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莉
【摘要】隨著《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出臺,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改革進入了新的階段,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背景,初中這個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階段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與重視。英語本質上是一門語言類科目,與地方文化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其既是一種交流工具,又是一種文化載體,對學習者的綜合應用能力要求比較高,這也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提出的基本要求。對此,本文從核心素養的視角出發,簡要介紹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以及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的要求,然后分析了將核心素養融入初中英語學科教學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課堂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的作用,最后就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期能更好地完成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改革。
【關鍵詞】核心素養? 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6-0055-03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促使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與開展中將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根本的教學目標,這也就意味著教師需要更多地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滿足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上,更加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英語是一門外來的語言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因為文化環境和語言環境的缺失而面臨諸多難題,初中英語教師若是想要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和提升教學質量,那就不僅需要重視英語知識的傳授,更需要重視英語的實際應用,在課堂上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英語環境,結合西方的文化背景來幫助學生完成語言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在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維度下,初中英語教師還需要抓住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從根本上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1]。
一、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概述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英語這門在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適用的語言工具愈發展露出自己的重要性,同時也更強調其實用性。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大部分人都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英語學習經驗與學習能力,對英語學習也有著自己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更需要認清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本質與要求,以便能更好地開展初中英語的教學工作。
(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概述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可以從四個維度來理解,那就是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其中語言能力主要指的是發揮英語的語言功能、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英語的能力;思維品質指的是從英語多元思維入手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與辨析能力;文化品格則是指通過對語言的學習來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而學習能力即是運用學習方法與學習技巧掌握英語知識的能力。初中是學生學科核心素養與個人綜合素質培養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與學習基礎,思維認知發展相對成熟,也開始在學習和生活中展露出自己的想法和態度,這就意味著教師在此階段開展的教學工作需要以學生實際的發展需要和學習情況作為依據,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2]。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要求
1.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針對學生展開的核心素養培養本質上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同時也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配合,因此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工作首先就要以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目標,最大限度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要迎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促進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提升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與發展[3]。
2.夯實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
傳統應試教育觀念主導下的初中英語教學陷入了死記硬背的誤區,過度強調對英語知識點的記憶和應試技巧的學習,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但也容易讓學生學成啞巴英語,不敢開口說。而在以學科核心素養作為目標開展的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在學生的視角上來看待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以夯實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作為核心,照顧到學生的實際需求與成長規律,從根本上提升了初中英語教學的質量,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提供助力[4]。
二、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策略
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將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最主要的教學目標,一方面是要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是要對英語學科本身的文化價值、教育價值和語言功能擁有更加正確的認知,明確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需要具備的素質和應當達到的目標,從知識結構的系統性出發,全面展開針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英語表達能力、英語理解能力和英語語言思維的培養,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5]。
(一)在教學設計與教學安排時注重知識結構的系統性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具備很強的邏輯性與功能性,也擁有著一套自己的知識框架與邏輯結構,各個零散的知識點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聯系,能夠互相轉化或者對應起來。而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中,部分英語教師仍然固守傳統的教學理念,采用知識灌輸的方式開展英語學科的課堂教學活動,將不同的知識點分散開進行講解,忽視了要讓學生進行系統學習,最終導致學生對于英語知識點的掌握存在著割裂和欠缺,很難構建起完整的知識結構與框架,在實際應用時明顯受到束縛。而在核心素養的教育大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需要注意到這個問題,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來進行教學活動的安排,在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時要更加注重知識結構的系統性,將不同的零散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框架,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的語言結構與語言特點,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二)開展聽、說、讀、寫等實踐活動鍛煉學生英語表達能力
由于英語是一門實用的語言工具,因此也體現出了明顯的實踐特征,在缺失了語言環境的情況下開展的英語教學更應當在課堂上進行彌補,通過聽、說、讀、寫等各種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構建一個以英語為主的語言環境,通過實踐運用來鍛煉和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而在實際的教學與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就應當引導學生做好語言素材的積累,結合生活的實際情景來理解和分析英語單詞和英語語法,通過誦讀或者對話練習來加深學生對于英語知識點的記憶,彌補學生日常生活中英語積累的不足,為學生未來的英語學習與應用打下基礎。比如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的Unit 1“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本單元的知識點主要圍繞“vacation”展開,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應用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構建相應的教學情景,結合圖片或者視頻來營造氣氛,在學生融入課堂以后結合課文的主題來展開對話練習或者情境表演,鼓勵學生用英語表達自身的想法,通過練習來為學生糾正理解誤區,在練習中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三)通過英語語篇閱讀等方式培養學生英語語言思維
作為一門以文字作為載體的語言工具,英語語篇閱讀在初中英語的教學工作開展中能夠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除了能讓學生會讀單詞和理解單詞的意思以外,還能夠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完成更深層次的英語學習與理解,而從本質上來說,英語語言思維的形成能夠為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發展帶來質的改變,為學生的英語學習降低難度、提升深度。在英語語篇的閱讀教學和閱讀訓練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突破文章的表層結構,結合語篇的特點和深層意義來給學生設置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帶動學生展開思考和進行思維發散,分析閱讀文本中的語言結構和語言規律,推動學生語言感知能力的發展,進而達到提升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和發展學生英語語言思維的雙重目的。
(四)結合文化背景幫助學生強化英語理解與文化意識
在探究語言發展規律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知道,一種文字語言的誕生和發展必然伴隨著某個國家或者地區文化的繁榮昌盛,語言作為一門工具,是人與人之間溝通與交流的渠道,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會產生不同的語言,而不同的文化認知和生活習慣也會導致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人們對于同一件事物的理解存在差異,這也就意味著想要學好一門語言,首先就需要對其誕生的文化背景擁有一定的了解。在英語學科的課堂教學和學習過程中,學生常常會因為這種文化之間的差異而在理解英語單詞或者句子時進入誤區,對此初中英語教師們就需要結合西方的文化特點來強化學生的英語理解,同時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以及各自的優缺點,落實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例如在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9“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的教學中,Can you come to my party?這句話的意思很好理解,但是背后體現出的是中西方文化之間的一個很大的差異點,那就是“party文化”。中國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很少有能夠參加party的機會,在學習這個單元時就容易遇到一些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結合西方的文化背景來解釋國外為什么喜歡辦party,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正確認知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在拓寬學生眼界與認知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強化學生的文化自信。
(五)借助信息技術打造英語翻轉課堂,提升教學趣味性
從本質上來說,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不僅在于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更在于學生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在英語學科的學習中更是如此,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和積極性能夠直接影響到他們最后的學習效果,對此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注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們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打造英語的翻轉課堂,結合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教學活動,在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后就需要適當地將課堂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上,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探究與溝通來攻克知識難點,這樣做一方面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能夠提升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收獲滿足感與自豪感。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課程“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為例,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教學活動的安排時就可以先分析教材中的內容,找到教材中的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將其制作成5到10分鐘的微課視頻在課堂上進行播放,讓學生通過視頻進行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保障學生在學習時的獨立性與自主性,先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預習來進行英語單詞和詞組的翻譯,再在微課視頻播放完畢后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考查,比如說“take a shower”“go off”“show up”等短語的意思,還可以考查“By the time”在時間狀語從句中的用法以及“above”“empty”等重點單詞在不同的詞性下的用法和所代表的意思,讓學生自行造句與對話,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與應用。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社會的發展,英語的語言功能和語言價值愈發突出,在核心素養的教育背景下,英語教師們更應當意識到英語作為語言工具對學生未來的發展能夠起到什么樣的作用。以核心素養作為支撐和依據開展的英語課堂教學從本質上來說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未來進入社會以后的市場競爭力,短期來看也能夠更加有效地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果,幫助教師構建高效的初中英語教學課堂。對此,初中的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除了需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思路以外,還需要對英語教學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圍繞著學生這一教育的核心主體來安排教學活動,滿足學生實際學習需要的同時也要迎合社會對于人才培養提出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李桂玲.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進的路徑探究[J].求知導刊,2023(2):74-76.
[2]喬爽.核心素養背景下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策略[J].海外英語,2023(1):194-196.
[3]王行萊.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研究[J].知識文庫,2023(1):100-102.
[4]莊小萍.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探究[A]//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第五屆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四)[C].2022:1858-1860.
[5]燕曉飛.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分析[A]//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國際院士聯合體工作委員會.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學術研究論壇論文集(五)[C].2022: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