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希貝利
摘要:團日活動是高職院校對廣大團員青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陣地。行之有效、科學系統的團日活動,不僅能夠有效地團結團支部成員,讓高職院校的學生充分體驗團組織生活的樂趣,還有助于促進團支部組織優化,進一步增強團支部活動在廣大高職學生中的影響力。工匠精神作為我國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培育產業工人、提高國家制造能力的重要文化指引,對于高職學生技能學習和實踐訓練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將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團日活動,不僅能有效提高團員對于工匠精神學習的重視程度,還能依托團組織活動引領團員學習工匠精神,促進高職學生將工匠技能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素養。
關鍵詞:工匠精神;團日活動;高職院校;營造;氛圍;活動形式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7-0041-0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湖南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專項研究課題(21FDY17)的研究成果
2016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這是政府第一次把工匠精神提升到國家層面,體現了國家提倡工匠精神的決心。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實用技術型人才的搖籃,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然而單靠課堂教學,高職院校是難以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相較于課堂教學,學生團日活動具有內容豐富性、時空開放性、參與主動性、效果全面性、方式多樣性等特質。因此,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團日活動是一個有效途徑。高職院校可以結合學校自身和學生的現狀,有意識地設計和組織團日活動,讓學生在參與團日活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促進學生工匠精神的形成。當下,工匠精神融入高職團日活動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團日活動的組織具有盲目性和隨意性、組織內部管理松散、物質條件匱乏、活動內容缺乏創新、活動質量不高等問題,且團日活動與工匠精神的融合不夠系統、深入,缺乏具體的可操作性策略。本文將探討適合團日活動與工匠精神二者融合的科學體系,并結合實證形成可操作性融合策略。
1.思想政治教育性不突出
團日活動作為高職學生教育活動中團味兒特別濃郁的活動,其肩負著對高職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特別是將工匠精神融入高職團日活動之時,高職教師更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來拓展學生對工匠精神的認知深度和廣度。但當前,部分高職教師在舉辦團日活動時往往忽略對學生進行可持續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開展形式化的活動,這使得學生通常只能感受到團日活動的外在形式,無法深入理解團日活動的深層次內涵,這極大地削弱了團日活動的思想政治教育特性,無法使團日活動達到預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此外,從部分高職院校開展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團日活動實踐經驗中可以看出,通過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手段開展團日活動,可以讓學生更充分地領悟工匠精神的內涵和外延。然而當前部分高職院校所開展的團日活動甚至一度出現文娛節目表演的趨勢,雖然學生的參與度較高,但這種以娛樂性為主導的團日活動很難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培養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可見,當前部分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和團日活動存在“兩張皮”“相脫節”的現實問題。
2.忽視受教育者的主體性
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認為,人的主觀能動性受到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的協同推動。從管理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激勵因素是調動個體主觀能動性的顯著性因素,保健因素則是激發個體主觀意愿的隱性因素。而從當前高職學生參與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團日活動的狀況中能夠發現,大部分學生都缺乏可持續參與團日活動的主觀意愿。這表明當前高職院校并沒有從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雙重維度來充分調動受教育者的主體性,以致高職學生參與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團日活動的深度和廣度大打折扣。目前,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團日活動大多是由上級團委直接領導的,基層團支部則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而且不具備創新團日活動組織模式的能動性。從長期來看,這種完全由上級領導部門規劃的團日活動組織方式,不僅使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受到極大的削弱,無助于調動學生參與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團日活動的能動性,而且忽視了學生學習工匠精神的本質需求,很難引領學生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長。
3.活動組織缺乏有效指導
高職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定型,其自身的思想觀念變化較大,對人生和世界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針對高職學生開展團日活動時,學校需要采用循序漸進、階梯式的策略引導高職學生開展相關工作。當前高職院校的團日活動大多采用“上指下派”的方式來舉辦,基層團組織不僅缺乏自主創新團日活動舉辦形式的能動性,也忽略了增強學生參與團日活動的主體性。相關的成功經驗表明,高校在開展團日活動時應該積極地對團日活動進行策劃和指導,并動態糾正團日活動舉辦過程中所存在的偏差,這樣才能使團日活動真正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當前,部分高職院校的基層團支部往往是根據學校團委的要求來開展團日活動的,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很少能夠全程參與活動,很難對此類活動提供有效的指導。這樣不僅無法讓學生認識到團日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難以很好地實現團日活動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見,正是由于高職團日活動缺乏有效的組織領導,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高職團日活動效果大打折扣。
4.檢查評比激勵機制不健全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開展的團日活動缺乏檢查評比激勵機制。比如,在團日活動檢查評比過程中,由于人手不足,檢查評比工作大多由團學干部來完成,加之缺乏健全科學的評比機制,檢查評比活動有時會存在主觀隨意性,存在打人情分、打心情分的情況。久而久之,這會使參與活動的學生逐漸對團日活動產生負面情緒和抵觸心理。另外,部分高職院校的團日活動缺乏健全完備的激勵機制。比如,團日活動考評結果并沒有和高職學生的評優、評獎相掛鉤,也不具備科學的解釋條款,這極大降低了基層團支部舉辦團日活動的能動性,直接影響了高職團日活動的質量。
1.營造高職團日活動工匠精神氛圍
(1)堅持黨建帶團建。堅持黨建帶團建是高職院校團日活動的重要組織形式。共青團的政治屬性決定了高職院校需要秉承黨建帶團建的組織理念來循序漸進地開展團日活動。只有堅持黨建帶團建,才能讓高職團日活動能夠在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開創良好的工作局面。根據筆者學校情況,建議從如下三方面開展工作。第一,以黨建帶團建的思想來增強高職團日活動的組織凝聚力。由于當前高職團日活動組織形式較為松散,且缺乏兼具人性化與針對性的活動組織模式,因此以黨建帶團建的首要工作任務是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對基層團組織的思想政治引領作用。可以通過進支部、進社團、進網絡、進團課等多元化手段,引導廣大團干部和其他學生牢固樹立對黨的科學理論的信仰,將團日活動中的工匠精神培養上升到國家層面,讓團日活動的參與者切實認識到學習工匠精神與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之間的密切關聯。第二,通過黨建進一步擴大高職學生團日活動的覆蓋面。當前,高職院校團日活動的參與主體較為單一,多為團干部。為了進一步擴大高職團日活動的覆蓋面,并顯著提升工匠精神學習的影響力,高職院校可以在黨支部的領導下靈活地設立團總支部委員會、工作委員會,做到在上級黨組織的堅強引領下,進一步建立健全團的組織機構,進一步擴大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團日活動的覆蓋面。第三,以黨建工作增強團日活動的戰斗力,把團干部培養成為優秀的基層黨務工作者。在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團日活動過程中,高職院校應該讓學生切實認識到開展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團日活動,不僅在于科學地汲取工匠精神的理論與實踐素養,更重要的是不斷增強自身的黨的理論學習意識,使基于工匠精神的團日活動成為基層黨組織發展黨員的重要渠道。
(2)發揮新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高職團日活動應該充分發揮新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采用信息技術手段構建有助于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團日活動組織平臺,將工匠精神培養融入團日活動的全過程。比如,高職院校在團日活動過程中,應打造以新媒體技術為核心的宣傳載體,追蹤報道校內工匠精神學習的典型事跡。同時,還可以借助“兩微一端”大力宣傳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成為學校師生耳熟能詳的熱詞。另外,在舉辦高職團日活動的過程中,相關實施主體還可以采用網絡征文、微電影大賽等各種形式面向校內外征集具備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利用短視頻平臺擴大工匠精神的傳播覆蓋面,使廣大受眾能夠了解工匠精神的深層次內涵。
(3)依托社團開展工匠精神高職團日活動。當前,部分高職院校在開展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團日活動過程中,并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團日活動的全過程的主觀能動性。長此以往,不僅會弱化高職學生理解工匠精神本質和內涵的內生性動力,而且無助于提升高職學生對團日活動的滿意度與忠誠度。因此,高職院校可以適時依托校內社團開展工匠精神團日活動,這樣不僅能緊密圍繞高職學生的興趣點和需求,因地制宜地設計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團日活動方案,還能依托校內各類社團開展“社團帶動、青年聯動”的豐富多彩的團日活動,進而增強高職學生學習工匠精神的主觀能動性。依托社團開展工匠精神高職團日活動,可以為高職學生學習工匠精神搭建交流互動的可靠平臺,使高職學生能夠更有效地學習工匠精神。在開展團日活動的過程中,相關實施主體應該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創新基于學生社團的團日活動組織形式,采用學習和比賽等多元化的路徑,有效培養高職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等。
2.優化工匠精神高職團日活動形式
(1)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工匠精神團日活動。當前,很多高職院校開展團日活動時主要采用理論學習為主的途徑,讓學生學習和理解工匠精神,但是從相關實踐經驗中可以看出,學習工匠精神應該以專業知識為依托,學校應主動聯系社會第三方機構與具備相關資質的企業,讓學生在企業實踐中真正認識和領悟工匠精神的內涵及價值。高職學生正處于社會化轉型的關鍵階段,他們迫切希望自身的價值能夠得到體現。因此,高職院校開展團日活動時,應該讓學生充分融入到社會實踐中,在社會實踐中體悟工匠精神,在社會實踐中實現自己的價值。比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的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團日活動,邀請了深圳知名的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術專家作為主講嘉賓,與學生們進行充分的交流互動,現場解答學生關于工匠精神方面的實踐問題,此舉不僅有效調動了學生參與團日活動的積極性,而且可以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工匠精神的本質和內涵。另外,開展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高職團日活動時,還應該鼓勵學生參與到企業的實際工作過程中。比如,學校可以利用業務實習、畢業實習等機會,舉辦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團日活動,讓學生將所學專業知識能夠充分地融入企業實踐過程中,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踐行工匠精神,在社會實踐和企業實踐中不斷增強自身的工匠精神職業素養。
(2)實現多種活動形式的綜合運用。高職院校開展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團日活動時,不僅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依托來進行工匠精神的培養,還要因地制宜地結合學校自身的特點,采用專題講座、智能咨詢、社區服務等多元化的形式來推進工匠精神融入團日活動。因此,為了進一步拓展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并持續提升高職學生對于工匠精神的理解能力和實踐素養,高職院校可以采用主題辯論、專題學習、成果展示等多元化的活動形式,進一步推進工匠精神融入團日活動。比如,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開通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團日活動宣傳賬號,引導學生定期圍繞工匠精神展開主題討論。同時,還可以建立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團日活動數據庫,將歷次團日活動的資料進行數字化歸檔,以便師生日后針對性地追溯和借鑒往期活動相關數據。更為重要的是,高職院校在綜合運用多元化的活動形式開展工匠精神團日活動時,應該確保相關活動主題與社會熱點的緊密契合。比如,高職院校可以以五一勞動節為契機,由學校的共青團組織牽頭,定期向二級學院的基層團支部公布工匠精神學習的要點,還可以根據工匠精神的內涵設置系列主題團日活動,系統全面地開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實地參訪等多元化的活動,讓學生能夠全方位地了解工匠精神。
(3)完善工匠精神高職團日活動評價機制。為進一步提升高職團日活動的質量,為高職團日活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高職院校應進一步完善團日活動評價機制,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團日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相關經驗可以看到,健全完備的高職團日活動評價機制主要包括面向評價對象、評價指標和評價過程的機制體系,另外部分高職院校還采用量化的評價指標從日常性評比和階段性評比兩個維度,建立健全高職團日活動的評價機制。為此,具備條件的高職院校也可以從日常性評比和階段性評比兩個維度開展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團日活動評價。所謂日常性評比是以月度為單元,圍繞高職團日活動的滿意度和體驗度進行評價,最終以評價結果為依據推選出優秀主題團日活動支部。階段性評比是以學年為單位,以月度評價結果為基礎,綜合運用自評、互評等多元化的手段推選出優秀團支部。在建立健全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高職團日活動評價機制過程中,還可以靈活采用現場打分、投票、采訪、回訪、觀摩等多元化的形式,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工匠精神高職團日活動內容,據此進一步拓展學生參與團日活動的深度和廣度。另外,高職院校還應該持續完善學生的工匠精神學習考評制度。當前部分高職院校團日活動的考評制度內容過于單一,大多是針對常規性檢查、團員義務和其他校園問題來進行評價。而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高職團日活動考評內容應該重點針對工匠精神的學習情況、學習頻率、學習效果等內容進行評價,同時應該重點考評團員的工匠精神轉化情況。需要明確的是,考核僅僅是團員管理的輔助性舉措,更為重要的是要考評團支部書記在活動過程中所應該起到的能動性和示范性作用。據此可見,完善高職團日活動評價機制的方向在于營造良好的評價環境,在持續地總結、提煉、完善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團日活動過程中,激發廣大團員青年深入學習工匠技能和工匠文化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喬江艷,趙麗曼.高職教育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現實困境和培育路徑[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2(11).
[2]段靜毅.新時代高職院校主題團日活動的體系構建與機制創新[J].知識文庫,2021(19).
[3]郝好,蔡建新.以“工匠精神”完善中職院校班團一體化建設方案[J].現代職業教育,2017(33).
[4]楊禾,馬俊哲,楊少萱,鄭伯坤,丁喆.關于職業院校“大國工匠進校園”品牌建設的調查與思考[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21(02).
[5]王素霞.高職三科課程建設和“三教”改革的思路和措施[J].中國培訓,2021(03).
[6]魏芹.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2(37).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Craftsmanship Spirit into the Youth League Day Activit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uo Xibeili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 Hunan Urban Construction College, Xiangtan 411101, China)
Abstract: The Youth League Day activity is a key position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provid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the youth members of the Youth League. An effective and scientifically systematic Youth League Day activity not only effectively unites members of the Youth League branch and allows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o fully experience the joy of the life of the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 but also helps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Youth League member branch organization and further enhance the influence of Youth League branch activities among the vast number of vocational students.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as an important cultural guide for cultivating industrial workers and improving national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in Chinas current and future period,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kill learning and practical training.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into the group day activitie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importance that team members attach to the learning of craftsmanship spirit, but also guide team members to learn craftsmanship spirit through group organization activities, promoting vocational students to transform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craftsmanship skills into practical literacy.
Key words: craftsman spirit;Youth League Dayactivity;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 build;atmosphere;activity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