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理念也要進行變革,教師要不斷探索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聯結教學策略是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上,重視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并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自學、自問。聯結教學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很有幫助,同時也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小學語文聯結教學》一書由沈玉芬著、江西教育出版社于2018 年出版。本書從認知心理學、行為心理學、語言學等角度,對聯結性教學進行學理推敲,提出語文聯結性教學的概念、實踐表征、過程方法和課堂樣態,并聚焦聯結性教學的思維本質,探究焦點思維、陌生思維、整合思維等在聯結性教學中的實踐運用。小學語文聯結教學,從改變學生語文學習方法的視角,為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了研究案例。作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學要從沒有聯系處看到聯系,從簡單的聯系中看到復雜的聯系,引導孩子學習發現,學習創造,從而獲得完整的語文生活。作者分別從聯結性教學的學理推敲、聯結性教學的實踐要義、聯結性教學的思維本質、聯結性教學的課堂創造、聯結性教學的境界追求五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將小學語文聯結教學模式呈現給讀者。
聯結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廣泛,能夠幫助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基于《小學語文聯結教學》的內容,筆者歸納出以下策略。
一是善于運用聯結策略。首先,要聯結起始課,利用舊知搭建支架。這是為了引導學生知道聯結什么,在認識和了解聯結角度與策略的基礎上,知道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進行聯結,從而掌握聯結的方法。其次,要聯結應用,凸顯語文課程的實踐性。教師要通過實踐活動,充分利用聯結策略來解決學生的困惑。例如,《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一句,學生理解其意思存在困難,教師可以引導其聯結生活經驗,并借助相關的圖片使學生形成畫面感,幫助其更好地理解詩意、感悟詩情。最后,聯結拓展課,體現語文課程的綜合性。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運用聯結策略的基礎上,進一步梳理學習的路徑和方法,以實現自主學習。與此同時,要構建聯結策略的學習評價體系,通過設計評價量表,獲取學習數據,并通過數據分析學習的效果,從而實現“教—學—評”一體化。將聯結策略貫穿教學的整個過程,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新課標理念下的語文教學變革。
二是靈活運用聯結策略。要通過聯結文字構成規律、聯結相關文本材料、聯結學習與生活經驗,拓展語文學科的學習和運用領域。靈活運用聯結策略,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啟發其聯結生活與學習,聯結課堂內外,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
本書內容翔實,給廣大一線教師提供了有效的參考與借鑒。運用聯結策略開展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與想法,又能夠豐富其情感體驗,提升其閱讀能力,使學生真正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從而促進其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