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迪 陳泓霖 邢雯怡 周朝霞
4R危機管理理論是由美國學者羅伯特·希斯提出的一種危機管理的理論模型,它包括縮減,即通過采取有效的手段降低風險,縮減危機的發生及沖擊力;準備,即企業通過建立完善的危機預警系統、訓練與演習等手段,使企業在面對危機時可以從容應對;反應,即企業在危機來臨后,通過整合利用各方資源,以最小的損失將危機消除;恢復,即危機得以控制后,采取公關活動等措施恢復企業或社會的信譽和形象,并為日后的危機管理提供經驗與支持。羅伯特·希斯在《危機管理》一書中指出:4R危機管理理論是一種全面、系統的危機管理模型,它幫助組織在危機發生時,及時采取措施,減少危機的影響,保護組織的利益和聲譽。
2022年的3·15晚會中,“土坑酸菜”引起熱議,視頻中老壇酸菜變“土坑酸菜”,工人們穿著拖鞋在菜葉上肆意踩踏,毫無衛生保障。涉及企業:湖南插旗菜業、雅園醬菜等;涉事品牌:統一、康師傅等。
此次危機事件屬于行業性的品牌危機。事件曝光后,電商平臺屏蔽“老壇酸菜”關鍵詞搜索結果、各大超市下架老壇酸菜面,消費者與全部含有“老壇酸菜”的產品關系斷裂,對整個行業內的所有品牌產生不信任的態度,甚至使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愿購買泡面類的產品。
(一)危機縮減
危機縮減要求品牌做好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構建良好的危機預防機制。要盡可能防止或減少輿情事件的發生,降低負面輿論。企業或品牌需要了解自身情況、排除潛在風險、優化管理結構、縮短反應路徑等。
1.加強監管,降低風險
本次事件中,由于統一、康師傅等食品品牌沒有定期檢查合作廠家的生產情況,而導致風險發生概率增加。企業對供應鏈商家了解不夠、危機感不足、反應緩慢易激起二次輿情。因此企業應該重視供貨商篩選與監管,定期抽樣檢查合作廠家生產衛生安全,減少危機產生因素。
2.員工培訓,全員公關
食品安全是備受關注的話題,只有充分掌握和化解可能產生的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減少或防止網絡輿情的突發。企業要重視人員素養,通過有效的培訓與演習,提升員工對危機的預見性,提高其解決問題的技能,爭取做到全員公關。
(二)危機預備
雖然危機的發生時間是未知的,但是企業可以提前設置緊急預案,從而防范于未然。預案是預先制定好,并經過多次演練的,是已經掛在墻上,人人都熟知的。馬志強在《現代危機公共關系概論》一書中指出:只有練習過的預案才可以孰能生巧,配合恰當,做到有條不紊地處理危機事件。
1.輿情監測,人員預警
企業可以設置危機處理小組,實時搜集和分析有關品牌的詞條、新聞等來篩選出可能會引發輿情的信息,做到盡早發現、持續監測、及時處理,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使事態好轉,預防危機發生。同時,可以進行危機的訓練與演習,使企業在面對危機時能夠從容應對。
2.分級預警,縮短路徑
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做到分級預警,縮短路徑找到最合適的處理方式。建立專門的危機反饋渠道,直達決策層。
(三)危機反應
涉事品牌應該在第一時間快速反應,啟動應急預案,在最短的時間發布聲明且做到一錘定音,起到良好的溝通效果。胡百精在《危機傳播管理》中指出:在危機管理過程中,告知真相是企業危機應對時的首選策略。沒有比真相更好的保護,沒有比坦誠更好的策略。應對決策遲緩,回應速度過慢,逃避責任,隱瞞事實等做法都非常不利于平息輿論和降低公眾怒火。
1.快速回應,前后統一
在此次危機中,康師傅反應相較遲緩,統一與白象都做到了快速反應。但統一卻沒有一錘定音,先是回應“五年內湖南插旗公司已不是供應商”,后又修改聲明“統一與其沒有任何關系”,前后兩次聲明內容不一致,被公眾認為不誠懇,不僅沒有平息輿情,反而引發信任危機。
2.明確受眾,冷靜傾聽
企業要明確自己的利益相關者。對內要安撫股東、員工,保持企業正常運轉,共渡難關。對外傾聽消費者的聲音,建立良好的溝通反饋渠道。康師傅、統一在危機溝通時要著重回答公眾專注的問題,例如,從何時開始使用“土坑酸菜”的、現在市面上還售賣“土坑酸菜”嗎。只有明確消費者想聽什么,才能做到有效溝通。
3.表明態度,勇于承擔
企業需誠懇且謹慎地表明歉意,明確承擔責任、負責到底的態度,并落實補救措施。例如,康師傅雖在聲明中承認錯誤并致歉,但未說明后續解決措施,被指不誠懇。其后再發聲明稱將下架相關產品,請社會各界監督,但消費者仍不買賬。因此企業在表明態度的同時還要落實行動。
(四)危機恢復
網絡輿情總會平息,但是一個品牌能否持續存活,關鍵在于消費者對其的信任還存不存在,因此危機的恢復過程也是不容忽視的。企業需要進行反思,從危機事件中吸取經驗教訓,做到杜絕類似事件發生。
1.善用媒體,改善形象
媒體是社會公眾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在危機恢復期,企業可以通過媒體傳達其改進的決心和目前的實施情況,積極宣傳和改進自己的形象。例如,統一邀請千名消費者和權威媒體前往酸菜包工廠,見證和向社會公眾傳達其食品安全理念,以此來挽回企業形象。
2.借助政府,重塑權威
企業和政府需要構建融洽的關系,在危機恢復過程中與政府部門積極溝通,主動匯報事件后續的發展情況,重獲政府信任、緩解危機。對于此次食品安全質量相關的危機,康師傅、統一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調查,進行權威監測,向公眾公開監測結果,如若產品并無問題,可憑借權威認證消除危機。
3.公益宣傳,贏回好感
通過公益活動挽回企業形象,轉移輿論焦點??祹煾岛徒y一可以通過幫扶弱勢群體、援助貧困地區、進行災害救助、扶持教育產業、關注環境保護等彰顯企業責任的慈善活動。例如,白象有三分之一的員工都是殘疾人,白象一躍成為國貨之光。將公益活動與品牌文化相結合,進而提升品牌的美譽度,達到危機恢復目的。
(一)評估品牌形象現狀,制定形象重塑策略
品牌形象現狀評估對于危機過后的品牌有著重大意義,能多方位體現危機引發的問題,便于后續策略的制定。通過輿情監測、收集消費者的意見,明確事件對消費者的影響及其對品牌的認知改變。依次采取策略,進行品牌形象重塑。就如康師傅、統一等品牌方,可采用轉移輿論焦點,聚焦公益活動的方法,有效轉移公眾視線。
(二)立足品牌長遠價值,重塑優化品牌形象
品牌危機后的形象重塑,亦是品牌形象優化的一大機會。對于統一、康師傅這些老牌方便面品牌而言,在口碑受創后,更需尋找新的突破口,重回公眾視野。品牌危機能帶來持續的高熱度,品牌可借此立足于長遠價值,在形象重塑的過程中引入品牌新理念,持續向目標用戶輸出,形成品牌個性化標簽,實現品牌形象優化。
(三)加強內外部管理,設立“首席風險官”
品牌在危機過后,應加強企業內外部管理,減少危機產生的因素。此次危機由品牌供貨商引發,可見設置專門的供應鏈檢測員,篩選優質供應商,對于食品類企業顯得格外重要;此外,設置首席風險官,對即將流入市場的內容進行審核、評估、決策等,能有效幫助品牌在品牌重塑及日后發展中少走彎路。
(四)加強官方賬號運營,善用媒體傳播話題
在品牌形象重塑階段,品牌可通過話題造勢等方法來轉移輿論焦點,有效化解矛盾。對于統一、康師傅等品牌而言,其后續在日常賬號運營中,適當進行內部信息公開,可以減少與公眾間的信息差。同時,活躍于各大新媒體平臺,能與年輕消費者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有助于品牌優化在年輕群體中的口碑,實現品牌年輕化。
在多元化的時代下,企業外部機遇與挑戰并存?;?15老壇酸菜事件可以看出企業在面對危機時不同的反應速度、溝通策略、行動措施都決定著企業能否轉危為機,重塑品牌形象。4R危機管理理論能夠幫助企業評估風險,及時反應、快速采取恢復措施,以達到降低損失,恢復正常運營的目的。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面對未知的危機,企業需通過4R理論不斷提高自身“抵抗力”,這樣才能持續存活。 PR
(作者簡介:鄒迪,浙江傳媒學院文化創意與管理學院,廣告學,本科;陳泓霖,浙江傳媒學院文化創意與管理學院,廣告學,本科;邢雯怡,浙江傳媒學院文化創意與管理學院,廣告學,本科;通信作者,周朝霞,浙江傳媒學院文化創意與管理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劉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