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亦男
摘 要: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促進了媒體行業的不斷發展,也對以傳統傳播方式為主的縣級電視臺提出了新的挑戰。縣級電視臺要在融媒體時代實現有效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就要將融媒體傳播與電視臺新聞傳播相融合,創新電視臺新聞傳播的途徑方式。基于此,筆者分析了縣級電視臺新聞采寫與傳播的現狀,提出了融媒體時代縣級電視臺新聞傳播的發展思路和方向,旨在進一步推動縣級電視臺成功轉型,提升縣級電視臺新聞傳播質量和效益。
關鍵詞:融媒體;縣級電視臺;新媒體;新聞傳播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3)06-0044-03
一、前 言
融媒體時代,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獲取信息的途徑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新媒體環境中,人們可以通過電子移動設備了解國家大事、民生熱點等資訊,這就導致電視臺新聞傳播面臨的形勢愈發嚴峻。為此,縣級電視臺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重視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整合地方政府網站、APP、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資源,以“新聞+政務+服務”為方向,打造集新聞采編、輿情監測、數據分析、媒體廣告、大型活動、影視制作、文化創意、電子商務以及會展服務等為一體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逐步建立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縣級電視臺媒體格局。
二、融媒體時代電視臺新聞傳播的特點
融媒體是傳播者立足于移動互聯網等技術,以智能手機終端為主要信息傳播載體的一種新媒介平臺[1],它倡導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2]。融媒體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紙等主流媒體的優勢,還能整合不同媒體,形成新的媒體發展模式。多種媒體資源融合形成的融媒體不僅可以滿足人們對于不同信息的需求,還可以實現信息的高質量、高效率傳播。
融媒體時代,縣級電視臺新聞信息傳播的特點較多,經筆者整理分析,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信息發布渠道多元化,新聞信息傳播更高效。融媒體時代,電視臺新聞傳播可以通過不同的加工方式,如利用圖片、短視頻、音頻甚至是全網資訊等多種途徑采集處理信息,并在媒體平臺發布,有效提升了信息的傳播速度和傳播面。第二,新聞信息的互動性得到了提升。縣級電視臺新聞傳播多為單向傳播、單向接收,受眾想要與電視臺互動,就必須通過寫信或者打電話的方式與電視臺溝通。融媒體時代,電視臺與受眾的互動方式變為雙向或者多向,受眾能夠通過融媒體平臺實現與電視臺的實時溝通互動。第三,新聞信息傳播更加多元化。融媒體時代,縣級電視臺新聞傳播的融合建設拓展了信息傳播路徑,新聞資訊和文化產品更加貼近縣鄉基層群眾的生產與生活實際,能夠充分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從而使其存在意義和價值得到了重新評估。第四,縣級電視臺的“造血功能”進一步提高。縣級電視臺與上級(省、市)電視臺承擔著同樣的職責,但是,縣級電視臺經費相對不足,設備陳舊,技術力量較為薄弱,存在著非常明顯的短板。因此,縣級電視臺要向融媒體轉型發展,必然要在觀念轉變、設備更新、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實現層級躍升,從而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
三、縣級電視臺媒體融合面臨的困境
(一)數據整合效率較低
傳統電視臺新聞信息的采集與整理,需要專業工作人員搜集新聞線索并對新聞事實進行實地走訪調查,從而確保新聞質量,但是,新聞工作人員的有限性和原始機械的新聞收集和信息甄別方式會導致新聞視野的廣度不夠,工作效率低下。由于縣級電視臺新聞采編人員數量較少,從網絡渠道收集到的新聞信息仍然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辨別其中的真偽,從而導致縣級電視臺新聞數據、信息整合效率較低[3]。此外,隨著融媒體的普及,受眾獲取新聞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樣化,極易導致地方受眾對縣電視臺的新聞傳播內容失去興趣。若縣級電視臺新聞傳播仍然保持慢節奏的新聞信息采播方式,在媒體市場中所占份額將會越來越少,發展形式也將不容樂觀。
(二)新聞傳播路徑較窄
新聞傳播路徑較窄是縣級電視臺新聞傳播面臨的另一發展難題。縣級電視臺新聞傳播的主要方式是通過電視或者廣播,傳播渠道較為單一;受眾要在特定的時間才能接收新聞信息,接收信息的時間和空間受到了限制。此外,縣級電視臺與新媒體傳播路徑的區別還在于,電視臺的新聞傳播內容是提前計劃好的線性傳播,受眾只能收看或收聽特定的新聞內容,沒有自主選擇權利;而受眾通過新媒體能夠擁有個性化新聞信息選擇的權力。新媒體傳播內容的豐富性和多樣化也提升了受眾的體驗感和愉悅感,因此,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環境下,電視臺新聞傳播路徑較窄會導致電視臺在媒體市場中所占的份額越來越少[4]。
(三)思想創新觀念不足
縣級電視臺的新聞創新性不足主要體現在對傳統媒體面臨的嚴峻形式認識不夠,無法清晰地認識到當前融媒體時代的發展特點。尤其是縣級電視臺內部的體制改革以及運行機制沒有順應社會的發展,發展模式不科學,新聞節目創新性不足,類型單一,導致對受眾的吸引力日趨減弱,可持續發展后勁不足。
四、縣級電視臺媒體融合策略探究
(一)重視整合數據資源
融媒體時代,充分整合數據資源成為縣級電視臺新聞傳播融合的重要工作之一。縣級電視臺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優化工作方式,具體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落實:第一,縣級電視臺要明確自身媒體定位,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新聞采集時,要從上級媒體信息中摘選適合于本區域發展的信息進行整合、發布。第二,縣級電視臺新聞工作者要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要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收集當地受眾的信息資訊需求,將廣大群眾想要了解的信息制作成電視新聞節目。第三,縣級電視臺新聞工作者要不斷創新工作方法,熟練運用微博、微信及抖音等新媒體平臺,為受眾呈現多種形式的新聞資訊。第四,縣級電視臺在新媒體平臺發布的新聞內容要區別于傳統新聞,要突出簡潔性、準確性及高效性。第五,縣級電視臺要積極轉變采編方式,提升采編效率。要利用互聯網技術在各類信息平臺上采集信息,并對收集到的信息內容進行辨別、歸納、總結,最后分類整理發布。第六,縣級電視臺要加強平臺互動。要把握受眾的需求,持續產出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受眾易于接收的新聞資訊,從而有效提高縣級電視臺新聞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二)拓寬新聞傳播路徑
新媒體快速搶占媒體市場并發展強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新聞傳播路徑的多樣化。例如,微博、頭條等各大APP以及微信公眾號等流量較大的自媒體平臺,能夠依托后臺強大的大數據分析結果為受眾推送他們感興趣的新聞資訊,甚至為用戶定制個性化的信息資源,獲得了受眾的廣泛好評。而縣級電視臺新聞傳播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較大,要獲得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拓寬自身的新聞傳播路徑。首先,要通過技術成果分享,將縣級電視臺的媒體平臺建設成集移動采編、內容管理、終端分發、傳播效果分析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智能指揮調度平臺,做到在一個平臺能夠完成所有新聞產品的內容加工、生產、發布。這樣不僅能向上打通傳播渠道,與省市媒體互聯互通,形成連接省、市、縣的素材庫和生產鏈,做到主動向上級媒體“喂料”,讓本地信息走出去;同時,與縣域內的微信公眾號、APP、網站等傳播平臺進行融合,構建立體傳播矩陣,擴大傳播效應。其次,縣級電視臺要了解受眾的需求,建立大數據平臺,甄選出當地受眾關注的熱點新聞資訊,制作出“有創意、有內涵、有品質”的新聞產品。再次,要創新新聞內容和新聞形式。例如,可以增加短視頻類、圖文類新聞傳播內容,便于受眾更直觀地了解新聞資訊。最后,建設受眾發聲平臺,加強與受眾的互動,引導受眾參與信息生產和傳播,從而使其主動選擇通過縣級電視臺來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三)創新思想觀念
創新思想觀念是融媒體時代縣級電視臺新聞傳播轉型發展的工作任務之一。縣級電視臺要勇于革新陳舊思想,創新新聞傳播形式,在有效傳遞黨和國家聲音的同時,需將媒體新聞內容重點放在貼近本地群眾身邊的信息上,根據受眾群體對節目需求進行創新,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與人文風俗習慣等,將其融入節目中。此外,縣級電視臺還要主動學習,積極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外出參觀學習,借鑒其他縣級電視臺的成功經驗,以受眾需求為出發點進行新聞創作。
五、結 語
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數據整合效率較低、路徑較窄以及思想觀念創新不足等問題,是縣級電視臺媒體融合發展的瓶頸。對此,縣級電視臺要重視融合策略探究,充分發揮融媒體的特點和優勢,助力縣級電視臺新聞傳播的融合之路平穩有效地推進。
參考文獻:
[1] 陳善福.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臺新聞傳播融合探究[J].記者觀察,2019,457(17):91.
[2] 呂智晶.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臺新聞傳播融合探究[J].傳播力研究,2020,4(20):63-64.
[3] 朱麗麗.探析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新聞的轉型[J].傳媒論壇,2020,3(2):78.
[4] 魏東.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傳播融合研究[J].記者搖籃,2019(10):34-35.
[責任編輯:李慕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