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應林
摘 要:對于學生而言,音樂不僅是一門課程,更是一種精神載體,能夠潤澤生命、啟迪心靈、豐富精神、陶冶情操。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將戲劇元素融入課堂中,既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換發課堂活力,還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本文基于此,重點分析了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總結了戲劇元素融入課堂教學的優勢,并從團體游戲、肢體表現、全場景化、展現式、點水式、學習主動性、師生互動等七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有效的實施策略,以期促進戲劇元素與初中音樂教學有效融合,供廣大初中音樂教師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初中音樂;戲劇元素;民族音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5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2-0112-04
在初中階段,通過運用戲劇元素進行初中音樂教育,可以有效地調動初中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他們更積極地投身到初中的音樂中,從而使初中的音樂課堂充滿了戲劇性的色彩。此外,將戲劇元素引入初中音樂課堂,可以使初中音樂教師的教學方法更加多樣化,拓展教師的教學途徑,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認識和掌握。在當前階段,運用戲劇元素與初中音樂教育相結合,可以采用小組活動豐富課堂教學,也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話劇演出拓展其教學途徑。總之,將戲劇元素引入初中音樂課堂,可以提高初中音樂教育的主動性,促進初中音樂的高水平發展。
1.初中音樂教學現狀
(1)興趣不足,重視程度低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我國初中教學重心集中在語數外等基礎課程,對美術、音樂等藝術性科目的關注還比較少,而且音樂、美術等專業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也比較死板,這就造成了對音樂的興趣下降,同時由于美術專業的教學周期比較短暫,學生對音樂的關注不足,大部分人對音樂的掌握也是“可進可退”。此外,音樂、美術等科目與高考的相關性較弱,對學生的學習和學習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綜合上述各方面的原因可以看出,在學生心目中,如音樂、美術等科目并不受重視,即使是基本科目的課程內容不多,對音樂等美術科目的學習熱情也不高,這就造成了初中音樂教師很難進行高水平的教育。
(2)教學形式單一、教學觀念落后
目前我國一些初中的音樂課依然采用了常規的授課形式,這使一些教師的授課方法比較落后,難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傳統的音樂教育方式缺乏足夠的重視,而且其教學方式比較單調,難以引起人們的興趣。長期以來,我國初中的音樂教育一直是以教師為主,有些音樂理論課教師會在課上進行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講解,然后再引導他們學習。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初步掌握了歌曲的基本知識,并能自己表演。雖然這樣做能使學生在短時間里更好地學習和學習,但長期來卻很難充分發揮他們的人格,從而影響他們的藝術修養。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他們的學習熱情較高,但他們的思維還不夠完善,如果受外部環境的干擾,他們的思維就會發生很大的改變。
(3)教學硬件設施匱乏,教學效率低
當前一些初中的音樂教育存在著師資短缺、教學工作缺少所需的軟、硬件設備,而大多數初中只配備了一些基本的樂器,如口琴、鋼琴等。從目前初中音樂師資配備狀況來分析,缺少專業的考慮,因此,教學的質量是不容樂觀的。由于缺少專門的音樂教材,有些課程很難進行下去,教師只會安排一些比較基本的理論和樂曲,無法與現代的教具相配合,從而造成了學生在音樂方面的認識和認識上的偏頗,從長期來看,對學生多元化發展不利。
(4)對音樂學科認識不足
網絡技術在新時代的發展,使學生在音樂上的選擇越來越多元化。但是,目前的初中階段,由于思維尚未發育,很容易出現對音樂學科的認識和掌握,從而導致對音樂學科缺乏全面、理性的認識。由于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流行樂類和其他形式的歌曲,而一些新時代的傳統音樂卻很難吸引到廣大的學生,從而使他們的音樂教育走上歧途,從而影響到了傳統的音樂教育。
2.戲劇元素融入初中音樂教學的優勢
(1)豐富音樂教學方法
將音樂教學和戲劇元素相融合,可以使初中音樂課的教學形式得到進一步的改進,從而促進了對音樂的直觀認識。通過將話劇演出與教學情景相融合,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戲劇與音樂的關系,更好地理解其內涵和其所希望表達的感情和理想。
(2)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
初中生對美術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結合戲劇元素進行初中音樂教育可以使其在音樂創作上獲得更豐富的內涵,從而提高其對音樂創作的熱情。同時,運用戲劇元素進行音樂教學,既可以充分地滿足學生的各種心理需要,又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和創造性,拓展他們的音樂眼界,提高他們對音樂的興趣。通過整合,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興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提高教師的素質。
(3)促進學生換位思考
音樂教學與戲劇元素的融合往往是通過戲劇性的演出來進行的。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會把學生分成幾個小團體進行排演,然后在教室里根據班級的先后次序進行演出。因為彩排的時間比較少,所以學生就演出的節目進行了激烈的探討,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觀點和別人的觀點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表達自己的觀點的時候,可以吸取別人的觀點,從而加強團隊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并培養他們的思維方式。此外,通過分組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很短的時候就找到自己的表演人物。將戲劇藝術與音樂藝術結合起來,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轉換,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從而提高初中音樂課程的高水平。
(4)有效培養學生自信
將戲劇元素與初中音樂課結合起來,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自我信心,打破常規的音樂教育模式。特別是把戲劇元素和音樂教育有機地聯系起來,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角色,從而使自己的個性更加清晰。通過運用音樂教學的方法,可以指導學生正確地進行演奏,從而使他們更好地體會到音樂的深刻含義,從而提高自己的自信。此外,對一些性格較內向的學生來說,加入戲劇元素可以使他們的音樂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提高他們的音樂學習熱情,積極地參加到話劇演出中去,使他們從話劇演出中了解到更多的有關音樂的知識。
(5)傳播傳統文化
戲劇是我國的一種傳統藝術,它起源于民間各種宗教儀式、豐收儀式、歌舞演出,這些都是民間的一種藝術形式。所以,將戲劇元素引入初中音樂課堂,不僅可以使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加深對我國的認識,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國家意識和民族榮譽感。
(6)落實素質教育
現在的高二學生大部分都是在聽流行歌曲,所以教師在中學的音樂教學中加入戲劇元素,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震撼,新穎的音樂形式,可以極大地刺激他們的學習熱情,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加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另外,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戲劇自身也具有很高的欣賞和欣賞的價值,而在戲劇中加入戲曲,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觀和審美趣味,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3.戲劇元素融入初中音樂的教學策略
(1)以“團體游戲”豐富音樂課堂
過去,我國初中的音樂教育模式較為單一化,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教學效果的嚴重下降。將戲劇元素引入初中音樂課堂,可以使初中生積極參加到音樂的學習當中。此外,將“音樂課堂”與“音樂”的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經驗。鑒于劇場教育比較重視學生實際操作的特點,將戲劇元素和音樂教育結合起來,可以采用“團體游戲”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并利用戲劇元素進行團隊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船工號子”課上,教師可以把班上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利用四川民間歌曲“船工號子”的有關曲目,組織學生用話劇的方式詮釋“船工號子”的故事。以團隊為單元,每個團隊都從自己的視角,用話劇的方式重現“船工號子”的故事。教師會設定一個游戲的規則,讓另一個團隊對表演團隊的表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進行評分,最終獲得冠軍的團隊會獲得相應的獎金。這種方法既可以提高學生在“團體游戲”中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又可以利用“團體游戲”加深學生對“船工號子”的理解,從而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2)以“肢體表現”感受音樂情緒
一名著名音樂家認為:“音樂的精髓來自我們自己的情緒,而我們自己的情緒,就是用身體表達出來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音樂的性質和人們的“肢體表現”有著密切的關系。沒有身體的表達,初中的音樂教育很難充分反映出音樂的本質,也不能使學生對其進行全方位的認識。所以,在初中的音樂教育中,要讓學生從自己的想法出發,運用身體的語言來表現自己的情緒。在話劇演出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利用自己的身體動作,更好地體會到其所蘊含的音樂意蘊,從而加深對其的認識。
比如,在講授“我不當兵,我來指揮”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組織和安排。根據“我不指揮,由我指揮”這門課所講到的有關京劇的內容,教師可以事先上網查閱有關“動作”“臉譜”等有關內容,并將戲劇元素的形式融入教室里進行。教師充分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和教學水平,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京劇”的各種特征,從而激發他們對戲劇的理解和反思。
(3)以“全景式”表現音樂情節
全場景化的運用指的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情景化”的概念融入課堂的整體設計中,讓學生扮演起“角色導向”的角色,并以“情景化”的形式,使學生體驗氛圍,進入情境,模仿動作,演唱歌曲,參與表演。在使用全場景戲劇元素時,音樂節就像“一場戲”,教師就是舞臺上的主角,因此教師應該把自己的人格力量融入舞臺,為整個戲劇的教學增添光彩。
比如,在教學《友誼天長地久》的課堂上,筆者利用了一個多媒體課件,以主角“歡歡”的自訴,回憶了和“喜喜”同班三年的時光,并以歌唱的方式做了總結,此時,學生與小學同學的一幕幕記憶也會涌上心頭。在聽了課文后,學生會忍不住跟著哼,而筆者借此對學生灌輸有關的音樂常識,例如:“不完整的音節”“附點音符”“四四拍的強度法則”,以及其他一些音樂方面的內容。學生的生活,教師的諄諄教導,以及同學的歌唱,在教學環境中形成了一副鮮活的圖景。在情景教學中,學生唱得開心,回憶得入情,每個學生都沉浸在了音樂的氛圍里。在音樂教育的全過程中,“歡歡”一直扮演著一個重要的作用,對學生進行著一系列的音樂教育。在“歡歡”的引導下,學生逐步克服了學業上的困難,回顧了他們的求學歷程,與“歡歡”一同追尋著往昔的快樂時光。這種音樂教育,是一種充滿了戲劇性的音樂教育。
(4)以“展示式”發揮音樂魅力
演示性運用是戲劇元素在音樂教育中最為廣泛和實用的一種。作為教師,應提供舞臺布置,道具準備等,以使學生熟練地表演音樂劇。在表演性運用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演唱欲,訓練他們的演唱技巧,提高他們的演唱技巧,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與一般的話劇相比,將戲劇元素引入音樂課中更為簡單,加入過于華麗的成分會淡化音樂感,所以只需添加一些裝飾。
比如,在講授《哦,林中那間小屋》時,筆者就讓兩名學生扮演“護林工人”,展開了一場富有戲劇性的談話。學生通過演出展現了兩個世代的森林保護者。另外,筆者引導學生表演“老人的兒子”并展開解說,展示他受老年人所種下的綠色的庇佑。透過演出,學生體會到了護林員的辛苦,體會到了他們在歌聲中所表達的感情。以這一點為依據,筆者要求學生用一組一組的歌曲來歌唱那些辛苦的森林工作者。在此基礎上,對單個音節的歌唱進行了綜合,從而構成了一個分聲部的合奏。有學生說,在這首歌中,他們似乎看見了一支來自叢林深處的人們,他們不喜歡都市的繁華,不愿意忍受生活的貧困和孤獨,他們是值得尊敬的無聲奮斗者。由此可見,學生對這首歌所表達的感情有了很深的了解。
(5)以“點水式”促使音樂生動有力
“以點帶面”的運用在音樂教育中常常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在音樂教育中,主題、主題、焦點、導入等都是可以借鑒的。“點水式”的使用,是在音樂教育中單獨或局部地使用戲劇元素。例如,在課堂上教授一些當地的歌,教師可以讓學生試著去唱。又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唱歌一邊跳舞;還有就是,有些地方音樂很有戲劇化,教師還可以把它改成當地的歌劇。點水型的運用,使音樂教室煥發光彩。
比如,源于江蘇《鮮花調》的《茉莉花》,旋律優美,曲調清新,由于那時人們以“茉莉花”為喻,所以這首曲子就被命名為《茉莉花》。在教學《茉莉花》時,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感受和體驗《茉莉花》的美妙之外,還要讓學生欣賞《茉莉花》的藝術魅力。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茉莉花》是一種具有江南特色的民間歌曲。在課堂上,筆者盡量讓學生把江南民歌的特點和風味都表現出來,同時也讓學生學會了《茉莉花》的經典舞蹈。在音樂課上,教師可以將不同種類的歌曲加入特定的“戲劇元素”,這樣才能使音樂教室更加靈活,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
教師在教學中引進“點水式教學法”,要從能夠吸引學生感興趣的教材中挑選。在音樂教育中,重點和難點都是將其納入戲劇元素中的一個很好的步驟。將戲劇元素融入教學中,能夠使學生將欣賞、演唱、表演等活動融合在一起,促進學生對音樂的深度理解。
(6)激發學生對于戲劇的學習主動性
與其他藝術類相比較,戲劇具有較強的“融合性”,具有舞蹈、表演、美術等不同的特色。將初中的音樂與“音樂教育”結合起來,可以使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因此,在進行音樂教育時,教師應在合理安排教材的前提下,在教材中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對學生進行指導,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比如,在“小放牛”的課堂上,教師就能找到與“農村女孩”“牧童”相關的錄像素材,從各個方面來深化對“小放牛”的認識,組織學生進行互動問答,以話劇的方式重現“小放牛”一節,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另外,教師還可以擴大基本的課程教學范圍,選擇一些典型的劇目,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音樂,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7)強化師生互動
在新課改背景下,現行的中學語文教學思想以“以人為本”為核心,注重學生的參與度和體驗感,在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師生交流,而非簡單地向外輸出。劇場的教育模式具有很強的靈活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是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的一種重要手段。加強師生之間的交往,既要保障互動效率,還要增強互動頻率。有效的師生交往不但可以增進師生感情,使課堂氛圍更加生動活潑,而且可以使學生的表達意愿得到充分的激發,使他們的語言表達的技能得到充分的運用。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參與到課堂上的探討中,也可以將自己所掌握的戲劇、話劇等知識傳授給學生,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4.結語
總之,將戲劇元素引入初中的音樂教學中,可以使初中生對音樂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為此,教師要在課堂上利用話劇的形式提高他們的自信,并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參加到音樂課程的學習中。加入戲劇元素可以讓學生清楚自己的興趣,提高自己的音樂能力。此外,將“樂理”融入音樂教育之中,有助于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觀念,這符合新時代初中的教育目的,為提高初中生的藝術素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莉娜.教育生態視角下戲劇元素融入的初中音樂鑒賞課[J].黃河之聲,2020(09).
[2]江淑梅.初中音樂戲劇進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途徑[J].中外交流,2021(01).
[3]邢雪梅.引入戲劇元素,優化初中音樂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9(34).
[4]儲伽舟.淺談教育戲劇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實際運用策略[J].考試周刊,2020(59).
[5]李根勇.初中音樂戲劇進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探究[J].讀與寫,2020(12).
[6]徐玲.教育戲劇習式在初中音樂課堂新課導入環節中的有效運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2(37).
[7]王英.探究教育戲劇在初中音樂中的應用[J].文淵(高中版),2020(10).
[8]李婷.初中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J].學周刊,2022(25).
[9]肖麗娟.初中音樂教學中節奏律動的具體運用探析[J].課堂內外(初中教研),2022(04).
[10]李進才.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課堂內外(初中教研),2022(04).
[11]臧亞麗.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2022(09).
[12]楊慧.音樂教育新體系在初中音樂歌唱教學中的應用[J].情感讀本,2022(23).
[13]朱穎芳.民族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傳承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