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出現了諸多問題。其中,融資難、貸款難、擔保難問題尤為突出,很多中小企業面臨著資金鏈斷裂的窘境,不少中小企業倒閉導致社會失業率不斷上升,對社會的穩定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因此本文就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融資現狀及問題的成因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其融資方式單一、融資成本高等問題的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困境;融資現狀
一、引言
我國中小企業在國家稅收、解決就業、深化社會分工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可以說中小企業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小企業的穩定發展能夠使社會呈現良性發展的態勢,在促進經濟成長、解決就業問題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政府和銀行的雙重財務支援。但是,由于自身的原因以及我國的經濟制度,導致迫切需要融資的中小企業往往陷入了資金周轉困難的境地。現有的許多融資缺陷嚴重束縛了中國處于成長的中小企業。從長期來看,融資問題已經成為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主要障礙,怎樣融資成了這些企業尋求發展而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因此在研究探討我國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存在什么問題,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至關重要。
二、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
1.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單一
中小企業融資難面對的主要問題是狹窄的融資途徑和單一的融資方式。目前,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條件并不理想,因為在我國,企業發行股票期權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盡管我國企業債券管理部門放寬了企業債券的發行主體的要求,但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還是杯水車薪。加上中小企業上市門檻過高,導致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大門直接被關閉。另外,中小企業自身的實力、個人信用以及宏觀環境的經濟政策和融資環境等一系列的不規范導致中小企業即使有好的項目可能也不被銀行融資所接受。
2.中小企業融資成本較高
雖然企業債券監管機構近期出臺了放寬企業債券發行主體條件的新規則,但對中小企業來說仍是杯水車薪。同時,由于我國中小企業的上市門檻較高,直接阻斷了其直接融資的途徑。因為沒有銀行的幫助,很多中小企業不得不向私人借貸,即高利貸。即使銀行最后放款給中小企業,但從有關資料來看,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依然居高不下,給其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自從中央銀行宣布改革和完善LPR的形成機制以來,盡管5年LPR有輕微的下降,但是企業的貸款利率依然很高,60%以上的企業貸款利率甚至還在上升。根據wind數據庫顯示,企業貸款利率會根據企業類型的大小區分其貸款利率,其中中型企業5.54%、小型企業6.17%、微型企業7.47%。中小微企業平均貸款利率(年化)為6.41%,較高的借貸利息使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很大。隨著銀行貸款門檻的不斷提高,許多中小企業在面臨著銀行高昂的借款費用時,都會感到畏懼。
三、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成因
1.缺乏長期規劃
許多中小型企業,都是想通過低價搶占低端市場來獲取短期利益,導致產品的品質不佳,難以被消費者接受。因此,他們不會投入新的領域,也不會進行長期的規劃。當急需資金時,信貸機構會覺得中小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是不會長久的,不肯借錢,企業運營就會陷入停滯。
2.抵押物缺乏
中小企業的規模有限,在貸款的時候,都會有一定的風險,足值抵押物對于一家價值幾十萬元的小企業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大部分中小企業在融資時,必須要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足夠的抵押品,如房地產、機器設備等。很少有銀行會接受有高風險的流動資產作為抵押品。然而,由于我國中小企業在創業初期所能提供的固定資產數量較少,無法滿足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要求。
3.內部管理機制不夠完善
中小企業通常都是家族企業,內部制度不健全,沒有建立起現代化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即使象征性地建立起了相應的組織結構,如股東會、監事會等,但也都形同虛設,很難合法合規地進行內部制約和集體決策。這就造成一系列的問題:需求預測的準確性不能保證,需求與實際需要不匹配,經營決策的強主觀性和隨意性使得企業經營出現裂縫,造成企業經營過程惡性循環。而中小企業又沒有大型企業那樣完善的財務體系,在風險控制上也比較欠缺。由于財務隊伍的整體素質較低,中小企業很難對其進行成本效益的全面監測和財務數據的統計,使其在財務管理、財務規劃等方面更為困難。許多企業出于短期利益考慮,對會計資料進行了任意處理,致使賬目不實、報表多、透明度低。這樣的做法會對企業的信譽造成很大的損害,同時也會讓銀行等金融機構更加嚴格地審查,以確保每一次融資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從而導致中小企業獲得銀行信貸的困難。
4.政府的扶持力度不足
相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大企業對國家的稅收增加和拉動經濟的作用更大。此外,大企業擁有更多的職能,可以享有更好的政策和資源。但是國內的中小企業對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由于我國缺乏對中小企業的有效管理,缺少對其發展的規范,導致其在市場上的效率低下,融資風險大。我國政府對中小企業的發展給予了很多的關注,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以支持其發展,并完善了銀行的信用政策。我國政府“開閘放水”,表明了政府對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決心。比如,政府出臺了《中小企業促進法》,對中小企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這是一個很好的政策。然而,目前我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等相關政策尚處于探索階段,沒有得到切實的執行,也沒有完全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中央銀行降低了利率,但按揭銀行的貸款利率卻微乎其微,這對本就利潤微薄的中小企業而言,簡直是九牛一毛。
5.資金需求者和資金供給者信息不對稱
我國中小企業和銀行等金融組織的信息不對稱性問題很突出。一方面,企業為獲取融資提供了一些虛假的資料,借款人以為企業的運營情況和盈利情況都很好,就會把錢借給企業,但這樣做會提高銀行的壞賬概率,久而久之,銀行就不會再向那些企業貸款了。
另一方面,中小型企業的資料往往不會被第三方審計機構審核,涂改之后利潤就會被大幅提高,而“易容術”會讓那些沒有真正運營過的金融機構失去判斷力。這樣,就形成了一種“低成本、高收益”的模式,使得金融機構的審計工作也隨之增多,這就造成審核過程較長、問題多,從而加大中小企業融資的時間成本,使其錯過了大量的投資時機和利潤。
四、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對策
1.完善內部經營管理模式提升企業競爭力
中小企業想要獲得更多的金融支持,最基本的還是要解決自身內部問題,完善會計規范,加強對企業的管理。建立良好的企業信用制度,要更加在完善企業信譽制度方面下功夫,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注重企業內部員工的團結,注重企業相關的財務分析等。中小企業要努力發展以滿足銀行借款的條件,解決企業的發展所需要的資金,以解決自身所面臨的融資困境。同時,中小企業要重視企業內部創新、深化改革企業內部管理結構,可以推動有條件的中小企業變革現有的粗放式管理方法,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方式,提高企業創新能力。中小企業要提高資金的流動性和推進業務財務一體化,讓業務人員懂財務,讓財務人員懂業務,從而改變企業對于生產銷售比較重視而輕視財務管理的想法。
2.政府應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
政府要大力扶持中小企業,比如提供低息或者免息創業貸款,進行財政補貼,購買中小型企業發行的企業債券或者股票。為了促進產業發展,政府可以在考慮中小企業的融資需要的基礎之上進行適當的投資。金融危機以后,政府為了避免給市場帶來的更多的危害,從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的金融緩和政策,頻繁地出臺政策調控經濟。關于支持中小企業貨幣政策的調整方面,中央銀行從2011年連續5次進行貸款基準利率下調。近年來,政府出臺相關了法律、政策和稅收優惠等措施,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壓力。
作為地方政府,既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又要在用好中央和省政府的政策的基礎之上,同時構建多方面的信用借貸系統來解決中小企業的現實問題。也可以借鑒美國的多元化融資模式,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以及眾籌籌集資金。浙江省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推行了“暖春行動”,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由政府、銀行、擔保三方共同努力,為中小企業“解凍迎春”,加大信貸擔保力度,幫助中小企業早日擺脫困境,推動其轉型升級,保持其平穩、快速發展。廣西通過整合工業領域的專項資金和地方政府的資金,把政府補助的方式轉化為間接的扶持,把貸后貼息改為貸中貼息,使企業在獲得貸款的同時就能享受貼息優惠,加大了對中小微企業經濟薄弱環節的支持。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將在2022年前撥出8.08億元“桂惠貸”首期貼息資金,在2022年1—5月,通過財政貼息資金引導金融機構發放1484.63億元,惠及5.24萬戶市場主體,降低融資成本29.09億元。“桂惠貸”投入了1320.43億元,占總金額的88.94%,支持了5.22萬戶中小微企業,占總戶數的99.62%,其將繼續完善信貸擔保公司的風險補償制度。截至2022年1月至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融資擔保貸款總額達150.23億元,為中小微企業及“三農”主體提供了支持。
3.多方位拓寬融資渠道
(1) 不斷完善融資政策
政府要制定相關法律,以作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有力支撐,政府在發揮職能的過程中要堅持合法性、合理性、公開性、效益性、透明性等基本前提,這也是融資法律最起碼、最根本的要求。政府要確保企業的融資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的保護。例如學習美國的《中小企業投資法》《中小企業經濟政策法》等一系列法案,盡可能將中小企業的資金成本降低。積極給予創新企業在稅收方面的優惠,信用等級高的可以考慮給予貸款低利率的優惠,政府也可以給予一定的補貼。作為中小企業融資租賃的一種方式,政府要充分發揮平臺融資的優勢,建立一個開放的、直接融資渠道。
(2) 積極利用現代金融體系
雖然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狹窄,但是顯然通過銀行來獲得貸款仍然是中小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方式,所以,中小企業融資的順利開展,銀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銀行要轉變經營理念,不要眼光總是放在大企業上,其實中小企業才是主要的未來市場。同時,銀行需強化市場意識,要正確處理市場的貸款和借款的關系,充分體現銀行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在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方面,各銀行建立綜合借貸平臺,要充分破除過度看重抵押的情況,建立綜合的借貸平臺、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服務。中小企業涉及不同的領域與行業,不同的領域不同的行業融資特點也各不相同。銀行對中小企業信貸可以使用簡化貸款程序,完善信用體系和信用膨脹率等。針對“創業”“成長”“發展”三種不同的融資需求,銀行要設計針對企業貸款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案。
比如,由騰訊公司推出的微信支付以及阿里巴巴集團的支付寶已經改變了人們的金融消費習慣,移動支付在現在已經變得非常普及。此外,特別是阿里系金融業務主體螞蟻金融服務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螞蟻金服的所有業務都將圍繞小微企業和草根個人消費者展開,未來重點發展的業務包括移動支付,農村金融國際化。”螞蟻金服還將追隨著阿里巴巴的步伐,將眼光拓展到國外市場。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起步于2004年成立的支付寶,致力于為小微企業和合作伙伴提供普惠金融服務,依靠大數據,云計算,以移動互聯網為基礎,給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這可謂是民營企業的一大金融創新,推動了銀行內部體制改革,使整個金融系統能夠有序良好的發展。
(3) 擴大金融服務領域,完善信用評級標準
銀行應當主動參與中小企業的多種形式體系改革,完善信用評級體制。因此銀行要制定統一、合理、科學的標準,為中小企業提供相關的信息決策服務,充分讓中小企業了解信用的重要性。一些企業通過偽造、變造交易合同,給銀行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也拉低了中小企業的整體信用水平。支付寶旗下的螞蟻花唄與余額寶業務更是與銀行的信用卡和存款業務重疊。互聯網金融也開展了貸款業務,正在完善著其信用評級體系。據相關數據統計,螞蟻金服業務中的螞蟻借唄更是可以在線極速審批,24小時放款,已經成功貸出了600億元。互聯網融資將來也許會成為中小企業貸款主要方式。
五、結語
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事關當前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大局,獲得銀行金融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在中小企業成長發展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就是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和融資方式單一,二者約束著中小企業的發展。從宏觀經濟環境的角度來看,國內自身的市場經濟體制現在尚需完善;從企業自身角度來看,中小企業規模小,內部資金來源單一;從銀行角度來看,不斷地限制貸款的條件,只顧著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從政府的角度來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制度不健全,這種種原因都導致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為了促進中小企業的壯大并帶動經濟發展,近年來,國家在政策和法律方面出臺了許多規章制度,努力推動中小型企業的成長。銀行、企業作為融資的直接參與者,靠企業自身單方面的努力是行不通的,而是需要依靠銀行和政府的扶持以及全社會的共同關注。政府、銀行和企業都不能拘泥于傳統觀念的束縛,而要用現代的觀點分析它、解決它,以最大限度地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危機,活躍市場經濟。
參考文獻:
[1]呂航.我國中小企業未來經濟發展分析[J].中國市場,2022(18):115-117.
[2]李瑩.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與對策研究[J].時代金融,2020(23):68-69.
[3]于波濤.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22(26):108-110.
[4]岳小潔.新時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分析及對策探究[J].時代金融,2021(18):19-20+24.
[5]卜嘉瑋.中小企業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廣東地區為例[J].商場現代化,2022(18):67-69.
[6]李季剛,王馨葵.長春市普惠金融服務滿意度的實證研究[J].2021(2):71-81.
作者簡介:徐賀(1993.07— ),男,漢族,河南周口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