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期以來,民族地區義務教育階段的德育教學工作面臨著諸多問題,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也影響德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在這一背景下,文章闡述提高民族地區德育教學管理水平的意義,結合當前民族地區德育教學現狀提出具體的工作調整思路,旨在促進德育教學管理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民族地區;德育教學管理水平;工作思路
基金項目:文章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一般課題“民族地區學校德育工作的現狀及有效途徑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21]GHB0659。
作者簡介:張同玲(1983—),女,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初級中學。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逐漸深入,德育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組成部分,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民族地區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通過落實德育教學理念、優化德育教學體系等方式來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從而實現民族地區素質教育工作的均衡發展,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提升。
一、提高民族地區德育教學管理水平的意義
(一)有利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提高民族地區德育教學管理水平,既有助于充分發揮德育教學價值,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強化人才培養,也有助于實現民族地區教育的均衡化普及與高質量發展。我國的一些民族地區受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影響,在基礎學科教學工作中的基礎教學水平與發達地區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這種教育失衡不僅影響了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在民族地區教學工作中,德育教學的優化和調整既有利于實現教育教學的均衡化發展,又能夠從思想道德素質層面來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在成長發展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從而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1]。
(二)有利于推動民族地區德育特色化發展
通過提高德育教學管理水平的方式來優化民族地區的教育教學工作,能夠實現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的特色化發展。一方面,德育教學范圍十分廣泛,其內容不僅包括優秀傳統文化和基礎道德觀念,同時也包含了一些愛國精神和社會價值觀,這種基于社會共識的德育教學內容在民族地區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能夠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使得民族地區的人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在推動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同時也能夠實現民族地區的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目前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德育教學體系具有一定的基礎性,民族地區在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地的民俗文化和思想價值觀進行優化和調整,以適應民族地區的發展需求,體現民族地區的德育特色。
(三)有利于促進素質教育全面深入發展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加強民族地區德育教學管理工作,既要從教育教學內容的優化調整等方面來推動素質教育在民族地區的落實,同時也要結合民族地區特有的文化特點來對德育內容進行豐富和發展,從而使得德育教學與民族地區的社會發展相適應,提升德育教學體系的針對性,實現民族地區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入發展。
二、民族地區德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于德育工作開展缺乏重視
從當前民族地區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一些學校受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影響較深,對于德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僅將基礎課程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而忽視了德育教學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方面的重要價值。還有一些學校盡管在課程中開設了德育教學課程,但在實施的過程中既沒有遵循相應的規范要求,也沒有結合素質教育理念來明確德育教學目標,導致對學生德育學習的考核標準未能系統化,難以取得良好的德育教學效果。這些問題都是由于學校對德育工作缺乏重視導致的,學校需要在未來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規范德育程序,提高德育教學工作的管理水平,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德育投入不足
民族地區的一些學校對德育工作重視程度不高,在德育教學工作的投入力度上還存在較大不足。一方面,部分學校在德育教學工作中經費投入不足,其德育課程只能夠停留在理論說教的層面,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既難以提高學生參與德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影響了德育教學效果的提升,難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部分教育工作者在德育過程中投入的時間與精力不足,在教育項目的建設方面具有局限性,導致教學的有效性降低,德育教學體系未能及時得到完善與優化。這樣既影響學生在參與德育學習的過程中的獲得感與體驗感,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束縛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學校與教師需要重視提高德育工作投入,通過豐富教學方式和優化教學體系等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德育參與熱情,從而實現德育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三)師資力量不足
在德育教學工作中,部分民族地區的學校會受到師資力量不足的影響而無法提升德育教學管理水平。一方面,從目前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不少負責德育教學的教師是由其他學科的教師兼任,一些教師既缺乏相關的專業素質,也未能明確德育教學目標,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沒有采用與德育教學體系相適應的教學方式,這嚴重影響了德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一些教師在開展德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受到專業能力的影響,未能有意識地結合當前的教育教學要求對德育教學模式進行調整與創新,對于相關先進德育理念的學習不夠,應用不足,從而難以推動民族地區德育教學工作的良性發展。對此,學校需要重視加強德育師資力量,提升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從而實現民族地區德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高質量開展[2]。
三、提高民族地區德育教學管理水平的工作思路
(一)挖掘民族特色文化資源,豐富德育教學內容
民族地區特有的文化資源能夠有效豐富德育教學內容。在提高民族地區德育教學管理工作水平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充分挖掘民族特色文化資源,激發學生對于德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創新課堂教學方式的同時,高效地開展德育教學工作,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一方面,民族特色文化資源在德育教學管理工作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凸顯民族地區思政教育的特色。很多民族地區都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教師可以通過結合地區紅色資源,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感悟民族精神,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與價值觀念。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通過將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向學校德育資源進行有效轉化來實現民族特色文化資源的有效開發,這既符合素質教育理念下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也能夠通過課程資源的高質量應用來實現學校德育教學的課程目標,對于提高德育教學質量與學校的辦學水平具有重要的價值。
(二)開發民族校本德育課程,提升德育教學水平
民族地區德育教學可以依托校本德育課程的建設來開展,這樣不僅能夠通過課程建設來豐富德育教學體系,而且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有重要的價值。一方面,教師在開展德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可以結合當地特色文化,為學生搭建廣闊的學習平臺,將校本德育課程作為連接學生與本土文化的一個重要橋梁,使學生在德育學習的過程中既可以將課堂教學內容與自身的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也能夠在充分了解當地文化的同時,主動進行德育實踐。這是提升民族德育教學水平的重要實踐路徑[3]。另一方面,教師可結合新課標要求,構建校本德育課程,有效提升德育質量,保證德育教學工作的高質量開展并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實現立德樹人根本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民族語言的教學價值,結合當前校本課程的構建規則來對具體實踐進行創新和優化,既要避免課程建設僵化,也要充分保障實施效果,實現校本德育課程的普適化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結合本地區的特點和學生的個體發展特點,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和交流,保證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精細化,從而保障德育教學管理水平的高質量提升。
(三)加強德育師資力量建設,對接民族德育需求
要想提高民族地區德育教學管理水平,我們需要結合民族地區的發展實際,結合當前德育教學工作的實際需求與發展需要,構建有目標、有方向的教師管理體系,通過完善各項保障機制來實現人才的科學引進,實現德育教學師資隊伍的進一步發展和壯大。一方面,學校需要結合所在民族地區的德育教學實際,積極借鑒和吸收一些先進的師資隊伍管理理念,通過加強德育教師培訓管理工作等舉措構建全方位的德育培訓機制,從而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強化德育教學效果,切實解決當前德育教學師資隊伍力量不足等基礎問題。另一方面,學校要結合所在民族地區德育發展的實際需求,創新德育教學管理理念,構建基礎化的民族德育教學管理體系,提高相關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水平與專業素養,實現民族地區德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高水平開展,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理念下以學生為主體的德育教學新模式[4]。
(四)建立德育工作規范機制,加大規范管理力度
德育工作規范機制的科學建立對于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價值。一方面,學校需要結合當前的德育工作現狀來明確德育教學目標,既要按照素質教育背景下德育教學工作的具體要求和實施內容來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也要通過家校共育等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形成一體化的德育管理體系,這樣既能夠發揮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合力,也能夠實現德育工作在民族地區的高質量開展。另一方面,學校需要在德育工作規范機制的建設過程中優化考核評價工作,細化德育教學考核指標,將德育教學結果與教師的業務考核相聯系,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校和教師對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通過優化德育教學管理體系來使學校形成良好的德育風氣,而且對于提高德育教學管理水平以及發展德育教學管理體系也具有重要的價值[5]。
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民族地區德育教學管理水平需要從管理體系的建設、管理理念的優化以及管理方式的創新等方面進行調整。民族地區學校需要結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求積極開發校本實踐課程,結合民族地區的文化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德育教學水平,實現德育教學管理體系的科學建設和優化完善。
[參考文獻]
孔明霞.構建民族地區中學校本德育課程的實踐研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2(4):111-113.
潘汝薈.民族地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研究:以廣河縣回民第一中學為例[J].花溪,2022(26):148-150.
何海夷.聚焦立德樹人 提升德育品質:南寧沛鴻民族中學開展德育活動的探索[J].廣西教育,2021(30):31-32,35.
趙玉海.利用民族地區家校合作助力高中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J].考試周刊,2021(38):163-164.
張付軍.少數民族地區高中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策略[J].教育界,2020(27):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