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貴梅
摘 ?要:在線課程是中小學教學中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小學在線教學質量提高問題已然成為中小學教師教研中不可忽視的問題。而在線課程質量的提高與在線課程交互效率的高低緊密相關。要想有效提高中小學的在線教學質量,在線教學中教學交互效果不佳、交互形式單一、學生個性發展不足等問題亟須解決。課程平臺、教育管理者、教師等多方力量需要通力合作,提高中小學在線上課堂中的交互效率,構建更高效的中小學現代化教育課堂。
關鍵詞:中小學教育;在線課程;教學交互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線教學在全國中小學教育中的利用率大幅度上升,已成為中小學教育中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然而,由于中小學生自制力較差,在缺少教師監督的線上授課期間,部分學生出現了學習成績下滑的趨勢,中小學線上授課效率不理想。提高在線交互效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在線課程交互與線上授課綜述
在線課程是以現代媒體為終端,以網絡授課形式推進的教學活動,包含直播、錄播等多種課程形式。在線教學交互指的是在線學習期間學習者與學習材料、學習設備等學習輔助設施、教師及同學之間的交互。
線上教學活動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活動。學生與教師和同學處于不同的教學空間之中,學生受教師監督,受同學影響較小,學生與教學資源的交互活動是連接學生與知識的主要橋梁。學生與教學資源之間的交互效率越高,學生在線上學習中獲得的知識越多。因此,要想提高中小學在線授課質量,就要對中小學在線交互效果進行優化。優化在線交互形式是提高中小學線上授課質量的有效方法。
二、中小學在線課程中的教學交互現狀
在線課程在中小學教學中的應用使線上教學app層出不窮,互聯網思維在中小學課堂上的融入日益深化,在線課程互動形式日益多樣。評論抽獎、搶答獎勵等迎合中小學生愛玩天性的教學交互形式逐漸被應用到了中小學在線互動中。中小學在線課堂氛圍逐漸向著輕松化的方向發展,但這并不代表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在直播互動中參與教學交互的往往是固定的、本就經常參與教學的學生,而原本在線下教學中內斂的學生可能更加沉默,處于不同空間為他們逃避互動創造了便利條件。這與“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公平教育原則不相符。在線課程交互發展環境和氛圍需要被改善。中小學教學既要看到當下在線課程中的教學交互發展成績,又要看到隱藏的發展問題,以問題的解決助力線上教學交互質量的提高。
三、提高中小學在線課程交互效率途徑
線上課程交互問題的解決需要課程平臺、教育管理者、教師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接下來,筆者將就中小學在線課程交互效率課程平臺、教育管理者、教師分別該如何做進行具體論述。
1. 課程平臺:深耕學生需求,強化交互支持
課程平臺是中小學生在接受線上教學的過程中面對的基本外部環境,課程平臺的構建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所得。要提高中小學在線教學交互質量,就有必要解決線上課程平臺功能與學生內在需求不一致的問題,優化學生的平臺操作體驗和在線互動體驗。
(1)深入調研,了解學生需求。
課程平臺在設計平臺功能時應該充分進行調查,了解一線師生的使用需求,進而根據師生的使用需求設計教學活動,以確保平臺功能能夠在實際教學中被廣泛使用。在功能設定過程中,平臺應在堅持可用、易用原則的同時,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例如,教學平臺給學生提供了課文朗讀功能,并給學生提供了多種朗讀聲音選擇,更好地滿足了中小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提高了平臺功能的使用效率。再如,在教室中安排“答題抽獎”交互功能,以讓連續答題正確的學生抽獎的方式增加學生的參與感,兼顧了中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更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優化功能,保證互動質量。
課程平臺應該給師生提供更優質的互動交流支持,提供更多樣的互動交流途徑。在平臺設計過程中,設計者根據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互動需求設計多樣的互動模塊,如課程交流、小組學習、作業互評、測驗選擇、綜合討論等互動功能,并積極將人臉識別、語音識別、觸感互動等互動技術引入其中,給予學生更多元、更優質的互動體驗。
2. 教育管理者:加強教師培訓,完善相關機制
教育管理者是在線課程教學質量提高過程中的引路人。要想充分發揮教育管理者對在線課程交互質量提高的優化作用,可以從教師培訓和機制完善兩個方面入手。
(1)契合教學需求,優化培訓內容。
在教師培訓過程中,管理者應該全面了解本地教學實情,制訂針對性的教學培訓策略。重視對培訓內容的多樣化設計,從內容、技術、理念、管理等多個維度入手設計培訓內容,鼓勵教師關注學生個體,并根據學生特點設計教學活動,為教師在線教學能力的提高提供更適切的指引和支持。
(2)關注學生需求,完善管理機制。
在線課堂交互質量的提高,離不開教育管理機制的完善。在推動中小學在線課程交互質量的過程中,教育管理者應該把握好當下教學改革的方向,踐行“管理育人”理念,根據當下在線課程教育發展的問題,對相關教育機制進行完善,以更好地統籌在線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線上交互和學習環境。
在此期間,國家教育部門應大力推進教育資源樞紐建設,加速教育資源的匯集,并加大資金投入,組織專業人員對豐富的教育資源進行專業化處理,確保教育資源有效服務教學。同時,進一步完善個性化教育資源推薦機制,充分利用大數據和深度學習算法模型,對學生的喜好、能力、需求等進行精準測算,爭取將最適合的教育資源更及時地推送給中小學生,提高在線交互效率。
3. 教師:順應發展潮流,調整教學策略
作為教育活動的最終實踐者,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在線教學理念,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技術,在不斷充實自身的同時更好地發揮教學能動性,調整教學策略,給予學生更專業的教學互動支持。
(1)壓縮講解時長,做好互動引導。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想提高在線課程中的教學交互質量,教師需要做好學生的學習引路人,引導學生更好地利用線上平臺中的信息交互功能與資源,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交互意識和良好的交互習慣。
教師可以適當壓縮教學時長,適度精簡教學內容,突出重、難點內容,以避免學生因長期注視屏幕而出現分神或疲勞問題。同時,教師應積極對線上教學平臺的功能進行開發和利用,增加學生的觸覺體驗和信息交互機會,引導學生了解學習平臺,探索好玩有趣的互動功能,進入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從而真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支持學生的自我建設與發展。
(2)做好鼓勵引導,營造開放環境。
線上課堂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堂。在線上授課活動推進過程中,學生學習能動性的調動情況對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重要影響。要想順利帶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就需要中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秉承積極的教學理念,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學習需求,營造更加開放的學習活動。
在線上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線上平臺中的連麥、評論、視頻功能,組織學生展示和討論,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在知識學習中的困惑和心得,并給予表現優秀的學生及時獎勵,發揮榜樣的帶頭作用,更好地帶動學生的交流互動和自主探究的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互動效率。
綜上所述,解決在線課程中的交互問題是當下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改革中必須解決的問題。而要想在在線課程中真正交互問題,就要從多角度入手分析當下在線課程的現狀,在明晰問題的基礎上,集多方力量解決問題,更好地支持學生的個性化成長。
參考文獻:
[1]孫西朝,孫璐璐. 中小學智慧教育的戰略思考[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24).
[2]吳大建. 中小學在線課程交互有效性評價及策略[D].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