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國瑞
【摘要】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與進步,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下需求,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亟須解決.作為一名中學物理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和不斷探索并學習新的教育教學方式,為新時代下中學物理的教學改革提供理論指導.本文通過疏理關于初中物理教育改革相關文章,對初中物理教學現狀、新時代下教學改革現狀以及教學改革意義做一個總結.
【關鍵詞】中學物理;傳統教學方式;教學改革
1 中學物理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
物理是一門理性、嚴密的自然科學,教學過程學習過程中除了包括對大量物理公式和定理的記憶和推導,還包括對學生思辨能力和邏輯能力的訓練和提高.對中學學生而言,物理是教學課程中學習難度最大的科目之一.中學物理傳統教學過程中,通過“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講授了大量物理相關基本知識,存在不足之處.
1.1 教學模式單一
傳統初中物理以PPT講授、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方式為主,特別是基層教育單位這種現象更為突出,教育模式單一,缺乏創新.此外,由于課時有限,龐大復雜的教學內容被壓縮,課堂上的絕大部分時間都用于理論知識講解[1].
對于剛進入“物理大門”的中學生而言,這樣的學習模式不僅負荷過重,還很枯燥.長此以往,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勢必會降低.再者,學生一旦在某個環節沒有聽懂,可能接下來的課程就不能再跟上節奏,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效果不佳,很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1.2 教學理念落后
目前大部分教師仍將考試成績放在第一位,缺乏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等內在物理素養的培養.課堂上,教師以講授為主導,缺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環節,更沒有對學生的物理思維進行訓練和指導,以致學生在課堂上較為被動.再者,理論課后,缺乏充分的物理實驗環節,實踐操作訓練不足,學生動手能力不強,理論和實踐的脫節導致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較為分散.課堂外,則讓學生以習題訓練為主,以致學生缺少足夠的時間去深入思考、探究物理問題.
1.3 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差
中學物理傳統教學方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或多或少會存在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較差的現象.分析其原因,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解釋.一方面,教育形式方面,以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方式為主,強調以教師為主,學生沒有話語權,教師不相信學生具有獨立探索和創新的能力,嚴重壓制了學生在“求異”方面的發展.另一方面,在應試教育的束縛下,學生一直將背熟課本知識點、將教師講的標準答案進行習題練習、將成績考到最高分為原則,不敢越雷池一步,這勢必會抹殺學生的創造能力.因此,在中學物理的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更多地應該鼓勵學生去創造,尊重學生的問題和要求,培養批判性思維,鼓勵和支持學生掌握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1.4 人才培養體系不健全
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是培養出更多、更好人才的基礎與先決條件.趙長林等[2]指出,以“學生中心、目標導向”為核心的教學體系應該被推廣.辛忠等[3]也認為“以學生為中心”是一種教學方式的更新,應該長期堅持.
目前,中學物理教育教學過程中,人才培養體系不健全,主要表現為綜合能力培養不足、培養方式單一、知識結構較片面.綜合能力培養不足方面,表現為課堂所授知識點單一,且過于應試化,忽略了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創新能力得不到發展,服務社會的綜合能力提升也受到了阻礙;培養方式單一方面,“以學生為中心”作為教育的主體的教學方式表達存在缺陷,并沒有將不同個體的個性、不同的氣質類型、所追求目標的差異性等方面充分地展現出來,這與中國教育方針要求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再者,知識結構片面、陳舊老化,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互聯網+”時代,知識的更新和傳播速度都是空前的,因此知識結構的設計要能夠反映時代的特色與需求.
2 新時代下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的意義
新高考政策下,很多考生因為高考物理的難度而拒選物理.物理作為促進人類科學事業傳承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學科,其發展面臨著巨大沖擊和挑戰,教師急需讓更多的學生發現物理的樂趣和奧秘,愛上物理這門學科.然而,中學生首次接觸邏輯性較強的物理,同時還要經受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為主的教學模式,很容易產生厭倦和放棄的心理.
因此,新時代下,中學物理教學改革必須要打破現狀,激發學生對物理的熱愛,以提高學生物理素養為目標,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研究,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實現對學生知識、能力、思維的全面培養.
3 新時代下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現狀
為了緊跟新時代下教育教學的步伐,基于中學物理傳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在國家教育相關政策與方針的指導下,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物理素養作為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的落腳點,多種教學模式被成功地應用于中學物理教學改革中,且效果顯著.
3.1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從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模式轉換為學生圍繞問題,獨立收集資料、解決問題的主觀能動模式.在PBL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學習,可達到提高學生參與度與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但PBL教學模式在教學任務繁重的情況下,會加大學生的負擔,甚至會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等.相比之下,由教師引導并提供教學內容和要點供團隊進行課前閱讀和準備、課上進行團隊測評和教師答疑的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更為適宜.
結合PBL和TBL教學方式形成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中學物理教學改革中,一方面能夠引導學生形成獨立思考、探究問題的高階思維,培養學生團隊協作和溝通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促進教師在備課環節更加注重教學設計.
3.2 數字化教學模式的應用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數字化教學模式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深層次學習.圖文、視頻等數字化影音能直觀地向學生演示物理現象,有助于學生理解物理知識和相關概念.課本以外豐富的素材與資料,如講座、在線課程、播客和電子書等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將其快速帶入“物理”的世界.
與此同時,在實驗設施有限(特別是基層縣級以下中學)以及考慮到實驗風險的情況下,具有實驗模擬功能的數字化智能教學軟件系統能滿足學生對物理實踐訓練的需求,學生可以在軟件系統上進行模擬操作并能投屏在大屏幕上供教師指導和同學觀看.
數字化教學的應用,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將理論和實踐聯系,有助于學生構建完整系統的知識結構,為國家培養復合型人才奠定基礎.
3.3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線下教學,是最為經典和最主要的教育模式,在實際封閉的教室中開展的以教師面授為主的教學活動,可實現教師與學生面對面進行交流,師生互動優勢明顯.通過互聯網開展線上教育教學成為教學工作的主要方式.線下教學被以自主學習為主的線上教學方式替代.
線上教學革新過程中,大量的能夠更好滿足教學需求的網絡平臺被開發,比如云課堂、微課、騰訊會議等,能夠有效打破空間維度,實現不同地域師生共同教與學;打破時間維度,網絡后臺為師生搭建互動平臺,利于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提高.疫情大環境下,借助網絡技術誕生的線上教學方式,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實現線上網絡教學和線下課堂教學的混合教學模式是教學方式改革的主要趨勢.
3.4 其他新型教學方式初探
為了跟上新時代下中學物理教學要求,眾多的教育工作者們將各種各樣的新型教學方式融入了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 程晴等[4]將OBE教育理念融入到實際教學過程中,提出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告別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提出問題、并自行深入研究,實現自主解決問題的目的.程晴也指出,教學過程中,將各種競賽活動引入教學活動,可以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目的.何周坤等[5]則提出,在教學過程中,增加通識教育相關內容,避免“填鴨式”教學,實現創新設計下的形式多樣教學方式的轉變.馮皓[6]更是采用PPT、Phyphox、Algodoo、Nobook物理實驗室等作為輔助,探究思維導圖引入后的教學效果.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慕課的上線,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積極性,更是支持學生與教師間的教學互動,實現“面對面”溝通.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教學地點也不局限于固定的教室.再者,能將教學過程評價與線下考核相結合,實現并推動教學考核方式的變革.將基于LICC范式理論應用于初中物理翻轉課堂中,能夠改變傳統教學課堂模式,實現信息化課堂的發展,且效果顯著.此外,HPS理念與開放式教學方式的應用[7],在中學物理教學改革中均得到了正面的反饋.
4 結語
綜上,中學物理教學改革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以培養學生物理素養為目標,激發學生對物理自主學習的熱情,重視學生內在能力的提升為未來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的趨勢.需要實現“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的轉變,積極探索并不斷優化新時代下新型混合教學模式,逐步構建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體系,立志為社會培養綜合素質強的、高水平創新型物理人才.
參考文獻:
[1]胡曉松.課改后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C]//2022教育教學與管理南寧論壇論文集(一).2022:248-253.
[2]趙長林,黃春平,韓麗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構建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養體系—基于L大學的實踐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8(10):36-39.
[3]辛忠,周玲.以學生為中心,構建一流的本科人才培養體系[J].化工高等教育,2016(3):1-4.
[4]程晴,黃恒.OBE理念對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啟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07):109-111.
[5]何周坤,王娜,母林鵬,等.材料類本科教育全校通識課程的教學探索[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2(08):184-187.
[6]馮皓.基于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在高中物理課程中的應用[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1.
[7]彭婷.基于HPS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學變革之探索性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