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鑒于當前中考口語考試中,話題簡述這一考試項目的訓練占據學生時間過多,教學方法隨機且教學效率不高的情況,本文提出運用視譯策略來優化話題簡述部分的教學訓練,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準備考試并提高考試成績。
關鍵詞:視譯策略;初三英語;話題簡述訓練;創新策略
作者簡介:陸燕燕(1987.04-),女,江蘇鹽城人,蘇州陽山實驗初級中學校,一級教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口譯。
一、初三中考人機對話話題簡述的特點及現狀
(一)初三中考人機對話話題簡述的特點
本文研究的話題簡述是江蘇人機中考對話中的一部分內容,為了實現英語考試評價信息化,提高我省中考英語聽力和口語測試評價信度和評價工作效率,江蘇省從2009年起英語中考實行聽力、口語自動化考試,采用“人機對話”形式進行聽力和口語二合一測試。本文探討的 “話題簡述”是江蘇省初中英語聽力口語自動化考試的最后一項?!冻踔杏⒄Z聽力口語自動化考試訓練材料》一共涉及20個不同的中心話題(Topics),每個中心話題都有兩篇示例,每個示例都圍繞一個中心在2分鐘內進行不少于7句話的表述?!霸掝}簡述”共5分,占第二塊的50%,可見其重要性。但是鑒于口語考試只有一次,具有不可重復性,如何確保學生在日常訓練中更好地了解并最優地準備這項考試至關重要。
(二)學生現狀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學生本身英語學習基礎、英語學習動力與學習力度等實際情況的差異性,學生英語學習效果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學生層次參差不齊。優秀的學生掌握較多的英語詞匯量,具備較強的英語表達能力與簡述能力,綜合英語應用技能較強。但是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詞匯量掌握不足,英語聽力與口語表達不佳,學生在英語話題簡述中無法開口,學生在準備這一部分考試內容時,無論成績如何,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朗讀背誦,為的就是能夠拿滿這寶貴的5分。
(三)教學現狀
在當前教學中,不少教師從初一開始就對考試涉及的話題進行滲透和訓練,與該部分教學要求相結合,為學生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從詞匯、語法、口語表達、話題簡述等不同模塊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初三復習的過程中,也會加強對于學生任務完成情況的檢查,不少教師和學生一樣,分秒必爭,要求學生對所有話題全部熟練背誦和掌握,并進行一對一檢查,師生壓力都很大。
(四)存在問題
綜上所述,在整個話題簡述考前的準備和教學中,師生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于成績優異的學生來說原本完成這部分內容學習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現在卻被逼著要背誦完20個話題、40篇短文,在復習節奏緊張的初三階段,這是一項巨大的學業負擔。對于基礎中等或薄弱的學生本來得分就不如人意,背誦效果也不理想,對于提高成績效果不明顯。本文鑒于當前的教學現狀,旨在探討另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減輕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負擔,希望能夠提高訓練的有效性和學生考試。
二、用視譯策略訓練話題簡述的可行性分析
視譯就是看著中文稿口頭翻譯成英文,或看著英文稿口頭翻譯成中文。視譯是同聲傳譯中最常用的訓練方法之一。視譯與傳統筆譯有較大區別。傳統筆譯通常遵循“信達雅”原則,視譯則更為注重同時性,要求在看到內容的同時腦海中能夠迅速轉述成英語。鑒于初三人機對話中考中“話題簡述”這一部分的時效要求與視譯的及時性相類似,且學生在經過了初一、初二階段的英語課程學習,掌握了一定量的英語詞匯與語法知識,對于簡述的話題也具有一定的語言背景知識,具備運用簡單的視譯策略進行話題簡述的基礎。當前很多初中學校在教學活動中均構建了有效的人機互動模式,有效融入了信息技術,為學生在話題簡述中運用視譯策略提供了信息技術條件。
三、在話題簡述中運用視譯策略的方法
視譯作為口譯的一種形式,對于時效性有著嚴格的要求,在視譯的過程中,時間就是生命。初三人機對話“話題簡述”這一環節的時間限制是2分鐘,如果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對特定話題的英文簡述,不論之前的簡述多么完美都是殘缺的,也必將會被扣分。所以在進行話題簡述訓練時,首先要讓學生意識到時間的緊迫性。想在2分鐘內進行一次完美的話題簡述需要采取一定的簡述策略,考慮到話題簡述和視譯時效性和準確性等多方面的相似之處,可以將視譯中的一部分簡單的方法運用到話題簡述的日常訓練中,旨在增強學生的話題簡述反應力并降低語言的處理難度。
視譯策略在話題簡述中的運用主要包括順句驅動、斷句、增補和詞性轉換等,對一些特殊句式也可以進行特定的教學。以下將對具體策略進行說明和舉例。
(一)順句驅動和斷句策略的運用
由于話題簡述這一環節只有2分鐘,在學生看完電腦屏幕上的漢語話題后將其轉換成英語只剩1分30秒,學生需要輸出不少于7句英文,這是有一定難度的。為降低學生簡述的難度,需要明確的一點是,簡述的英文內容要盡量保持輸入語語序,降低思維難度,即遵循順句驅動原則。此外,對于較長的句子,在遵循順句驅動的前提小,還需對其進行斷句處理。斷句的單位應為有意義的意群,當然該意群除了需要具備獨立的意義以外還需在一目可及范圍內,且能夠靈活地與前后內容相銜接。獨立的意群有助于保證簡述內容意義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一目可及的范圍則確保了學生在簡述過程中視力可及的范圍,不會因為簡述內容太長而無法斷句,這也是保證簡述速度的關鍵所在。而能夠靈活與前后內容銜接則保證了簡述內容的完整性和流暢性,使整個簡述內容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而不至于支離破碎。
2022年江蘇省初中英語聽力口語自動化考試綱要話題簡述11-2中的第三點的第一句簡述原文和范例如下:
有些地區經常發生洪水的原因有很多。
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 floods often happen in some areas.
這個譯文很好地考慮了漢語和英語的行文差異并進行了句式的轉換,但譯文并不適合口語,因為其需要學生在簡短的時間內想出筆譯一樣的譯文是很困難的,除非進行死記硬背。鑒于此,可以將這句話斷成兩句:有些地區經常發生洪水/的原因很多,譯文轉換成“Some areas often have floods.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at.”。進行轉換后,原文的意思得到了有效表達的同時,學生真正意義上進行了話題簡述,而不是簡單的背誦。
2022年江蘇省初中英語聽力口語自動化考試綱要話題簡述5-2中的第二點的簡述原文和范例如下:
現在越來越多的鳥兒因為沒有足夠的生存空間而處于危險當中。
More and more birds are now in danger because they do not have enough living space.
可以看到這是一個非常嚴謹的筆譯句子,同樣考慮到了句式的轉換和漢英思維的差異,但是對于時間和水平有限的學生而言,除了背誦幾乎是不可能翻譯出這種句子的。鑒于此,可以將這句話進行如下斷句:現在越來越多的鳥兒/因為沒有足夠的生存空間/而處于危險當中,譯文轉換成“More and more birds don't have enough living space and they are in danger.”,盡管這里犧牲了“因為”這個表達因果關系的詞,但是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順暢地表達出簡述內容,增強運用語言的自信心,同時修改后的譯文中雖沒有明顯的因果關系,但是and這一銜接詞也間接地表達了一定程度上的因果關系。
由以上兩個例子可見,作為口頭話題簡述的口語活動必然需要遵循口語運用的習慣,而不是照搬書面語的書寫習慣。此類句子在日常訓練中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指導,學生進行處理才能達到最佳的話題簡述效果,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口語和書面語的差異,從而更好地進行話題簡述。
(二)特殊句式的處理
1.無主句的處理。由于英漢思維的差異,在漢語中經常會出現一類英語中不會出現的句子——無主句。在漢語中,這類句子通常是不需要出現主語,而大家都知道,或是根本就沒有主語,比如說:下雨了。然而,英語中根本不會出現沒有主語的句子,否則這就不是一個句子。在話題簡述的訓練素材中,有很多無主句,對于英語能力有限或不了解英漢語言差異的學生來說,遇到一次錯一次,需要教師在訓練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根據上下文為句子添加主語。
2022年江蘇省初中英語聽力口語自動化考試綱要話題簡述5-1中的第一句話簡述原文和范例如下:
我們喜歡觀鳥。每年進行兩次鳥類計數,以研究鳥兒在數量方面的變化。
We like birdwatching. We do a bird count twice a year to study the changes in bird numbers.
在漢語原文中,第二句話是沒有主語的,但是在英文話題簡述時卻是需要添加主語的,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訓練中引導學生了解漢英思維差異以及句子結構差異,幫助學生樹立這樣的差異性思維,從而在話題簡述的過程中避免出錯。
2.“把”字句,“被”字句和“由”字句等被動語態的處理。在漢語中,由于語言使用習慣,經常將被動語句以主動的形式表達出來,而英語在使用的過程中卻會出現很多的被動語態,這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辨識能力,能夠辨識出漢語中的“把”字句、“被”字句和“由”字句均需轉換成英語被動語態,從而將其流利地表述出來。
2022年江蘇省初中英語聽力口語自動化考試綱要話題簡述11-2中有兩句話簡述原文和范例如下:
田地和房屋被沖走,飲用水被污染。
大片的森林逐漸被砍伐。
Fields and houses are washed away, and drinking water is polluted.
Huge forests are gradually cut down.
這兩句話都出現了被動語態的典型標志“被”字句,在學生簡述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正確的指導,讓其意識到句子結構,熟練掌握句子結構有助于學生在簡述的過程中更快更好地完成簡述話題。
(三)轉換詞性策略
在英漢語言的運用中,對于詞性的使用也是有很大差異的,漢語善用動詞,而英語則偏愛名詞,所以在話題簡述的過程中,不少漢語動詞都是可以轉換成英語名詞或介詞的。在日常的訓練者向學生灌輸這一點,有利于學生輸出更加地道的英語進行話題簡述。
2022年江蘇省初中英語聽力口語自動化考試綱要話題簡述5-1中的第一句話簡述原文和范例如下:
我們喜歡觀鳥。每年進行兩次鳥類計數,以研究鳥兒在數量方面的變化。
We like birdwatching. We do a bird count twice a year to study the changes in bird numbers.
在原文中,“每年進行兩次鳥類計數”中的“計數”實則是一個動詞,在譯文中轉換成了“a bird count”,count一詞則變成了一個名詞 ,這是對于詞性的一種轉換,明顯更符合英語語言使用規則,也更加地道。但是因為是口語簡述,將其變成“count the birds”亦是可行的,在“技”和“意”的取舍,如果能兼顧最好,不能的話則應優先考慮“意”的表達。
四、結語
語言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話題簡述反映了學生的英語學習基本功,有效的教學策略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這一部分內容。限于篇幅,本文只是討論這種教學模式的可能性,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講授的漢英語言及思維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在口語表達上的體現和運用的策略還有很多。只要教師善于發現和認真鉆研語言及語言相關的教學策略,定能發現更多更好的教法來指導日常教學。
參考文獻:
[1]2022年江蘇省初中英語聽力口語自動化考試綱要[M].南京:譯林出版社,2021.
[2]秦亞青,何群.英漢視譯[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