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新課標的出臺,初中英語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優化。新課標強調素質教育,因此初中英語教學不僅僅要讓學生掌握相關的英語知識,更應該實現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促使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思維能夠得到迸發。教師可以將古典詩詞融入英語教學中。中國詩詞文化源遠流長,將古典詩詞引入英語教學,可以促使學生利用英語弘揚我國詩詞文化,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對中國詩詞文化的認同感。為提高初中英語古典詩詞的教學效果,本文基于微課程群,通過資料法和經驗法,對英語古典詩詞教學進行了研究,從微課程群內涵、教學原則、現狀以及策略上展開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微課程群;初中英語;古典詩詞;教學
作者簡介:李曉麗,江蘇省海安市海陵中學。
在新課改背景下,核心素養逐漸被重視起來。初中英語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學習、思維以及文化四方面的內容。其中前三項能力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有效提升。但是在文化意識的培養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初中英語教材中涉及的內容主要是西方文化。核心素養中的文化意識培養要求學生能夠認識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能夠進行文化融合。不僅僅要進行西方文化的學習,還要注重本國文化的弘揚。基于此,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微課程群的方式推進學科融合,將古典詩詞融入英語教學中,構建新的課程體系,促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文化素養能夠不斷提升,以落實新課標的要求。
一、微課程群概述
微課程群指的是以相關的認知點為基礎,從學生綜合發展的角度出發,將該認知點融入其他學科教學中,既可以加深該認知點,同時也能夠提高相關學科的教學效果。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微課程群教學,就是將其他學科知識融入英語課程中,從而創設出新的課程群體。構建微課程群有助于新課標的落實,新課標強調,教師應該通過初中英語教學,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因此教師可以將古典詩詞融入英語課程中實現微課程群的構建。相比于以往的教學形式,微課程群教學模式具有顯著的優勢,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進學科融合,可以實現知識的拓展,同時也能夠讓相關知識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降低英語學習難度,顯著提升教學效果。同時這種微課程群教學模式也符合新時期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是當今時代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構建微課程群,可以有效地實現情境創設,強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深入理解,促進他們對相關單詞、語法的有效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效果。同時微課程群教學模式推進了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以“broken”這一單詞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入“The country is broken by mountains and rivers, and the city is deep in vegetation in spring.”這句話,教師可以讓學生朗讀英語句子,然后根據自己認識的詞匯進行句意的分析。這樣的語境下,學生雖然不知道“broken”的釋義,但是根據前后單詞的聯系,可以猜測出“broken”的大致意思。經過深入思考,學生能夠猜出這句話的是詩人杜甫的著名詩詞“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從而確定“broken”就是破碎的意思,這種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同時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講述到《春望》這首詩詞,或者杜甫的其他作品時,學生都會想起這個英語句子以及“broken”這一單詞。通過這種將古典詩詞融入英語教學構建微課程群的方式,毫不違和地將學科之間聯系在了一起,有助于學習效果的提升。
二、基于微課程群的初中英語古典詩詞教學原則
教學原則指的是教師以相關的教學理念為前提,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嚴格遵守的規范,以此來提高教學的科學性。在教育改革的推動下,教學原則的地位不斷提升,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以現代化教育理念為基礎,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遵循一定的原則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微課程群的構建,將古典詩詞融入英語課程中,對于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具有積極意義。教師要想讓微課程群的價值得以充分發揮,就中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其一,本位性原則。教師教學中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該以學生為主,圍繞著學生進行,凸顯他們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性。這一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深入分析學生的學習動機、目標、難點以及興趣等等,進行古典詩詞的選擇,以此來提高教學效果。比如,教師在進行詩詞選擇時,不能選擇學生沒有接觸過的詩詞,否則微課程群的價值就難以發揮。
其二,目標性原則。英語教學是有目的的,要通過教學讓學生在相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必須要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將古典詩詞融入英語課程中,古詩詞的選擇、教學形式的選擇等等都需要深入思考,要建立在英語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相應的目標主要包括知識、能力以及情感三方面。關于知識目標,需要學生能夠掌握相關英語知識,所以所選古典詩詞中需要含有與英語課程學習相關的單詞、語法等知識。關于能力目標,需要學生能夠理解詩詞內涵,可以有感情地利用雙語進行古典詩詞的誦讀。關于情感目標,通過對詩詞和英語的學習,讓學生體會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以及在表達方式上的不同,強化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同。
其三,有效性原則。微課程群教學效果需要得到有效的發揮,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定的教學時間內,能夠完成教學目標,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想要提高教學效果,應該保證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設定科學的教學目標,也就是注重主體性和目標性原則。這三個教學原則之間具有緊密聯系,教師教學過程中應該同等重視。
三、基于微課程群的初中英語古典詩詞教學現狀
推進新課標的落實,應該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微課程群是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凸顯學生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目前很多教師能夠在教學中重視微課程群的構建,英語教師也有將古典詩詞融入英語課程的想法。但是在實際融入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使得古典詩詞在英語課程中較為突兀,效果沒有發揮出來。基于此,教師應該對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針對性地解決。
四、基于微課程群的初中英語古典詩詞教學策略
新課標強調素質教育,教學目標應該注重學生素養的提高。那么初中英語教學除了知識目標外,還需要融入能力和情感方面內容,教師教學中應該重點關注學生這三方面的提升。因此,教師在基于微課程群進行初中英語古典詩詞教學時,應該注重以從這三方面分析,提高教學效果。
(一)注重知識提升
英語詞匯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直接關系著學生的英語水平的提升。對于初中英語而言,英語詞匯是強化英語知識的關鍵。英語聽說讀寫四大技能都需要學生具備相應的詞匯量。如果學生的詞匯量不過關,那么英語水平的提升也將無從談起。也就是說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英語詞匯教學。在目前的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能夠認識到詞匯的重要性,通過讓學生背誦默寫等方式強化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記憶。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確實能夠記住單詞的釋義,但是他們不能構建該單詞與其他相關單詞的聯系。而詞匯通常情況下都是在相應的語境中出現和應用的,這就使得學生知道單詞釋義卻不會運用。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古典詩詞融入詞匯教學中。我國的古典詩詞文化極為精深,基本上所有的詩詞都具有美好的意境,能夠生動地展現出生活中的事物。如果能夠用英語將古典詩詞表達出來,那么就有了英語詞匯運用的情境,學生所學習的單詞便不再是枯燥單調的,在情境中會變得形象起來,有助于學生理解記憶。通過詩詞理解英語單詞,學生可以進行相關畫面的想象,單詞就會以畫面的方式出現在學生的腦海中,加深記憶。
例如,教師在進行牛津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My day”中“My friend”一文教學時,為了促使學生能夠深入理解“friend”這一單詞,能夠有效地將其在具體的情境中加以運用,教師可以在英語教學中引入高適的《別董大二首》這首古典詩詞:
A thousand miles of yellow clouds are rising in the daytime, and the north wind blows wild geese and snow one after another.
Don't worry about the way ahead without a bosom friend. No one in the world knows you.
Liu He felt selfish self pity and left Beijing and Luoyang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The poor husband should not have enough. Today we meet without wine money.
這首詩詞中的名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學生十分熟悉。教師在給出這一詩詞時,學生能夠迅速聯想到送友人的那種畫面。當然在詩詞的英語翻譯中,有個別詞匯學生可能不了解,但是在詩詞的情境之下,學生能夠很快記住,不僅可以深入理解“friend”一詞,同時還能夠積累一些關聯單詞。這種利用古典詩詞進行英語學習的方式,可以將學生的認知和經驗激發出來,融入英語學習中,促進英語學習效果的提升。
(二)注重能力提升
微課程群是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其符合新時代的教育理念,是對新課標的有效踐行。這種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科融合,并且是一種彼此恩澤的關系。在利用古典詩詞進行英語微課程群構建時,學生不僅在英語能力方面獲得提升,同時也會將在英語課程中獲得的認知應用到其他學科中,實現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在進行認知融入的過程,他們的理解能力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鍛煉。學生的理解認知將從一個學科擴展到多個學科。提到理解,教師會立刻想到閱讀。因為在英語考試中有一個重要的題型是“閱讀理解”,這說明了閱讀和理解的重要關系。在目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一個弊端,即學生的英語閱讀體裁較為豐富,包含各種類型,但是幾乎不涉及詩詞。導致這種情況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長篇閱讀的流行。目前的閱讀理解對長篇閱讀十分重視,一般的英語閱讀文章至少包含四五百個單詞。而一首古詩詞的單詞量可能都沒有超過一百個。其二,我國的古詩詞短小精悍,語句雖然短,但是具有深刻的內涵,學生理解起來并不容易。但這不能成為不應用古典詩詞教學的理由,將詩詞融入英語課程中,可以顯著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經常誦讀古典詩詞英譯文,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語感,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閱讀文章的理解力。
我國的古典詩詞蘊含美麗的意象,即使學生不能理解其深刻的含義,也能夠進行相關畫面的想象。在進行想象的過程中,學生就會逐漸體會到詩詞的內涵。一旦學生具備了這種能力,在進行文章閱讀時,就可以將抽象的文章轉化成具象的畫面,促進學生理解,還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英語語法。例如,蘇軾的《題西林壁》這首詩詞:
Viewed horizontally, the mountain peaks are formed on the side of the ridge, and the distance and height are different.
I don't know the true face of Lushan Mountain, but only because I am in this mountain.
在這首詩詞中就涉及了一些短語的用法,如“be formed on”“the side of”等等,學生通過詩詞意象可以有效地記住相關短語的釋義和用法,這些短語如果在閱讀理解中出現,學生就可以準確判斷其含義。同時學生還能夠將這些短語有效地運用到自己的英語寫作中,提高自身的文采。
(三)注重情感提升
新課標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能夠注重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文化觀念的引導,提升學生的情感。在我國的古典詩詞中,不僅包含優秀的文化,同時也具有很多正向的觀念,可以實現對學生的德育,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受到德育熏陶。將古典詩詞融入英語課堂,英語教學將變得更加積極向上。
例如,教師在進行“Fashion”這一單元教學時,就可以利用詩詞對學生進行正確價值觀的引導。這一單元中主要涉及一些時尚穿搭等相關知識,包括衣服、鞋子等等,教師可以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已經具備了愛美之心等,這就使得有些學生不喜歡穿校服,甚至將校服改裝,以此來體現自己的獨特性。學生的這種行為是價值觀念不正確的體現,教師必須合理引導,讓他們認識到中學階段最應該做的是什么。為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王勃《滕王閣序》中的相關詩詞:
When you are old and healthy, you would rather move your white head. Be poor and be strong, and never lose your ambition.
教師可以以此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認識自己的生活條件已經不斷提高,在美好的環境中不能忘記自己的理想信念,要知道中學階段自己的首要任務是努力學習。古典詩詞中包含很多積極向上的語句,可以實現對學生情感態度的引導。基于此,教師應該能夠結合學生的學情,有效地將詩詞融入英語課程中。
綜上所述,將古典詩詞融入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微課程群的構建,對學生學習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因此深入研究英語微課程群教學具有重要價值。本文首先從微課程群的內涵和優勢對其進行了概述,然后從主體性、目標性以及有效性方面分析了進行英語微課程群教學時需要遵循的原則。最后對目前古典詩詞在英語課程中融入現狀進行了分析,結合實際從知識、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教學策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的英語、文化以及德育等方面發展均有了較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吳紅梅.初中英語“中華古典詩詞”微課程群體系構建策略探討[J].學園,2020(28):6-7.
[2]高衛榮.初中英語古典詩詞閱讀教學探微[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0(26):119.
[3]季曉梅.基于微課程群的初中英語古典詩詞教學[J].基礎教育論壇,2020(1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