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凱
摘要:民宿行業的高速發展帶來對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民宿管理與運營專業已經在各高職院校開設,高職民宿專業如何為行業培養人才成為專業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分析我國高職院校民宿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探討高職民宿專業人才培養的困境,并給出高職民宿專業人才培養的建議,以期為高職民宿專業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促進高職民宿專業的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民宿專業人才。
關鍵詞:高職;民宿管理與運營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訂單式”人才培養;產學研協同
中圖分類號:C961;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7-0001-04
基金項目:本文系上海城建職業學院2020年校級教師產學研踐習計劃、2022年校級課題“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的酒店實習生情緒勞動研究”項目(編號:cjky202214)的研究成果
隨著我國旅游業的發展,游客的個性化需求日益凸顯,游客更傾向于選擇能夠體驗當地文化的度假方式,促進了民宿產業的不斷發展。當前,民宿這種新型住宿業態市場火爆,其催生出的民宿管家職業已經得到國家的認可,成為我國一種新的職業,而高端民宿的運營管理人才更是供不應求,反映出民宿行業對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時,教育部為推進職業教育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針對服務文化旅游新業態,設置了高職“民宿管理與運營”專業,更加凸顯出國家對民宿產業人才培養的重視。目前針對民宿的研究主要聚焦在行業分析方面,涉及民宿行業人才培養方面的研究還較少,對于高職民宿管理與運營專業如何培養人才則更是鮮有研究。因此,有必要探討目前我國高職民宿管理與運營專業的人才培養情況,進而為高職民宿專業的建設提供智力支持,滿足民宿行業可持續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1.開設民宿管理與運營專業的高職院校數量有限
根據筆者統計,截止到2022年,浙江旅游職業學院、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南京旅游職業學院等17所高職院校開設了民宿管理與運營專業,僅占全國高職院校總數的1.26%。上述高職院校2022年的專業招生計劃總數為596人,而我國2021年的民宿數量已達到58587家,其中不包括幫助民宿主經營和管理的大量中介平臺企業。民宿產業的高速發展必然帶來對民宿專業人才的需求。然而,目前開設民宿專業的高職院校數量還很有限,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民宿行業本身是新興行業,其所催生的新職業的崗位能力如何通過教學來培育還亟待研究,二是民宿專業進入國家專業目錄的時間較晚,不少高職院校針對該專業的特色定位、課程開發等還處于探索階段,相關師資配備、實訓室等硬性條件還在準備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旅游收入是影響民宿空間分布的重要因素,而目前開設民宿專業的高職院校絕大多數集中在我國旅游發達地區,這充分說明民宿專業的開設與區域旅游發展的行業環境有關。
2.已開設院校多以旅游、酒店管理專業為依托進行專業建設
在目前開設民宿專業的高職院校中,旅游類院校所開設的民宿專業基本隸屬于二級學院酒店管理學院,而非旅游類院校所開設的民宿專業基本隸屬于二級學院旅游學院。民宿行業的本質屬于接待住宿業,國家對民宿的定義明確聚焦在主人參與接待,幫助客人體驗當地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建筑面積不超過800m2的小型住宿設施。一方面,民宿不僅具有旅游吸引物的性質,而且入住體驗區別于標準化酒店。另一方面,從接待住宿的角度出發,酒店專業和民宿專業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因此,高職院校大多依托旅游、酒店專業優勢進行民宿專業建設,并逐漸探索相關人才培養標準。例如,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和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在招生宣傳中明確說明民宿專業依托酒店管理專業,同時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還牽頭制定《民宿管理與運營專業簡介》和《民宿管理與運營專業教學標準》,而浙江旅游職業學院的民宿專業不僅依托酒店管理專業,還參與了國家及浙江省的民宿行業標準的制定。
3.高職民宿專業核心課程相對集中,專業課程內容涉及范圍廣
從高職院校開設的民宿專業課程來看,專業基礎課除了增加“民宿概論”之外,與高職旅游、酒店專業的基礎課趨同,包括“旅游概論”“管理學基礎”“服務心理學”“旅游職業禮儀”等。專業核心課程則體現出相對集中、課程內容涉及范圍廣的特點。民宿專業所設置的專業核心課程主要有以下幾類。第一類是有關民宿運營與管理方面的,課程通常為“民宿運營與管理”;第二類是有關新媒體營銷方面的,課程以“民宿新媒體營銷”居多;第三類是民宿產品開發設計或活動策劃類的,課程有“民宿產品開發”“民宿新產品設計”“旅游活動策劃”等;第四類是有關服務接待類的,課程多為“民宿管家服務”。專業課程主要包括茶藝、咖啡調制、插花藝術、攝影藝術、美學藝術、安全管理等內容,體現出與普通酒店的區別。民宿服務更注重借助周邊的自然和人文資源體現自身特色,重視環境塑造。
1.民宿行業對用人的高要求加大了高職民宿專業人才培養難度
從客戶消費的角度來看,民宿所提供的服務內容較多,并充滿個性化特點,而且消費品質要求也不低。民宿行業不能像酒店業那樣利用標準化服務流程和部門分工來服務客戶,民宿雖然規模小,但服務精、功能多,需要員工不僅要懂得多,還要干得多,這對員工的服務技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民宿行業往往需要員工是一專多能、一人多崗的復合型人才,這從各高職院校民宿專業所設定的課程內容就能體現出來。
不同類型的民宿對相同崗位的能力要求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會給高職民宿專業人才培養帶來一定的困擾。以民宿管家這一新興職業為例,不同風格的民宿對民宿管家的職業技能要求也不同,與只注重做好普通接待事務的民宿相比,有些民宿還注重室內布置的個性化,因此具備插花等多種才藝優勢和相應文化底蘊的“多面手”管家往往更有競爭力。這使得高職民宿專業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課程設置、實踐單位安排等方面難以衡量取舍。
從創業者的角度來看,民宿運營前的籌備工作內容很多,工商、法律、行政等方面的知識都需要掌握,包括運營后的市場開拓、客戶社群維護等工作也都具有一定挑戰性,工作起來難度不小。可見,民宿行業對人才的高要求給高職民宿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帶來了困擾,究竟是培養優秀的員工還是培養成功的創業者亟待明確。
2.民宿行業的“天花板”效應降低了高職民宿專業的招生吸引力
隨著民宿業的不斷發展,培養人才、留住人才成為很多民宿經營者的難題,而民宿行業的“天花板”效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民宿所在的位置來看,其通常分為城市類民宿、景區類民宿和鄉村類民宿,后兩類民宿所處的地理位置通常比較偏僻,因此高職院校不僅要培養民宿運營、管理、營銷方面的人才,還要培養學生踏實的品質,使其具有較強的本地服務意識。第二,民宿規模小,很多民宿主直接管理著數量有限的一線員工,既沒有酒店行業的各部門及管理層,也不能像酒店行業那樣為員工提供更多晉升通道,再加上薪酬水平若沒有吸引力,就很難留住人才。第三,受旅游淡旺季的影響,旺季時民宿員工的工作強度大,而在淡季時員工的流動性又比較大,這容易讓欲選擇民宿專業的學生和家長望而卻步。由此可見,民宿行業的“天花板”效應為高職院校民宿專業的招生帶來了困難。另外,民宿專業的就業情況是相關高校對專業設置最主要的顧慮和最難以決策的原因之一,也是影響高職民宿專業招生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高職院校的民宿專業會受到旅游專業、酒店管理專業的競爭影響,在高職民宿專業還沒有形成相應培養規模的背景下,民宿行業為解決用人需求,通常會招聘旅游專業和酒店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因此,高職院校民宿專業在招生宣傳時,如何突出民宿專業與旅游專業、酒店管理專業的差異性非常值得探索。從目前各高職民宿專業的招生宣傳來看,體現出差異特色的院校并不多。
3.民宿行業發展特點加大了高職民宿專業的實踐教學難度
高職民宿專業能否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能否體現專業特色的關鍵是實踐教學質量如何。通過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是高職民宿專業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與實踐教學已非常成熟的高職旅游專業、酒店管理專業相比,高職民宿專業的實踐教學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這主要是由民宿行業的發展特點所決定的。第一,民宿行業的個性化特征使得高職民宿專業實踐教學內容缺乏明確性。從民宿的發展歷程來看,民宿是根植于地域文化的產物,民宿的裝飾風格受地方自然環境和風土人情的影響,民宿建筑的選址和用料往往體現出民宿主人的意愿,這使得民宿專業實踐教學內容的選擇缺乏明確性。第二,民宿行業的文化性特征使得高職民宿專業實踐教學方法缺乏有效性。民宿突出文化要素及其與周邊資源的創新整合,而文化類和創新類課程的實踐教學一直是高職院校各專業的教學難題,通過何種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有必要做進一步研究。第三,民宿行業的融合性特征限制著高職民宿專業實踐教學教師的選擇。民宿行業的融合性特征體現在對所在區域資源整合的多元化經營方面,比如我國不少鄉村民宿的經營項目不僅包括接待住宿,還涉及農村休閑觀光、種養殖、徒步等各種活動安排,這種融合性不僅限制了高職民宿專業對實踐教師的選擇,而且對教師的實踐專業性提出了挑戰。
從目前各高職院校開展實踐教學的狀況來看,一方面,雖然民宿產業在我國的發展如火如荼,但是民宿行業崗位的標準化建設尚未完成,各高職民宿專業的實踐教學主要是針對民宿一線的服務崗位,鮮有針對民宿主層級的經營管理崗位。另一方面,受制于民宿的規模,單體民宿接受學生實訓、實習的數量和崗位有限,這不利于高職民宿專業的實踐單位安排。
1.高職民宿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要結合區域民宿產業需求
高職院校民宿管理與運營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具備民宿接待與服務、數字化營銷、運營管理、產品設計與創意等能力,具有良好的服務意識、人文素養和信息素養,能夠從事民宿店長、民宿管家、民宿運營管理、民宿產品策劃與設計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高職院校民宿專業應以上述人才培養目標為基準,圍繞市場辦學,凸顯職業教育的價值。高職民宿專業人才培養應立足于服務本地,結合民宿市場發展需求進行專業定位,具體應做到以下兩點。第一,從本區域民宿行業的產業鏈角度,縱深培養高職民宿專業人才。當前,我國民宿行業日趨成熟,形成了以民宿投資、民宿建設、民宿運營為一體的項目化運作,民宿供應商、民宿經銷商、民宿設計師、旅游地產商等多領域齊聚開發的局面。高職民宿專業要根據不同區域的產業鏈發展狀況,結合數字化社會發展契機,打造民宿專業發展特色。第二,根據不同區域的民宿業態現狀,以提升本區域民宿業態相關崗位的職業能力為目標進行課程開發。一方面,要針對本區域民宿業態的發展趨勢提前布局。另一方面,要緊盯民宿市場發展的新變化,圍繞民宿消費市場特色展開專業建設,使專業人才培養與當地的民宿產業崗位需求相吻合。另外,隨著民宿消費正逐步轉向所在區域的周邊市場,民宿產業與周邊地區的自然、文化等資源逐步展開融合,形成了“民宿+”的發展格局,為此,高職民宿專業要圍繞本區域民宿崗位的變遷進行專業教學。
2.“訂單式”人才培養凸顯高職民宿專業的就業優勢
“訂單式”培養是高職院校和用人單位簽訂合作協議,用人單位全程參與學生選拔、方案制定、課程考核、實訓實習的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用人單位的全程參與能夠彌補學校行業經驗匱乏的不足,不僅能讓民宿專業教學對接最新的行業要求,還能解決民宿專業學生的就業問題,對民宿專業的設置和民宿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部分高職院校的民宿專業已經開始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例如浙江旅游職業學院依托莫干山民宿開始定制式培養民宿管家,開設民宿方向創新班,以定制式培訓模式和“3+2”全日制學制培養優秀的民宿管家。一方面,高職民宿專業可以采取“一對多”的“訂單式”培養模式,牽頭與多家民宿企業進行聯合人才培養,這樣既能克服民宿規模小的缺陷,幫助民宿企業減少運營成本,還能幫助學生就業。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建立“訂單式”人才培養機制。民宿專業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民宿行業的相關崗位群整合課程內容,構建柔性課程體系,在實踐教學方面深化改革,形成以民宿企業為主、多方參與的復合型人才培養評價體系。
在民宿消費市場繁榮的背后,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民宿行業將向著品牌化和連鎖化的方向發展,大規模整合在所難免,這為高職民宿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提供了契機。高職民宿專業可以考慮聯合本區域的民宿龍頭企業,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
3.產學研協同是提升高職民宿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基本途徑
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是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路徑,而產學研協同則是提升高職民宿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基本途徑。高職民宿專業產學研協同應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到以下兩點。第一,形成民宿企業、民宿行業協會、高職民宿專業“三位一體”的多方協同實踐育人機制。民宿企業是高職民宿專業實踐教學的平臺;民宿行業協會要聚焦民宿產業實踐需求,打造校企合作溝通平臺;高職民宿專業要內化實踐教學內容,積極探索實踐教學方法。高職民宿專業要重點關注本區域的民宿行業協會。由于民宿企業較為分散,民宿行業協會在行業行為規范、服務標準制定、職業培訓等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將民宿行業協會納入高職民宿專業的實踐人才培養體系,有助于推進高職民宿專業的建設。高職民宿專業積極參與民宿行業協會的行業賦能過程,有利于解決民宿企業現實的用人需求。第二,建立產教融合背景下的民宿創新創業孵化平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難點是缺少和專業緊密相關的創業項目,而旅游服務行業中,民宿的創業資金門檻相對較低。國務院辦公廳在服務“六穩”“六保”的相關意見中明確指出,鼓勵各地區適當放寬旅游民宿市場準入。另外,文化和旅游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加大人才返鄉創業扶持力度,支持外出務工農民、高校畢業生等回鄉進行鄉村民宿創業,為鄉村民宿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在民宿創業獲得政策支持的背景下,高職民宿專業通過民宿創業項目孵化,不僅能帶動實踐教學改革,而且能助力學生創業成功,從而體現出民宿專業產教融合的實踐教學成果。
總之,隨著消費者對民宿需求量的逐漸增加,加上政府相關扶持政策的出臺,民宿市場規模發展迅速,民宿行業越來越需要專業人才。高職民宿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面臨著機遇與挑戰:機遇是抓住市場發展契機,面向市場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挑戰是高職民宿專業的建設與發展要兼顧專業性、特色性及可行性。高職民宿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明確自身定位,在利用旅游酒店相關專業進行專業建設的同時,還要積極引入民宿行業的優秀經營者和管理者,構建符合自身專業特色發展需要的民宿專業師資隊伍。高職民宿專業要以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的前瞻視角培育人才,為本區域民宿產業的發展注入活力,最大化地實現自身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龍飛,劉家明,朱鶴,李濤.長三角地區民宿的空間分布及影響因素[J].地理研究,2019(04).
[2]班娟娟.民宿管家:一個“百萬級”的職業方陣[N].經濟參考報, 2022-11-24.
[3]陳晨,王梓懿,肖冰果.突破民宿專業設置瓶頸助推鄉村振興偉業[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22(04).
[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服務“六穩”“六保”進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關工作的意見[Z].2021.
[5]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等.關于促進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Z].2022.
Explor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for Homestay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uang Kai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College, Shanghai 201999, China)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homestay industry has brought about an urgent demand for professional talents. The homestay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ajor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various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how to cultivate talents for the industry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i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omestay majors in China, explores the difficulties in talent cultivation in vocational homestay majors,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talent cultivation in vocational homestay majors, in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homestay major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homestay majors, and cultivate more high-quality homestay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homestay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ajor; talent cultivation; target positioning;"order-based"talentcultivation;collaborationbetween industry,academia, and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