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霞
摘 ?要:隨著社會發展形式的變革與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價值相對主義、享樂主義思潮和去道德化等現象嚴重沖擊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使學生的行為方式、價值觀念及德行品質受到負面影響,導致部分學生形成了“重學輕德”的錯誤觀念。在這種形勢下,農村學校應當重視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根據農村的特殊環境和學生品德現狀開展針對性的德育教育,確保學生逐漸成為知識素養與人格品質俱佳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德育工作;農村學校;立德樹人
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為教學理念的改革提供了理論依據,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主要目標。素質教育旨在通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道德修養使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然而,由于農村整體教育環境較為特殊,多數家長的觀念偏重于學習而忽視德行,部分學科教師也在功利思想的影響下忽視了德育教育。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農村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難度,目前農村學校的素質教育實施情況不容樂觀。因此,農村學校的思想政治課教師、班主任應當從多角度、多層面地開展德育教育,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提高道德水平與文化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優化學校德育工作體系,靈活運用德育教育方式
當前的農村學校中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仍普遍存在。為此,農村學校德育教育工作者應當明確德育在素質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認真貫徹落實德育教育,并根據學生的德行現狀優化學校德育教育方式,構建科學、系統且全面的德育工作體系。由此出發,學校應當先制訂德育實施計劃,然后選取合理的教學內容,應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和科學的評價體系,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為了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教師首先應當制訂德育教學計劃,讓學生了解個人利益與集體主義的關系,明白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互為前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例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實踐活動“迎新會”,讓學生齊心協力為新生創造良好的初印象。在具體活動中,由部分學生給新生寫歡迎信,部分學生完成布置教室的任務,部分學生精心設計新生入學的宣傳畫、黑板報等,部分學生商議新生入學時舉辦的主題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任務形式不同,任務難度也有差異,但卻是環環相扣且不可分割的。據此,教師可以對他們進行集體主義精神教育,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集體主義的力量,形成“集體主義的發展為個人正當利益的實現提供了前提和基礎”的認知?;顒咏Y束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活動心得體會寫下來,并對活動過程及個人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分析,使學生通過德育活動發展綜合素養。
二、緊扣學校德育主陣地,營造農村德育社會新風尚
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環境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基礎和關鍵。近年來,隨著城鎮一體化的發展,很多農村學生隨父母務工或由母親直接帶領進入城鎮中心就地隨讀。但是,由于城鎮外來人口比較多,環境相對復雜,加上思想認知水平和社會實踐程度限制,容易讓德育教育在社會輿論導向中走向偏差,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農村學校必須充分抓住學校的德育主陣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一批師德師風高尚的教師隊伍,定期進行德育研討,挖掘典型,樹立榜樣。學校應當以道德與法制課為主陣地,充分發揮課程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思想引領作用,將學生德育教育常態化。
學??梢约訌娚鐖F建設,用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促進德育工作的開展。團委、學生會、班委會可以定期組織開展一些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把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校也可以充分利用文娛活動的文化引導作用,在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期間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活動。例如,“清明節祭拜先烈”“中秋節慰問孤寡老人”,這種具備節日特色的實踐活動具有德育教育價值,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奠定情感基礎。同時,學校應呼吁地方教育管理部門加強宣傳引導,充分發揮輿論的導向作用,大力宣傳積極向上的優秀傳統文化,以推動農村社會風氣的凈化,為改善農村德育現狀營造良好的宏觀環境,為學生的道德意識與文明精神建設提供社會環境保障。
三、引導家長改善教育觀念,建立家校合作德育模式
家長的生活觀念對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導向作用,家庭教育理念影響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方向。然而,農村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匱乏,他們缺乏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知,缺乏對孩子監管和教育的能力。針對這一問題,學校應當搭建能夠有效提高家長家庭教育能力的橋梁,通過教師科學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促使家長運用合理的教育方式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成長態度,從而在家校合作教育模式中實現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首先,學??梢远ㄆ陂_展“家庭教育講座”,組織家長到學校進行統一的理論學習。學??梢园才湃握n教師或邀請專業人士,通過案例呈現、教師示范、公開討論等方式讓家長理解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原則,讓家長切實意識到在家庭中進行德育的重要性和正確方式。其次,班主任可以將學生的日常表現整理并記錄為檔案,對他們日常表現進行跟蹤記錄,并在家長會時將檔案袋交給家長,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成長進度。如此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使他們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此外,班主任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定期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家長及時反饋學生的信息既可以幫助班主任了解學生在家中的具體表現,也能讓家長及時獲取學生在校園中的學習情況,從而減少學生德育素養發展失控的現象。
四、科技引領,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
中小學德育內容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同樣地,德育教育的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的,但其教育主陣地應該在學?!,F在,隨著國家加大對農村學校的投資力度,改善了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各農村學?;径紝崿F了網絡全覆蓋。2014年以來,甘肅省委、省政府把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工作作為夯實基礎教育發展根基的重要抓手。這為農村學校德育教育提供了有利條件。學校應該根據的德育教育計劃,適時組織學生觀看傳播德育知識的影視節目,達到春風化雨、立德樹人的目的。例如,學校可以組織學生每學期觀看《開學第一課》,每年組織學生觀看《中國詩詞大會》《感動中國》等節目,這些節目具有德育教育的作用,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從而為全面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奠定堅實基礎。
五、結束語
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與道德修養極為重要,優質的德育教育不僅能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還可以促使他們端正學習心態,提高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長此以往便可以達成全面提高學生知識素養與道德品質的素質教育目標。因此,農村學校應當秉承立德樹人的理念開展有效的德育教育,針對農村社會風氣與家長教育觀念進行教學優化,再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風貌,以此來不斷地提高學生的人格品質與道德修養。
參考文獻:
[1]于雷. 農村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 遼寧教育,2019(8).
[2]燕亭. 談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 考試周刊,2021(35).
[3]趙青,李悅. 遇見美好:一所農村學校的德育創新[J]. 中小學德育,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