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瑋
[摘 要]目前,許多制造企業的經營發展都遇到了較多的困難,其在成本管理與控制方面存在許多不足,嚴重阻礙了制造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制造企業應增強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加強管控,提升企業的成本管控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文章針對制造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的實際情況展開分析,對價值鏈成本管理應用的必要性展開全面研究,針對企業當前的問題,明確其價值鏈成本管理的不足,提出確立成本管理優化目標,完善價值鏈成本管理體系,了解成本構成、強化全員的成本管理意識,實現售前售后服務相結合和實現制造企業外部價值鏈的成本管理優化等應對策略,以期幫助制造企業提高成本管理與控制的效果。
[關鍵詞]制造企業;成本管理;成本控制;價值鏈;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3)12-0088-03
制造企業價值鏈的主要構成要素包括基本活動、支持活動和利潤。制造企業的基本活動是指能夠直接創造出價值的產品研發設計、采購、制造、銷售等環節。基本活動需要立足于支持活動之上進行運作[1]。
制造企業的支持活動是指輔助基本活動的多項活動,包括信息管理系統、企業基礎設施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價值鏈成本管理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整合優化企業的價值鏈資源,對價值鏈各個環節的成本效益進行優化,提升價值鏈的整體價值,促使價值鏈具備更強的競爭優勢。
通過價值鏈的成本管理,企業可以針對其多個價值鏈進行全面深入研究,對內部與外部的價值鏈進行優化,促使企業高效整合資源,增強制造企業的發展活力。
采用此種成本管理辦法,制造企業能夠有效提升管理的科學性。
第一,企業可以對自身的價值鏈進行科學分析,找出企業中基礎的價值運動組合,并分析產品生產全過程,收集成本信息,進而優化企業的成本結構;并立足實際狀況,制定科學的成本管理戰略,提供企業的管理效率。
第二,制造企業為了增強發展活力,需要在關注競爭對手的同時明確自身在價值鏈中的位置,結合自身定位確定目標市場,并加強上下游的友好合作,制定更加科學的經營策略[2]。
第三,企業可以此為基礎加強對與自己處于同一水平企業成本狀況的分析,以此來調整自身的成本戰略,明確對手產品所具備的優勢,不斷解決自身產品存在的問題,轉變成本管理思路。
由此可見,通過價值鏈成本管理的方式,制造企業能夠有效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
(一)價值鏈成本管理體系設計不夠全面
目前,很多制造企業的價值鏈成本管理體系的設計不夠全面,主要原因在于制造企業并未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設計成本管理體系。部分企業照搬照抄其他企業的價值鏈模式,其成本管理體系與制造企業自身的具體情況不相適應,以至于在具體管控過程中無法真正落實管理措施。
另外,制造企業并未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改革與創新價值鏈成本管理體系,使其無論是在人力資源的分配與管理方面,還是在生產經營的各個階段,都無法與企業當時的實際情況相適應,導致價值鏈成本管理與控制的質量較差。
(二)研發成本把控不嚴
就當下來說,許多制造企業的成本管理與控制效果相對較差,主要表現為并未設立目標成本。
大多數制造企業在研發層面投入的成本相對較多,以此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是由于制造企業的目標不夠準確,并未在項目起始階段開展完善的成本管理工作,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又缺乏有效管控,并未在前期進行產品成本使用設計,以至于后續的生產銷售環節成本支出相對較多,導致成本管控質量有所下降。
許多制造企業對研發階段的總體成本源頭式管理有所忽視,產品成本規劃不夠科學,其與企業產品的實際情況不相適應,導致目標成本管理把控不嚴,價值鏈成本管理的作用無法發揮,管理體系不夠健全,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
(三)產品成本劃分環節不合理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許多制造企業的成本管理與控制效果相對較差,主要原因在于制造企業忽視產品成本的科學劃分,分配到各個環節中的成本不夠合理,以至于產品的成本難以控制,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效益。
許多制造企業對產品的成本構成不夠了解,成本管控的范圍不夠寬廣。尤其是制造企業容易受到傳統經濟體制的影響,將管理的重點放到生產工作中,忽視對上下游供應商及客戶的管理,以至于上下游供應商對企業的影響較大。這樣不但導致產品成本的劃分不夠科學,也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
許多制造企業的工作人員成本管理意識有待提高,其在銷售、售后等環節中忽視成本管控,導致這些環節中的成本浪費情況嚴重,不利于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四)售后服務成本意識欠缺
目前,大多數制造企業在售后服務方面的成本控制能力較差,主要原因在于制造企業并未形成嚴謹高效的管控意識。
企業并未建立起科學的售后服務管理機制,沒有設置科學的售后衡量標準,這不但有可能導致用戶利益受損,也會使企業的信譽度下降。
制造企業的成本預算管理能力相對較弱,預算編制不夠科學,并沒有在事前對售后服務的預算成本進行有效管控,導致預算無法發揮實際作用。制造企業并未對預算執行結果進行科學分析,缺乏對售后服務成本管理具體情況的研究,無法明確其中存在的不足,采取的措施有效性有待提升。這就導致制造企業的售后服務成本管理質量不斷下降,從而影響企業的健康運轉。
(五)采購成本管控不佳
制造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在長期生產的過程中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對此,制造企業需要從采購環節進行成本管控,但是,許多企業的成本管控方法不夠先進,并未選擇與企業的實際采購情況相適應的成本管控方法,以至于企業的采購人員無法真正了解市場狀況,對產品市場的把握能力不足,導致企業無法提高成本管控的質量。許多制造企業并未選擇固定且合適的供應商,供應商更換較為頻繁,并未與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導致采購成本無法下降,影響企業的整體利潤。
此外,許多制造企業并不注重對采購人員的專業培訓,在采購環節容易出現徇私舞弊等問題,影響成本管控的質量,制造企業的成本管理效果也會隨之降低。
(一)確立成本管理優化目標
制造企業只有加強目標成本管理,才能進一步增強企業的成本管理能力。
制造企業應當在產品研發階段明確產品目標成本,提升成本規劃的科學性,在生產前期加強對產品成本的科學控制。采取源頭式的成本管理具有較強的先導性作用,可以進行成本預防控制。在研發階段,對產品目標成本進行設計,可以從初始階段久對產品成本進行科學管控,在后續的各個生產經營環節中也能夠有效提高成本管理的質量。
制造企業的研發部門應當加強市場需求分析,對產品的功能性、技術性與經濟性進行分析,設計科學可行的方案,對方案中的預測成本與目標成本進行比較,進而確定最終的方案。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優化企業的成本管理。
同時,企業要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維持價值鏈的穩定,提升對市場的分析能力,降低研發成本。
(二)完善價值鏈成本管理體系
制造企業需要進一步優化價值鏈成本管理體系,加強頂層設計。
管理層應當更加注重價值鏈成本管理體系的建設,明確價值鏈成本管理的重要意義,并在此基礎上,結合企業的具體運營狀況構建出科學的價值鏈成本管理體系。同時,制造企業要完善相關制度,明確工作規范與具體落實措施,保障工作人員能夠依照規章制度完成工作內容。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成本管理與控制的效果,使價值鏈成本管理體系與企業的需求更加貼合。
此外,制造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不斷創新與優化價值鏈成本管理體系,使其能夠與企業的發展方向保持一致,在各個發展階段加強成本管控,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與利潤[3]。
(三)了解產品成本構成,增強全員的成本管理意識
制造企業要想提升價值鏈成本管理的有效性,需要不斷加強對產品成本及其構成的了解,促使工作人員增強成本管理意識。制造企業需要立足其市場定位,明確產品在各個環節中的成本支出具體情況及產品成本的主要構成,加強成本分配的科學性。
制造企業需要加強對工作人員成本意識的培養,對其開展價值鏈成本管理的理論培訓,使其明確價值鏈成本管理對企業的重要作用。制造企業還需要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尤其是要加強對成本管理人員的培訓,使其理論基礎與實踐能力不斷增強,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不斷提高,進而推動制造企業健康發展。
(四)實現售前售后服務相結合
制造企業應當注重售后成本的科學管控,保障成本支出逐步減少。制造企業需要完善售后服務管理體系,制定完善的衡量標準,明確售后的范圍,在范圍之內保障客戶的權益,進而提高企業的信譽度與客戶滿意度。同時,制造企業需要注重產品質量管理,在保障產品質量的基礎上,盡可能減少售后問題,節約售后成本[4]。
制造企業要加強成本預算,通過事前對售后成本進行預算的方式,對后續的售后活動進行管控,及時發現存在的成本管理問題,并采取科學的應對措施予以解決。制造企業需要將售前與售后服務相結合,在售前加強與客戶的溝通,保障客戶能夠明確企業的產品特性,結合自身需求選購產品,減少售后服務的可能性。另外,制造企業還需要加強對售后人員的培訓,使其端正售后服務態度,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五)實現制造企業外部價值鏈的成本管理優化
1.縱向價值鏈成本管理優化
制造企業需要加強供應商環節的成本管理,優化供應商是縱向價值鏈成本管理中十分關鍵的內容。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采購風險,提高采購效率,使制造企業在采購活動層面減少成本支出[5]。對此,制造企業可以與供應商簽訂長期的合作合同,對采購金額單價及產品質量做出明確的規定,規劃出在未來原材料價格變動的情況下,采取的措施與風險承擔方式,與供應商形成共同承擔風險、共同分享利益的友好伙伴關系。制造企業需要加強銷售環節的成本管理,銷售商數量相對較多,渠道較為廣泛,制造企業想要加強成本管理的效果,需要拓展銷售商的范圍,與其建立起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這樣不但能夠降低制造企業的銷售成本,而且能夠更快地打開銷售市場。
2.橫向價值鏈成本管理優化
制造企業需要加強橫向價值鏈成本管理,對此,需要制造企業實施低成本戰略與差別化戰略,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制造企業應注重對產品之間的差別化分析,明確產品具備的優勢,判斷產品的價值,在此基礎上確定產品價格。在進行橫向價值鏈成本管理時,企業要加強對自身與競爭對手的分析,明確產品之間的差異性,或創造出自身產品與競爭產品之間的差異點,利用這一差異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制造企業需要加強對市場中對手企業產品情況的了解,懂得對方的產品營銷方法,明確自身存在的問題,取長補短,解決存在的問題。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成本管控的質量,推動制造企業的長遠發展。
制造企業需要注重管控措施的創新與先進理念的引進,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企業成本控制的效果。對此,制造企業可以采取確立成本管理優化目標,完善價值鏈成本管理體系,了解成本構成、強化全員的成本管理意識,實現售前售后服務相結合和實現制造企業外部價值鏈的成本管理優化等方法提高成本管控的效果,推動制造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趙巖,王浩,汪洋.制造企業產品成本管理控制路徑研究[J].投資與創業,2022(13):141-143.
[2]靳長英.管理會計視角下制造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探討[J].質量與市場,2022(01):112-114.
[3]于芳.管理會計視角下制造企業產品成本管理與控制探討[J].中國中小企業,2021(07):120-121.
[4]陸敏.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中外企業家,2020(07):59.
[5]白羽.關于如何加強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的思考[J].納稅,2019(33):2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