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玲


摘 要:本文以特殊教育學校的6名自閉癥兒童為研究對象,采用實驗研究法,以情緒表情圖片、情緒情境圖片和視頻為教學材料,制定情緒系列課程教學方案,對6名自閉癥兒童依次開展開心、生氣、難過、害怕的團體教學干預,探討教學干預對自閉癥兒童形成情緒理解能力的成效。研究結果表明情緒系列課程教學顯著提高了自閉癥兒童情緒能力和情緒情境理解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教學維持成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閉癥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
關鍵詞:情緒系列課程教學;自閉癥兒童;情緒識別;情緒理解
中圖分類號:G7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19-001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9.005
自閉癥是一種以社會性交往障礙、言語交流障礙以及興趣范圍狹窄、行為刻板重復為核心特征的廣泛性發育障礙。情緒理解能力指個體識別各種情緒表達、理解自身和他人情緒產生的原因以及評價與情緒有關的線索的能力,是人們進行日常情緒交流和社會交往的基礎[1]。自閉癥兒童對面部表情存在不同程度的識別障礙,導致他們會出現理解他人情緒的困難,不能對人類的情緒面孔做出恰當的反應,從而影響自閉癥兒童的社會互動[2]。因此,對自閉癥兒童的情緒識別和情緒情境理解能力進行干預非常必要。很多研究者主要通過個案研究探討提高自閉癥兒童面部表情識別能力和情緒理解能力的方法[3-4],也有研究者通過教育戲劇團體課程教學提高自閉癥兒童的情緒理解能力[5]。
與個訓課相比,團體課有利于團體成員之間觀察模仿學習,增強成員的社會交往能力。本研究采用團體教學對6名自閉癥兒童的情緒理解能力進行實證干預,觀察干預效果,以期提高自閉癥兒童的情緒理解能力,從而提高自閉癥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特殊教育學校的6名自閉癥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均為男性,年齡均在11~15歲之間。
(二)研究工具
1.《自閉癥兒童社會-情緒教育實務工作手冊》
本研究以鳳華、周婉琪、孫文菊、蔡馨惠、徐勝著作的《自閉癥兒童社會-情緒教育實務工作手冊》為參考,制定了教學方案[6]。
2.面部表情圖片
面部表情圖片包括評估圖片和教學圖片,取材于被試本人和被試熟悉的人以及網絡下載的人物面部表情圖片。
3.情緒情境圖片和視頻
情緒情境圖片包括評估圖片和教學圖片,其中情緒情境視頻僅用于教學。情緒情境圖片和視頻取材于自閉癥兒童日常生活情境和網絡下載的貼近自閉癥兒童生活的情境,有助于自閉癥兒童理解情境中的情緒,引發情緒體驗。
4.自編自閉癥兒童情緒表情測驗
本研究采用《自閉癥兒童情緒表情測驗》評量自閉癥兒童對四種基本情緒的識別能力。
5.自編情緒情境理解測驗
本研究通過《情緒情境理解測驗》了解被試的情緒情境理解能力。
6.訪談提綱
干預前后對被試的家長和教師進行訪談,了解被試對四種基本情緒面部表情識別、情緒情境理解的能力以及社會交往能力。
7.統計工具
使用SPSS19.0整理、統計與分析數據。
(三)研究過程
1.前測
通過多媒體呈現測試題目,先用《自閉癥兒童情緒表情測驗》逐個評估被試的情緒識別能力,按照開心、生氣、難過、害怕的順序呈現四個維度的評估圖片,每個維度有5道題目,采用0~3級記分法,每個維度遵循情緒命名—情緒指認—情緒分類—情緒配對—情緒覺察的順序開展施測。接著,研究者用《情緒情境理解測驗》評量自閉癥兒童的情緒情境理解能力。以開心、生氣、難過、害怕的順序通過多媒體依次呈現情緒情境理解評估圖片,每個維度各4張情緒情境圖片,共計16張,采用0~2級記分法。
2.情緒系列課程干預
教學包括兩個部分:情緒識別和情緒情境理解。研究者通過集體授課的方式對6名自閉癥兒童進行每周2次、每次30分鐘、持續時間為4周的情緒識別教學干預和持續時間為6周的情緒情境教學干預,兩個部分的教學間隔3周,用于情緒識別后測和追蹤測。
3.后測
教學結束之后對研究對象進行后測,后測過程與前測完全一致。
4.追蹤測
后測結束之后,在間隔一周之后對被試進行追蹤測,追蹤測過程與前測完全一致。
二、研究結果
(一)自閉癥兒童對四種基本情緒識別前后測比較
對自閉癥兒童經過《自閉癥兒童情緒表情測驗》前后測成績進行威爾科克森(Wilcoxon)符號秩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自閉癥兒童對開心、生氣、難過、害怕的情緒識別前后測得分存在顯著性差異。
(二)自閉癥兒童對四種基本情緒情境理解前后測比較
對自閉癥兒童經過《情緒情境理解測驗》前后測成績進行威爾科克森(Wilcoxon)符號秩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結果表明,團體教學干預之后自閉癥兒童對四種基本情緒的情緒情境理解得分顯著高于教學干預之前。
(三)自閉癥兒童情緒識別維持效果檢驗
對自閉癥兒童經過《自閉癥兒童情緒表情測驗》后測與追蹤測成績進行威爾科克森(Wilcoxon)符號秩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在各維度上,自閉癥兒童對開心、生氣、害怕情緒識別后測與追蹤測差異不顯著,難過識別維度后測得分與追蹤測得分邊緣顯著(p=0.083,0.05
(四)自閉癥兒童情緒情境理解維持效果檢驗
對自閉癥兒童經過《情緒情境理解測驗》后測與追蹤測成績進行威爾科克森(Wilcoxon)符號秩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自閉癥兒童對開心、難過、害怕的情緒情境理解后測與追蹤測差異不顯著,生氣情緒情境理解維度后測得分與追蹤測得分邊緣顯著(p=0.066,0.05
三、討論
(一)情緒系列課程能提升自閉癥兒童的情緒識別能力
由表1可知,團體教學干預前后,自閉癥兒童對開心、生氣、難過、害怕的情緒識別能力得分均存在顯著差異,說明情緒系列課程團體教學能提升自閉癥兒童的情緒識別能力。在干預之前,6名研究對象的測驗得分并不理想,表明不進行干預的話可能無法改善自閉癥兒童對面部表情的識別能力。然而由表3可知,難過情緒的面部表情識別維度后測與追蹤測得分邊緣顯著,沒有達到較好的維持成效,這可能與研究對象在干預之前已經把難過的面部表情記憶為“哭”有關,沒能很好地將“哭”與“難過”聯結起來。
(二)情緒系列課程能提高自閉癥兒童的情緒情境理解能力
由表2可知,干預之前6名自閉癥兒童的情緒情境理解得分很低,表明自閉癥兒童對簡單情緒情境理解能力存在缺陷,難以將情緒與情境建立聯系。經過團體教學干預,自閉癥兒童都顯著提高了對四種基本情緒的理解能力。然而由表4可知,自閉癥兒童對生氣情境理解維度后測得分與追蹤測得分邊緣顯著,說明教學維持效果不明顯,這可能與自閉癥兒童的興趣范圍狹窄有關。對于很多令人生氣的情境,自閉癥學生無法體驗情境中生氣的情緒。
(三)提升情緒理解能力能夠幫助自閉癥兒童發展社會交往能力
教學干預結束之后,研究者對被試的家長和教師進行訪談發現部分被試在教學干預之后能主動跟家長表達自己的情緒,能主動與教師打招呼。
四、結論
(1)情緒系列課程團體教學干預能提升自閉癥兒童的情緒識別能力和情緒情境理解能力。(2)自閉癥兒童對四種基本情緒識別和情緒情境理解教學維持效果不同,識別難過情緒和理解生氣情境的維持效果不明顯。(3)提升情緒理解能力能提高自閉癥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
參考文獻:
[1][5] 金京,李聞戈,黎辛舒,等.教育戲劇對自閉癥兒童情緒理解能力的教學成效研究[J].現代特殊教育,2020(10):51.
[2] 劉理陽,莫書亮,梁良,等.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面部表情識別障礙及臨床干預[J].中國特殊教育,2014(2):41.
[3] 馬芮鑫.自閉癥兒童情緒情境理解的實驗及干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8.
[4] 王薇,徐知宇,李永鑫,等.情緒主題繪本閱讀對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情緒理解障礙的干預效果[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9(5):566.
[6] 鳳華,周婉琪,孫文菊,等.自閉癥兒童社會—情緒教育實務工作手冊[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 康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