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燕瑩
【摘要】在素質教育改革和新課標理念的影響下,為國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不單局限在書本知識教育上,也體現在初中物理教學工作上,即物理實驗的比重逐漸增長.物理實驗不僅能提升學生對學科知識原理的掌握、增強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積極性,而且能夠對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模式產生積極影響.基于此,探究初中物理實驗的科學運作與恰當管理的方法措施尤為重要.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物理;實驗管理
素質教育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學習興趣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培養高水平高素質高質量人才,國家大力推進新課程標準改革創新,以調整教學模式、人才培養模式,適應新時代的高質量人才需求.在素質教育改革創新和新課程標準構建創立的影響下,初中物理對學生的思維、創新意識、動手操作能力、規則意識等要求越來越嚴格.實驗作為培養初中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規則意識等的重要依托,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對實驗教學的重視及強調,無形之中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都會產生變化.為更大限度地發揮物理實驗對初中學生及教師的積極作用,科學管理、恰當運用物理實驗成為重中之重.
1 物理實驗的積極作用
1.1 初中物理實驗對初中學生的能力提升作用
1.1.1 提升思維能力,養成思考習慣
初中物理實驗通過動手操作引導學生多動腦筋思考,多考慮物理原理的發生機制、發生表現以及發生結果,培養學生的思考習慣.同時能夠在學生已有認知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初中學生更高水平高層次的認知能力[1],如思維、推理、分析、綜合、比較等認知技能,并將這些認知技能逐漸發展為具有批判性、思辨性、創造性、靈活性的思維品質.這種思維品質為初中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困境,分析發生原因機制,結合學科知識以及自身經驗探究解決途徑提供重要支撐.
1.1.2 提升信息鑒別能力,培養信息綜合技能
多媒體、信息技術、互聯網為學生提供生活學習等多方面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一個弊端,那就是爆炸式信息轟炸.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鑒別分析對解決問題有所幫助的信息,篩選排除無用信息、錯誤信息等.另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整合多種信息,通過分析加工、高效解決問題、做好信息資源準備的能力.
1.1.3 增強科學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形象、直觀、操作性強、與其他學科知識教授方式差別較大等方面的優勢,使物理實驗能夠充分調動初中學生實際參與、動手操作、親身實踐科學原理的興趣和內驅力.初中學生的積極性高使他們避開對抽象、枯燥、難度較大的科學原理性知識的厭惡逃避感受,從實驗中獲得學習科學知識的樂趣,保持對科學原理的探索欲望與熱情.
1.2 初中物理實驗對授課教師的積極影響
1.2.1 形成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知識講授為主的課堂呈現方式往往是以授課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輸入,無法做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課堂的主要參與者.初中物理實驗十分重視學生在授課教師知識講授的基礎上,授課教師實驗技能輔導的支持下,通過動手操作掌握相關知識原理.
例如 在教授“大球小球同時落地”的內容時,授課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實驗,通過親身試驗證明這一原理.科學實驗使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要參與者,真正落實以生為本的理念.
1.2.2 修正脫離實際的教學目標
在物理教師的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通常會在上課開始時向學生強調學習目標,而學習目標的最大缺陷在于脫離生活實際,局限在抽象的科學原理、概念、物理機制等.初中物理實驗的增加能夠修正授課教師的錯誤教學目標制定方式,更多地貼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枯燥的科學原理.
例如 在教授“慣性”相關知識點時,教師不應將教學目標定位在教授學生掌握“慣性”的概念、原理,而是將教學目標落腳于通過不同重量的汽車減速時“慣性”的影響,使初中學生了解“慣性”在生活中的具體表現,能夠運用所學有關“慣性”的知識,合理解釋生活中的常見現象.物理實驗對初中物理教師教學目標的調整修正,能夠增強物理教師物理教學、初中學生物理學習的有效性.
1.2.3 豐富單一局限的教學模式
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所占比重較低時,教師可通過教授書本上的實驗過程、借助互聯網和多媒體放映工具將實驗過程展示給學生觀看.這些方式無法直觀展現實驗的操作、細節、注意事項,學生無法獲得直觀、形象、具體的理解,在掌握抽象科學原理上面臨著較大困難.初中物理實驗較好地彌補這一缺陷,為學生提供了一種直觀、具體的操作方式,也為授課教師提供了在實驗室通過科學實驗開展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模式多樣性的同時豐富課堂的生動性、趣味性,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
2 科學管理初中物理實驗的路徑探尋
2.1 提升初中物理實驗室的布局合理性
科學、高效、安全的物理實驗室為初中物理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重要場地支撐.不同學習內容,如光學相關知識、電學相關知識、力學相關知識等對實驗室環境、實驗室器材、實驗室保障措施有不同要求.因此,根據不同學習內容,科學合理布置初中物理實驗室十分重要,一方面能夠最大限度地確保初中物理實驗室各個區域、各個設備設施的安全,為授課教師、實驗員、初中學生提供安全可靠的環境保障.另一方面,能夠實現不同知識領域的實驗室之間相互獨立,防止相互干擾的狀況出現,保障了授課教師、實驗員、初中學生實驗活動的正常開展.
基于這些分析,需要在初中物理實驗室建設前期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首先,可以根據物理實驗所屬的知識類別科學劃分場地區域,保證每個區域空間充足又不產生不良干擾.其次,根據初中物理實驗室的布局方式合理配備設施設備.此外,還應加強對消防安全通道、疏散撤離通道、消防安全設施設備布局等的重視,強化對實驗安全進行的保障與守護.
2.2 構建完備科學的初中物理實驗管理制度
2.2.1 實驗設施設備購買添置的管理
初中物理實驗室的負責管理人員應保持與教師積極良好的高效溝通,在初中物理實驗課程活動開展之前,根據教師的課堂教授內容,合理安排實驗室中的設施設備布置工作,保證教學相關設施設備的完整性、安全性.
同時,無關設施設備需要安全放置.一方面,防止學生錯誤使用造成實驗事故,對教師以及學生造成身心方面的不良影響.另一方面,防止無關設施設備的損壞故障等,增加不必要的設施設備維護修理壓力.在初中物理實驗室中相關設施設備因損壞、故障、缺失等原因無法保證正常物理實驗活動展開時,實驗室負責管理人員應自覺主動進行設施設備購買和添置,保障初中物理實驗的開展.
2.2.2 實驗設施設備的信息化高效管理
初中物理實驗室中,設施設備的管理面臨著種類多、形態大小重量等差異較大、使用人員雜亂、針對不同實驗內容尋找設施設備困難等問題,導致實驗室負責管理人員時間及精力消耗大.管理混亂、錯誤記錄、重復記錄、記錄缺失等麻煩.針對這些問題,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是一個較好的解決方式.
在初中物理實驗室設施設備管理工作開展時,首先,應創設物理實驗設施設備管理的高效信息系統,根據實驗內容對實驗設施設備進行劃分,例如光學實驗設施設備、力學實驗設施設備、電學實驗設施設備、熱學實驗設施設備等.基于這些實驗領域的區分辨別,進行更加深入、更加細致的區分、配置、管理等.此外,實驗設施設備的借調、使用狀況、負責人員、修整情況、存在的風險隱患等都應該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高效信息化的管理[2].信息化管理一方面提升初中物理實驗各種設施設備的高效運作、有效記錄;另一方面,保證初中物理實驗設施設備的安全可靠性,保證相關人員的實驗安全性.
2.2.3 實驗設施設備的保養修復管理
實驗設施設備的安全可靠性是保證初中物理實驗正常開展的基礎條件,因此,實驗設施設備的保養修復工作十分重要.
從保養方面來看,實驗室相關負責管理人員應根據不同設施設備的保養方式、使用注意事項進行設施設備的檢修、保養.
在修復方面,應建立起完善的問責制度,將實驗設施設備的損壞、故障原因落實明確,并加以修正,防止同樣問題再次出現.此外,應確保實驗設施設備修復工作的及時性、有效性,防止損壞故障設施設備使用造成的安全事故、安全隱患.
2.3 強化初中物理實驗的培訓宣導
學生作為初中物理實驗活動的主體,進行的物理實驗較多,但因學生的物理知識掌握不足、對實驗設施設備的愛護意識不足、缺乏實驗室規則了解等原因,往往在實驗設施設備使用過程中造成設施設備的損壞故障、實驗風險事故引發等問題,因此,加強對學生物理實驗的培訓宣導十分必要.初中物理實驗室相關負責管理人員以及教師應主動承擔向初中學生進行初中物理實驗規范知識的宣講教化工作,根據學校的物理實驗室學生使用手冊等相關條例對初中學生進行教育培訓.例如,在進行物理實驗活動之前,向學生介紹課程相關的實驗設施設備以及相關使用注意事項、危險操作等.此外,在實驗室中,可張貼相關提示標語、圖畫、文字,充分利用視覺提示,提醒初中學生在實驗室中的實驗操作.在實驗活動結束時,應指導初中學生進行實驗設施設備的清洗工作、安全擺放工作、設施設備歸還工作等,一方面強化學生對實驗室設施設備的愛護意識;另一方面,在潛移默化之中指導實驗設施設備的使用流程,保證設施設備的完整以及實驗活動的安全開展.
3 結語
本文基于素質教育的改革創新和新課程標準體系的修正完善,認識到初中物理實驗比重上升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學習興趣的提升以及對教師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模式的積極影響,并探究了優化初中物理實驗管理的有效途徑.通過初中物理實驗的有效管理,以期達到提升素質教育落實程度、契合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要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整體目標[3].
參考文獻:
[1]明國棟.初中物理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03):20-21.
[2]邵柏林.科學管理,服務教學——淺談初中物理實驗室管理[J].新課程(教師),2010(05):69.
[3]郁建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在新課改下的改進[J].華夏教師,2018(24):37-38.
[4]鄧佩.新課改中實驗和探究的意義[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05):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