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婭靜
【摘? 要】發展學生的社會責任是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化學學習更高層的價值追求。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落實社會責任的培養,從多個方面出發,來真正地促使學生結合化學學習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以此實現化學這門學科的重要育人價值。在此,本文也從多個方面出發,對于高中化學教學中社會責任素養的培養現狀及其對策進行了充分的研究,以期為廣大高中化學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社會責任素養
新時代高中化學教學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素養。《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也要求學生應該具有嚴格的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在高中化學這門學科中,教師需要整合教材資源,加強實踐研究,對于學生的社會責任進行充分的培養,比如教師應該讓學生通過化學學習了解到保護環境的責任,保護人類家園的責任,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自己肩膀上所承擔的社會責任,這樣才能夠有效地發揮化學這門學科的育人價值。在此,本文也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對于高中化學教學中社會責任素養培養的現狀及其對策進行了充分的研究,以期能夠真正地提升化學教學培養效果。
一、挖掘化學教材中蘊含的責任因素
在培養學生社會責任的時候,教師首先需要發揮化學教材的育人價值。任何一門學科都要遵循教材,利用教材中的內容去進行學科教學,化學這門學科也不例外。化學課本中所包含的一些資料卡片、科學史話等板塊既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啟發性,又可以彰顯出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挖掘出教材中所蘊含的一些責任因素,能夠根據這些責任因素來為學生創設適合的情境,從而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將化學教學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有效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化學教材的育人價值。
例如,高中化學教材中涉及到了一些有機農藥的知識,對于有機農藥的發展進行了分析,那么利用農藥發展史的介紹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如果可以將農藥利用好的話,就可以促使農作物的生產效率提升,否則農藥就會從農業生產的幫手轉化為毒物。通過對于有機農藥的發展進行討論,能夠促使學生了解到農藥的利與弊,從而促使他們更好地理解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讓學生能夠在社會價值觀方面受到良好的影響,具備良好的社會責任。又如,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要讓學生對于化工生產的相關知識進行理解,那么在教學這部分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挖掘出其中所蘊含的一些社會責任因素,比如化工生產不能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否則會危害人類的家園,這樣讓學生能夠結合教材中的內容去得到社會責任的培養。
二、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培養責任感
在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加強小組合作的方式。合作的方式更能夠促使學生的團隊精神得到培養,從而讓學生對于社會責任感的觀念進行深入的認知。而且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本來就是需要學生去進行合作的,有效的化學實驗是需要師生共同合作的,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開展小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化學教師要能夠結合教學內容的需要,以及學生的特點來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活動。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中,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開展一些實踐活動等。
例如,在教學《化學反應與能量》這一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開展一些化學實驗活動。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去思考化學反應的奧秘。在思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任務,比如讓學生去討論他們現實中是不是也能夠和不同的人產生化學反應。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有通過一定的合作才能夠真正地實現效率的提升,所以教師需要重視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同時,教師也要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認識到每個人都需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而大家共同承擔社會責任才能夠組織成一個運轉良好的社會。
三、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責任教學效果
在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時候,為了充分地促使學生的責任意識得到建立,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在化學這門學科中,信息技術的融入是非常必要的。教師能夠利用信息技術來促使學生認識到與化學相關的一些社會問題,這樣不僅能夠擴展學生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充分了解到與化學相關的資訊以及化學的價值與運用,也能夠提升起化學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多樣化的情境過程中了解到化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等。所以說在培養社會責任感的過程中化學教師也需要加強信息技術的運用。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工業三廢的排放對水體、大氣所造成的污染現象以視頻情境的方式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到化學這門學科的應用應該是什么樣的。同時,教師也可以將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毒奶粉、地溝油、生長激素等問題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認識到如果具備豐厚的化學知識,是應該造福人類,還是應該為了利益不顧其他人的健康?是不是要用不當的使用方法追求利益最大化?結合這樣的社會資源,教師可以充分地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由此可見,教師可以從網絡上為學生搜集一些多樣化的資源,從而展現在學生的面前,這樣不僅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化學,還能夠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等。事實上,一些社會問題的出現是與人們缺乏基礎的化學常識有著緊密關聯的。如果學生能夠具備一定的社會常識,就能夠在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辨別能力。所以說,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師應該發揮好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這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重視化學生活實踐活動的重要作用
部分學校已經認識到了現階段開展社會責任素質培養的意義,并看到了其對于學生個人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但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卻會出現社會責任素養培養的形式缺失的問題,這一問題的出現將會導致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無法開展具有價值的教學,只能進行原地踏步式的教學。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部分教師自身對于社會責任素質培養的認識不夠清晰,導致其無法借助于有效的教學形式來開展教學,其次是各種教學內容與社會責任素質培養的分離。在現階段的教材和各種教輔材料中,化學的理論知識有著深刻的闡述,卻沒有對社會責任素質培養的相關內容,導致了后續教學工作開展的困難,尤其是缺乏相應的實踐活動。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最終要落實到實踐方面,如果只停留在口頭說教方面,很難使學生有深入的認知,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真正地結合社會責任感培養的目的去開展一些實踐活動。
例如,在教學一些化學金屬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去分析金屬在我們社會生活中的一些應用情況,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調查實踐活動,還可以讓學生完成相關的實驗報告,這樣讓學生能夠認識到化學在生活中的重要運用情況,從而促使學生了解到應該如何運用化學知識,提升起學生的責任感。又如,教師還可以將化學知識和營養平衡知識結合在一起,要求學生利用從化學中所學的知識去分析一些食品生產中的添加物有什么樣的特點,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調查活動等,這都能夠有利于學生將化學學習和生活充分結合起來,從而促使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得到充分的培養。
五、優化對化學課堂作業習題的設計
對于高中生的化學學習來說,作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教師要能夠在作業方面融入一些社會責任培養的因素,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在如今新課標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也應該從創新性的角度出發,能夠改變以往的題海戰術思想,切實地利用一些多樣化的題目、多樣化的作業形式來讓學生完成知識的鞏固過程,這樣才能夠避免學生對于化學作業產生抵觸心理。在為學生設計一些化學題目的時候,教師可以多融入一些和社會責任相關的因素,讓學生去進行分析、討論等。這樣優化作業的設計,才能夠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效果。
例如,教師可以在作業方面聯系生活去為學生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能夠在作業方面去進行充分的實踐。具體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去思考:家里常用的窗戶都是經過電鍍處理后制成的,那么這種硬鋁板的成分是什么?泥瓦匠經常會在墻上涂消石灰,在涂消石灰之前會在石灰里面放入少量的鹽,為什么要把少量的粗鹽放進去?教師可以在作業中多設計一些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去進行充分的探索,這樣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培養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要在化學作業設計中加入更多具有時效性、實際性、參與性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在完成的過程中不僅了解到化學知識,還能夠解決問題,得到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六、重視在評價中融入責任因素考察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評價的有效開展能夠促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從而幫助學生發揮自己的優點,改進自己的不足,從而在化學學科中取得更好的進步。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評價的有效作用。但是在如今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還是以成績去看待學生的學習,導致學生也唯結果論,這對于學生社會責任素養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化學這門學科不僅旨在促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還在于促使學生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高中生作為國家的一份子,應當理性愛國,能夠結合自己從化學中所學到的一些化學知識,去造福社會,為祖國做貢獻等,這樣才能夠實現化學的育人價值。所以在開展化學評價的時候,教師也要從多個角度出發,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還應該關注學生在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融入責任因素去考察學生,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將社會責任素養的培養落到實處。
例如,教師應該觀察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是不是能夠關注化學的發展情況,能否關注化學和國家前途的聯系等等。同時,教師還要關注學生是否能夠遵守社會公德,能不能力所能及地奉獻自己,在平日的生活當中是否遵守交通秩序、幫助老弱病殘、積極參與志愿者活動等等。這樣從多個方面出發來對于學生進行一定的考察,讓學生能夠得到教師正確的引導。同時,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也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促使他們運用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去回報社會,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的社會責任素養培養落到實處。
總而言之,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社會責任素養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只有落實這個部分,才能夠真正地發揮化學這門學科的育人價值,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在化學這門學科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韓夢媛.“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素養維度在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內容的分析研究[J].化工設計通訊,2021,47(12):129-130.
[2]陳禮權.“素養為本”的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策略例談——以“鐵及其化合物性質”為例[J].中學理科園地,2021,17(6):78-79.
[3]紀圓圓.在培養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開展高中化學教學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2):91-92.
[4]應夢潔.高中化學教學中促進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發展的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