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
摘 ?要:“綜合性學習”是語文教材改革的一個亮點,它在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教師可以將“綜合性學習”作為突破口,讓學生在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中提高自己的創造性思維。為此,教師要注重對“綜合性學習”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引導和幫助學生打通語文課內外、校內外的壁壘,拓展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視野和學習空間。文章從“綜合性學習”教學活動的重要意義出發,對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開發與利用的有效途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資源開發;教學策略
“綜合性學習”是推進語文學科教學改革的重點,但在實際教學中,這一教學板塊并沒有受到師生足夠的重視,導致“綜合性學習”教學活動在整個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比較小。這樣既不利于教師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又會影響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難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為此,教師應該加大對“綜合性學習”教學資源的開發力度,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將這一教學資源融入其中,以實現綜合性學習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全面、健康發展。
一、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意義
“綜合性學習”是統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以下統稱“教材”)中設置的獨立的教學板塊,有些教師會忽略這部分教學內容,將精力都放在單元內的課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中。教材中設置這一教學板塊的初衷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而不僅是停留在聽說讀寫上。
1. 解決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失衡問題
以往教師更多的是依托教材展開知識教學,且教學方法單一,大多采用“灌輸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枯燥乏味之感,這樣不利于學生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發展語文核心素養。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不能僅限于開展課本內容教學,還要注重組織學生參與課外活動,使其在課外活動中提高實踐能力。結合教材中的“綜合性學習”板塊開展實踐學習活動,可以解決課內教學和課外活動之間的失衡問題,讓學生通過綜合性學習,促進自己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2. 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空間
語文綜合性學習不是單純的聽說讀寫訓練,而是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實踐能力的綜合發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強調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聽說讀寫,以及問卷調查、辯論、表演、訪問、查找和整理資料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自主參與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提升個人的學習成效,提高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能力。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不僅能為學生提供更大的語文學習空間,而且讓學生積累更多的學習經驗。
3. 提高學生的語文深度學習能力
在學習語文知識時,學生很少能夠從不同角度來挖掘更深層的語文知識。然而,綜合性學習能夠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活力,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展開多元化思考,使其從中獲取更豐富的知識,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目前,教師愈發注重加大讓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的教學力度。它將改善初中語文課堂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讓學生樂于通過綜合性學習活動發展語文核心素養,推進語文教學的深度發展。
二、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開發與利用的途徑
“綜合性學習”已然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不僅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教學途徑,推進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
1. 鼓勵學生自主搜集資料,加強學習交流與自主表達
以往學生缺乏自主搜集學習資料的意識,依賴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料,這樣不僅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還會讓學生陷于被動的學習狀態。而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學生可以自主根據個人搜集的資料展開進一步的學習,不僅激活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可以利用更多的綜合性學習資料,還能對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的知識內容進行有效的學習。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是“有朋自遠方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內容。第一,對“有朋自遠方來”這一學習主題進行解讀,掌握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主題內涵,讓學生明確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具體學習思路。第二,圍繞“交友之道”這一核心內涵,嘗試自主搜集與交友之道相關的名言警句、詩詞文章、成語典故等學習材料,然后對這些學習材料進行分析,談談自己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發,并論述自己對這些交友之道的具體看法。第三,與教師、同學分享自己的交友經歷,包括交友時的具體場景、時間、發生的事情等,從具體的事件入手,談論個人的交友經歷給自己帶來的感悟。第四,通過口語表達的方式向他人進行自我介紹。在自我介紹時,應該將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都生動地展示出來,讓他人全面認識自己,同時提高自我認知能力。
在這一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搜集的材料展開學習交流,讓學生提出自己對交友之道的看法,然后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使其在這一口語表達的實踐學習活動中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2. 鼓勵學生開展辯論活動,提高學生的多元思考能力
辯論性的教學活動能夠促使學生展開思維碰撞,讓學生在多元思考的過程中對某些觀點進行深刻的認知,進而根據自己的認知提出個人的觀點。在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應該注重設計辯論活動,讓學生圍繞某一主題展開辯論,使辯論雙方能夠在彼此思維碰撞的過程中,對該主題的學習內容進行多元認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辯論能力、認知能力等多項能力的發展。
例如,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是“我們的互聯網時代”。根據這一主題,教師可以設計“互聯網對我們的影響”這一辯論話題。學生可以各自提出自己的觀點,與其他人展開辯論,從而對互聯網進行更理性、更全面的認知,重新審視互聯網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在學生辯論之前,教師可以發揮一定的指導作用,讓學生搜集一些實例來佐證、說明自己的觀點。對此,學生需要細化自己的切入點,避免籠統地表達觀點。有的學生從網絡語言方面入手,討論互聯網對初中生的語文學習和生活產生的影響;有的學生從電子閱讀方面入手,討論互聯網對初中生的閱讀學習產生的影響。學生在彼此進行思維碰撞交流時,能夠受到其他學生觀點的啟發,促使學生展開多元的思考。為了促進學生多元思維能力的深入發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語文學習入手,討論辯論活動在綜合性學習中起到的作用,促使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盡可能立足綜合性學習目標,增強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學習體驗與學習成效。
三、結束語
“綜合性學習”是初中語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教學內容,如何利用這部分教學資源更好地開展語文教學,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師著重關注的問題。教師可以根據綜合性學習的實際教學需要,結合初中生的認知特點和發展規律,推進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創新與優化,以提高“綜合性學習”板塊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林麗燕. 綜合性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探究[J]. 考試周刊,2020(16).
[2]陸建軍. 核心素養培養下的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探索[J]. 吉林教育,2021(30).
[3]康志林. 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的開發與利用方法[J]. 學周刊,2021(20).
[4]劉琰. 初中語文課堂綜合性學習模式解析[J].考試周刊,2020(42).
[5]程小鵬,許芳. 以綜合性學習“養育”初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實踐探究[J]. 安徽教育科研,2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