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張瑞霞 劉慧


摘? 要? 目的:探討刻意練習在健康評估技能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河南護理職業學院護理專業2021級口腔護理1班和口腔護理2班兩個班共計12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1班設為對照組,2班設為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觀察組采用基于刻意練習的教學方法,兩組教學內容、教學進度一致;課程結束后比較分析兩組學生健康評估理論知識考試成績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績,采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并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觀察組學生的健康評估理論知識考試、技能操作考核成績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刻意練習在健康評估技能實踐教學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刻意練習;護理專業;健康評估;技能;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3)09-0079-03
0? 引言
健康評估是護理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是系統化整體護理理念下培養高質量護理人才的必修課程。作為護理程序開展的基礎環節,健康評估立足于護理視角,通過護理診斷和評估對護理對象的健康問題作出判斷,為確定護理目標、制定護理措施提供依據。在健康評估課程教學中,健康評估技能是重要的教學內容,是護生健康評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如何讓護生熟練、準確地掌握健康評估技能,對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和水平提出挑戰。
刻意練習即刻意訓練,是由德國心理學家、認知心理學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K.安德斯·埃里克森提出的一種理論。刻意訓練理論認為卓越的專家都是通過合理組織的刻意練習訓練出來的,這使得該理論在技能實踐教學領域具有了特殊的意義[1]。刻意訓練理論在國外醫學教育領域的應用研究已經比較成熟,但在國內的應用研究還比較少。本文采用比較研究的方法,選取河南護理職業學院2021級口腔護理專業1、2兩個班共計12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刻意練習在健康評估技能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現就相關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河南護理職業學院口腔護理專業2021級1、2兩個班共計12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1班學生60人,設為對照組;2班學生60人,設為觀察組。兩組學生均為高考統招生,在年齡、性別、教育背景、學習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學生均已完成理論課程的學習,健康評估技能實踐教學按照教學大綱要求統一安排教學時數和教學內容。兩組學生同時開展健康評估技能的實踐教學,教學進度一致。其中,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即以教師講解、示范和學生分組練習為主;觀察組學生采用基于刻意練習的教學方法。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操作的練習機會,課后教學實驗室統一向學生開放,由帶教教師安排。健康評估技能實踐教學課程開展期間,實驗室向護生全天開放,安排專職教師進行實驗室巡視指導,學生可隨時向教師請教,解決技能練習中的疑難問題。
1.2.1? 對照組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課堂上教師對健康評估技能進行講解、示教,學生觀察學習,然后進行分組練習。教師在學生練習過程中隨堂指導。課后練習,學生可根據實驗室安排和自身實際情況自主安排。
1.2.2? 觀察組教學方法
觀察組采用基于刻意練習的教學方法。基于刻意訓練理論,觀察組教師根據健康評估技能的特點,將其分為若干系統性訓練項目,依據每個訓練項目的難易度,設置相應的練習時間和練習方式。技能練習以任務的形式發布,教師對學生的練習成果進行檢查,達到技能的預設練習標準后進入下一個相關訓練項目。每一個練習項目完成后,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練習心得、問題,教師在得到學生反饋后針對性地進行技能練習方法的調整,確保學生的技能練習能夠保持在“學習區”。
1.3? 評價方法
1)在兩組學生健康評估技能操作教學課程結束之后,進行相同難度和內容的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對比分析兩組學生考試、考核成績的差異。
2)采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兩組學生對健康評估技能實踐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三種程度,采用不記名方式。調查問卷共發放120份,回收有效問卷120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考試、考核成績比較
兩組學生健康評估課程的理論知識考試結果、技能操作考核結果比較見表1,觀察組學生的平均考試、考核成績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評價結果比較
兩組學生健康評估技能教學方法的滿意度評價結果見表2,觀察組學生對于基于刻意練習的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學生對傳統教學方法的滿意度,兩組學生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3.1? 刻意練習在健康評估技能實踐教學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刻意訓練理論認為:通過有意識地、針對性地進行足夠長時間的訓練,任何人都可以掌握想要掌握的技能并達到專家級別的水平。刻意訓練理論在國外醫學教育領域的應用研究已經比較成熟,基于刻意訓練的教學方法在醫學技術實訓、模擬練習中得到廣泛的應用[2]。
健康評估技能實踐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溝通技能、身體評估技能以及解決問題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等,熟練掌握健康評估技能對于護生來說是一種基礎能力[3]。
本文的研究表明:刻意練習在健康評估技能實踐教學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觀察組60名學生采用基于刻意練習的教學方法,在課程結束后的技能操作考核中,平均成績達到(89.9±4.6)分,明顯優于對照組的(68.8±8.4)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學生健康評估理論知識的考試成績也明顯優于對照組,平均成績達到(83.6±5.3)分,而對照組的平均成績只有(67.3±7.4)分。這表明采用基于刻意練習的教學方法,不但學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得到普遍的提高,而且對學生健康評估理論知識的掌握也具有間接的促進作用。這實際上也不難理解,當學生通過練習掌握了健康評估技能并達到一定的熟練度,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也自然得到加強。
刻意練習在健康評估技能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還體現在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方面。兩組學生的教學方法滿意度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60名學生中,有47名學生表示對基于刻意練習的教學方法感到滿意,占比達到78.33%;而對照組60名學生中,只有28名學生表示對傳統的教學方法感到滿意,占比為46.67%,感覺一般和不滿意的學生占比超過50%。
從學生的滿意度評價結果可以看出,基于刻意練習的教學方法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受學生歡迎,原因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基于刻意練習的教學方法在師生互動方面優于傳統教學方法,教師在學生的技能練習過程中花費了比傳統教學方法更多的時間用于指導、督查學生的技能練習、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
2)基于刻意練習的教學方法能夠在相同的技能練習周期內使學生獲得顯著的練習成果,學生能夠明顯感覺到自己的進步,所獲得的成就感要明顯優于采用傳統教學方法的學生;
3)基于刻意練習的教學方法相較于傳統教學方法更具計劃性、系統性,技能練習項目的結構化特性讓學生的練習目標明確而清晰,因此更能得到學生的認可。
3.2? 刻意練習需要教師的專業指導和針對性的方案設計
刻意練習又被稱為刻意訓練理論,是在對傳統訓練觀點進行科學批判的基礎上建立的一套系統性的訓練方法。刻意練習并不是對技能操作步驟的簡單重復練習,諸多的實驗研究已經證明:簡單重復的技能練習并不能有效提高練習者對技能的熟練掌握程度,讓練習者始終保持在技能練習的“學習區”,保持專注和積極的練習,才是獲得高超技能水平的關鍵所在。因此,刻意練習從本質上來說是經過專業設計的訓練方法,旨在改善技能練習者的行為以促進其技能水平不斷提高。
在本文的研究中,兩組學生的健康評估技能課堂學習并無太大的區別,學習內容、學習進度基本保持一致。但在技能練習方面,觀察組學生所采用的是經過教師專業設計的基于刻意訓練理論的一整套訓練方案。在該方案中,教師通過結構化設計,將每一個健康評估技能分解為若干技能練習項目,每個技能練習項目根據其特點設置相應的練習要求,學生按要求完成練習任務,然后進入下一個技能練習項目,最終完成整個健康評估技能的練習任務,達到相應的技能水平。在此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技能練習過程的觀察、指導以及和學生的溝通交流構成刻意練習至關重要的信息反饋環節。學生將技能練習過程中的感受與教師進行分享,包括技能疑難、對練習方法的反饋等,使得教師能夠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使之更符合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這無疑大大提高了學生技能練習的有效性。
刻意練習與一般性的練習和娛樂性的練習有著本質的區別,學生需要在練習過程中集中精神、持續專注地進行練習,才能獲得良好的成果輸出[4]。但任何專注、持續的高效技能練習,都對練習者的自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刻意練習要取得良好的成果,教師的督導與專業指導同樣是必不可少的關鍵要素,教師不但要督導學生進行專注的練習,也要避免過度練習導致的學生精神疲乏,產生反效果。
3.3? 刻意練習需要與其他教學方法緊密結合來充分發揮其功能作用
刻意訓練既是一種訓練理論,也是一種成體系的、科學的訓練方法。前文已述,刻意練習并不是簡單的技能重復練習,其核心是讓練習者通過科學的訓練不斷突破技能練習的瓶頸,達到一定程度的技能水平。從這一點來說,刻意練習并不是一種單一的練習方法,它能夠與其他練習方法或是教學方法緊密結合,更好地達到刻意練習的根本目標。如在本文的研究中,便將刻意練習與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緊密結合,達到更為理想的教學成果輸出。
教師在完成基于刻意練習的健康評估技能實踐教學方案設計后,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將健康評估技能練習項目以任務的形式向學生發布,內容包括具體的技能練習項目、練習時間、練習標準要求等,學生根據任務包的相關要求開展技能項目練習,教師對學生每一項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估。
此外,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還重點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技能練習的教學管理,通過建立微信群,密切地對學生技能練習任務的進展情況進行跟蹤,并與學生展開互動交流,技能練習任務的發布也在統一的網絡平臺上,大大提高了教學管理的有效性[5-6]。
4? 結束語
總的來說,基于刻意練習的教學方法在健康評估技能實踐教學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學生對于教學方法的滿意度較高,通過技能練習能夠更好地提高健康評估技能水平。但基于刻意練習的教學方法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深刻理解和掌握刻意練習理論和訓練方法是開展實踐教學的基礎,同時將其他有效的教學方法與刻意練習理論相結合以增強應用效果也至關重要。
5? 參考文獻
[1] 郝寧,吳慶麟.刻意訓練:解釋專長獲得的一種理論[J].當代教育論壇,2006(7):23-25.
[2] 馬麗和,閆蕊,高曉紅,等.基于刻意練習理論的本科護生外科實訓模擬教學[J].護理學雜志,2022,37(12):60-63.
[3] 佟玉榮,焦金梅.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健康評估技能操作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23):103-104.
[4] 謝芳,王薇,趙珍珍,等.基于刻意練習理念的病例分析教學在麻醉科住院醫師規培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20,36(24):4021-4023.
[5] 冉莉莉,劉紅伍.智能手機在健康評估技能訓練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24):67-68.
[6] 鄒月香.視頻聯合刻意訓練法在護理技能開放練習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5):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