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萍 周淼葭

巴蜀重鎮,恩陽新區。
四川東北部,大巴山系米倉山南麓,在文化積淀豐厚、歷史悠久的巴中大地,有一片正煥發生機的沃土,這就是10年前才新設立的巴中市恩陽區。新區初立,勢如破竹,曾經的荒蕪黃土已是產業崛起的新興之城。
10年奔跑發展,恩陽區搶抓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機遇,大力實施“開放引領、產業強區”發展戰略,以“工業增量化”為統攬,以園區建設為抓手,以招商引資為契機,以產業發展為重點,逐步構建電子信息、食品飲料等主導產業,全力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由零破億臨港產業園跑出加速度
義陽山下,恩陽河畔,一棟棟標準化的小高層樓房整齊排列,掩映在初夏新綠的植被中,仿佛想迫不及待地展示它們的身姿。樓棟之間是寬闊的柏油路,公交站臺、便利店、美發店、路燈等點綴其間,還有茶樓、濕地公園、社區醫院、幼兒園等在加快建設之中,儼然一座新興小城。
這,是恩陽區締造的一個“奇跡”——臨港產業園。
“從破土動工到第一家企業入駐投產,我們僅用了6個月;而園區一期項目完工,修建標準化廠房20棟共23萬平方米、園區產值由零沖破億元大關,也僅用了一年時間。”恩陽區發改局局長王軍自豪地說道。
園區以電子信息為主導產業,以此為載體,搶抓東部沿海和成渝地區產業轉移機遇,聚焦智能移動終端、穿戴設備、家居家電等產品,加快引進一批成長性強、相互配套、效益明顯的專精特新電子信息企業,建設成渝地區電子信息產業協作配套基地。
目前,園區已入駐電子信息企業24家,四川悍天實業有限公司即是其中之一,主要從事火控電子芯片電路主板、精密五金加工、航空航天產品、電容式觸摸屏、鋼化玻璃蓋板、車載導航(前裝和后裝)、智能家居產品等方案研發和生產。
“恩陽的營商環境非常好,區位優勢也越來越明顯。入駐園區以來,我們全程享受的都是‘一站式、保姆式服務。”悍天實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接下來將繼續吸引人才、擴大企業規模,以產業電子信息化、電子信息產業化為攻堅主方向,瞄準前沿布局落子,狠抓創新蓄能提質,敢當龍頭輻射帶動,為加快建設現代化新恩陽貢獻更多力量、展現更多擔當。
此外,已經投產的巴中恩隆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專業手機產品及PCBA主板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主要銷往非洲和東南亞150余個國家及地區。公司建成現代化生產流水線4條、商業包裝線2條、寫碼線2條、點膠線1條,共有在職員工310余人,實現年產值7000余萬元。今年,公司新建SMT高速貼片線2條、現代化生產流水線4條、商業包裝線2條、寫碼線2條、點膠線1條,預計新增就業崗位200余個,年內實現產值超4億元。
這兩家企業只是園區的縮影。待園區全部建成后,將有力地促進恩陽區臨港產業園市政公用設施的完善,推進恩陽區城市基礎設施的發展、成熟,將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加快恩陽區邁向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步伐,推進恩陽區的城市化進程,增強城市的聚集、輻射、帶動能力。


構建體系食品飲料產業做大做強
在筑巢引鳳吸引專精特新電子信息企業的時候,恩陽區經過多年發展,在構建食品飲料工業體系方面已小有成效,豆干零食、酒類釀造、糧食及油脂加工、屠宰及肉類加工、調味品、方便食品、天然礦泉水、保健飲料等工業版圖在恩陽的熱土上開出了美麗的花。
《當代縣域經濟》記者一來到柳林食品工業園,就被彌漫在空氣中的濃郁豆香所吸引。“前面就是‘胡婆婆的生產車間,香味應該是從那里飄過來的。”恩陽區發改局機關黨委書記鄭貴瓊向記者介紹。她口中的“胡婆婆”是指四川省胡婆婆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該企業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食品生產民營企業。
從最開始的擺攤販賣鹵豆干,到如今成為頗有規模的食品企業,“胡婆婆”走出了恩陽區本土企業的成功之路。
“我們是在2005年3月成立公司的,現在主要是豆制品、蛋制品和薯類制品三大系列,有在職員工400余人。”企業負責人說,公司并不因循守舊,而是積極開拓研發新品,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500萬元,已獲得國家授權專利33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
“胡婆婆”的研發和創新不斷更新迭代,迄今為止,公司已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四川省優秀民營企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市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等50余項殊榮。
優良的口感帶來的是廣闊市場。目前,“胡婆婆”營銷網絡已遍布全國31個省、區、市,有固定經銷商300余家,產品更是進入到國際國內知名的大型賣場和連鎖超市,與沃爾瑪、伊藤洋華堂、北京華聯、家樂福、百草味、良品、三只松鼠、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成為長期合作伙伴,于2016年成功入駐京東、天貓、淘寶電商超市,建立了自己的電商自營店鋪,每年銷售額保持著20%以上的遞增。該企業在2022年實現產值1.96億元,實現利稅800余萬元。
無獨有偶,在“胡婆婆”對面,四川好彩頭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自動化生產機械正在滿負荷運轉,食品、飲料等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去年,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我們的貸款利率從7.2%降低到6.5%,每年可節約大概40萬元的成本。”公司負責人說道。
不論是在臨港產業園還是在食品工業園,記者走訪到的企業都異口同聲贊揚恩陽區的營商環境,對于企業的困難不遺余力想方設法解決,審批流程也快捷有效。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企業愿意入駐、留得下來,這也是恩陽區招商引資的一大制勝法寶。
京東入駐電商聚集中心初顯
毗鄰恩陽古鎮北入口的地方,是一幢新建不久的建筑,深紅色框架與玻璃組成的墻體彰顯著新派的氣息,建筑正面牌匾上是大紅色的字體,書寫著——“京東(恩陽)數字經濟產業園”,昭示著這里即將誕生新的傳奇。
是的,對于恩陽這個新成立10年的行政區來說,京東的入駐,無疑為之打了一劑強心針。40億元的總投資,讓這片朝氣蓬勃的熱土迎來新的曙光。
在產業園展示大廳,記者了解到,園區將一直建設到2027年,包括“1個川東運營基地”“1個數字經濟示范園”和“4個中心”(產業運營中心、預制菜產業服務中心、鄉村振興示范中心、品牌運營發展中心),總面積1萬平方米。
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項目建成后將助力恩陽區城市品牌和產業品牌提升,5年深度服務不低于50家本地企業,培育一批本地品牌上行京東,品牌觸達量(曝光量)將超過5億人次;除此之外,園區還將引入不少于200家企業落地恩陽,新增就業崗位不低于2000個,這會有效拓展本地稅收來源,推動財政收入增長。與此同時,依托京東的平臺和資源,還會助力恩陽區網絡銷售額平均年增速超過30%,5年新增總產值不低于40億元。目前,園區已入駐企業53家。
在今年1月3日的開園儀式上,四川省商務廳副廳長梁勇就曾表示,恩陽擁有區位和產業優勢,希望其利用京東在電商物流、信息化技術、數字科技等領域的綜合優勢,加強在現代物流、數字化轉型服務等領域合作,搭建更多特色產品供銷平臺,提高生產流通、消費智能化水平,將數字經濟打造成為建設現代經濟體系、促進消費復蘇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