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飛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作出了重大戰略部署。公安教育是黨和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公安工作中處于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因此,公安院校要牢牢把握“公安姓黨”的根本政治屬性,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訓詞,堅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方針,切實加強黨對公安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確保公安教育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深化發展。作為公安院校的青年學警,面對一些不良思潮和負面價值觀的侵擾,需要時刻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堅定的政治立場、過硬的政治素養,不斷提高政治能力,對黨忠誠,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公安院校不僅需要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還要在通識課和專業課教學中將思政內容有機融入其中,從而達到政治過硬和學業過硬的公安教育之育警鑄魂的終極目標。
一、公安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重大現實意義
公安院校課程思政是鑄警育魂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是新時代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標,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公安教育使命重大,是為公安戰線輸送新生力量的重要渠道。新時代背景下,公安院校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以立德樹人為根本遵循,從加強課程思政頂層設計、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優化教學設計、充實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文件、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營造思政育人的文化氛圍等方面入手,推動公安院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新時代,公安院校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對標公安工作人才需求。公安院校的人才培養定位,不僅是要培養學警的專業技能,而且以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忠誠衛士為標為本。“公安姓黨”和“公安院校姓黨”的根本政治屬性決定了公安院校的辦學定位。因此,公安院校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人民警察核心價值教育觀貫穿于教育教學及管理之中。新時代,公安院校要創新辦學理念,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堅持立德樹人,完善“三全育人”協同互補模式和教學手段,努力提升新時代公安教育現代化水平。
二、公安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現狀
自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和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發布后,公安院校積極響應。各公安院校高度重視課程思政建設,在通識課和專業課課程建設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開展實踐探索,與思政建設同向同行、密切配合,協同育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公安院校的課程思政建設質量、水平與《綱要》總體目標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亟待進一步研究、探索和完善,以達到《綱要》總體目標要求。
(一)尚存在課程思政頂層設計不夠完善的現象
受傳統思政課程建設影響,少數院校在認識上尚存在誤區,導致這些院校未將課程思政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對待。由于他們未將課程思政納入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因此也就沒有在其課程建設、課程教學和課程評估中充分融入課程思政理念、資源和元素。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表現為思政教育元素未得到充分體現,課程思政效果不理想。
(二)個別教師對課程思政內涵和要求領悟不夠深刻
課程思政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其與思政課程緊密相關,但也有一定區別。課程思政作為隱性教育,潛移默化地引領學生思想,我們需要厘清其源頭、內涵和機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體系化的理論體系建設。目前,還存在個別公安院校沒有健全學科專業課程思政指南,缺乏方向性指導;尚有教師對課程思政的內涵和要求領悟得不深刻,沒有樹立課程思政理念;有的教師缺乏課程思政素養的培育,在實踐教學中,存在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硬嵌入”現象。
(三)個別院校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建設不完善
公安教育工作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安新生力量輸送的主渠道。思政課程是立德樹人的主陣地,辦好思政教育對于筑牢思想之基、精神之基、信念之基、從警之基至關重要。公安院校的課程思政建設也理應根據自身的特點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但是目前個別院校缺乏整體規劃,尚未建立完善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少數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沒有周密設計,實施教學過程中將思政內容硬性嵌入,與課程思政教學“潤物無聲”和“潛移默化”的要求相去甚遠,育人效果不甚理想。
三、新時代公安院校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
公安教育是培養對黨和國家忠誠的高素質人民警察的主陣地,培養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人民警察是公安院校的歷史使命。公安院校要呼應新時代發展理念,深刻認識課程思政的育人價值,積極探索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路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樹立“大思政”格局,履行“三全育人”使命,夯實課程思政,育警鑄魂,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公安英才。
(一)提升辦學理念,完善課程思政建設
新時代,黨和國家對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三全育人”和課程思政建設為公安院校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公安院校要在深刻領悟課程思政的基礎上,深刻把握《綱要》的主旨,結合自身的辦學特點,加強頂層設計,理順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關系,在教學目標、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管理評估環節統籌規劃,對照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向,進行系統的課程思政規劃和設計,并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和評價機制,確保課程思政在課程建設和教育教學中落實落細、實施有效。
(二)更新發展理念,深化育警鑄魂效果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為了更好地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落實好各項工作,全社會各個領域都積極探索、推陳出新,出臺了較為成熟的機制體制,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新時代對公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公安教育需要以高質量發展來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求。公安教育自誕生以來,由于其特有的政治屬性,在各個時期都非常重視思政建設和政治建校工作,成績斐然。隨著時代的發展,發展理念的更新,傳統的公安教育需要與時俱進,思政教育的全過程不但要有量的擴充,更應有質的提升。因此,公安院校應切實更新發展理念,深刻領會《綱要》實質內涵,以“三全育人”和協同育人為抓手,不斷深化和豐富育警鑄魂的時代內涵,促使公安教育質、量齊升,系統促進公安教育高質量發展。
(三)提升育人意識,發揮教師主觀能動性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主體,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專業知識,而且承擔育人的職責和使命。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還存在少數通識課和專業教師由于對課程思政的內涵、本質和規律理解不深刻,沒有掌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互補作用,缺乏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在其教學中將思政教育“硬性嵌入”,不僅不能做好價值引領,還影響了專業教學的完整性,其教書育人效果堪憂。為切實提高課程思政建設水平,公安院校應該盡快建立起完善的課程思政體系,并將其科學融入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和管理體系之中,建立起“三全育人”常態化運行機制。與此同時,應該在學校統籌規劃下,提高通識課與專業課教師對課程思政內涵建設的認識,加大對授課教師的培訓和指導力度,加強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協同,并厘清每門專業課的思政元素,進行系統規劃,使得思政課程建設與課程思政建設同向同行,各類通識課和專業課之間通力協作,真正形成思政教育共同體,促其保持常態化運行。
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的主題,公安教育必須緊跟時代發展,順應時代要求。立德樹人、育警鑄魂是新時代公安院校的神圣職責和使命,公安院校要積極探索公安教育高質量發展模式與路徑,創新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模式,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黨和人民培養“四個鐵一般”的忠誠衛士。
(焦?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