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昌華 鎖英
摘 要:在新時期下,繪畫藝術飛速發展,各種新元素與新思想的融入不斷豐富藝術表達形式。藝術家創作想法隨之發生較大改變,開始積極探索并樂于使用新材料完成新創作。由于傳統油畫創作材料不能展現出藝術家創新想法,綜合材料的出現助推繪畫藝術進一步發展,加快藝術創新與改革的腳步。基于此,本文從中國當代油畫藝術與綜合材料的發展入手,闡述綜合材料的定義與屬性,分析綜合材料的運用價值,提出科學的應用策略,力求提高中國當代油畫藝術水平。
關鍵詞:中國當代油畫;油畫創作;綜合材料;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J2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15-00-03
在油畫發展過程中,藝術家為了更好地展示出油畫的藝術,一直對油畫材料進行持續探索。在多元化時代下,中國藝術發展受到內外部多種因素直接影響,必須積極探索與使用新材料,使得油畫繪畫材料由單一化走入綜合化。當代油畫藝術家開始大膽用綜合材料,為中國油畫持續與健康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凸顯出中國獨有的藝術特色與文化思想。可見,對綜合材料在中國當代油畫中的應用探討是十分有必要的,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中國當代油畫藝術與綜合材料的發展歷程
(一)中國當代油畫藝術發展歷程
在中國繪畫體系中,西方文化的介入催生出中國油畫。在早期階段,中國油畫多是對西方繪畫知識進行借鑒,融入個人風格,但整個繪畫模式較為傳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油畫紅色意味較濃,多以英雄人物為主,而且普遍以紅色系為主,力求突出人物精神,特別是畫面處理手法給人一種傳統感,缺少新意[1]。20世紀70年代后,畫面創作多選擇鄉村風景,出現陳丹青的“鄉土寫實美術”,也有了“傷痕美術”。自“85新潮”后,油畫藝術走入全面改革,繪畫風格呈現出多樣化,彰顯出藝術家不同的“聲音”,尤其是表達手法截然不同。中國油畫由新現實走入都市風,又到新學院派,多是采用架上繪畫。自綜合材料出現后,中國當代油畫藝術走入新發展空間。
(二)綜合材料在當代油畫藝術中的發展
油畫繪畫材料所使用的媒介,最初是水性,后來出現了乳性,直至油性出現。油畫原始形態一般是蠟畫、石壁巖畫,到后來是蛋彩畫,即“丹培拉”。在15世紀,油性繪畫材料出現,開始使用油溶解顏料作畫,材料不易剝落,完善了繪畫材料的表現方式。從17世紀開始,油性繪畫材料開始走向成熟,可以給人一種光線變化感,讓神態更加逼真。此時,油畫表現手法開始使用直接表現的方式,實現油畫技法革新。在19世紀,印象主義出現,管裝顏料誕生,為各種色彩繪畫作品創作帶來便捷[2]。到20世紀,繪畫材料獲得創新性改革,藝術家開始使用油畫材料來增強藝術效果。在20世紀晚期,金屬、樹葉、鐵制品與沙石開始用于繪畫,材料語言呈現出豐富性。我國于20世紀初期開創中國油畫藝術,以直接畫法為基礎進行發展,持續探索綜合材料的運用,借助媒介與技術的創新為油畫領域拓展新天地。
二、綜合材料的定義與屬性
(一)綜合材料定義
綜合材料即使用多種材料完成繪畫創作,走出傳統材料束縛,增強畫面視覺效果。綜合材料的選擇可以是現成品,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廢棄物或者傳統顏料等。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藝術家開始使用更多的材料來增強油畫作品的表現力。現階段,中國當代油畫的綜合材料越來越多,拓展藝術家的想象力。
(二)綜合材料屬性
在中國當代油畫中,綜合材料屬性主要包括物質與精神兩種。物質屬性,即材料自身所具有的不同質感與肌理,也包括多樣的顏色等內容。例如,鋼材會增強畫作工業感,化工材料則傳遞著輕松感。精神屬性,即真善美的體現。中國當代油畫藝術創作依托綜合繪畫材料的使用傳遞著藝術家的真實“聲音”,借助多種表現形式與技法凸顯出綜合材料所具有的精神屬性,換言之,即藝術家的真實情感。
三、中國當代油畫中綜合材料的運用價值
(一)助推油畫持續必展
油畫可以成功表達創作者內心想法與真實情感,是對創作時期實際生活的一種反映,記錄著生產的發展過程。油畫藝術在不同時期的代表性不同,所以必須順應時代發展,增強油畫作品所具有的時代感,使之帶著歷史性發展。綜合材料的出現與運用使得油畫藝術家迎難而上,積極應對新挑戰,從而助推油畫持續與健康發展[3]。
(二)增強畫家創新意識
在油畫不斷發展過程中,藝術家觀念與思想發生改變,審美視覺也開始變化。單一方式的材料不能將藝術家的靈感充分展現出來,使得作品缺少表現語言。綜合材料的應用將傳統表現方式成功打破,油畫開始從二維走入三維,實現繪畫語言重新組織。藝術家能夠大膽使用綜合材料去傳遞新想法,對創作者創新意識做到全面釋放。
(三)豐富繪畫語言形式
綜合材料在中國當代油畫材料中雖為后起之秀,但其啟發性極強,可以讓繪畫更加飽滿。中國繪畫藝術家在持續研究與實踐中,將材料內涵全面挖掘并加以利用,通過各種材料的隨意組合增強繪畫的表現力與感染力,走出傳統藝術材料使用困局,通過藝術獨創與自由原則的堅持,運用各種材料滿足張揚與個性的表現需要,使得繪畫語言形式呈現出豐富性。
四、綜合材料在中國當代油畫中的應用策略
(一)基于綜合材料選擇,展現藝術色彩
在油畫創作過程中,材料的選擇是保證油畫創作順利進行的基礎。綜合材料的準確選擇可以讓油畫創作靈感成功融入整個繪畫過程中,讓畫面所具有的藝術色彩與整體表現力全面展現出來。藝術家在進行創新時,會做好油畫材料的選擇,合理使用綜合材料完成繪畫。
首先,藝術家考慮到畫面材料要具有豐富性,積極借鑒外國繪畫作品,敢于將部分現成品加以利用,嘗試引入畫面。藝術家還會根據自身想法與藝術色彩的展現需要積極使用工業膠,尤其瀝青等材料,同時也有意識地采用工業化噴繪方式去完成油畫創作。
其次,藝術家會根據創作具體需要在選擇材料時調動自身感受,尋找到與創作靈感相符合的綜合材料。因為傳統繪畫材料缺少立體感與生動感,并不能更好地與藝術家、欣賞者產生共鳴,所以綜合材料的運用可以增強畫面表現力,準確表達藝術家的真實想法,凸顯出畫作的真正情感[4]。為此,藝術家會對樹脂等與自身創作感受相同的材料進行選擇與運用,讓畫作具有全新的視覺表達能力,開辟油畫創作的新方式。
最后,通過綜合材料的選擇去構建情境,尋找展現靈感的各種契機。例如,在風景圖中,可以保留人的痕跡,對生活中曾經運用過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工具加以利用,將其融入創作過程中。藝術家會結合生活當中的不同境遇完成材料選擇,使用鉤子、扁擔等工具,將其視為畫作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生活材料的選擇與應用下,作品展示出當時的勞作方式,即肩挑,綜合材料應用正好成為身體的一個“延伸”。在生活中,類似這樣的材料較多,藝術家必須帶著敏銳洞察力,完成綜合材料的科學選擇,傳遞出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的現代化問題,凸顯出現代藝術的敏感性,也展示出中國文化之修養,將綜合材料自身所具有的物質與精神屬性做到全面展示并加以利用,讓欣賞者獲得不同的視覺感受。為此,藝術家在結合創作實際,分析創作時代特征,結合綜合材料自身屬性去完成材料選擇時,通過真實感受的調動,讓綜合材料使用與繪畫主題契合,展現出濃厚的藝術色彩。
(二)運用綜合形式表達,呈現獨特藝術
綜合材料具有自身的形式,其形式表達特點也各不相同,需要藝術家對綜合材料形式表達靈活運用,使得藝術表達所具有的獨特性全面彰顯出來。
具體而言,一是藝術家在綜合材料應用中要注意畫面效果的增強,考慮需要使用的肌理與紋路,明確畫面當中點、線、面之間存在的潛在聯系,保證從多方面入手將綜合材料所具有的形式表達融入創作的油畫作品中[5]。在實際創作過程中,藝術家要足夠重視畫面整體形式感。例如,將畫面中的虛景與實景進行有效結合,給人一種虛實結合的感覺,使得畫面充滿靈動感。在此基礎上,藝術家還對畫面整體肌理進行選擇,結合畫面形式構成特點使用相應的綜合材料,讓綜合材料的表現形式成為創作過程中的表現手法。在綜合材料的大膽運用下,肌理效果得以呈現,給欣賞者不同的美感。
二是藝術家會重視意境表達,選擇相應的綜合材料讓表現手法具有豐富性。例如,藝術家會結合創作需要對勾、點、刮與刷等多種技法進行靈活使用,讓作品給人一種蒼茫渾厚感,而且整體氣韻較為生動,宛如走入真實情境。在創作過程中,藝術家雖然未能展示出具體場景,但通過意境表達依舊可以打造出視覺盛宴。作品中滿是中國文化,傳遞著藝術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也讓人們看到藝術家對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理解。例如,中國山水讓人著迷,給人深刻感悟,畫作中可以讓人融入相應的精神氛圍。在油畫創作過程中,藝術家會借助綜合材料形式所具有的多樣性,運用不同方式在畫面中體現出自身的感悟,讓畫面具有獨特的藝術表達感。
三是繪畫風格的突破,將具象、抽象與意象等不同肌理有效結合,使其互為一體。藝術家需要結合自身個性體驗去選擇相應的綜合材料,結合審美判斷在眾多綜合材料中精準提取出與作品主題相符合的材料。那么,綜合材料所具有的形式成為一種表現方式,彌補畫面肌理的不足,讓畫作傳遞出油畫語言。
(三)利用綜合材料屬性,凸顯個性語言
在藝術創作全過程中,藝術家必須通過大膽創新與不斷實踐將繪畫材料自身所具有的各種屬性做到靈活與準確運用,使得材料可以在創作過程中發揮出自身的應有作用。藝術家將綜合材料視為自身創作中所使用的個性語言,讓中國當代油畫藝術彰顯出個性化,助推創作藝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首先,根據材料屬性,掌握各種材料所具有的個性特點,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應用。例如,創作材料往往具備一定的內涵,需要藝術家全面挖掘材料潛在的語言,讓材料語言散發出不同力量,而材料的使用也可以和藝術家內心的精神形成統一,做好相互結合。在展現真實生活的油畫作品中,藝術家可以將真實的景色與物品融入其中,讓人物特色凸顯。在個性與張揚的表現方式下,油畫自身的真實性得到極大程度提升,而繪畫本身又給人一種樸素感,這是綜合材料在中國當代油畫中應用后產生的新魅力。
其次,注意綜合材料使用過程中,對色塊自身的隨機性做到合理保留,增強色塊所具有的松動感,讓線條具有立體感與豐富性,給人帶來極強的真實感,同時也是對生命狀態的一種全面體現,引人深思。油畫的造型語言是由線條與生命元素組織,讓油畫具有自己的個性與生命。使用綜合材料,油畫中會出現一些精彩的“線”,簡單看去仿佛是藝術家隨意進行的勾勒,但實則一氣呵成。線的畫面接近完整,離不開綜合材料的創新使用。例如,油畫棒的使用可以讓“線”具有隨意性,但整體看來卻是恰到好處。油畫棒展出現的肌理傳遞著一種輕松隨意感。質地良好的油畫棒能夠展示出一定純度與飽和度,特別是軟硬度可以讓線條具有極強的表現力,讓局部與整體給人帶來不同感覺,讓人為之驚嘆。
最后,重視色彩使用。在中國當代油畫發展過程中,藝術家對雅與俗的邊界逐漸淡化,即使是使用純色,也可能多讓畫作散發出魅力。因此,部分藝術家會使用色彩變化去凸顯個性化的語言,讓配色大膽而又迷人。例如,藝術家憑借自身對色彩的敏感性,在對人物進行展現時,選擇灰色調子,搭配好品色,依托獨特線條抒寫著不同的個性,視綜合材料為關鍵媒介,運用綜合材料去表達個性。
(四)依托綜合材料技法,增強視覺效果
不同技法的使用與探索貫穿古今。中國當代油畫藝術家必須對綜合繪畫材料使用的技法進行深入探索,掌握綜合材料創作技法的多樣性,了解拼貼、媒介肌理與組合等多種技法,通過技法的運用讓繪畫作品所具有的視覺效果全面增強。
第一,考慮到藝術表現魅力感的增強,藝術家會探索有色底的創作,合理運用綜合材料。在有色底的實際制作環節,藝術家將文化觀念融入其中,也會使用一些個性符號,使用不同的綜合材料進行合理疊加,通過適當交錯的方式形成一種有斑駁特點的肌理紋樣,讓藝術表現魅力更加強烈。
第二,為增加作品語言深度,需要使用綜合材料去提升作品的內涵深度,從而實現語言深度的增加。在此前提下,中國當代油畫作品也可以展示出物質性的暗示。那么,藝術家應大膽疊加肌理,給人洶涌澎湃之感。而這種疊加效果必須使用綜合性材料,讓畫面肌理變化豐富,讓精神能夠穿透材料。
第三,拼貼與構成技法,是將現成材料直接使用,大膽粘貼在創作的作品中,使得材料自身美感得到合理保留,也要保證材料、畫面形式與創作思想相統一。例如,藝術家會將丙烯、工業膠、麻布與油彩等綜合材料大膽組合,借助拼貼與組合的方式營造出厚薄不同的肌理,讓色層變化豐富,讓畫面在綜合材料組合下得到反復營造。
第四,拓印技法,藝術家根據創作需要使用水彩、墨等顏料完成拓印,也可以通過噴漆方式表現現代繪畫材料特點,用獨特的語言去傳遞精神與文化,讓材料碰撞出不同的美。
五、結束語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藝術家會通過繪畫方式將民族特色與文化思想融入其中,讓繪畫作品具有中國特色。為拓展油畫發展空間,藝術家積極探索綜合材料,確保繪畫作品本質與內涵得到充分凸顯,帶給欣賞者一種獨特的視覺效果,探索出具有中華民族特色和飽含優秀傳統文化的油畫藝術發展之路。在新發展環境下,藝術家從不同角度入手,帶著積極態度大膽嘗試并勇于創新,通過綜合材料的使用與探索讓中國當代油畫更加絢麗,在世界藝術之林綻放光彩。
參考文獻:
[1]林善校.論綜合材料在中國當代油畫藝術創作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博覽,2022(08):170-172.
[2]馬世恒.綜合材料繪畫與中國當代油畫表現語言的相互影響[D].西北民族大學,2021.
[3]邱實.淺談油畫創作中綜合材料的運用與意義[J].明日風尚,2020(21):72-73.
[4]劉興濤.中國當代油畫創作中的平面化色彩語言探析[J].美術文獻,2020(06):63-64.
[5]蔡巧苗.論綜合材料在當代中國油畫創作中的表現與運用[J].美與時代(中),2020(06):28-29.
作者簡介:馮昌華(1984-),男,云南昭通人,碩士,講師,從事油畫、綜合材料研究;鎖英(1978-),女,云南昭通人,碩士,講師,從事油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