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必須改革教育觀念,著眼于學生的整體發展。高考語言改革后出現了讀后續寫新題型,所以高中英語教師應對其引起重視,這也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創新。而讀后續寫則要求學生進一步理解文本,并通過所給本文內容續寫新故事,它為閱讀與寫作能力的結合訓練提供了橋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素質?;诖耍韵聦π赂呖急尘跋碌母咧杏⒄Z讀后續寫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策略;探究
作者簡介:洪嫄,江蘇省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
英語作為高中階段的基礎課程,關乎學生的知識水平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而英語寫作能力是最關鍵的技能之一,學生通過寫作可以熟練地使用英文表達自己的想法,增強語感和邏輯思維。但由于以往的英語寫作通常多采取提供模板的教學方式,學生都是偏重記憶而不是靈活運用,從而制約了學生英語運用水平的提高。而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日益深入,高中英語寫作能力考查形式也出現了變化,出現了讀寫結合并重的“讀后續寫”方式,由此高中英語教學也出現了全新的發展契機。
一、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現狀
現階段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著一些顯著性的問題,尤其是在進行閱讀和寫作教學時,閱讀與寫作課堂教學未能實現良好的銜接,教師仍在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缺乏閱讀興趣,積極性不高,教學效率也不理想。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很多學生單詞積累不足,對閱讀也沒有給予充分重視,在進行寫作練習時無靈感,從而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理想。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只重視語言知識點的講授,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朗讀和開展作文訓練的時候并不多,教師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引導,阻礙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往往有不少教師因為不了解讀后續寫的教學方式,不知道怎樣培養學生的讀后續寫技巧和能力,更沒有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探索有效的讀后續寫教學策略。同時,由于現行課本中可進行讀后續寫的教學內容很少,不利于讀后續寫這種讀寫融合教學的開展,所以,在新課程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師要采取相應的教學手段和方式,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讀后續寫寫作水平。
二、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的重要性
讀后續寫首先要先閱讀并理解整篇文章,而在續寫的過程中,學生要有清晰的思維并能精準把握文章中的關鍵句子、詞匯,從而理解文字傳達的潛在含義,對文章中的核心要點全面掌握,之后再按照文章主題以及所傳達的含義,用自己的語言加以續寫。在讀后續寫的過程中,學生要正確理解文章含義,以保證自己寫出的內容和文章前后連貫保持一致,同時學生還應注重觀察文中所采用的寫作手法及其對語言使用狀況,并在此過程中把單詞、句法等內容納入自己的知識庫中,利用續寫來提升自身英語整體寫作能力,為后期英語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該方法不但培養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也有著促進作用,與此同時,學生對有關語法、句型的實踐運用水平也可以獲得有效提高。學生在進行續寫前必須先對文中的主要內容有充分了解,并了解其寫作特點以及表達方式,確保后續續寫內容與原文之間的連貫度。只有經過對文本內容準確理解之后再進行續寫,才可保證續寫內容所表達思想的準確性。而這種貫通性建立在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倘若學生只讀了一遍,沒有弄明白文本的基本含義,續寫文本就可能沒有邏輯性、連貫度。通過進行反復的續寫練習,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水平都將獲得顯著提高,這對學生語言綜合素質的整體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讀后續寫的概念和步驟
(一)讀后續寫的概念
讀后續寫是一門把閱讀與寫作聯系在一起的考查方式,因此,它從下面四個角度考查了學生的英語能力:第一,提取文本關鍵內容的技能和組合知識的能力;第二,語言表達的正確性與豐富性;第三,整體閱讀能力;第四,思想創新能力。學生需要仔細閱讀并掌握其中的關鍵點,梳理情節邏輯,了解語言特點,發揮合理的想象力,進行接下來的續寫任務。學生需要認真仔細閱讀所給短文,并按照所給情節加以續寫,使其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二)讀后續寫的步驟
1.仔細閱讀原文并確定主旨。首先要將所給短文內容加以通讀,將整個故事發展脈絡都理順清楚,包括時間、地點、人物、原因和過程等,并通過關鍵詞對整個故事發展的重要線索加以總結,文章續寫的質量在較大程度上有賴于學生對原文內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稍不小心,很可能就會跑題,所以學生一定要認真對待。
2.分析第一句話并規劃續寫文章布局。根據題目從給定短文的結尾出發,再對所給短文各段的第一句話加以分析研究,進而在大腦中構思出續寫故事的初步輪廓,并對故事的結尾做出預計。故事續寫的各個句子要邏輯合理,不要過于冗長,語言也要簡明得體,可以讓讀者清晰理解想傳達的含義。
(三)故事情節合情合理
學生必須在現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擬好草稿,并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和聯想力,以構想出正確、有邏輯的文章結構。在故事、人物、提示詞等表達風格上,讀后續寫的內容都必須和原文內容相符,前后也必須相對應。
四、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策略
(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讀后續寫是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以及綜合意識的主要體現,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需要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同時針對語言文字加以研究,通過把握文本的主要內容,梳理文中的脈絡,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這樣對后續寫作產生了有效地推動效果。也就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有目的地對文字進行解讀來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這種方法可以引導學生對文本的具體內容進行合理的思考,進而寫出更高質量的續寫作品。如在浙江省高考的一篇續寫作文中,針對“Amy患大腦性癱瘓,在學校經常被同學取笑,她感到孤獨,很不開心”這一道考題,教師指導學生首先確定原文的主題和寫作方法,然后確定原文中的人物關系,了解事件的中心人物,再針對中心人物事件分析,以續寫段落第一句話來推測情節的發展。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加了解這類題目的寫作技巧,從而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二)開展小組合作教學
在開展英語讀后續寫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分組協作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并借此來指導學生以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以此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促使他們的續寫能力進一步提高。比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給學生提供閱讀材料并允許他們自由結成小組,同時允許他們自行在小組中研究教師提供的文章,并在組內相互溝通,思考問題,之后,歸納出小組的最終答案,并報告給教師。教師根據他們的答題情況了解他們的閱讀狀態,然后教師指導他們在課堂內完成課文的讀后續寫,每個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借此來開拓和豐富自身的寫作思維,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學生自主創作完成后,要在小組內進行交換,互相比較和欣賞別人的創作風格,也可以互相潤色,并進行修正和評價。教師也可以給小組進行打分,評比出優秀作品,并借此來革新教學方法,以便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三)注重語言的輸入和積累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一旦離開了真實的情景,學生就容易出現記不住知識的狀況。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選用恰當的素材,著重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才有助于學生實現良好的輸出。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有豐富的閱讀素材做基礎,有助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為寫作打下良好的語言輸出基礎。比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指導學生勾畫出文章中精彩的句子和重要的詞匯,并進行朗誦等,并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指導學生嘗試運用各種心理描寫手法和修辭手法等,幫助學生在后續寫作中能進行有效的輸出,寫作才能得心應手。
(四)培養學生讀寫結合的學習習慣
教師還需要通過訓練學生讀寫結合的學習習慣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只有養成讀書和寫作的良好習慣,學生才具有提升閱讀和寫作技巧的意識,才能夠自覺地提升讀書和寫作技巧,并在閱讀后進行寫作。高中英語課堂中閱讀課較多,但寫作課相對較少,教師在閱讀課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指導學生進行讀寫結合學習。指導學生學會自己分析文章,用英文表述自己的看法,推動學生閱讀和寫作水平的提升,提高教學效果。
(五)為學生制訂讀后續寫的學習計劃
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讀后續寫的學習方案,高一年級是打基礎的時期,主要側重于積累,于是教師可以每天給學生提供一個經典英文小故事,幫助他們完成前期的知識積淀。英語不是學生的母語,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學生需反復誦讀、記憶才能逐步掌握這門語言。教師從低年級開始就可以為以后的讀后續寫課程奠定扎實的基礎。到了高二年級,學生也應該一邊積累一邊練習,把以前積累的語言素材派上用場,教師可先引導學生逐步分析文章,再一步一步地教會學生怎樣進行讀后續寫,然后慢慢引導他們完成寫作訓練,并在寫作訓練完成以后進行評價,把他們的不足之處提出來,幫助他們加以改進。到了高三年級,教師還可以繼續開展讀后續寫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這是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全體師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五、結語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唯有當教師越來越深入地意識到新課改下讀后續寫教學的意義,并不斷針對課堂反饋的狀況,對內容、教學方法作出持續的創新與調整,順應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規律,方可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郭琪.基于思維品質培養的英語讀后續寫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11):54,56.
[2]唐敦緒.互聯網+視域下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優化路徑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1(25):89-90.
[3]楊玲.江蘇新高考背景下英語讀后續寫研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1(22):53-54.
[4]馮儀.高中英語寫作讀后續寫測試方式淺析及應對策略[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1(8):690.
[5]羅云珍.在高中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開展讀后續寫的方法研究[J].考試周刊,2020(79):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