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琴
作為班主任,我常常會收到科任教師的投訴,像“救火員”一樣解決一次次沖突。與其時刻擔驚受怕、被動“救火”,不如把功夫下在平時。面對科任教師的課堂紀律問題,班主任平時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抓好班級建設至關重要。
重預防,防患于未然
1.提前介紹,樹立科任教師的威信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解決課堂紀律問題最有效的“武器”。在學生沒有接觸科任教師之前,班主任應先幫助科任教師樹立威信,使科任教師的正面形象深入人心。班主任可以利用開學初的家長會,向全體家長和學生隆重介紹各科任教師的優勢與特點。比如,英語教師畢業于名校,專業知識過硬;科學教師多次在市級、區級的優質課競賽中獲獎;音樂教師指導的學生作品常常登上舞臺;等等。在首因效應的影響下,科任教師的良好形象會深深刻在學生的心中,學生就會更加尊重科任教師。此外,我會在班會課開展“教師故事會”活動,給學生講述班級科任教師的“豐功偉績”,通過精彩的故事彰顯教師的過人之處,為科任教師樹立良好的形象。
2.制造機會,在活動中拉近師生距離
既要讓學生了解科任教師,也要讓科任教師了解學生。班主任可以向科任教師介紹班級學生的特點和班級發展規劃,幫助科任教師深入了解學生,使科任教師感受到班主任對他的重視。班主任也可以通過開展班級活動,加強科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我在班上是這樣做的:(1)在班級藝術節海選時,請科任教師做評委,讓科任教師看到學生優秀的一面;設置科任教師點評與指導環節,增強學生對科任教師的崇拜之情。(2)在教師節等特殊節日,引導學生手寫感恩卡或制作手工禮物送給科任教師。(3)利用班會或日常小結時間引導學生發現科任教師的優點以及對班級和同學們的關心,幫助科任教師樹立威信。學生發現了科任教師的優點之后,在課堂上會更愿意聽科任教師的話。反過來,學生在課堂上更投入也能讓科任教師更有滿足感,進而更用心地對待課堂教學。
重培養,抓自我管理
1. 制訂合理嚴格的班規、組規
課堂紀律問題可以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來解決,班主任可以建立以學習為目標的課堂紀律管理機制,讓學生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無論在哪個教師的課堂上,都應該嚴格規范自己,保持端正的學習態度。比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小組合作機制,明確小組成員的學習任務與職責,誰負責檢查課堂筆記,誰負責解決延伸性問題,誰負責組織小組討論,等等。學生帶著小組任務進行學習,人人都有事情做,有利于提高其上課時的專注力,從而減少課堂紀律問題的發生頻率。
2. 培養得力的全科科代表
所有科目都要有科代表,班主任應嘗試由原來的語文、數學、英語科代表擴展到道德與法治、音樂、美術、勞動、科學、體育等全科科代表并建立科代表負責制。班主任對所有科代表進行崗前培訓,明確其職責:收發該科目的作業,維持與反饋課前、課中、課后的紀律情況,等等。一些學科的科代表可以由平時上課經常違紀的學生擔任,借助科代表的“緊箍咒”約束他們的言行,增強他們的責任感,滿足他們“想要被關注”的需求。
3. 建立科代表課后反饋制度
各科科代表要在放學前向班主任匯報當天該科目的課堂紀律情況,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則要在第一時間告知班主任。表現優秀的同學可以得到一封教師手寫的表揚信,有不良行為的同學,班主任則可以“獎勵”他們當堂進行才藝展示。
重合作,打造“聯盟軍”
1. 統一課堂紀律評價制度
學生在班主任的課堂上比較守規矩,部分原因是班主任的課堂有比較嚴格的課堂紀律評價制度。然而,各科任教師在課堂上采用的評價制度可能不同,或者根本沒有課堂評價制度,這就導致學生在科任教師的課堂上紀律意識不強。因此,我在值日表里增加了“科任教師評分”一欄,值周班長在課后交給科任教師,讓科任教師給這節課打分(1~5星),并寫上表現優秀和表現糟糕的學生姓名,班主任將其作為評獎評優的依據。對連續一個月表現好的同學,班主任可以給予獎勵,對違反紀律的同學,科代表將其記錄在學生評價表中,并及時告知班主任。這樣一來,科任教師的課堂就有兩位教師一起管理,比班主任的課堂更加嚴格,學生自然就不敢造次。
2. 探討“私人定制”教育方式
我常常聽到科任教師抱怨:“真拿某某沒有辦法,批評不管用,哄也堅持不了多久,整節課因為他上不下去。”每個班總會有幾名讓教師頭疼的“刺頭兒”,對于這類學生,班主任要提前與科任教師溝通,并一起商討解決策略。了解了孩子的特殊情況之后,科任教師就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更多一份關愛。比如,數學教師多次向我抱怨小明上課不聽講,總是制造各種搞怪的聲音影響課堂紀律。我將小明來自單親家庭,又患有多動癥的情況告知數學教師后,數學教師便對小明寬容了很多,還想辦法幫助他。數學教師常常在課間找小明聊天,并讓小明擔任他的小助手,幫他收發作業。慢慢地,我欣喜地看到小明一天比一天好,他不僅能控制自己,還在數學課上主動發言。
良好的課堂紀律是課堂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當科任教師的課堂紀律出現問題,面對學生,班主任要先硬后軟;面對科任教師,班主任既要尊重科任教師的課堂自主權,又要充分調動他們處理學生紀律問題的積極性。班主任可以先軟后硬,先給科任教師足夠的信任,再對科任教師提出要求。只有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強強聯合”,明確雙方在課堂紀律方面的責與權,課堂才能成為一個樂學、有序的大好場面。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深圳實驗學校坂田校區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