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
[摘要] 《“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指出了特殊教育要由辦好的程度上升到提高質量,目的在于努力使殘疾兒童、青少年成長為國家有用之才。聾校高中班主任如何順應形勢開展德育工作,已經成為特教同仁們值得思考和探究的問題。本文基于聾校高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現狀及現實要求,以聾校高中班主任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為切入點,凝練聾校高中班主任的三個工作中心點,以引發思考,尋求共鳴。
[關鍵詞] 聾校;班主任;特殊教育;高中聾生
聾校高中班主任面對的學生是一個有豐富感情、有靈活思想、有行為能力,卻難以與普通人正常交往的特殊性群體。如何把這些學生培養成一群學有所成、自強自立,能夠融入主流社會并服務于社會的有用之才,是聾校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最終目的。
筆者認為,在聾校高中年級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立德樹人”,應該抓住三個中心點,首先要去真正了解聾生,融入聾生,凝聚人心,塑造一個優秀班集體;其次,工作重點應該放在聾生生理和心理的教育上,促進聾生健康成長;再次,幫助聾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樹立人生目標,培養聾生的終身學習意識,引導其逐步成長為對家庭、對社會的有用之才。
一、打破隱形的玻璃墻——不止于手語
美國作家海倫·凱勒說:“視覺障礙隔絕了人與物,聽力言語障礙隔絕了人與人。”對于聾生而言,手語是他們的第一語言,是聾生運用自如且能夠流暢表達自我想法的語言,能夠滿足聾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的基本交流需求,但手語交流所傳遞的信息難免片面化,所表達的意思總是不夠深入透徹,溝通障礙就像橫亙在聾人與健聽人之間的一道看不見的玻璃墻。因此,除了手語之外,班主任還應該善于利用其他“語言”,打破聾人與健聽人之間隱形的玻璃墻,消除溝通障礙,建立情感聯系。
對于一名聾校高中班主任而言,首先對班級具有責任心、對聾生具有責任感是必備條件。其次,班主任應時刻保持一顆求知心。特殊教育是一門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學科,每一位特殊教育老師都應該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扎實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知識以及較強的教學實踐能力,幫助聾生拓展因聽力障礙而導致的狹隘知識面。最后,班主任應保持一顆好奇心。特殊教育老師應在課堂外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對班級學生的動態了然于胸,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家庭情況、成長經歷和興趣愛好,尊重差異,發現聾生身上的閃光點。
如此,班主任才能逐步走進聾生的內心世界,拉近聾生和班主任的心靈距離,博得聾生的信任。班集體便能夠快速凝聚起來,學生也會樂于被教育和管理,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才會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二、開展生理心理教育——雙管齊疏通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聾生因為從小受聽力影響而信息來源匱乏,對自我認識不清楚,遇事容易情緒化。尤其是高中段的聾生,與普通學校學生相比,普遍入學或升學較遲,心理不夠成熟。所以,班主任要配合好學校,認真做好此方面的教育,生理上科學對待,遇到問題切勿敷衍搪塞;心理上積極引導,遇到問題不可草草了之。班主任只有雙管齊下,做好對聾生的生理和心理教育,才能引導聾生更好地成長成才。
針對聾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學校和班主任在教育實踐中一般應該采用集體教育、個別教育以及分性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筆者認為,生理衛生教育的重點應該從正確認識“早戀”入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應該以“自我悅納”為基礎。
聾校高中生就年齡上而言,很多已經超過18歲,但心理狀態又不滿18歲,故而解決聾校青少年早戀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首先,班主任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入手,了解學生,保持積極溝通,耐心教育,積極說服;其次,引導聾生建立正確的戀愛觀與和諧的人際關系,單憑班主任一己之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校、家長以及相關殘聯組織、社會服務機構的配合教育。由此,班主任才能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學生從內心產生自我教育的力量,從而正確認識和處理早戀相關問題。
自我悅納是引導聾生實現心理健康的基礎工作。開展自我悅納,就是讓聾生正確認識自我,正確評價自己、接受自己,在此基礎上引導聾生更全面地發展。首先,班主任要善于利用每周主題晨會和班會進行集體教育,讓聾生逐步認識到什么是自我悅納,接受自己的全部,分析自己的成長過程,在成功或失敗的經歷中學會情緒管理;其次,利用每學期兩次的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做好評價他人與評價自我的工作,使聾生認識自我的優點和特長,坦然接受自身的不足,不斷完善自己,自信面對生活;最后,利用校會、集體活動或重大節日、比賽等機會,促使聾生多和外界交流,逐步融入社會,接受自己的不同,找到自己的閃光點,肯定自己的價值,在經歷和體驗中找到愉悅感和成就感。
三、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做有用之才
聾校高中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引導聾生積極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并能夠自食其力。因此,高中階段就要幫助聾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樹立遠大目標,明確讀書的意義,培養聾生的終身學習意識,引導聾生成為國家有用之才。
高中是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學生不僅開始關注日新月異的外部世界,也開始描繪精彩絕倫的人生道路。高一的職業生涯規劃可以認知、規劃與初探為中心,從高一上學期開始,班主任可以通過晨會和主題班會,帶領學生初步規劃高中三年的學習生活,根據自己的專業(聾校一般開設美術專業和計算機專業)全面認清自己的能力,明確各階段的目標,為以后的聾人單招高考做好鋪墊。高一下學期則要確定目標大學和職業方向,班主任要引導聾生以往屆優秀畢業生為榜樣,取長補短,樹立目標;高二是調整目標與時間管理,班主任應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學習壓力,科學管理時間,了解各個學校聾人單招的招生政策;高三主要是研讀高校政策和積極備考,班主任應針對不同學生的水平和狀態,建議學生選擇最合適的大學和專業報考,制定適宜的高考備考策略,爭取幫助所有聾生順利升入大學繼續學習。
聾校高中班主任的工作復雜而特殊。作為聾校高中班主任,應該嘗試抓住工作的中心點——對聾生具備責任心、對自我懷揣求知心并帶著好奇心,真正融入聾生;對聾生從生理、心理進行適宜的教育,雙管齊下,引導聾生健康成長;及早幫助聾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與時俱進,引導聾生穩步成長為國家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王蘭珍.談談促進聾校年青班主任成長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31).
[2]劉光麗.聾校班主任工作的智慧和藝術[C].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8(一),2018.
[3]武愛琴.如何做好聾校高年級班主任工作[J].甘肅教育,2018(02).
[4]石志霞.聾校高中生心理現狀、成因及對策[N].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