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黨和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隨之全國各地不斷推廣產教融合模式,“職教園區”“大學城”等職業教育模式加速興起,職業教育正在向高質量發展邁進。本文以齊齊哈爾市打造職業教育新區為例,全方位分析職業教育集約化、集團化發展的運行模式和管理機制,為實現職業教育和經濟社會互促雙贏、良性發展提供借鑒指引。
關鍵詞: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產教城融合;機制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9.2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3)04 — 0020 — 04
一、引言
在全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人才培養、技能傳承、就業創業能力提升更加迫切,職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顯。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對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總體安排,《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陸續出臺,對職業教育發展、人才職業素養提升、職業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并鮮明提出“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因此,縱深推進職業教育育人模式、辦學方式、管理體制改革,以職業教育集聚式發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勢在必行。
本文以齊齊哈爾職業教育新區為例,剖析現代職業教育集聚式發展的運行模式和管理機制。一方面,齊齊哈爾市是國家老工業基地,產業工人數量多,職業教育起步早,是省部共建和雙元培育“雙試點”,近10年職業教育在校生、招生和畢業生數量持續穩步增長,多項改革成果成為全國優秀案例;另一方面,齊齊哈爾市成功引進湖南湘護校和四川泛美航空兩家實力型職業教育集團,總投資47億元的衛生健康職業教育項目和泛美航空職業教育項目在齊齊哈爾落地開工,如此高標準、高規格、大投資的職業教育項目全國少有。齊齊哈爾職業教育新區的發展模式、兩所職業院校先進的辦學模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未來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具有很好的代表和借鑒意義。
二、齊齊哈爾職業教育新區規劃建設和兩所職業院校的落地
齊齊哈爾市從區域發展全局角度出發,緊扣東北地區西北部區域教育中心這一戰略定位,在主城區內規劃建設占地1平方公里的職業教育新區。按照產教城融合的思路,高起點、高層次、高水平謀劃職業教育新區,定位打造區域職業教育的集聚區和新高地。確定引進的職業教育項目必須在東北地區具有先進性,以培育優秀高技能人才為重點,著力引進高端特色職業教育項目。在這個思路框架下,齊齊哈爾市立足特色產業集聚、輻射帶動力強、生源質量好的職業教育基礎優勢,深度挖掘招商線索。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與湖南湘護校、四川泛美集團多次對接洽談,經過多輪磋商,成功招引大項目落地。
衛生健康職業學院項目計劃投資22億元,占地面積45.9萬平方米,擬招收學生1.5萬人,著眼于醫療和康復保健,擬設置護理、藥學、中藥學、中醫學、康復治療技術等專業,形成人員培訓、實訓、康養一體化的全產業鏈條。以打造候鳥式養老目的地為目標,配套建設包括生態康養園、康復中心、老年大學、老年健身房及游泳池等項目,全方位提供康養、護理等中高端醫療養老服務。
泛美航空職業學院項目計劃投資25億元,占地面積48.5萬平方米,擬招收學生1.5萬人,著眼于為全國航空產業輸送人才,專業培養飛行員、空乘、飛機維修和地勤人員,全鏈條發展航空中職、高職、產業學院和實訓基地。以打造3A級景區為標準,配套建設網紅谷、水上圖書館等項目,全力打造集教體、科創、文旅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新校區、新城區。
這兩個項目均于2022年10月啟動,計劃2024年9月建成。全面運營后,每年向全國輸出專業護理人才和航空人才4000名以上,將成為東北地區職業教育示范高地。
三、齊齊哈爾職業教育新區運行模式
齊齊哈爾職業教育新區以職業院校為主體,通過政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大幅優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使職業院校空間布局更加集中,優勢資源全面共享,職業教育結構、質量、規模、效益得到提升。在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打造集教育、交通、商業、康養、文旅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城市功能區,促使職業教育與地方經濟社會協同發展。
資源集聚:開展集團化辦學。齊齊哈爾職業教育新區將公共資源、職教資源和企業優勢集中整合,具有政府搭臺,學院、企業、行業唱戲的鮮明特點。這種集團化辦學,利于推動資源和優勢合作共享,利于促進教育功能與服務產業功能雙提升。政府層面對職業教育發展綜合協調、宏觀管理,規劃建設職業教育新區,強化基礎設施配套,并提供“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組合式激勵支持;學院層面集中精力在提升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方法、強化師資隊伍等方面下功夫,與企業開展合作,共同建設打造技術創新平臺、眾創空間和科技孵化器,全面提升職業教育整體水平;行業企業層面通過打造實習實訓和培養培訓基地,與職業院校合作共同開發新專業和新課程,在滿足自身用人需求的同時,全面提升專業人才適崗性。
雙元培育:共促畢業即就業。齊齊哈爾職業教育新區引進建設的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和泛美航空職業學院,均采取“訂單式”培養新型學徒制模式,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崗位成才,能夠大大提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質量和規模。如,衛生健康職業學院與全國各地醫療康養機構都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學生在校期間可以直接到醫療康養機構進行實習實訓,提前開展實戰演練,獲取職(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證書后直接上崗。再如,泛美航空職業學院同國內航空公司和貨運公司共建飛行訓練基地,根據企業需要培育專業人才,學生畢業后“點對點”輸送到相關企事業單位,直接從事民航運輸、航運物流、航空服務、飛機維修等工作。據了解,雙元培育模式不僅在職業教育新區內應用推廣,也是整個齊齊哈爾市職業教育的主打模式和特色亮點。齊齊哈爾市建立了學生頂崗實習和校長、教師、學生“三位一體企業實踐實訓”等全鏈條工作機制,推動職業院校與就業企業高效對接,實現“招生即招工、上學即上崗、畢業即就業”,齊齊哈爾市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
產教融合:推動專業群發展。齊齊哈爾職業教育新區順應新時代產業升級和技術變革趨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來優化布局、設置專業,瞄準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大力培育緊缺型人才。新落戶職業教育新區的康養護理和通用航空項目,均為國家強力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均屬朝陽產業,且專業人才短缺。康養護理產業方面,2022年我國醫護比例僅為1:0.61,與衛生部要求的1:2和國際水平的1:2.7差距很大;通用航空產業方面,近五年中國通用航空器總量保持6%以上穩定增長,但飛行員數量的人才缺口連續五年在1000人以上,兩個行業均面臨嚴重的人才短缺。齊齊哈爾職業教育新區結合自身和全國經濟發展需求,依托專業群、人才群,搶先構建在新產業、新行業、新賽道中的比較優勢,進而推動專業和人才支撐產業、教育和產業協同發展。
校城一體:注入發展新動能。齊齊哈爾職業教育新區圍繞兩個學院,謀劃配套建設的小初高一貫制學校、康養醫院、生態康養小鎮、泛美網紅谷及商業地產開發總投資超50億元,能夠極大豐富齊齊哈爾市南部新城教育、醫療、商業、康養、文旅等功能,對齊齊哈爾市開發南部新城、增強城市發展活力必將起到重要作用。特別是康養旅游配套項目建設,完美融入齊齊哈爾“國際老年友好型城市”“世界大濕地、中國鶴家鄉”城市品牌,成為城市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齊齊哈爾市以職業教育新區為牽動,建設高水準的現代化新城區,構建形成學院與城市在空間、管理、服務、經營等多層面高度開放的校城一體模式,成為城市發展新的增長極。
四、齊齊哈爾職業教育新區發展預期
齊齊哈爾市打造職業教育新區,在推動地方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必將展現出極強的拉動作用。
(一)專業人才支撐產業發展。在當前區域競爭更為劇烈的背景下,人才已經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資源和核心競爭力。齊齊哈爾職業教育新區兩所院校全面運營后,不但面向全國輸出一大批專業技能人才,也將進一步壯大本地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特別是齊齊哈爾作為全國養老服務領域唯一擁有1個國際稱號和10個國家級試點的城市,成手護理專業人才的本地化培育,無疑將進一步提速本地康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屆時,各類專業人才服務產業鏈供應鏈的作用將日益凸顯,為齊齊哈爾振興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持。
(二)新增就業帶動人口集聚。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是推動人口集中集聚的根本所在。齊齊哈爾職業教育新區以學院、學生為依托和紐帶,將輻射帶動周邊區域10萬人口集中集聚,匯集人才流、資金流、物資流、信息流,創造大量就業創業機會,推動職業教育新區成為整個城市最具活力和帶動力的區域之一。據評估測算,齊齊哈爾職業教育新區全面運營后,近期營業收入可達100億元,5-10年后可達到300億元,實現教育鏈與產業鏈、創新鏈高效銜接,人口集聚效應也將持續提升。
(三)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升級。消費是經濟活動的起始點和落腳點,對經濟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齊齊哈爾職業教育新區的建設,將推動以職業教育發展為龍頭的服務業快速擴張,網紅谷、商業街等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的打造,也將帶動周邊區域人口結構向年輕化的轉型,進而加快互聯網、電商、新媒體等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勢頭,更好順應消費多元化、智能化、品質化新趨勢,助力地方消費提檔升級。
(四)校城融合提升城市能級。城市能級不僅體現在城市本身的建設和創新創造上,更體現在整座城市的發展和輻射帶動上,打造高能級城市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齊齊哈爾職業教育新區與南部新城、國家級高新區相輔相成、相互呼應,可形成產業關聯緊密、要素互為支撐、功能配置愈發協調的一體發展格局。全面投入運營后,將大大提高城市空間能級、經濟發展能級、服務保障能級和生態宜居能級,促進城市功能全要素升級,為進一步提升東北地區西北部區域產業中心、文旅商貿中心、現代物流中心、教育中心、醫療中心建設提供強力支撐。
五、齊齊哈爾職業教育新區先期實踐引發的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齊齊哈爾市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打造職業教育新區、成功引進大型職業院校的生動實踐,為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借鑒和啟發。
思考之一:“基礎決定高度”。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是發展職業教育的關鍵環節,也是以市場化引進職業教育院校的基本前提。要立足地方實際,結合地方特色和比較優勢,不斷加強職教中心陣地、實訓實踐基地、教學師資隊伍和優勢特色專業建設,推動育人模式、辦學方式不斷創新,發揮優勢、揚優成勢,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思考之二:“集聚生成合力”。職業教育要有生命力,要增強與經濟社會的適應性,就必須牢牢抓住產教城融合、地校企合作這個“牛鼻子”,增強各類主體參與辦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推動構建多元辦學的良好格局。通過政府搭建職業教育集聚式發展平臺,使平臺內院校“抱團共享”“強強聯合”,在提高各院校自身辦學質量的同時,整體提升職業教育集聚區的綜合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
思考之三:“出口決定入口”。發展職業教育必須堅持面向市場、服務大局,把優化教育供給作為重要任務,在撤并淘汰供給過剩專業、改造升級傳統專業的基礎上,跳出本區域產業結構,將目光瞄向國家重大戰略支持的朝陽產業和藍海市場。采取市場化手段開設更多緊缺的、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培育輸出更多稀缺專業技能人才,為區域產業發展轉型升級贏得先發優勢、積蓄后勁力量。
思考之四:“局部服務整體”。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推動職業教育新區高度融入城市整體發展布局。要注重教育功能與城市功能的匹配度,高起點調優規劃,高標準配套建設,在區域經濟、產業、就業、商業、科創、文化等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構建形成“以城帶校、以校興城”的良性互動,增強城市輻射力和影響力,為區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和活力。
六、結語
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著眼于產業升級和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不斷創新模式,深度融合共促,這樣才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大有可為。齊齊哈爾市打造職業教育新區,正是推動職業教育改革和辦學模式創新的具體實踐。綜合來看,職業教育新區高效整合資源開展集團辦學,推動形成產教城良性互動、校地企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對滿足教育需求、提高教學質量、促進經濟發展、提升城市形象、帶動就業創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長遠來看,打造職業教育新區,也是推動職業教育向集團化、集群化、集約化升級,更好融入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為黨和國家發展提供人才支持的必然趨勢。“職教新區”這種職業教育發展模式,無疑是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益實踐和有效路徑。
〔參 考 文 獻〕
[1]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EB/OL].新
華社,2018-09-10.
[2]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習近平.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N].人民日報,2021-09-29.
[4]李克強.加快培養國家發展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讓更多有志青年在創造社會財富中實現人生價值——在全國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EB/OL].中國政府網,2019-04-04.
[5]《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EB/OL].國務院公報,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3/
content_5736711.htm
[6]劉桓.職業教育集聚區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影響探析[J].商業經濟,2015(11).
[7]宋江照.職業教育產業集聚區建設問題分析[J].職業教育,2016(27).
[8]徐睿.淺析大學城對城市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中國集體經濟,2021(11).
[9]王淑英.高等教育支撐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多元路徑[J].重慶高教研究,2022(06).
[10]王荷池.大學城規劃與城市規劃發展關系探究[J].建筑與文化,2016(06).
〔責任編輯:侯慶海〕
收稿日期:2023 — 04 — 12
作者簡介:邱星龍(1978—),男,黑龍江訥河人,主任、黨組書記,先后供職于鄉鎮、縣、市、省、中央國家機關五級黨政智庫、五級政務崗位,長期從事政策研究咨詢工作。