,大部分學生我還叫不出名字,可是我第一節課就認識了他——張小林。他屬于那種坐不住的孩子,愛動,愛動到讓我懷疑他有多動癥。注意力不集中,老師只要稍有不注意,他就在和座位周圍的同學說小話、打鬧。課后我查看了他入班時的成績,總成績倒數第一。多年班主任經驗告訴我,對于這樣的學生,要多鼓勵、多表揚、多發現他的優點,否則就會適得其反。在衛生大掃除中,我發現他熱愛勞動,樂于助人,有班級榮譽感。在班會課上,我及時表揚了他,那一刻,我發現他眼里閃過一道光。在后來的多次鼓勵、委婉批評中,張琳同學改掉了多動、不認真聽講的壞毛病。
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在他們取得進步、獲得成功時,要及時肯定,放大優點,在精神上滿足他們,激發他們轉化的內部動因。
二、對后進生的求知要倍加關照
在課堂上,提問是激發學生探求新知欲望的重要教學環節。教師提問時,大多數后進生不敢舉手,教師如果再冷落他們,勢必導致其聽課注意力不集中,久而久之,就會破罐子破摔,越來越差。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到心中有后進生,對后進生要設計出相對基礎的問題,讓后進生有積極回答的欲望,給后進生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以此來增強其學習的積極性。
我們班有一個小女生,個頭不高,話語不多,課堂上既不提問也不喜歡與同學探究問題,更別說舉手回答問題了,課堂上一副學習與我無關的樣子,總是貓著腰靜靜地坐在位置上。這樣的學生多半是因為性格內向,再加上成績不優秀而自卑導致的。為了讓她變得外向開朗些,我專門給她安排了一個性格活潑的同學當同桌,小組討論問題時我會親自指導她們小組,鼓勵她參與同學們的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課堂上,遇到簡單容易的問題,我就喊她回答。慢慢地,她的性格有了改變,從曾不敢大聲語的同學,到談論交流時的微微一笑,再到大膽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學生自信心一旦樹立起來,成績自然就會提高。
因此,對于后進生,教師應該多關照、多幫助、多激勵。學生的行為習慣好時,要及時肯定,給予鼓勵;行為習慣不好時,需正確引導。促使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以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三、對后進生的作業要倍加關注
作業練習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環節。作業批改是教師檢查教學效果的必要手段。后進生的作業書寫潦草,錯誤百出,看起來費勁,改起來麻煩,因此,就出現了對后進生的作業放在最后看,或干脆不看的現象。這對后進生是不公平的,更不利于后進生的轉化。為了使后進生得到轉化,可針對后進生的情況設計適合他們做的專項性作業。對后進生的作業盡可能做到當堂批改,當面批改,評價語要充滿激勵性。在批改作業時,教師往往一句簡單的激勵性語言可能會改變一個學生長久改不掉的毛病,會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當然,評價語要有針對性,對于字跡潦草的同學可以這樣寫:字如其人,長相帥氣的你一定會把字寫得工工整整,不信你試試!對于有進步的同學這樣寫:你的進步見證了你的成長,繼續努力,做最棒的自己,加油!這種充滿激勵性的語言給學生成就感和學習的信心。。
我們常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教育本就是融入情感,充滿愛的事業。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用愛去感化學生,尤其對后進生,在心理上關愛多一點,學習上關照多一點,作業上關注多一點,后進生轉化工作也就會變得容易一點。總之,后進生轉化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只要教師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用愛心澆鑄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