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 蔡文欽 周巧燕 韓晶晶 陳婉婷 胡清萍 鮑玲鑫



【摘要】? 目的? Meta分析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及常規血液透析對慢性腎臟病-礦物質骨代謝異常(CKD-MBD)患者的臨床療效、血鈣濃度、血磷濃度及全段甲狀旁腺激素的影響。方法? 以慢性腎臟病-礦物質骨代謝異常、血液透析、血液灌流、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bone metabolism abnormality 、Hemodialysis、Hemoperfusion 、CKD-MBD、HD、HP為檢索詞,檢索中國知網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等2023年1月前的數據,進行文獻篩選、質量評價和數據資料提取。使用R4.2.2軟件分析各項指標的比值比(odds ratio,OR)、標準化均數差(standardised mean difference,SMD),并計算對應的95%置信區間。結果? 納入35篇相關期刊文獻,共2906例患者,其中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1460例,常規血液透析治療1446例。Meta分析結果顯示,與常規血液透析相比,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能進一步提高CKD-MBD患者臨床療效(OR=4.35,95%CI:3.48~5.44),血鈣濃度更高(SMD=1.09,95%CI:0.69~1.50),血磷濃度(SMD=-1.70,95%CI:-1.94~-1.47)及iPTH濃度更低(SMD=-2.69,95%CI: -4.20~-1.17)。結論? 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CKD-MBD比常規血液透析臨床療效更好,進一步提高血鈣并降低血磷、iPTH水平。
【關鍵詞】?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慢性腎臟病;礦物質骨代謝異常;Meta分析
中圖分類號? R692.5?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3)13--06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慢性病研究熱點之一。流行病學研究顯示,18歲以上成年人中CKD患病率為10.8%[1]。CKD發展到中后期,常伴隨礦物質骨代謝異常,出現慢性腎臟病-礦物質骨代謝異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bone metabolism abnormality,CKD-MBD)[2]。CKD-MBD表現為甲狀腺功能亢進,全段甲狀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含量上升,低血鈣、高血磷,骨骼代謝異常,甚至會出現轉移性鈣化,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加了心血管事件風險。
臨床上主要通過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藥物替代及甲狀旁腺切除等方法糾正CKD-MBD患者體內礦物質骨代謝異常。其中,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通過帶有透析器的體外循環系統,清除體內的有害物質和多余水分,維持患者體內礦物質代謝平衡;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通過固態吸附劑的灌流器,清除某些外源性或內源性毒素,調節體內代謝物質。兩種治療方式均能達到凈化血液的目的,但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是否能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還未有定論。本研究整合不同研究者對CKD-MBD血液透析療效的研究,通過Meta分析評估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和常規血液透析治療CKD-MBD患者的臨床癥狀、血鈣、血磷及iPTH濃度差異,為CKD-MBD患者治療提供理論支持。
1? 資料與方法
1.1? 文獻檢索
在中國知網數據庫(CNKI)、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等大型數據庫中,以慢性腎臟病-礦物質骨代謝異常、血液透析、血液灌流、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bone metabolism abnormality、Hemodialysis、Hemoperfusion、CKD-MBD、HD、HP為檢索詞。搜索范圍為自建庫以來至2023年1月以前發表的期刊論文。
1.2? 文獻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符合CKD-MBD診斷標準[3]:診斷為CKD且具有以下1個及以上表現,①磷、鈣、iPTH代謝異常;②骨骼在病理學上的異常;③組織出現鈣化現象,尤指血管中層或其他軟組織。
(2)患者符合臨床療效判定標準[3]:治療后患者不良癥狀顯著改善或消失為顯效;治療后患者關節、骨頭疼痛有所減輕、瘙癢癥狀緩解為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死亡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病例數×100%。
(3)研究類型:研究包含CKD-MBD患者臨床療效及血鈣、血磷、iPTH等指標的隨機對照研究。
(4)對同一作者、同一類型出現多篇文獻研究,納入最新、數據最全的報道。
1.2.2? 排除標準
(1)研究中未采用常規血液透析。
(2)采用除常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外其他血液凈化治療手段。
(3)相關文獻不能提供符合研究者要求的不同變量間的相關關系(生化標志物或總體療效)或不能用統計程序得到相關系數的數據。
(4)研究樣本中對實驗設置表達不夠明朗、變量數據模糊的文獻。
(5)研究設計不嚴謹,數據錄入錯誤。
1.3? 文獻篩選
由3名研究人員獨立進行檢索文獻、篩選文獻、質量評估和交叉核對。若遇分歧,可通過第三方協議仲裁;若因信息不足而難以達成一致,則返回原始文獻查找證據或發送電子郵件咨詢原作者,或者向第三方提出幫助;若研究報告依舊無法明確闡述,則該文獻剔除。
1.4? 文獻質量評價及資料提取
由2名研究人員以互盲的形式根據紐卡斯爾-渥太華規模(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4]工具對納入文獻質量評價。若2名研究人員評價結果出現不一致,則通過第三方或雙方進行協商處理。病例對照研究NOS量表評價標準內容,包括研究人群選擇,組間可比性和暴露因素的測量。其評價分數分別為4分,2分和3分,共計9分。
由2名研究人員制訂“文獻信息提取表”,分別獨立提取數據,并互相核查。若遇意見分歧,則可通過雙方協商或第三方專家裁決。數據提取信息包括原文獻研究基本資料、患者特征、研究設計、樣本量、干預措施、療效指標和治療效果等。
1.5? 統計學分析
使用R 4.2.2統計軟件進行Meta分析,研究效應量為比值比(odds ratio,OR)和標準化均數差(standardised mean difference,SMD),計算指標對應的95%置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CI)。使用I2指標[5]判斷研究間異質性,I2>50%時,則各研究間存在明顯的異質性,需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合并效應量,反之則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采用敏感性分析測驗單個研究對總合并效應量的影響。通過漏斗圖和Egger線性回歸法進行發表偏倚檢測。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文獻檢索及篩選
根據關鍵詞檢索298篇文獻,按照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篩選。通過文獻的主題、摘要以及閱讀全文,剔除重復性、綜述性、數據雷同等文章,具體篩選流程見圖1。Meta分析最終納入35篇文獻[6-40],總樣本量為2906例患者,其中觀察組為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1460例,對照組為常規血液透析治療1446例,男女患者比例約為1.42∶1,平均年齡約為54.21歲,見表1。
2.2? 文獻質量評估及數據提取
根據NOS量表進行文獻質量評估,7~9分為高質量文獻,4~6分為中質量文獻,0~3分為低質量文獻。納入文獻研究的評分分別為:6分10篇、7分15篇、8分5篇以及9分5篇,平均7.14分,整體研究文獻質量較高,見表1。
2.3? Meta分析結果
2.3.1? 臨床癥狀改善率? 共35篇文獻納入分析,異質性分析結果表明各研究間存在同質性(I2=0%,P=1.00),因此選擇固定效應模型合并效應量。結果顯示,與常規血液透析相比,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能進一步提高CKD-MBD患者臨床癥狀有效率(OR=4.35,95%CI:3.48~5.44),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1)。見圖2。
2.3.2? 血液生化指標分析
(1)血鈣濃度:共35篇文獻納入分析,異質性檢驗結果表明各研究間存在明顯的異質性(I2=94%,P<0.01),即選擇隨機效應模型合并效應量。結果顯示,與常規血液透析相比,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對升高CKD-MBD患者血鈣濃度效果更好(SMD=1.09,95%CI:0.69~1.5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1),見圖3。
(2)血磷濃度:共35篇文獻納入分析,結果表明存在明顯的異質性(I2=87%,P<0.01),即選擇隨機效應模型合并血磷濃度的標準化均數差。結果顯示,與常規血液透析相比,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對降低CKD-MBD患者血磷濃度效果更好(SMD=-1.70,95%CI:-1.94~-1.47),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1),見圖4。
(3)iPTH:共35篇文獻納入分析,異質性檢驗結果顯示研究間存在較大異質性(I2=95%,P<0.01)。隨機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與常規血液透析相比,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能進一步降低CKD-MBD患者iPTH水平(SMD=-2.69,95%CI:-4.20~-1.17),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1),見圖5。
2.4? 發表偏倚
(1)血鈣濃度漏斗圖明顯不對稱,樣本點集中于“倒漏斗”的中段部分(圖6)。由于觀察漏斗圖時會出現一定的主觀性,因此還進行了Egger檢驗。結果顯示,血鈣濃度的樣本數據受發表偏倚影響(t=3.29,P=0.0024)。
(2)血磷濃度漏斗圖明顯不對稱,樣本點主要集中于“倒漏斗”的中段(圖7)。Egger檢驗結果顯示存在顯著的異常值,研究存在發表偏倚(t=-2.72,P=0.0105)。
(3)iPTH濃度樣本點主要集中于“倒漏斗”的上段,極小部分存在嚴重偏離,漏斗圖明顯不對稱(圖8)。Egger檢驗結果顯示存在明顯的異常值,研究存在發表偏倚(t=-6.85,P<0.0001)。
3? 討論
CKD-MBD作為CKD患者較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會引起血管鈣化、高磷低鈣血癥以及iPTH功能亢進,從而導致骨質疏松和軟組織鈣化,甚至死亡[41]。因此,CKD-MBD患者治療主要目標是提高血鈣水平、降低血磷濃度、減少iPTH分泌,最終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以及延長患者壽命[42]。目前已有常規血液透析或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CKD-MBD患者的研究,但尚無這兩種血液凈化方法療效比較的Meta分析。
Meta分析納入的35篇文獻中,譚迪[28]對80例CKD并發腎性骨病患者隨訪12個月發現,治療后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組的血磷、iPTH水平顯著低于常規血液透析組,但兩組患者血鈣水平無顯著性差異,與其他納入文獻結果存在差異。本研究主要采用Meta分析方法,評估常規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是否對改善CKD-MBD患者血鈣磷代謝及iPTH具有更優效果。通過異質性分析與合并效應量發現,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能提高CKD-MBD患者臨床療效,在調節CKD-MBD患者血鈣、血磷、iPTH水平方面,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比常規血液透析更有效。
通過繪制血鈣濃度、血磷濃度、iPTH濃度漏斗圖和Egger檢驗,發現研究存在發表偏倚。該現象可能由陰性結果未發表或實驗樣本量不足導致。因此,還需納入更多高質量文獻加以證實。
綜上所述,與常規血液透析治療相比,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能進一步升高CKD-MBD患者的血鈣濃度并降低血磷及iPTH水平,提高臨床療效。
4? 參考文獻
[1] Elder GJ,Mackun K.25-Hydroxy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diabetes predict reduced BM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J].J Bone Miner Res,2006,21(11):1778-1784.
[2] Wheeler DC,Winkelmayer WC.KDIGO 2017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update for the diagnosis,evaluation, prevention,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 (CKD-MBD)[J].Kidney Int Suppl (2011),2017,7(1):1-59.
[3] 王莉,李貴森,劉志紅.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異常診治指導》[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13,22(6):554-559.
[4] Luchini C, Brendon S, Solmi M, et al.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studies in meta-analyse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Newcastle Ottawa Scale[J].World J Meta-Anal,2017,5(4):80-84.
[5] Higgins JPT, Thompson SG. Quantifying heterogeneity in a Meta-analysis[J].Stat Med,2002,11(21):1539-1558.
[6] 曾春,龔智峰,彭小梅,等.血液透析串聯血液灌流治療腎性骨病30例臨床分析[J].內科,2007(5):728-730.
[7] 吳燕平,李月紅,白麗娜.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營養不良的臨床觀察[J].吉林醫學,2010,31(17):2594-2595.
[8] 陳永忠,蒲超,鄒德平,等.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病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療,2011,30(11):19-20.
[9] 李華彬.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營養不良的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30):56-57.
[10] 胡成效.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腎性骨病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療,2014,33(36):61-62.
[11] 阿地拉·阿布里孜,熱孜萬·阿布拉.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腎性骨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33):122-123.
[12] 李永剛.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在腎性骨病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6,6(8):202-204.
[13] 莊福春,許芝茵.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病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36):27-29.
[14] 陳曉鳳.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19):63-64.
[15] 龔立斌.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病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2017,37(10):10-11.
[16] 何文婷,楊雄華,葉東梅,等.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7,38(1):121-123.
[17] 黃炎驅,林延明.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對CKD-MBD患者礦物質-骨代謝狀況的影響[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7,33(12):53-54.
[18] 劉洪梅.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病應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的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7,38(10):1824-1825.
[19] 倪志玲.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慢性腎衰竭合并礦物質-骨代謝異常(CKD-MBD)的臨床療效觀察[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7,30(2):161-163.
[20] 王曉輝,李學英.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病的臨床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9):118-119.
[21] 王雪娜.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30):91-92.
[22] 劉潔,張萱.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13):21-23.
[23] 吳桂明,劉林,王曉紅,等.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腎性骨病臨床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3):345-347.
[24] 周靜文,周紅衛,譚春蘭.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老年維持性透析患者腎性骨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12):2959-2961.
[25] 朱莉.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并發腎性骨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31):11-13.
[26] 張靈靈.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老年血液透析合并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代謝異常的效果及對BMP、iPTH、甲狀腺素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9):2168-2170.
[27] 隋航.觀察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并發腎性骨病的臨床價值[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3):40-41.
[28] 譚迪.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并發腎性骨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21):55-56.
[29] 李京,王怡,李霞.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對慢性腎病患者鈣磷和脂質代謝的影響[J].重慶醫學,2020,49(9):1409-1412.
[30] 李靜.探究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CDK_MBD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學,2020,26(20):23-25.
[31] 王仲甜.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病的療效評價[J].心理月刊,2020,15(8):196.
[32] 李英楠,張立存.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患者腎性骨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0,26(10):47-48.
[33] 龔雪峰.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維持性血透患者礦物質及骨代謝異常的臨床效果對鈣磷代謝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21,24(3):269-274.
[34] 奚克勤.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在維持性血液透析腎性骨營養不良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21,5(15):9-11.
[35] 孫丹華.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對慢性腎臟病礦物質-骨代謝異常患者的療效[J].河南醫學研究,2021,30(4):635-637.
[36] 景海寧,趙娜.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對老年慢性腎臟病5期患者體內骨代謝及礦物質水平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21,38(4):628-631.
[37] 聶新平.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血液透析腎性骨病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外醫療,2021,40(28):66-69.
[38] 陳東,史春夏.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對腎性骨病患者血清鈣、血清磷和全段甲狀旁腺激素的影響[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21,42(9):1029-1032.
[39] 唐福仙,梁葦茜,龐欣杰.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腎性骨營養不良的臨床價值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2,16(11):46-49.
[40] 楊洋.費森4008S血液透析機聯合一次性血液灌流器治療老年維持性透析合并腎性骨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2,28(22):24-26.
[41] Hou YC,Lu CL,Lu KC. Mineral bone disorder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J].Nephrology (Carlton,Vic.),2018,23(S4):88-94.
[42] Cannata-Andia JB,Martin-Carro B,Martin-Virgala J, et al. 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s: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J].Calcif Tissue Int,2021,108(4):410-422.
[2023-02-17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