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鑫 張馨予
[摘 要]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英語課程有著極高的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價值,在對學生思想品質和價值觀念的培養上也能起到很大幫助。受傳統教育思想限制,英語教師對于課程思政與教學實踐的相互融合還處于初步階段,開展相關方面的研究和實踐探索也未形成體系。而在課程思政理念的推動下,要求英語教師充分挖掘和利用英語課程中的思政教育資源,提升英語學科教育價值。面對全新的教育需求,高職英語教師必須要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升自身的課程思政教育水平。因此,本文主要基于課程思政視域,就如何建設高職英語教師團隊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職英語;教師團隊;建設途徑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志碼:A
在我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各行業都獲得了快速發展,對于高素質、高技能的現代化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也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高職院校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結合社會用人形勢和要求,及時更新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向,通過對課程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創新,提升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進而主動肩負起為我國社會經濟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職英語教學,能夠有效豐富英語教學內容和形式,發揮出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促使學生在實現高效學習的同時獲得思想品質、道德素養、文化素養等方面的綜合性發展。高職院校應加強對高職英語教師團隊建設方面的重視和實踐探索,創新英語教師團隊建設路徑,提升英語教師綜合水平。
1 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英語教師需具備的素養
1.1 政治素養
在基于課程思政的高職英語教學中,對英語教師的政治素養有著極高的要求。首先,高職英語教師必須要具備崇高的理想信念。這樣高職英語教師在面對重要問題時,才能夠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清醒的政治頭腦,所傳授的教學內容和正確政治方向保持一致,進而將英語學科的價值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引導學生樹立起積極、正向的政治觀念和理想信念。其次,高職英語教師必須要具備扎實的思政知識基礎。這樣才能挖掘出英語課程中的思政教育內容,并將這些內容與英語教學進行有機融合,發揮出英語學科的思政教育作用[1]。
1.2 專業素養
不論是傳統英語課堂教學,還是基于課程思政的英語課堂教學,專業素養都是英語教師的立身之本。為更好勝任英語教學工作,高職英語教師必須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英語專業素養和理論教學水平。為此,高職英語教師不僅需要做好日常教學總結和反思工作,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服務水平,還要通過自主學習、職業進修等方式,不斷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體驗,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2]。另外,在基于課程思政的英語教學中,還要求英語教師具備一定的思政教育能力。因此,高職英語教師還需要通過加強對思政內容的學習,豐富自身的思政知識儲備,提升自身的思政教育能力。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基于專業角度回應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提出的價值觀方面的問題,進而對學生的價值理念進行積極正向的引導,發揮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
1.3 道德素養
在英語教學中開展課程思政,能夠充分利用英語課程中的思政教育資源,對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想品質的形成進行積極正向的引導。而英語教師作為英語教育活動的主要設計者和組織者,其教學水平和道德素養會直接影響英語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因此,在基于課程思政的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除了要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和專業素養,還需要有良好的道德素養,能夠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用美好的品質和人格吸引和感染學生,這樣才能真正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其傳達的價值觀念才能更好地被學生接受和理解,從而強化課程思政教育效果。
1.4 創新能力
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英語教學與傳統英語教學有著很大的區別。這里的區別不僅體現在教學內容和形式上,更體現在教學目標和方法上。為此,在課程思政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高職英語教師必須要重點考慮和解決“教什么”和“如何教”的問題[3]。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高職英語教師則需要具備良好的創新意識,通過對課程思政理念的內容和內涵進行深入剖析,準確把握課程思政的實施要點,并通過對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創新,促進英語教學和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推動課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深化。
2 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英語教師團隊建設面臨的困境
2.1 英語教師課程思政意識薄弱
課程思政是一種全新的思政教育理念,有著較強的先進性和可行性。在該理念指導下的英語教學,可以將英語學科的思政教育價值充分體現出來,促使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綜合的發展[4]。但目前仍有部分高職英語教師尚未完全建立起課程思政教育理念,對課程思政的認知不夠全面,甚至認為思政教育應由思政教師完成,與自己的關系不大,在日常教學中很少會主動挖掘和利用課程中的思政教育資源,難以在英語教學中形成思政教育合力,限制了學生的綜合性發展。
2.2 英語教師課程思政教育能力有待提升
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高職英語教學,對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政治素養有著較高的要求。英語教師不僅需要完成日常的語言教學任務,還要挖掘英語教材中的思政教育資源,并結合思政教育目標,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將這些內容呈現出來,促進英語教學和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推動課程思政理念的深化。不過,目前許多高職英語教師并未具備良好的課程思政教育能力,其自身的思政知識儲備有限,難以發現英語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也不知道如何將英語教學和思想教育進行有機融合,只是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導致英語學科的思政教育價值未能得到充分體現。
2.3 課程思政教學考核評價體系有待完善
對于高職英語教師而言,課程思政的開展在無形中加大了他們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導致很多高職英語教師對課程思政有抵觸情緒,積極性和能動性較低。為了改變這一現狀,高職院校必須要建立完善的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對英語教師的課程思政實施情況進行監督和考核,增強英語教師的課程思政教育意識,提升他們對課程思政教學的重視,推動課程思政理念的持續深化[5]。但目前多數高職院校并未專門針對英語課程思政教育建立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缺乏對高職英語教師課程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監督,導致高職英語教師極易對課程思政教育工作產生消極情緒。
3 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高職英語教師團隊創新的途徑
3.1 加強高職英語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建設
高職英語教師是課程思政在英語課程中落實的重要主體,要想保證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就必須要增強高職英語教師的課程思政教育理念,提升他們的課程思政教育能力。為此,在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高職英語教師團隊建設中,高職院校應加強對這方面的重視程度,并通過加強對英語教師的教育培訓力度,增強他們的課程思政教育理念和能力[6]。首先,高職院校應加大對課程思政的宣傳力度,通過開展專題講座、主題研討會等方式,讓高職英語教師意識到在英語教學中落實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幫助英語教師樹立起課程思政教育理念,這樣他們會在課程思政教育活動中表現出較高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推動課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深化。其次,高職院校應建立英語教師教育培訓長效機制,定期組織英語教師參加英語專業技能和思政教育技能的培訓,更新他們的知識體系,提升他們的課程思政教育能力。最后,高職院校應加強頂層設計,通過對學校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進行整合,開展集體備課、教研室活動等方式,為英語教師和思政教師提供相互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就英語課程思政中實施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不斷提升課程思政教育水平。同時,為激發高職英語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育活動的積極性,高職院校還可以開展相應的教學比賽,通過以賽促教的方式,增強高職英語教師進行課程思政教學創新的積極性,推動課程思政活動的高效開展。
3.2 成立課程思政虛擬教研室,建立教師共同體
隨著互聯網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廣泛應用,“互聯網+教育”已然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主流趨勢。為此,在高職英語教師團隊的創新建設中,高職院校也應準確把握時代機遇,樹立起“互聯網+”理念,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勢,成立高職英語課程思政虛擬教研室,開展跨學科、跨專業和跨地域等虛實結合教研活動,為高職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7]。按照地域范圍,可以將基于互聯網技術的虛擬教研室分為校內虛擬教研室、區域性虛擬教研室、全國性虛擬教研室三個類型。高職院校可以根據課程思政教研需求的不同,成立不同的虛擬教研室,實現對課程思政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
在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校內虛擬教研室中,首先,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將本校的高職英語教師和思政教師快速集合起來,為他們相互學習和探討提供平臺,讓他們發揮專業所長,共同探討英語課程思政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方法,實現優勢互補,提升英語課程思政教研水平。其次,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開展專題講座、教學沙龍、圓桌會議、教學診斷等教研活動,及時找出并解決英語課程思政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推動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第三,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組織高職英語教師開展教學觀摩、名師培訓等活動,增強高職英語教師參與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最后,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交互性和便捷性,建立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師共同體,共同建設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為英語課程思政活動的開展提供優質的資源保障。通過課程思政虛擬教研室的建立,能夠實現跨學科師資的優化配置,有效彌補傳統的單一課程教師團隊的知識局限,提升課程思政教研水平。
3.3 完善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標準
為了促使高職英語教師對課程思政建設始終保持較高的積極性,高職院校應建立完善的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標準,對高職英語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監督和指導。首先,高職院校應根據課程思政實施要求和標準完善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考核體系,通過對英語教師的課程標準、教學大綱、教案和課程思政教學組織情況等進行全面考察,對其課程思政實施效果和水平進行綜合、客觀的評價。其次,在對英語教師課程思政教學進行考察時,也讓學生以評價者的身份參與到評價活動中,通過問卷調查、談話等方式,了解學生對課程思政的真實想法和感受,避免出現“兩張皮”的現象。第三,人才培養效果才是檢驗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實施效果的重要標準,因而在對高職英語教師課程思政實施效果進行考核評價時,還需要將對學生思政素養和道德品質綜合考量的結果作為重要依據,這樣才能將課程思政的實施成效真實反饋出來。最后,高職院校應制定有效的激勵機制,根據對英語教師課程思政的教學考核結果,對其中表現優異的教師予以表彰和獎勵,激發他們參與課程思政建設的積極性[8]。對于未達標的英語教師,在選拔晉升、評先評優等方面應予以商酌,并通過加大對這些英語教師的教育培訓力度,提升他們的課程思政建設能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高職英語教學,對英語教師的綜合素養有著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適應全新的教學要求和形勢,高職英語教師必須及時更新發展思路,在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通過自主學習強化自身的政治素養和思想教育能力。同時,高職院校也應將英語教師團隊建設作為課程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通過完成教育培訓體系、課程體系和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等方式,為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創設良好的指引和環境,增強英語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提升他們的學科教學和思政教育水平,推動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持續深化。
參考文獻
[1]曹李宏. 課程思政理念下高職英語教師核心素養提升與重塑路徑[J]. 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2,35(21):82-84.
[2]莫瑩瑩. 高職英語開展課程思政的教學探索[J]. 高教論壇,2022(9):86-89.
[3]吳麗. 高職英語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培養研究[J]. 品位·經典,2022(17):133-135.
[4]劉莉. 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J]. 海外英語,2022(7):216-217,230.
[5]李芝莉. 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專業身份構建的認知研究[J].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5(1):31-35.
[6]于慧娜,鄭濤. 課程思政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師角色定位研究[J]. 文教資料,2021(35):101-104.
[7]楊青. 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高職英語教師核心素養內涵研究[J]. 陜西教育(高教),2021(12):52-53.
[8]酈一彬. 課程思政視閾下高職英語教師專業發展與認知[J]. 海外英語,2021(15):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