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林甘來(1971~),男,漢族,福建漳州人,東山縣岐下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
摘 要: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尚小、生活經驗、學習經驗并不是非常豐富,想要學習好數學這門學科,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不僅如此,小學數學教師也需要花費更多的心思。按照當前新課改和素質教育所提出的要求,教師需要對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加強關注與重視,結合學生的成長特點和心理特點,將游戲化教學模式加入自己的教學過程當中去,從而吸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關注。因此,文章主要對小學數學游戲教學的開展和提升策略進行認真分析,以作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游戲教學;開展;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18-0079-05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任何事物都非常好奇,在具體學習過程當中,容易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所以教師為了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應用游戲競爭的方式,讓學生對數學這種具有抽象性特點的知識加強理解和運用。在數學游戲競爭當中,激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真正實現事半功倍的目標。基于此,文章主要對小學數學游戲教學的開展以及提升策略展開探討。
一、 數學游戲活動含義
教師通過對數學游戲活動的作用進行仔細分析,發現其完全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于游戲是沒有任何抵抗力的,通過教師開展數學游戲活動,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目光,拉近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另外,開展數學游戲活動,還能夠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與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也是現階段數學教師開展數學知識教授過程當中有效的一種方法。
二、 游戲化教學方式的主要特點
(一)直觀性
抽象性是數學知識明顯的特點之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很有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慢慢出現畏難的學習態度與心理,不能夠將抽象性的數學知識理解透徹,這時教師通過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將數學知識點以直觀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就可以更好去幫助學生深理解數學知識內容。7~12歲的小學生,他們的年齡尚小,理解能力弱,如果教師依舊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那么學生處在被動的角色當中,便沒有辦法以主動、積極的態度去學習,必然會對教學的效果帶來不利的影響。教師以游戲的形式,將數學知識展現出來,能夠深化學生的記憶,增強其專注力,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數學知識。
(二)循序性
想要讓學生更好地去理解數學知識,如果只是依靠短暫的教學,是沒有辦法做到的,所呈現出來的效果也不是非常完美。數學教學需要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展開和進行。教師將數學知識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融入游戲當中去,學生通過在游戲當中探究,不僅能夠回想起以前學到的知識,還能夠將現在學到的知識進行重復利用,舉一反三,真正實現融會貫通。小學數學教師在游戲設置的過程當中,需要對學生的思考能力、好奇心等多個方面進行仔細分析,之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游戲的難易程度,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競爭性
為了能夠將游戲教學的優勢、作用全部發揮出來,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教師需要對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進行仔細思考,并且認真培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把握學習的時機。借助游戲的競爭性和趣味性,緩解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壓力,提高其專注力,確保學生認識到自己在課堂當中的角色與位置,之后變得更加自信。
(四)娛樂性
游戲的娛樂性是非常強的,游戲教學可以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大幅度提高教學的水平和效果,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對學生的主要學習特點全面了解,之后分析學情,依托游戲來更好地去引導學生,創建趣味性更強的課堂,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的質量。
三、 小學數學游戲教學中遵循的原則
游戲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但是在具體實踐過程當中,教師還需要遵循相關的原則,絕對不可以盲目設計。其一,目標性原則。游戲教學需要緊緊圍繞在教學目標的周圍來落實,不能夠只是簡單的游戲,需要完成數學教學任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二,新穎性原則。需要對游戲的主要形式和內容進行不斷更新,不要只使用一二種大同小異的游戲,否則的話,學生就會慢慢地出現抵觸心理。其三,適應性原則。游戲教學需要滿足不同年齡學生所提出來的學習要求,通過游戲教學,增強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數學思維。
四、 小學數學教學當中開展數學游戲的重要性
(一)吸引學生注意力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一件事物產生濃厚興趣,學生才會全身心投入研究過程中,發揮出自己的熱情。任何階段的學生,他們對游戲都沒有太多的抵抗能力。教學活動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能夠反映出學生的心理需求,學生以主動、積極的態度投入學習過程中,并且在玩樂的過程中掌握更多數學知識。教師在數學游戲設計的過程當中,還需要將游戲與教育二者進行合理分配與設置,不要將游戲的時間設置過長,將精力放在學生喜歡的運動上面,不僅如此,與課本上面的知識進行充分結合,最終真正實現設計好的目標,也可以讓學生在愉快的游戲當中獲得學習知識。
(二)鍛煉學生思維
因為個人差異,學生的思考能力不一,有些學生有較好的思考能力,而有些學生水平還很低。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對于這一問題進行仔細思考,將教學與實際更好地聯系在一起。例如,教師可以將有關“數列”的數學知識和游戲進行融合,讓學生親自去體會,并且掌握數列的意識,運用游戲就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模式發生較大改變,自己的思維變得更加清晰。游戲化教學模式不僅能夠為學生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思考,最終呈現出良好的數學學習效果。
(三)激發學生團結合作意識
將游戲教學模式加入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因為在游戲的過程當中,大多都會通過幾個人的合作來順利完成,并且游戲需要學生的密切配合,才能夠更好地去完成游戲。
(四)端正小學生學習態度
游戲趣味性非常強,而且也有較強挑戰性,小學生雖然說年紀小,但是他們的探索欲望特別強烈。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去引導學生參與到數學知識學習過程當中,時間一長,學生便會在有效教學活動幫助之下,學會站在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養成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并且在教師正確幫助之下,端正自己學習數學知識的態度,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的科學性。
五、 開展數學游戲活動當中存在的問題
(一)并未理解數學游戲開展的重要性
數學游戲教學理念在我們國家發展的時間很短,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并未對其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對其重要性也未展開思考,在這樣的情況下,必然會對數學游戲活動的開展帶來一定影響,導致數學游戲活動在課堂當中所占的比例較少,甚至出現形式化問題。
(二)未結合實際情況,教學設計缺乏科學性
數學教師在備課的過程當中,需要對數學游戲活動的設計進行仔細思考,并結合學生學習的主要特點以及具體需求。但是部分數學教師并沒有豐富的數學游戲設計的經驗,設計出來的教學方案缺乏一定科學性,對數學游戲活動產生一定影響,最終導致數學游戲活動作用無法被發揮出來,對課堂的有序進行也帶來阻礙。
(三)學生紀律較差
小學生因為年齡尚小,自控能力以及自我約束能力很差,在數學游戲課堂上面,因為學生的自控能力偏差,所以教師出現“開始容易、結束困難”問題。具體游戲進行的過程也非常困難,課堂的紀律無法維持。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數學游戲活動展開期間,還需要制訂出完善的課堂管理機制。但是部分教師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因為缺乏豐富的工作經驗,常常會因為學生紀律差問題感覺到頭疼,影響課堂的效率,甚至對課堂正常的進度都帶來阻礙。
(四)師生之間缺乏互動
筆者經過認真分析和調查之后發現,在游戲化教學過程當中,小學數學教師將自己作為了旁觀者的角色,觀察學生在活動當中的表現,并沒有及時給予學生建議和幫助,甚至沒有和學生之間進行良好溝通與交流,導致游戲只是學生之間的游戲,所呈現出來的游戲學習效果并不是很好。在數學教學過程當中,高質量的游戲活動能夠幫助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因此,教師在學生進行游戲的過程當中,需要以主動、積極的態度參與進去,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幫助和指導,拉近自己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
六、 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方法與策略
新課改要求:小學階段的教學需要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也需要為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提供幫助,讓學生學會基本的學習技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行為。小學階段學校教學的目標雖然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任務卻非常艱巨,需要學校和教師為學生身心更好的發展營造出良好的氛圍與環境,也為其日后更好的發展打下基礎。小學階段當中的教學活動主要包括:數學、英語、語文、品德與生活等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目的就是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數學學科的性質與其他學科之間有較大的差異,前者對學生的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多個方面都非常關注,只有當學生有較強的思維能力以及計算能力,才能夠為后面的理科學習打下基礎。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數學教師,需要在工作當中對教學的目標、教學的方式進行仔細分析,并且應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與策略,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關注度,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現在數學游戲活動當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但是教師會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仔細分析,秉承嚴肅認真、精益求精的態度,將游戲教學方法落實到數學教學過程當中,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去學習。
(一)應用游戲,導入課堂教學內容
有較強趣味性的課前導入,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學生對新鮮事物都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性格特點,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了解和認識。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6~10的認識與加減法》一課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利用之前所學習的《1~5的認識與加減法》,讓學生進行快問快答游戲。當教師為學生作出示范之后,學生迅速進入快問快答過程當中。這樣學生不僅對之前學習的知識加以鞏固,而且還對現在學習的內容有深入了解,從而進一步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結合教學內容,合理設置游戲
將游戲化教學模式融入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在游戲設計的過程當中,需要對學生學習的特點、年齡的特點等多方面內容進行思考,保證讓游戲變得趣味十足,從而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教師在游戲活動設計時,還需要對教學的難點與重點問題有全面了解,之后設計相應的游戲活動,保證自己所設計出來的教學活動開展時更為順利,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作為基礎,幫助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全面掌握。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認識圖形》一課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預先準備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物體,之后進入教學過程當中去,確保游戲教育可以順利開展。通過教師將相關的物體展示在學生的面前,之后指導學生去認識圖形,并說出圖形的正確形狀。另外,教師還可以啟發學生,讓學生思考自己日常生活當中還有哪些有關圖形的物體,通過學生的仔細思考,學生便會說出有關形狀的物體,例如,長方形的旗子、圓形的桌子、正方形的色子等。
(三)對游戲化時間進行合理安排
小學數學課堂每節課的時間是固定和有限的,如果教師將游戲化的教學方法融入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那么就需要對游戲化的時間進行嚴格控制與管理,保證游戲化的時間安排得科學合理。在游戲化課程正式展開之前,教師需結合本堂課所要教授的內容以及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實際情況,對游戲進行設計,掌握課堂的節奏。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位置》一課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結合教學的主要內容展開游戲化設計,突出學生的課堂當中的位置,讓他們在游戲當中明白位置的重要性,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將自己所處在的位置清晰地說出來,保證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游戲活動當中,并在游戲中學習更多的知識。即教師要求學生從自己的座位當中出來,全部聚集到講臺上面,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排列,之后描述自己的主要位置,例如,自己的前、后、左、右都是哪位小朋友。學生結合自己在課堂當中所學習到的知識,在游戲當中感受到快樂,體會到數學的魅力,這必將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生活化實踐
生活當中處處蘊含數學知識,也能夠在生活當中尋找到數學知識的原型。教師可以應用游戲引導學生進行生活化的實踐。例如,將數學教學應用到數學課后知識布置過程當中,讓作業的形式變得豐富和有趣,學生也能夠在實踐過程當中提高自己的數學知識使用的能力。即在對《人民幣》開展教學之后,教師可以布置課后游戲作業,讓學生深入生活實際當中,理解人民幣的實際面額以及使用方法。學生來到菜市場和超市中購買生活必需品,在實踐體驗當中充分感受到數學與自己的距離,也在物品買賣的過程當中掌握人民幣的實際面值以及換算的方法,學生的數學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從而也會得到明顯提高。
(五)利用故事寓教于樂
眾所周知,學生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并沒有很大的興趣,而對于不同的故事卻非常關注,而且有較強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當中,需要將數學知識合理地應用到故事講解過程當中,讓數學知識有較強的趣味性,從而吸引學生的目光,更好地去引導學生認真去學習數學知識,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新時代背景之下,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腳步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較大的改變。這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來匯集豐富的教學資源,讓小學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更強一些。因為學生的年齡小,對于任何事物都抱有超強的好奇心,所以教師將數學知識融入故事當中,從而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認識鐘表》一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網絡上尋找相關的故事,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時間:兩個小朋友約定在同一時間之內見面,但是彼此卻錯開的故事。這個故事與小朋友的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關系,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為什么會出現時間錯位的問題?這時候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更多思考的時間,讓他們以自主的方式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當學生進行了認真的思考之后,教師再將最后的答案說出來,學生就會瞬間明白問題,更加深入地理解時間這一知識點。
(六)課后的及時總結與反思
教師在課堂當中需要與學生進行良好溝通,而在課后同樣需要與學生進行交流,此方法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在自己學習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并記錄下來。而且教師也需要在課后對數學課堂當中所展開的游戲數學教學活動進行總結與概括,從而提高自身對游戲課程的理解。開展趣味十足的數學游戲,教師緊緊抓住學生喜歡游戲的心理,利用他們的愛好和興趣,幫助學生慢慢學會更多專業的知識和內容。教師通過與學生的及時溝通,能夠幫助學生去分清理論知識與實際。在游戲的過程當中,教師同樣需要進行總結和歸納,為學生順利地學習相關知識打下基礎。但是教師需要特別注意:在教學游戲講解的過程當中,不要講解得特別細致,否則的話,會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產生一定影響,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反思當中進行學習,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去總結與反思,進一步提高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七、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游戲教學內容非常豐富,其中包括較多的內容,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學習的特點以及課程的主要內容,對游戲教學進行科學設計,讓原本乏味的課堂變得饒有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教學的水平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高欣楠.小學數學游戲教學問題及其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3(3):196-198.
[2]楊燕榮.游戲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淺析[C]∥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教師發展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教師發展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2023:504-507.
[3]黃錦珍.淺談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教學的應用[C]∥廊坊市應用經濟學會.社會發展——跨越時空 經濟基礎論文集(一).社會發展——跨越時空 經濟基礎論文集(一),2023:3188-3193.
[4]馬海霞.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華夏教師,2023(6):79-81.
[5]陸雯.在游戲中學數學 在快樂中長智慧——小學數學游戲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22(31):70-72.
[6]周云云.基于兒童視角的小學數學游戲教學策略[J].小學生(中旬刊),2023(1):46-48.
[7]鄭為平.游戲教學 寓教于樂——小學數學游戲教學策略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2(36):143-145.
[8]段亞鋒.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34):131-133.
[9]梁勝來.小議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的實踐[C]∥廊坊市應用經濟學會.對接京津——社會形態 基礎教育論文集.對接京津——社會形態 基礎教育論文集,2022:796-798.
[10]王香.淺談寓教于樂的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策略[J].新課程研究,2022(31):63-65.
[11]賈禮.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J].新課程,2022(38):130-131.
[12]汪曉瑋.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探究[C]∥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國際院士聯合體工作委員會.創新教育實踐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三),2022: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